图书介绍
农村发展经济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唐启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31743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发展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经济发展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1
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
二 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4
三 经济发展思想的演变10
第二节 农村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7
一 农村发展经济学研究农村综合体的发展17
二 西方发展经济学家对农村发展理论的贡献和缺陷19
三 创建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农村经济发展理论24
第三节 农村发展经济学的体系和研究方法25
一 农村发展经济学的体系25
二 农村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8
第一篇 农村发展战略30
第二章 发展中国家发展战略的比较和选择30
第一节 发展战略的一般理论30
一 战略的涵义30
二 发展战略31
三 经济发展战略33
第二节 传统型发展战略37
一 传统型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37
二 传统型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38
三 对传统型发展战略的评价46
第三节 变通型发展战略47
一 变通型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47
二 变通型发展战略的基本模式48
三 发展中国家实施变通型发展战略的必然性52
第三章 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发展战略54
第一节 农村发展战略的一般理论54
一 农村发展战略的涵义54
二 制定农村发展战略的依据59
第二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64
一 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64
二 中国农业需要可持续发展67
三 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70
第三节 农村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74
一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74
二 农村社会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76
三 农村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82
第二篇 农村发展主体85
第四章 农村发展主体85
第一节 农村发展主体的发展85
一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85
二 人力资源与农村发展89
三 中国农村发展主体的发展93
第二节 农村人力资源的闲置96
一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闲置96
二 农村人力资源闲置的表现形式99
三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101
第三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04
一 人口流动模式104
二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10
第五章 人力资本理论与农村发展114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114
一 人力资本的涵义114
二 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观点115
第二节 教育与人力资本投资118
一 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18
二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特点120
三 发展中国家教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122
四 教育的成本——收益分析125
五 在职培训与人力资本投资131
第三节 教育与农村发展134
一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素质134
二 提高农民素质的根本途径是发展农村教育和农业教育137
三 发展农村教育和农业教育,提高农民素质的具体措施145
第三篇 农村发展的客体149
第六章 自然资源与农村发展149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一般理论149
一 自然资源的概念149
二 自然资源的分类150
三 自然资源的特征151
四 自然资源的作用152
五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154
第二节 土地资源与农村发展155
一 土地的概念155
二 土地的特征155
三 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157
四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158
第三节 水资源与农村发展159
一 水资源的概念159
二 水资源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159
三 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原因160
四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161
第四节 能源资源与农村发展162
一 能源的概念、分类和作用162
二 我国农村能源的现状163
三 农村能源的开发对策164
第七章 环境保护与农村发展165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一般理论165
一 自然环境的涵义及其特点165
二 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67
第二节 环境保护的一般理论169
一 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环境污染169
二 实施环境保护政策的理论分析174
第三节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177
一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178
二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180
第八章 资本资源与农村发展185
第一节 资本资源与经济发展185
一 资本资源的一般理论185
二 资本形成186
三 资本的有效配置192
第二节 资本资源与农村发展194
一 资本资源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194
二 农村资本积累196
三 农村劳动积累205
第九章 科技进步与农村发展209
第一节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209
一 科学、技术和技术进步209
二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10
三 技术创新理论及其发展213
第二节 科技进步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215
一 科技进步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215
二 农村科技进步217
三 农村科技推广与科技成果商品化218
第十章 国外资源与农村发展226
第一节 国外资源与经济发展226
一 国外资源概述226
二 “两缺口”模型229
三 国外资源的利用战略231
第二节 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235
一 封闭与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发展235
二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239
三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和措施241
第三节 国外资源与农村发展247
一 国外资源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利用形式选择247
二 我国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及对策250
第十一章 信息资源与农村发展253
第一节 信息资源与经济发展253
一 信息与信息经济253
二 信息化和现代化260
三 信息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264
第二节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66
一 信息资源的开发266
二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68
三 中国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69
第三节 信息资源与农村发展271
一 信息资源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71
二 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275
三 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对策279
第四篇 农村发展道路283
第十二章 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发展283
第一节 农村工业化一般理论283
一 农村工业化的内涵283
二 农村工业化的运行机制285
三 农村工业化的发展阶段287
四 农村工业化的意义290
第二节 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发展291
一 农业工业化与农业的转变291
二 农村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变295
三 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城镇化300
四 农村工业化与农村传统文化302
五 农村工业化与农村环境问题303
第三节 中国的农村工业化道路304
一 中国农村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回顾304
二 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战略306
三 推动中国农村工业化与农村发展的对策307
第十三章 城市化与农村发展309
第一节 城市化概述309
一 城市化的涵义和评价指标309
二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社会发展310
三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与现状313
四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314
第二节 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农业、农村的关系316
一 城市化与农业的关系316
二 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318
三 中国城市化滞后对农村发展的制约319
四 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322
第三节 中国农村城镇化323
一 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意义323
二 发展小城镇的实践模式324
三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325
四 小城镇建设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327
五、加快小城镇建设的配套政策328
第五篇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与宏观调控331
第十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331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经济发展331
一 区域与区域经济的概念331
二 区域经济的形成332
三 区域经济结构333
四 区域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336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337
一 发展极理论337
二 核心——边缘理论342
三 梯度推移理论与反梯度推移理论348
四 点轴开发理论351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353
一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353
二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358
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362
第十五章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发展368
第一节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368
一 农村区域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基础368
二 农村区域经济形成的主要标志369
三 农村区域经济产生的条件和发展的途径371
第二节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的特点374
一 农村区域经济的划分374
二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的特点375
三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377
第三节 中国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381
一 由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差异而形成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382
二 由社会历史条件和周边环境差异而形成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389
第十六章 贫困与发展397
第一节 贫困与贫困线397
一 贫困的涵义397
二 贫困线398
三 农村居民贫困线的确定399
第二节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基本特征402
一 贫困的分布特征403
二 经济结构特征405
三 社会特征408
四 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409
第三节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开发410
一 开发贫困地区的意义、原则和目标410
二、消除贫困的思路和对策416
第十七章 农村经济发展的调节与控制422
第一节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422
一 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的论证422
二 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结合425
三 发展中国家加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427
第二节 政府调节与控制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428
一 产业政策429
二 收入分配政策430
三 财政政策432
四 货币政策434
第三节 政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调控437
一 农村经济宏观调控的特点437
二 农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439
三 农村经济宏观调控的对策441
热门推荐
- 951458.html
- 1771208.html
- 3220405.html
- 3528410.html
- 431735.html
- 3046038.html
- 1670370.html
- 3206291.html
- 1024061.html
- 14793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309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419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032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3406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52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99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490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288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505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