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章法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章法概论
  • 冯又松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15713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15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1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章法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一、书法和写字1

二、笔法、墨法、字法和章法2

三、学习和创作7

第二章 章法研究的对象8

一、幅式8

二、布局8

三、题款9

四、钤印9

第三章 分行布白11

一、分行布白11

二、行气12

三、管领映带14

四、乌丝栏15

五、中心线和重心线17

二、笔势18

一、说势18

第四章 章法之势18

三、节奏19

四、破19

五、章法之势21

(一)斗方25

(二)条幅25

(三)条屏25

一、章法10种幅式及其艺术特色25

第五章 章法分类25

(四)对联26

(五)中堂34

(六)横幅34

(七)匾额35

(八)扇面35

(九)长卷(手卷)37

(十)册页(卷轴)37

三、行书和草书章法及其艺术特色39

二、正书和隶书章法及其艺术特色39

四、甲骨文章法及其艺术特色46

五、篆书章法及其艺术特色47

六、简书章法及其艺术特色47

七、疏章法和密章法及其艺术特色47

八、独字和少字数章法及其艺术特色51

第六章 款识52

一、上款52

二、下款53

三、长款与穷款54

四、跋语55

五、款救57

六、款识的题写位置57

七、题款的书体58

八、题款的用词59

一、时间的题署类型60

第七章 纪年与时间的题署60

二、干支纪年的别称61

三、月的别称61

四、旬的别称62

五、日的别称62

第八章 印章64

一、款印简史64

二、印章的种类64

三、钤印的一般原则66

第九章 郊法自然68

一、历代书法名家效法自然的艺术观68

二、历代书法名家效法自然的艺术实践69

第十章 章法举要72

一、少字数章法72

(一)墨宝(行书) 董其昌73

(二)登楼(草书) 杨再春74

(三)龙(草书) 冯又松75

二、中堂76

(一)毛泽东词《清平乐·会昌》(篆书) 张永明77

(二)吴均与朱元恩书(篆书) 张永明78

(三)经锄堂杂志(隶书) 邓石如79

(四)四言(楷书) 冯又松80

(五)万泉流水小桥东(楷书) 冯又松81

(六)养天地正气(行草) 于右任82

(七)宋人绝句(行书) 启功83

(八)泼墨为山皆有意(行草) 杨再春84

(九)观操守在利害时(行书) 林则徐85

(十)《登金陵凤凰山》(行书) 杨再春86

(十一)启功句(行书) 杨再春87

(十二)李白《黄鹤楼》(行草) 冯又松88

(十三)陆游句(草书) 冯又松89

(十四)流水无心亦高洁(草书) 冯又松90

三、条幅91

(一)柳宗元《江雪》诗 张永明92

(二)五言诗《隶书》 王福庵93

(三)崔珏《座右铭》(楷书) 戴熙94

(四)观帖论书(行草) 王铎95

(五)云烟(行草) 杨再春96

(六)崔国辅诗三首(行书) 杨再春97

(七)《读传灯》诗(草书) 傅山98

(八)王安石 诗(草书) 梁致章99

(九)辛弃疾 词(草书) 冯又松100

四、对联101

(一)七言联(篆书) 杨沂孙102

(二)龙门长联(篆书) 邓散木103

(三)七言联(隶书) 黄京仁104

(四)七言联(隶书) 徐惟琨105

(五)琴对(隶书) 徐秉绶106

(六)七言联(隶书) 伊秉绶107

(七)七言联(楷书) 华世奎108

(八)七言联(楷书) 姚孟起109

(九)七言联(行楷) 季芝昌110

(十)七言联(行书) 郑板桥111

(十一)七言联(行书) 张大千112

(十二)五言联(行书) 康有为113

(十三)七言联(行书) 杨再春114

(十四)六言联(草书) 邓散木115

(十五)四言联(草书) 林散之116

五、横幅117

(一)江山如此多娇(篆书) 黄苗子118

(二)八言联(篆书) 张永明119

(四)黄州寒食帖(行书) 苏东坡121

(五)匾额2幅(行书) 沙孟海122

六、扇面123

(一)长风万里送归雁 黄苗子124

(二)七言绝句(隶书) 俞樾125

(三)诗二首(行楷) 邓廷祯126

(四)文章天巧(行书) 花长127

(五)五言长律(行书) 英和128

(三)千章百砚之斋(隶书) 伊秉绶129

七、斗方129

(一)石壁挂藤通篆意(行书) 蒙子军130

(二)山河(草书) 杨再春131

八、手札132

(一)寒光帖(行草) 米蒂133

(二)当年七夕笑牵牛(草书) 毛泽东134

(三)作字以精气神为主(草书) 李志敏135

九、古帖136

(一)史颂敦137

(二)散氏盘铭文(局部)138

(三)《兰亭序》 王羲之139

(四)《中秋帖》 王献之140

(五)《伯远帖》 王珣141

(六)《祭侄文稿》 颜真卿142

(七)渔父破子 苏东坡149

参考书目15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