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诗歌通史 魏晋南北朝卷【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诗歌通史 魏晋南北朝卷
  • 赵敏俐,吴思敬主编;钱志熙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09063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19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28页
  • 主题词:诗歌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诗歌通史 魏晋南北朝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及其传统建构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文人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15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23

第四节 乐府体与徒诗体38

第一章 建安与魏代前期诗歌49

第一节 建安诗风发生的现实与文化背景49

第二节 建安诗歌与音乐的关系57

第三节 建安诗歌的发生与演变进程65

第四节 曹操乐府诗对汉乐府的继承与发展81

第五节 孔融、王粲、仲长统、蔡琰的诗歌创作91

第六节 阮瑀、陈琳、徐幹的相对尚质的诗风101

第七节 刘桢、应场、繁钦的诗歌创作108

第八节 曹丕缘情适性的诗歌创作114

第九节 曹植对文人诗艺术系统的巨大发展(上)122

第十节 曹植对文人诗艺术系统的巨大发展(下)129

第二章 “正始”与魏代后期的诗歌138

第一节 魏代诗坛的一般风气139

第二节 奇峰突起的阮籍、嵇康诗歌创作现象148

第三节 阮籍《咏怀》诗155

第四节 阮、嵇诗歌对建安诗风的发展167

第三章 西晋诗风的兴盛与变化179

第一节 西晋诗风概论179

第二节 西晋前期的诗风191

第三节 开启典型西晋诗风的傅玄、张华199

第四节 西晋中期诗风的代表诗人潘岳、陆机212

第五节 太康、元康时期的其他诗家与名作224

第六节 直接继承汉魏风骨的左思232

第七节 张协、刘琨的感时诗风240

第八节 郭璞《游仙诗》248

第四章 东晋诗歌史的曲折历程254

第一节 作为中古诗歌史一个发展阶段东晋诗歌史254

第二节 玄言诗的渊源与流变263

第三节 玄言诗之外的东晋诗歌277

第五节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上)291

第六节 陶渊明的诗歌艺术(下)304

第五章 刘宋时期的诗歌315

第一节 刘宋诗史概论315

第二节 刘宋前期诸家的诗风328

第三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艺术341

第四节 元嘉时期的其他诗人353

第五节 鲍照的诗风(上)365

第六节 鲍照的诗风(下)375

第七节 刘宋后期诗家的流行诗风387

第六章 南齐诗风与永明体402

第一节 齐梁之际的社会文化与诗人群体403

第二节 齐代诗风的古今之变及永明声律体问题408

第三节 永明体流行前的诸家诗风421

第四节 沈约、范云、任昉三家的诗风425

第五节 谢朓的人生及诗歌艺术434

第六节 其他永明体诗人的创作442

第七章 梁代诗风449

第一节 梁代诗风及其社会背景449

第三节 梁代前期先辈诗人461

第三节 萧衍与萧统、刘孝绰等梁代前期后进诗人470

第四节 梁代中后期诸家的绮艳诗风481

第八章 陈代诗风490

第一节 陈代诗风总论490

第二节 由梁入陈诸家:徐陵、张正见、周弘正、沈炯493

第三节 阴铿超越时流的艺术造诣501

第四节 陈朝后期的诗家504

第九章 东晋南北朝乐府歌辞512

第一节 吴声西曲系统的乐府歌辞512

第二节 北朝乐府歌辞系统525

第十章 北朝及隋代诗风533

第一节 北朝诗歌史概论533

第二节 北魏诗人的创作543

第三节 东魏北齐时期的诗歌创作551

第四节 西魏北周诗风562

第五节 融合南北、上溯魏晋的庾信(上)570

第六节 融合南北、上溯魏晋的庾信(下)578

第七节 北朝诗风的成熟:卢思道、薛道衡的诗歌创作587

第八节 隋代诗风:南北三派的汇聚595

第九节 隋代诗人的创作601

后记61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