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知识参考资料【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知识参考资料
  • 本书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4927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公务员-招聘-考试-中国-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四川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综合知识参考资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法律1

第一章 法律知识1

第一节 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1

一、法的概念和本质1

二、法的特征1

三、法的作用2

第二节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3

一、法与经济的关系3

二、法与政治、政策的关系3

三、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4

第三节 法的渊源5

一、法学上“法的渊源”的专有含义5

二、当代中国法的主要渊源5

第四节 法律关系6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6

二、法律关系的要素6

第五节 法的制定7

一、立法的概念7

二、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7

三、立法程序8

第六节 法的实施8

一、法的实施及相关概念8

二、我国法律适用的要求、原则8

三、法的效力9

第二章 宪法10

第一节 概述10

一、宪法的概念、特征和本质10

二、宪法的作用11

三、宪法监督11

四、新中国宪法的产生和发展11

第二节 国体、政体13

一、国体13

二、政体14

第三节 经济制度16

第四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17

一、概述17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17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18

四、我国公民行使权利的基本原则18

第五节 国家机关18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18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

三、国务院19

四、中央军事委员会20

五、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0

六、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20

七、人民法院21

八、人民检察院21

第三章 行政法21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21

一、行政法概念、渊源及特点21

二、行政法律关系22

三、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2

四、行政法的作用23

第二节 行政行为概述23

一、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23

二、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23

三、行政行为的分类24

四、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24

第三节 抽象行政行为24

一、抽象行政行为概述24

二、行政立法行为24

第四节 具体行政行为25

一、行政征收25

二、行政许可26

三、行政确认27

四、行政监督28

五、行政处罚28

六、行政强制32

七、行政给付32

八、行政奖励33

九、行政裁决33

第五节 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34

一、行政合同34

二、行政指导34

第六节 行政程序34

一、行政程序的概念34

二、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34

三、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35

第七节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36

一、行政违法36

二、行政责任37

第八节 行政赔偿37

一、行政赔偿概述37

二、行政赔偿的范围38

三、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38

四、行政赔偿的方式39

五、追偿制度39

第九节 行政复议39

一、行政复议的概念与特征39

二、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39

三、行政复议的范围40

四、行政复议的管辖40

五、行政复议参加人41

六、行政复议程序41

第十节 行政诉讼43

一、行政诉讼的概念与特征43

二、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43

三、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43

四、行政诉讼的管辖43

五、行政诉讼参加人44

六、行政诉讼证据及行政诉讼举证责任45

七、第一审程序45

八、第二审程序46

九、审判监督程序46

第四章 民法46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46

一、民法的概念46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47

三、民法的调整范围47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47

一、公民47

二、法人48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48

一、民事法律行为48

二、代理49

第四节 物权与所有权49

一、物权49

二、所有权50

三、用益物权52

四、担保物权53

第五节 债权54

一、债的概念与特征54

二、债的发生原因54

三、债的分类54

四、合同54

五、债的履行55

六、债的终止55

第六节 知识产权&.55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内容和特征55

二、著作权55

三、专利权56

四、商标法56

第七节 人身权57

一、人身权的概念和分类57

二、人身权的保护方法57

第八节 财产继承权57

一、财产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57

二、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57

三、继承权的取得、丧失和保护58

四、法定继承58

五、遗嘱继承58

第九节 民事责任58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58

二、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59

三、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59

四、民事责任的方式59

第十节 诉讼时效59

一、诉讼时效的概念59

二、诉讼时效的种类59

三、诉讼时效的中止与中断60

第五章 刑法60

第一节 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60

一、刑法的性质60

二、我国刑法的任务60

三、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60

第二节 犯罪的概念及构成61

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61

二、犯罪构成61

第三节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62

一、正当防卫62

二、紧急避险62

第四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62

一、犯罪的预备62

二、犯罪未遂63

三、犯罪中止63

第五节 共同犯罪63

一、共同犯罪的概念63

二、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其刑事责任63

第六节 单位犯罪63

一、单位犯罪的概念63

二、单位犯罪的刑罚64

第七节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64

一、刑罚的概念64

二、刑罚的目的64

第八节 刑罚的种类64

一、主刑64

二、附加刑65

第九节 刑罚的具体运用65

一、量刑65

二、累犯65

三、自首和立功65

四、数罪并罚66

五、缓刑66

六、减刑66

七、假释67

八、时效67

第十节 犯罪的种类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67

一、犯罪的种类67

二、贪污贿赂罪67

三、渎职罪68

第六章 劳动法69

第一节 劳动法原理69

一、劳动法的概念69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69

三、劳动法对人的适用范围69

四、劳动法的基本原则70

五、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70

第二节 促进就业70

一、国家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责70

二、平等的就业权利71

三、特别规定71

第三节 劳动管理保护制度71

一、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71

二、工资72

三、劳动安全卫生72

四、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73

五、职业培训73

六、社会保险和福利74

第四节 劳动争议的解决74

一、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74

二、劳动争议的处理原则及方式74

第五节 劳动监督检查76

一、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76

二、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76

三、各级工会的监督检查76

四、其他主体的权利76

第七章 劳动合同法76

第一节 劳动合同概述76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及特征76

二、劳动合同法的宗旨、适用范围及各方义务77

第二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77

一、劳动合同的订立原则77

二、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规定78

三、劳动合同的种类和试用期79

四、劳动合同的条款79

第三节 特别规定80

一、集体合同80

二、竞业限制80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无效81

第五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81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81

二、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81

第六节 事业单位的聘用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关系83

第二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84

第一章 公民道德建设概述84

第一节 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与长期性84

一、公民道德建设是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的具体举措84

二、公民道德建设是纠正道德失范的必由之路85

三、公民道德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86

四、公民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基础工程86

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87

第二节 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87

一、公民建设的指导思想87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方针原则88

第三节 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91

一、为人民服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91

二、集体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91

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92

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着力点93

第二章 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94

第一节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94

一、爱国守法94

二、明礼诚信94

三、团结友善95

四、勤俭自强95

五、敬业奉献96

第二节 社会公德规范96

一、文明礼貌96

二、助人为乐97

三、爱护公物97

四、保护环境97

五、遵纪守法98

第三节 职业道德规范98

一、爱岗敬业98

二、诚实守信99

三、办事公道100

四、服务群众100

五、奉献社会101

第四节 家庭美德规范103

一、尊老爱幼103

二、男女平等104

三、夫妻和睦104

四、勤俭持家104

五、邻里团结105

第三章 社会主义荣辱观105

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106

二、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107

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108

四、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109

五、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110

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111

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112

八、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112

第三部分 四川省情省策113

第一章 四川社会历史简况113

一、四川行政区划113

二、四川是人口大省113

三、四川是民族大省113

四、四川悠久的历史114

五、灿烂夺目的古蜀文明114

六、四川近代几个重大历史事件114

七、四川历史文化积淀丰厚115

八、四川科技教育优势明显116

九、四川人才荟萃,英才辈出116

第二章 四川自然地理概况117

一、四川的地理位置117

二、四川的地形地貌117

三、四川的气候117

四、四川的土地117

五、四川的植物资源118

六、四川的动物资源118

七、四川的水利资源118

八、四川的矿产资源118

九、四川被誉为天府之国”118

十、长江上游生态屏障119

十一、大熊猫故乡119

十二、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119

第三章 中国西部的经济大省120

一、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120

二、中国重要的粮油基地120

三、全国畜牧业生产大省120

四、经济作物和中药材之乡120

五、西部最大的市场和物资集散中心120

六、中国西部投资热土121

七、交通网络四通八达121

八、通信网络完善121

九、中国西南金融中心121

第四章 四川基本省策121

一、认识四川当前的阶段性特征121

二、四川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基本思路122

三、四川省的发展定位122

四、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122

五、四川经济发展“一枢纽、三中心、四基地”的基本格局122

六、四川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7+3”产业发展规划122

七、四川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建立的城镇体系122

八、四川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发展,要从思想上突破“四破除、四强化”123

九、实现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要把握“四个优先”123

十、新形势下推进四川省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123

十一、新形势下推进四川省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123

十二、四川推进农村改革创新要加快构建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123

十三、汶川“5·12”大地震及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总体目标124

十四、四川奋力推进“两个加快”124

十五、四川实施“八项民生工程”124

第四部分 公文写作125

第一章 公文的种类和作用125

第一节 公文的分类125

一、按形成和使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划分125

二、按公文的来源划分125

三、按公文的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划分125

四、按公文的秘密程度和阅读范围划分125

五、按公文处理时限的要求划分126

六、按收文机关对收到公文的处理方式划分126

七、从物质载体的角度划分126

八、按公文性质和作用划分126

第二节 通用公文的类型126

一、党政机关主要公文类型126

二、行政法规、规章和管理规章127

三、会议文书128

四、计划、决策与反馈文书128

五、公务信息文书128

六、日常事务文书128

第三节 正确使用公文文种129

一、文种的含义129

二、正确标明文种的作用129

三、选择文种的依据130

四、正确区分一些易混淆的文种130

第四节 公文的作用133

一、明法传令,指挥工作133

二、联系公务,沟通信息133

三、宣传教育,引导舆论133

四、记录记载,以为凭据133

第二章 公文的格式规范134

第一节 公文的文面格式134

一、公文文面格式的类型134

二、规范的公文文面格式的作用134

三、公文文面格式的特点135

第二节 公文格式135

一、公文各组成部分(要素)及其标识规则136

二、公文的特定格式139

第三章 公文的撰写140

第一节 公文撰写的要求140

一、公文撰写的基本要求140

二、撰写一篇公文的具体要求141

第二节 常用公文写作146

一、通告146

二、通知147

三、通报151

四、报告152

五、请示154

六、批复155

七、函156

八、会议纪要159

第五部分 事业单位160

第一章 事业单位改革160

第一节 事业单位概述160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160

二、事业单位的登记或者备案160

三、事业单位的范围161

四、事业单位的特点161

第二节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161

一、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必要性161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162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162

第三节 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165

一、聘用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范围165

二、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制度165

三、人员聘用的程序166

四、聘用合同167

第四节 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171

一、岗位设置管理的原则和实施范围171

二、岗位类别172

三、岗位等级172

四、岗位基本条件173

五、岗位设置程序及权限174

六、岗位聘用175

七、岗位设置管理的职责分工175

第五节 事业单位人员考核制度175

一、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概念176

二、事业单位人员考核的特点176

三、考核的原则和范围176

四、考核的内容和标准176

五、考核的方法和程序178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178

七、考核的组织管理179

第二章 事业单位人事争议仲裁179

第一节 人事争议概述179

一、人事争议的概念179

二、人事争议的分类180

三、人事争议处理工作的依据和意义180

四、人事争议的预防180

五、人事争议处理工作渠道181

六、人事争议处理的工作特点181

七、人事争议处理的基本原则181

第二节 人事争议处理与其他相关工作的关系181

一、人事争议处理与劳动争议处理的关系181

二、人事争议处理与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关系182

三、人事争议处理与信访的关系182

第三节 人事争议协商、调解、仲裁、诉讼182

一、人事争议协商182

二、人事争议调解183

三、人事争议仲裁184

四、人事争议诉讼185

第四节 人事争议仲裁的机构、受案、管辖、时效186

一、人事争议仲裁机构186

二、人事争议仲裁的受案范围186

三、案件管辖186

四、仲裁申请条件及时限187

后记1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