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灾害、社会与现代化 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汪汉忠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6470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97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12页
- 主题词:社会问题-研究-苏北地区-民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灾害、社会与现代化 以苏北民国时期为中心的考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序言 张宪文1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考虑1
一 从理论层面上看,自然灾害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内涵丰富、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1
二 从实践的层面上看,自然灾害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古老而又常青的问题2
三 民国时期的灾害、社会与现代化的课题,对苏北区域社会发展史研究而言,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3
第二节 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灾害研究的世纪回顾3
一 晚清时期的灾害研究4
二 民国时期的灾害研究8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灾害研究24
四 百年来灾害研究的基本成就和不足37
一 文章的基本构架39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基本结构和主要创新39
二 论文的主要创新40
第二章 论灾害和社会的关系42
第一节 灾害的本质43
一 灾害的辞源考察43
二 从灾害的自然性和社会性的辩证统一看灾害的本质45
第二节 灾害的形成机制和灾害的属性47
一 灾害的形成机制47
二 灾害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49
第三节 灾害和社会的相互作用53
一 灾害对社会的危害53
二 社会对灾害的认识、治理和影响60
第四节 灾害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逆动力量70
一 社会发展动力体系问题的讨论70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灾害和社会发展的逆动关系论述73
第三章 苏北灾害的地理因素和人文因素78
第一节 苏北灾害中的历史地理因素80
一 苏北地理环境的变迁和致灾因素的增加80
二 黄河夺淮改变了苏北的地貌83
三 黄河夺淮破坏了原有的水系,降低了抵御水旱灾害的能力86
四 废黄河沿线大量土地泛碱和土地生产力降低89
第二节 河、漕、盐三大政衰败后苏北抗灾赈灾能力的急剧衰退97
一 社会经济落后而战略地位重要的苏北97
二 河、漕、盐三大政衰败后苏北抗灾赈灾能力的急剧衰退102
第三节 抗灾无力的经济结构110
一 自然经济的传统理解110
二 自然经济的“苏北模式”115
三 抗灾无力的经济结构——自然经济的“苏北模式”对抗灾能力的影响128
第四章 民国时期的苏北灾害概况139
第一节 民国以前苏北灾害的几个基本特征139
一 洪水给苏北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灾害,是来自自然界的头号敌人140
二 导致人相食的主要原因141
三 海洋灾害给苏北人民带来严重的灾害146
四 各种灾害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遭遇往往酿成最严重的灾害局面147
第二节 民国时期苏北灾害概况148
第三节 民国时期苏北灾害频繁的社会经济原因165
一 战火不熄、社会动荡166
二 政治衰败170
三 官吏腐败173
四 传统赈灾体系的瓦解178
第五章 民国时期的灾害对苏北社会的危害180
第一节 灾害对生命财产的破坏及其生产力发展的影响180
一 灾害对苏北人民生命的戕杀180
二 灾害过程中耕牛的宰杀和买卖187
三 灾害导致财产损失192
四 水旱潮灾对苏北盐业生产的影响196
五 灾害对生产力的自然基础——环境的影响200
第二节 灾害对苏北商业、金融业的影响204
一 粮食和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204
二 土地、耕牛和劳动力的价格下降206
三 金融枯涩和金融秩序混乱206
四 高利贷的猖獗208
第三节 灾害对土地集中和租佃关系的影响211
一 苏北土地状况的基本特点211
二 灾害对土地集中的影响215
三 灾害对租佃关系的影响218
第四节 灾害对县政的影响224
一 催征吏的来历225
二 国家和乡村社会之间的掠夺性中介: 催征吏作弊中饱的种种手法228
三 催征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35
第五节 灾害对苏北的文化教育影响241
一 大批文物古迹被黄水湮没242
二 灾害极大地制约了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242
第六节 灾害搅动下的社会纷乱249
一 灾害与苏北的水利纠纷及冲突249
二 灾害与苏北的流民265
三 灾害与苏北匪患282
第六章 民国时期苏北灾害的赈济和治理289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苏北赈灾概况289
一 国家和盐商在赈灾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弱化,赈灾主体的客籍化和多元化倾向明显290
二 灾重赈微,效率不高,效果不好291
三 赈灾过程中腐败现象严重292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导淮”293
一 “导淮”的缘起294
二 南京国民政府的“导淮”297
三 南京国民政府“导淮”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312
第三节 苏北海堤“宋公堤”的修筑319
一 1939年苏北海啸灾害——“韩小堤”和“宋公堤”修筑的历史背景319
二 “韩小堤”的修筑和溃败321
三 “宋公堤”的修筑322
四 从“韩小堤”和“宋公堤”看历史转折的必然性325
第七章 灾害与苏北现代化的滞后334
第一节 苏北现代化进程中的若干特点335
一 原初工业化的缺失:苏北现代化的历史基础薄弱337
二 苏北现代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之间未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而彼此制约、相互拖累341
三 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发展缓慢345
四 机器工业对苏北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有限347
第二节 灾害对苏北现代化的影响349
一 灾害影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349
二 灾害制约了商品交换351
三 灾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353
四 灾害频发和经济落后限制了机器工业的发展358
五 灾害制约苏北工业发展的个案研究360
六 长期灾害对苏北民众现代心理形成的消极影响368
结束语381
后记384
参考书目387
一 档案387
二 资料集、年表387
三 地方志388
四 笔记、日记、诗文、调查报告390
五 著作392
六 译著395
七 外文资料396
八 网络信息396
热门推荐
- 2166194.html
- 3828447.html
- 1504413.html
- 1470899.html
- 2548256.html
- 2956833.html
- 676940.html
- 572974.html
- 2906782.html
- 17513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6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8833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81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222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498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18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3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6139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0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42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