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原理及其应用 第2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秉钧,王少毅,韩敏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 ISBN:7118045047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通信理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通信原理及其应用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概述1
1.1.1 通信与通信系统1
1.1.2 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和数据通信1
1.1.3 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3
1.2 信息及其度量7
1.3 信道8
1.3.1 信道的分类8
1.3.2 信道模型8
1.3.3 恒参信道与变参信道特征10
1.4 信道容量11
1.5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5
1.5.1 通信系统的有效性15
1.5.2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17
习题18
第2章 模拟调制系统19
2.1 调制的作用和分类19
2.1.1 调制的目的和作用19
2.1.2 调制的分类20
2.2 标准调幅(AM)21
2.2.1 标准调幅的波形及其频谱21
2.2.2 调幅波的功率分布和效率23
2.2.3 AM信号的产生和解调25
2.3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DSB)27
2.3.1 DSB的波形及其频谱27
2.3.2 DSB调幅波的产生和解调27
2.4 单边带调幅(SSB)29
2.4.2 相移法产生单边带信号30
2.4.1 滤波法产生单边带信号30
2.4.3 单边带信号的解调31
2.5 残留边带调幅(VSB)33
2.5.1 VSB调制原理33
2.5.2 VSB信号的解调35
2.6 调幅应用举例36
2.6.1 调幅广播36
2.6.2 立体声广播37
2.6.3 广播电视39
2.6.4 单边带通信39
2.7 角度调制40
2.7.1 角度调制的一般概念40
2.7.2 频率调制(FM)42
2.7.3 宽带调频波的产生47
2.7.4 调频信号的解调49
2.8 调频应用举例52
2.8.1 调频广播52
2.8.2 广播电视伴音54
习题54
附录A256
A2-1 傅里叶变换56
A2-2 傅里叶变换的性质57
A2-3 常用傅里叶变换对57
A2-4 贝塞尔函数58
第3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60
3.1 抽样定理60
3.1.1 低通信号的抽样定理60
3.1.2 带通信号的抽样定理62
3.3 脉冲编码调制(PCM)64
3.2 模拟脉冲调制64
3.3.1 脉码调制的基本原理65
3.3.2 量化67
3.3.3 压缩与扩张69
3.3.4 编码74
3.3.5 逐次比较型编译码原理75
3.4 增量调制(△M或DM)78
3.4.1 预测编码的概念78
3.4.2 增量调制(△M或DM)分析79
3.5 差分脉码调制(DPCM)82
3.6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ADPCM)83
3.7 语音压缩编码84
习题88
4.1 数字基带信号的常用波形和码型91
第4章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91
4.2 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分析98
4.3 无码间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100
4.4 部分响应信号106
4.4.1 部分响应波形106
4.4.2 部分响应基带传输系统的相关编码和预编码107
4.4.3 部分响应系统的一般形式108
4.5 眼图和均衡110
4.5.1 眼图110
4.5.2 均衡111
习题112
第5章 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117
5.1 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117
5.1.1 2ASK信号的产生117
5.1.2 2ASK信号的频谱特性118
5.1.3 2ASK信号的解调119
5.2.1 2FSK信号的产生120
5.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120
5.2.2 2FSK信号的频谱特性121
5.2.3 2FSK信号的解调122
5.3 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和2DPSK)123
5.3.1 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BPSK)123
5.3.2 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124
5.3.3 2PSK及2DPSK信号的频谱特性127
5.4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127
5.4.1 MASK系统128
5.4.2 MFSK系统130
5.4.3 MPSK/MDPSK系统131
5.4.4 MQAM系统137
5.4.5 CAP调制系统138
5.5.1 交错正交相移键控(OQPSK)139
5.5 恒包络调制系统139
5.5.2 π/4差分正交相移键控(π/4 DQPSK)140
5.5.3 最小频移键控(MSK)142
5.5.4 高斯滤波的最小频移键控(GMSK)145
5.6 正交频分复用(OFDM)146
5.7 扩频调制150
5.7.1 直接序列扩频(DS)150
5.7.2 跳频(FH)152
习题153
第6章 通信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55
6.1 噪声及其表示方法155
6.1.1 白噪声155
6.1.2 限带高斯白噪声156
6.1.3 窄带高斯噪声157
6.1.4 正弦波加窄带高斯噪声158
6.2 调幅系统相干解调的抗噪声性能159
6.3 AM系统包络检波器的抗噪声性能162
6.3.1 大信噪比情况163
6.3.2 小信噪比情况164
6.3.3 门限效应164
6.4 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65
6.5 调频(FM)的门限效应168
6.6 二进制PCM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71
6.7 无码间串扰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72
6.8 二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75
6.8.1 2ASK系统175
6.8.2 2FSK系统177
6.8.3 2PSK和2DPSK系统179
6.8.4 二进制频带传输系统的简单比较181
6.9 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182
6.10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82
6.10.1 匹配滤波器与相关器183
6.10.2 最佳基带传输系统187
6.10.3 二进制确知信号最佳接收的误码性能189
6.10.4 二进制数字调制信号的最佳接收误码率192
习题194
附录A6197
A6-1 误差函数表197
A6-2 Q函数表199
A6-3 概率的一些基本知识199
A6-4 随机信号和噪声分析200
第7章 信道复用和多址技术202
7.1 多路复用和多址技术的基本概念202
7.2.1 FDM系统基本原理203
7.2 频分多路复用(FDM)203
7.2.2 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波分复用(WDM)205
7.3 时分复用(TDM)206
7.3.1 TDM基本原理206
7.3.2 准同步数字系列(PDH)209
7.3.3 数字复接的码速调整211
7.3.4 同步数字系列(SDH)212
7.4 码分复用(CDM)和空分复用(SDM)216
7.5 多址技术216
7.5.1 频分多址(FDMA)218
7.5.2 时分多址(TDMA)219
7.5.3 码分多址(CDMA)221
7.5.4 ALOHA方式223
7.6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技术226
7.7 光纤通信中的多址技术229
7.8 局域网中的多址技术233
习题235
第8章 信道编码237
8.1 差错控制的基本概念237
8.1.1 差错控制方式238
8.1.2 差错控制编码的分类240
8.1.3 码长、码重、码距、码率和编码增益240
8.1.4 检、纠错能力与最小码距的关系241
8.2 常用检错码241
8.3 线性分组码244
8.3.1 基本概念244
8.3.2 监督矩阵H246
8.3.3 生成矩阵G247
8.3.4 错误图样E与校正子S248
8.3.6 交织码250
8.3.5 汉明码250
8.4 循环码252
8.4.1 循环码的特点252
8.4.2 码多项式252
8.4.3 生成多项式253
8.4.4 生成矩阵254
8.4.5 监督多项式与监督矩阵254
8.4.6 系统循环码的编码及编码电路255
8.4.7 系统循环码的译码及译码电路256
8.4.8 截短循环码258
8.4.9 几种重要循环码259
8.5 卷积码261
8.5.1 基本概念261
8.5.2 卷积码的图解表示方法262
8.5.3 卷积码的解析表示方法263
8.5.4 卷积码的距离特性264
8.5.5 卷积码的译码265
8.6 级联码267
8.7 Turbo码268
8.8 网格编码调制(TCM)270
习题273
第9章 通信系统举例275
9.1 移动通信系统275
9.1.1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275
9.1.2 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275
9.1.3 移动通信的应用276
9.1.4 小区制移动通信网的构成方法277
9.1.5 分层蜂窝结构278
9.1.6 蜂窝移动通信中的越区切换和漫游281
9.2.1 GSM系统的组成282
9.2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82
9.2.2 GSM系统的频率配置287
9.2.3 GSM系统的主要参数287
9.3 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88
9.3.1 IS-95 CDMA系统288
9.3.2 IS-95 CDMA系统的主要参数291
9.3.3 cdma 2000 1x系统的主要参数292
9.3.4 3G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292
9.4 光纤通信系统294
9.4.1 光纤通信的基本概念294
9.4.2 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295
9.4.3 光纤通信的类型296
9.5 光纤与光缆298
9.5.1 光纤结构和类型298
9.5.2 光纤的导光原理299
9.5.3 光纤的传输特性300
9.5.4 光缆303
9.6 光源与光发射机303
9.6.1 光源303
9.6.2 光发射机304
9.7 光电检测器与光接收机305
9.7.1 光电检测器305
9.7.2 光接收机306
9.8 光中继器306
9.9 光纤中继段传输距离的计算307
习题309
附录B 部分习题答案311
参考文献318
热门推荐
- 3367584.html
- 2714936.html
- 2076096.html
- 257360.html
- 3365737.html
- 3508016.html
- 3133156.html
- 1902308.html
- 3378060.html
- 14403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12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55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113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7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19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393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27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95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6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