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共产党基层建设新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共产党基层建设新论
  • 冯小敏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8728X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46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57页
  • 主题词:中国共产党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共产党基层建设新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支部建在连上”--基层党建的历史创造和时代新课题1

党的建设的重要创造1

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3

新的挑战与时代创新6

第一章 贯彻和实践党的政治主张--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职能10

第一节 党的性质和基层党组织的功能10

一、民主革命时期党纲党章的规定11

二、党执政以后的有关规定13

三、政治功能是党的基本功能20

第二节 基层党建问题的现象与实质22

一、政治上的监督保证职能不到位22

二、把本职工作简单等同于为党做工作23

三、与行政工作内容上重复、方法上混同25

四、对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务工作缺乏热情26

五、对待党员个人民主权利上的失当27

第三节 基本职能上的清醒和坚定29

一、加强政党理论和奋斗目标的教育30

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思想31

三、极大地增强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32

四、切实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33

第二章 始终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基层党建的根本问题37

第一节 得人心者得天下37

一、党生存发展的根基37

二、党的力量的源泉39

三、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40

第二节 拨开纯党务的迷雾42

一、基层党的工作的误区42

二、党的事业是群众的事业45

三、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新挑战47

第三节 凝聚群众引导群众51

一、拓宽民主渠道,搞好宣传教育51

二、用制度规范,靠示范引导53

三、关心协调好群众的具体利益54

四、鼓励支持群众参与公共事务58

五、融入社会群体,培育骨干力量59

六、强化基层建设,提高群众素质60

第三章 非权力性的感召力和动员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运作方式62

第一节 从对权力性信赖和行政化运作中走出来62

一、建国后基层党政体制的特点62

二、调整运作方式的客观必然性64

三、新的运作机制的基本路向65

第二节 锻造政治核心地位66

一、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变化66

二、功能定位决定运作方式68

三、功能定位与运作方式的互补性71

第三节 创造各种有效的活动方式和载体72

一、根本利益上的一致和认同73

二、关注方向性、政策性、全局性的大事74

三、提高依法、依制度行事的自觉性76

四、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所掌握的资源开展工作77

五、业余、小型、分散、务实79

六、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者的非职权影响力81

七、通过党员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82

第四章 条块结合的横向挂靠--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架构85

第一节 适应变化发展的新情况85

一、社会组织变化发展的新趋向85

二、基层党的组织建设的新特点87

三、适时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89

第二节 组织架构的基本原则和合理边界90

一、组织建设从实际出发的原则91

二、组织构建的“能覆盖”原则92

三、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原则93

第三节 条块结合、横向挂靠的模式及其优点96

一、横向挂靠的定义和运作特点96

二、横向挂靠方式的主要优点99

三、分类挂靠的不同模式100

第四节 条块结合、横向挂靠的党员管理模式102

一、流动党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102

二、条块结合、横向挂靠的管理思路和运作方法105

三、采用现代化手段实施党员管理106

第五章 政治热情与党内民主--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所在108

第一节 党内民主是党的活力之源108

一、党员积极性的重要源泉108

二、党的组织制度的重要基础110

三、解决党内矛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113

第二节 加强党内民主是基层党建的迫切需要114

一、活力不足已成为基层党建的普遍问题115

二、民主不充分是缺乏活力的重要原因116

三、基层党员的真情呼唤118

第三节 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着力点120

一、在党内健全民主的决策制度121

二、坚持干部的民主选拔评议制度121

三、健全党内的报告制度122

四、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和议事制度123

五、积极试行党代表常任制124

六、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126

第六章 社区和“两新”组织--基层党建的新生长点131

第一节 执政党管理和控制社会的新课题131

一、管理社会的新任务新挑战131

二、执政党基层组织的独特优势135

三、利用各种资源,整合各种力量135

第二节 构建城市社区党建新格局137

一、社区党组织的独特地位137

二、增强社区党组织的主导能力139

三、依托社会组织管理社会144

第三节 形成“两新”组织党建新机制148

一、认识“两新”组织的新特点149

二、明确“两新”组织党建新任务149

三、建立“两新”组织党建新机制152

四、探索“两新”组织党建新方法154

第七章 必要的工作载体和物质支撑--基层党建的重要条件157

第一节 基层党建需要一定的物质支撑157

一、政党活动的物质基础157

二、现阶段的问题和困难160

三、绕不过去的实际问题162

第二节 积极探求基层党建的载体条件163

一、依托经济和社会组织的管理岗位163

二、依托社区的资源平台164

三、依托行业性组织网络165

第三节 探索解决物质支撑的多种渠道166

一、基层党组织的经费筹措166

二、创造条件建立基层“党员之家”170

三、建立基层党建的网络平台170

四、基层党的干部的职业援助172

第八章 高素质的党员和党员干部--基层党建的关键175

第一节 建设高素质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是当务之急175

一、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175

二、新形势对基层党员干部的更高要求177

三、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要有新举措179

第二节 保持先锋队的本色,兵要精质要优187

一、党员要有党员的素质187

二、正视党员队伍的现状188

三、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的着力点190

第三节 用制度和机制促进高素质队伍建设197

一、提高素质需要有内在动力197

二、从制度上严格把好进口关197

三、实行分层分类教育管理199

四、建立党员示范责任区200

五、建立不合格党员的退出机制200

第九章 注重工作的实际成效--基层党建的评价标准202

第一节 最重要的是工作实效202

一、摆脱评价体系中的形式主义203

二、制定科学的工作评价标准205

三、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和群众的评判210

第二节 建立完善有助于提高实效的制度规范212

一、实行基层党建的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212

二、建立基层干部科学的考察规范213

三、制定基层党建的报导服务规范213

四、制定切实改进作风的有关制度和措施215

五、帮助基层建立自我解决问题的机制217

六、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的激励机制218

第三节 给基层创造性工作以更大空间219

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219

二、党组织的要求和党员的主动性的统一220

三、党的工作与所依托组织特点的统一221

四、一般工作要求和基层自身规范的统一222

五、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统一222

第十章 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基层党建的目标和前景展望224

第一节 新世纪新形势的新呼唤224

一、增强创造力224

二、增强凝聚力226

三、增强战斗力227

第二节 尚待开发和充满希望的热土228

一、基层党建的优势228

二、新的经验和新的突破229

三、转型的阵痛必将迎来充满生机的春天233

第三节 基层党建的再出发235

一、坚持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236

二、在社会发展进步中提高基层党建水平239

三、在开拓创新中创造基层党建新业绩242

后记2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