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
  • 陈昭英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5710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147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159页
  • 主题词:儒家-美学思想-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儒家美学与经典诠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先秦儒家与经典诠释问题1

一、前言1

二、“述而不作”与经典性的关系1

三、“经”、“权”概念与经典诠释的关系6

四、“为其人以处之”:诠释者的理解和体验9

孔子诗乐美学中的“整体性”概念14

一、前言14

二、中和:情理相得15

三、文质彬彬、尽善尽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18

四、兴、观、群、怨:主客合一21

五、共鸣与启迪、沉醉:听者与作品的交融23

六、礼乐之治:“社会美”的概念25

“情”概念从孔孟到荀子的转化29

一、前言29

二、《论语》中的“情”30

三、《孟子》中的“情”31

四、《荀子》中的“情”33

(一)人情与实情34

(二)“情”的主体性内涵37

(三)“至情”与“至文”:美学的突破40

孟子“知人论世”说与经典诠释问题43

一、前言43

二、《论语》中与“知人论世”相关的看法:“知言”、“知人”、“以文会友”44

三、孟子“知人论世”章析论46

四、由伦理学向史学、诗学的转化:荀子、司马迁、刘勰52

五、结语:“友情”成为“理解”(“知”)的隐喻56

“通”与“儒”:荀子的通变观与经典诠释问题58

一、前言58

二、荀子与汉代经学:经学传承与“通儒”概念59

三、“通变”、“经权”概念的起源:《论语》、《孟子》、《荀子》、《易·系辞》61

四、荀子的通变观63

(一)“权”的双重意义63

(二)通“一与多”之变65

(三)通“古与今”之变67

(四)“通”与“儒”69

(五)“通”与“学”70

五、结语:对经典诠释的启发72

性情中人:试从楚文化论《郭店楚简·性情篇》73

一、前言73

二、楚巫文化中情、身相依的思想及性别意识74

三、“情”的存有内涵:与气、性、身、心的关系79

四、“情”的伦理要求:信与久83

五、结语84

朱熹的《诗集传》与儒家的文学社会学86

一、前言86

二、《诗集传》与儒家的文学发生学(genetics of literature)89

三、时代精神(Zeitgeist)94

四、文学的政治学与教育学:风与刺95

五、民族诗学(ethnopoetics)101

六、文化理论:王与霸的两难103

七、原始主义(primitivism):古典的与浪漫的109

八、方法论:赋比兴与主题研究(thematic study)111

九、结语113

“永恒的乡愁”:徐复观论先秦儒家美学114

一、前言114

二、“礼乐之治”的核心:“仁”作为艺术精神116

三、艺术与道德的关系:内在目的论的观点119

四、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反省性的反映”与“批判的模仿”(critical mimesis)123

马克思主义和儒家的文学观:内在目的论的观点127

一、形式主义的误解127

二、内在目的论与外在目的论130

三、批判的模仿(critical mimesis)138

名词索引141

人名索引1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