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
  • 刘兼,孙晓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303060987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41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研究背景5

第一章 社会发展与数学课程改革5

第一节 数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5

第二节 社会发展与数学课程32

第二章 数学学习与学生的身心发展41

第一节 数学学习心理研究的发展及启示41

第二节 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45

第三节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48

第四节 数学学习与学生身心发展关系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52

第三章 现代数学的进展与数学课程54

第一节 现代数学的进展54

第二节 现代数学的进展对数学教育的影响59

第四章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现状与反思69

第一节 我国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及经验70

第二节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71

第三节 积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78

第五章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与启示80

第一节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80

第二节 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启示94

第二篇 《标准》的主要内容与阐释109

第一章 基本理念109

第一节 如何认识数学课程109

第二节 如何认识数学111

第三节 如何认识数学学习113

第四节 如何认识数学教学115

第五节 如何认识数学教育评价118

第六节 如何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作用120

第二章 关于数学学习内容的若干核心概念122

第一节 数感122

第二节 符号感130

第三节 空间观念140

第四节 统计观念153

第五节 应用意识159

第六节 推理能力163

第三章 基本目标领域及其框架分析172

第一节 对总体目标的认识172

第二节 对各课程目标领域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174

第四章 内容领域及其框架分析190

第一节 数与代数190

第二节 空间与图形218

第三节 统计与概率241

第四节 实践与综合应用266

第三篇 《标准》的实施及其基本策略277

第一章 数学教学观念和策略的变革277

第一节 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277

第二节 恰当把握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282

第二章 评价的理念与实施293

第一节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293

第二节 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294

第三节 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296

第四节 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299

第五节 评价结果的呈现304

第三章 数学教科书的内容与特征308

第一节 数学教科书的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310

第二节 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312

第三节 呈现形式应丰富多彩314

第四节 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315

第五节 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螺旋上升316

第六节 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317

第七节 内容设计要有弹性,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317

第八节 介绍有关的数学背景知识318

第四篇 问题讨论与展望323

第一章 《标准》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讨论323

第一节 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讨论323

第二节 实验教材编写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讨论327

第三节 社会观念的影响及其讨论328

第二章 《标准》完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331

第一节 进一步明晰“全面发展”的内涵331

第二节 进一步梳理知识领域332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333

第四节 进一步研究《标准》理念下的有效教学与评价方法333

第五节 进一步研究《标准》的适应性334

第三章 对中国数学课程未来的展望335

第一节 中国数学课程将有一个大的发展335

第二节 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将不断增强336

第三节 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转变336

第四节 现代信息技术将得到广泛采用336

第五节 评价方法将得到改革337

第六节 “双基”将得到科学的研究和界定338

第七节 数学课堂文化建设初见端倪338

第八节 一支高素质的数学教学和研究队伍开始形成338

后记3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