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银行学辅导教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货币银行学辅导教材
  • 徐武定等编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ISBN:7211005254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货币银行学辅导教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1

一、货币演进的类型1

二、货币的本质是什么?2

三、贷币是否具有阶级性?5

四、货币是不是特殊商品?9

五、人民币是否具有价值尺度职能?9

六、货币贮藏的一般性和特殊性11

七、贮藏手段是否转化为积累和储蓄手段?12

八、人民币是否具有贮藏手段职能?15

九、人民币的“沉淀”是否就是货币贮藏?19

十、人民币是否具有世界货币职能?20

第二章 货币制度21

一、金本位制存续时期21

二、西方现代经济学家对金本位制的评价22

三、对美国恢复金本位制的不同意见24

四、关于“黄金非货币化”问题25

五、美国货币发行制度的特点27

六、苏联货币制度简介28

七、法币改革的历史背景29

八、地方币合并统一于人民币的过程31

九、人民币收兑金圆券和银圆券的比价32

十、禁止国家货币出入国境32

十一、国务院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收回现行人民币的命令33

十二、发行新版人民币的命令和通告34

十三、新版人民币的特点35

十四、对增发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36

十五、国家银行金银收兑价格变动情况38

十六、人民币是什么性质的货币?39

十七、人民币代表黄金论42

十八、人民币不代表黄金论45

十九、人民币代表价值论50

二十、人民币代表使用价值论51

二十一、人民币代表商品复合体价值论52

二十二、纸币是不存在“价值基础”的54

二十三、黄金派与商品派之争是实物派与非实物派之争54

二十四、对黄金派与综合商品论的评价55

第三章 货币流通与货币政策56

一、衡量贷币流通是否正常的标志56

二、货币供应量的计算与控制61

三、关于我国货币乘数问题的初步探讨63

四、解释几个有关货币的概念66

五、货币政策的概念及其制定依据68

六、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71

七、社会主义国家的货币政策81

八、我国的货币政策86

九、通货膨胀的概念及其起因93

十、通货膨胀在我国有无必然性和可能性?98

十一、怎样看待票子、物价、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的关系?100

十二、如何对待通货膨胀政策?105

法107

十三、我国当前通货膨胀的类型及其解决办107

十四、我国历年财政收支差及物价、工资变109

化109

第四章 信用的本质与作用110

一、社会主义银行信用的必要性110

二、我国社会主义银行信用的业务范围111

三、信用是否属于分配性质?112

四、社会主义银行信用的性质和职能114

五、社会主义银行信用的作用115

六、国际信用的本质是什么?116

七、储蓄利息的性质如何表述?120

八、我国制定利率的依据是什么?121

九、如何认识我国的利率水平?123

第五章 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127

一、补偿贸易的做法及其优越性127

二、租赁的发展原因及其特点和优缺点129

三、开展票据承兑与贴现业务的作用131

四、开办本票和旅行支票,方便集体与个体开展经济活动132

五、西方国家的信用卡135

六、什么是“C.D”?137

七、什么是金融市场?139

八、我国开放金融市场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140

义140

九、我国开放金融市场应具备的条件144

十、对我国开放金融市场的一些看法146

十一、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151

十二、有价证券交易的业务技术程序154

十三、国务院关于加强股票、债券管理的通知155

十四、对企业股票、债券及其他金融市场业务管理的具体规定157

十五、我国发行可转让的金融债券158

十六、华尔街股票暴跌的前因后果159

十七、什么是道·琼斯指数?162

第六章 社会主义信贷资金运动164

一、什么是信贷资金运动基本规律?164

二、什么是信贷资金的两次支付和两次回流的规律?165

三、什么是信贷资金数量变化规律?167

四、关于派生存款问题171

五、1979—1985年国家信贷收支状况175

六、怎样看待1984年的货币投放失控?178

衡?180

七、如何实现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的综合平180

八、1982—1986年我国国际收支情况183

九、如何实现财政、信贷、外汇、物资的综合平衡?185

十、“四大平衡”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89

十一、关于信用膨胀问题193

第七章 银行的性质与职能202

一、什么是金融?202

二、什么是银行?202

三、银行的产生204

四、中国近代的金融业205

五、中国通商银行创办的历史背景210

六、国民党政府的“四行二局一库”213

七、建国前人民的银行的建立和演变220

八、中国人民银行行名是怎样确定的?224

九、关于国家银行性质的讨论225

第八章 外国银行机构与业务230

一、中央银行的起源230

二、中央银行的历史发展232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241

四、中央银行的职能243

五、中央银行控制金融的“三大法宝”247

六、西方银行界的最新业务——债务交易260

七、1985年世界十大商业银行262

八、苏联在海外的银行简况262

第九章 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265

一、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的历史发展265

二、1979年以来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266

三、我国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各金融机构概况269

附录一 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规定290

附录二 城市信用合作社管理暂行规定293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地理环境及经济概况296

第十章 经济特区金融与港台金融296

二、深圳经济特区“四个窗口”的作用299

三、深圳货币体制改革的探索301

四、国外经济特区经营与管理的基本经验305

五、香港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概况308

六、我国对香港的货币金融政策310

七、香港银行业的管理310

八、港澳中银集团的组成及其作用313

九、香港币制沿革316

十、香港现行货币发行制度自动调节市场汇率的原理、作用和局限性318

十一、香港金融业电子技术服务的新发展320

十二、什么是恒生指数?322

十三、台湾的地理环境及经济概况322

十四、台湾金融体系323

十五、新台币发行的几个问题323

十六、台湾利率管理及利率自由化325

十七、台湾的贷币市场326

十八、台湾外资银行的设立条件及其设置情329

况329

十九、台湾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331

二十、台湾的邮政储金业务332

第十一章 国际金融335

一、汇率经常变动的影响因素335

二、我国近年较大幅度调低人民币汇率问题337

三、外汇管理法规简介341

四、什么叫蠕动钉住汇率?342

五、什么叫外汇期权交易?343

六、什么叫留存外汇和留成外汇?343

第十二章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银行345

一、“七五”时期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目标345

二、“七五”时期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346

三、金融体制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349

四、我国金融体制型式的转换350

五、我国的银行之间可否允许竞争?353

六、我国建立中央银行体制的必然性354

七、我国中央银行体制的改革和完善356

八、我国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控制359

九、我国银行进行宏观调节的目标、内容、手段和条件361

十、如何完善宏观控制和加强微观调节?366

十一、金融宏观控制的两种可行办法371

十二、九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就373

十三、九年来金融工作和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体会3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