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视野下的历代中国【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文化视野下的历代中国
  • 郑师渠,史革新,刘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27412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41页
  • 文件大小:188MB
  • 文件页数:650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近代-文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文化视野下的历代中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代序·坚持文化史研究的正确方向:“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致词&李文海1

第一编3

政治变革与文化转型&耿云志3

现代性构建与现代三大文化思潮&俞祖华 赵慧峰17

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张锡勤27

欧战前后:国人的现代性反省&郑师渠34

晚清文化保守思想家与近代儒学的新陈代谢&喻大华60

论民国初期道德问题之争论&张卫波 王瑞68

中国近现代社会思潮与知识分子心态类型&胡伟希76

略论晚清“条约口岸知识分子”&何晓明86

挣脱身心束缚,努力创造价值——20世纪初叶知识分子的价值实现观探析&武吉庆97

30年代初中国知识界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考察&郑大华 谭庆辉104

论前后“甲寅派”&郭双林124

孙中山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史全生134

丁文江:一个科学家的政治关怀&欧阳哲生143

章门弟子与五四文学革命&卢毅156

科学·革命·救国——任鸿隽科学救国思想之审视&侯春燕164

第二编173

“尊德性”还是“道问学”——以学术本体为视角&路新生173

“乾嘉新义理学”与清代汉学研究&黄爱平195

“谱系”与“建构”:中国近世清代学术史论述&雷平204

从“汉宋鼎峙”到“汉宋合流”——兼论晚清汉宋学关系&史革新214

学术调融与晚清礼学的思想活力&罗检秋223

晚清时期的理学社会&张昭军242

救亡图强思潮·进化史观·唯物史观——中国近代史学的三次跨越(论纲)&瞿林东259

“新史学”思潮的产生及其学术建树探析&张越265

罗泽南“尊朱黜王”思想略论&张晨怡271

刘师培的文字学&陈奇278

傅斯年“史学只是史料学”再析&桑兵288

蒋廷黻史学理念释要&蔡乐苏 尹媛萍305

再论《十批判书》的撰著动机与论学宗旨&戚学民316

第三编339

老树能否接新枝:晚清议改科举新探&关晓红339

清末新式学堂的伦理教育与伦理教科书探论——兼论现代伦理学学科在中国的兴起&黄兴涛 曾建立351

科举制度的革废与近代中国文化之演进&杨齐福377

试论清末新政时期兴学经费的解决方案与实践&张小莉385

清末学堂教育中的意识形态控制&白文刚395

马叙伦与五四运动后浙江教育界的派系之争&林辉锋403

近现代山东吕剧的兴衰与发展&张登德413

第四编423

清末民初城市的“公共休闲”与“公共时间”&李长莉423

晚清社会传闻的心理因素探析&董丛林437

“新政”时期清政府文化社团政策的调整&耿向东 顾新荣448

晚清变通旗制及其对满族社会文化的影响&常书红465

民间社会的职业重构——邓演达的职业代表制思想述评&孙宏云486

清末民初家庭财产继承中的民事习惯&郑永福494

论中国近代新法接生的引进与推广&吕美颐505

从民国时期社会调查的繁盛看国人认知观念的转变&李志英513

第五编525

社会性别视野中的五四报刊媒体——以北京《晨报·妇女问题》为中心的考察&侯杰 吴成娥525

邝富灼与清末民初商务印书馆“英文部”&邹振环538

陆费逵与中华书局史实辨析&周其厚552

中国近代图书馆制度之建立&左玉河562

第六编583

清代的外交礼仪之争与文化传统&王开玺583

晚清广东教案与中西文化冲突&冀满红 林广荣594

清季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研究——以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学说进入中国为例&李帆602

双重困境中的李提摩太——性格、心态、宗教精神与传教&孙燕京612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解读&谢维621

附录“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综述&林辉锋 曲洪波635

后记6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