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转折的日日夜夜 下 二次革命的发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湛彬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42138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469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95页
- 主题词:政治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转折的日日夜夜 下 二次革命的发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按劳分配问题的讨论和经济理论的反思1
一、按劳分配的讨论和恢复计件工资、奖金1
二、“唯生产力论”和生产力问题的讨论7
三、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的讨论10
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问题的讨论13
五、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研究思考16
第二章 洋冒进和新“八字方针”的提出26
一、国民经济初步恢复和经济工作的失误26
二、面对严峻经济形势中央提出“八字方针”31
三、贯彻落实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36
四、中央决策层下决心作出进一步大的调整42
第三章 所有制的突破和多种经济成份出现56
一、为解决城镇就业而出现的个体私营经济56
二、社队企业在体制变迁中的调整发展68
三、外资和中外合资经济合法进入大陆73
四、劳动和资本联合的股份合作经济孕育出生76
五、改革在其它领域展开和城市改革试点78
第四章 农村的困境和农村改革大潮的兴起87
一、安徽省委的六条和基层的“包产到户”87
二、小岗农民的“保证书”与凤阳的大包干105
三、四川的十二条与安徽的六条遥相呼应119
四、关于“阳关道”与“独木桥”的大争论125
五、邓小平在关键时刻讲话肯定安徽的经验143
第五章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步推开148
一、包产到户的由来、原因和效果的再思考148
二、中央对“包产到户”稍稍开了一个口子164
三、《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首次肯定“双包”172
四、包产到户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国177
一、中国农业集体化失败原因的综合透析181
第六章 农村体制的突破和新型合作经济生成181
二、在改革的浪潮中人民公社制度悄然退场192
三、新型合作经济的形成和农村的活跃195
四、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深化和对全局的牵动205
第七章 打开国门走向国际竞争大舞台210
一、中国对外开放曲折而艰难的路程210
二、共和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对外政策213
三、中国的发展需要跻身国际发展的大舞台216
四、具有世界眼光的邓小平力主走向世界219
第八章 杀开一条血路创办经济特区228
一、邓小平的思绪到了与香港隔江相望的深圳228
二、最初广东、福建的请示报告均称“出口特区”243
三、《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改称“经济特区”245
四、特区建设在希望和疑虑的目光中起步255
第九章 邓小平高瞻远瞩迭出新意抓经济265
一、强调用按劳分配的原则鼓励大家上进265
二、提出先富起示范作用带后富的“大政策”268
三、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276
四、为实现“小康”水平的中国式现代化制订规划286
五、咨询“五老”并厚望荣毅仁再展雄风294
一、力主国民经济调整推动调整方针落实300
第十章 陈云在经济调整和体制改革的岁月300
二、宝钢建设周期可适当拉开但要“干到底”303
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先行探索者308
四、改革起步期经济建设的若干指导思想313
第十一章 高层领导干部对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考317
一、万里纵论农业生产和农村改革317
二、胡乔木阐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324
三、习仲勋设想进一步把经济搞活330
四、薄一波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经验335
五、胡耀邦强调拓展对外经贸关系347
一、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设想352
第十二章 对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352
二、国务院研究中心为决策提供咨询366
三、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努力探索369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和总体规划374
第十三章 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和谨慎起步383
一、政治体制的拨乱反正和改革的提出383
二、改善党的组织制度和改革领导体制394
三、大力提拔中青年干部和精简机构399
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401
五、逐步改革和完善国家领导体制404
一、三中全会以来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406
第十四章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酝酿和提出406
二、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形成408
三、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414
第十五章“叶九条”和“一国两制”伟大构想423
一、对台港澳政策的调整和“叶九条”的诞生423
二、各界评说“叶九条”和廖承志致蒋经国信431
三、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445
结束语:伟大历史转折的胜利实现452
附录:本书主要征引文献461
热门推荐
- 2896490.html
- 2639197.html
- 412219.html
- 351230.html
- 984128.html
- 3122574.html
- 153240.html
- 2723353.html
- 2491204.html
- 3236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57637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579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869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524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805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24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608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838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65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0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