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研究 兼谈帕舒卡尼斯的法学思想【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苏瑞莹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3295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研究 兼谈帕舒卡尼斯的法学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0.1 选题来源与意义1
0.1.1 选题来源1
0.1.2 选题意义3
0.2 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7
0.2.1 关于现实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问题研究7
0.2.2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问题研究9
0.2.3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研究13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15
0.3.1 研究思路15
0.3.2 研究方法18
0.4 创新之处19
第1章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1
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22
1.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探源23
1.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构想29
1.1.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37
1.2 20世纪现实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2
1.2.1 20世纪以来现实社会主义同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差距43
1.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位47
第2章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法治观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57
2.1 马克思、恩格斯的法治思想57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和法的起源及其消亡规律的论述58
2.1.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阶段法治必要性的论述67
2.1.3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阶段法治建设的初步构想69
2.2 帕舒卡尼斯的法治思想与苏联模式的教训80
2.2.1 帕舒卡尼斯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84
2.2.2 帕舒卡尼斯思想对马克思、恩格斯法治思想的丰富和拓展89
2.2.3 苏联模式对帕舒卡尼斯法治思想的偏离及其教训123
2.3 马克思主义经典法治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启示127
2.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承载的历史使命130
2.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进路140
第3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169
3.1 中国市民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社会根基171
3.1.1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互动:现代法治生成的基础174
3.1.2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互动维度下的中国市民社会179
3.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市民社会培育的基础185
3.2.1 历史的否定性趋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建设188
3.2.2 历史的曲折性——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法制建设194
3.2.3 历史的必然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建设207
第4章 尊重和保障人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取向216
4.1 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历史考察221
4.1.1 人权概念的历史起源222
4.1.2 西方资产阶级古典人权思想的理论基础:“天赋人权”论226
4.1.3 西方资产阶级古典人权思想在西方的实践230
4.2 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理论的革命性改造234
4.2.1 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人权思想的形成236
4.2.2 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的辩证剖析243
4.3 马克思、恩格斯人权思想对中国人权保障的启示257
4.3.1 “人类解放”思想对西方资本主义人权思想的历史性超越259
4.3.2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统一:中国人权保障的取向265
第5章 公法与私法的良性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运作机制282
5.1 公法、私法划分及其对中国法治的意义284
5.1.1 公法与私法划分的根据288
5.1.2 公法、私法划分对我国法治建设的意义297
5.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国私法体系的运作304
5.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构私法体系的可能性307
5.2.2 法不只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17
5.2.3 加强对私有财产权的确认和保护323
5.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中国公法体系的运作331
5.3.1 以公法规制公权力,保护私有财产权335
5.3.2 坚持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的有机统一340
5.3.3 捍卫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确保经济基础的社会主义性质352
5.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应推进私法与公法的良性互动360
结束语365
参考文献371
后记387
热门推荐
- 3662596.html
- 280751.html
- 284318.html
- 3637071.html
- 94417.html
- 435976.html
- 2489905.html
- 2697645.html
- 2190138.html
- 29385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2918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933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419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32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565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262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347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48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88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24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