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立法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曾粤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64788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49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63页
- 主题词:立法-法的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立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立法学的产生与发展1
一、立法学产生的条件1
二、国外立法学产生与发展概况3
三、我国立法学产生与发展概况4
第二节 立法学的研究对象5
一、立法学要研究立法现象的内在方面5
二、立法学要研究立法现象的外在方面6
三、立法学要对立法现象进行历时性和共时性的研究6
第三节 立法学的研究方法7
一、立法学研究方法的一般特征7
二、立法学的主要研究方法8
第一章 立法的概念和职能10
第一节 立法的概念、特点和分类10
一、立法的概念10
二、立法的特点11
三、立法的分类12
第二节 立法与法的形成13
第三节 立法的职能及其局限性14
一、立法职能的历史发展14
二、立法的职能15
三、立法的局限性17
第二章 立法的历史发展18
第一节 立法的产生18
一、立法产生的过程18
二、立法产生的原因19
第二节 立法的历史类型21
一、奴隶制立法21
二、封建制立法24
三、资本主义立法27
四、社会主义立法30
第三章 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3
第一节 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概述33
一、立法指导思想释义33
二、立法基本原则释义34
三、立法指导思想与立法基本原则的关系34
第二节 我国的立法指导思想35
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立法36
二、以马克思主义立法观指导中国立法36
第三节 我国的立法基本原则38
一、合宪性原则39
二、法治原则39
三、民主原则40
四、科学原则42
第四章 立法与利益45
第一节 法与利益的一般关系45
一、利益的概念45
二、利益决定着法的形成和发展46
三、法对利益的形成和发展有能动作用47
第二节 立法中的利益选择和协调49
一、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是法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49
二、正确认识和协调利益关系是立法的核心任务51
三、正确认识和协调利益关系依赖于民主立法和科学立法53
第三节 立法和利益群体54
一、利益群体的概念及利益群体的活动特点54
二、利益群体的活动对立法的影响及对利益群体活动的规范55
第五章 立法民主化58
第一节 立法民主化的含义58
一、立法民主化的概念58
二、立法民主化的内容59
三、公众参与立法60
第二节 法律草案的公布62
一、公布法律草案的意义62
二、我国公布法律草案制度的发展63
三、我国公布法律草案的实践64
第三节 立法听证制度65
一、立法听证的概念65
二、立法听证制度的内容66
三、我国的立法听证制度68
第六章 立法主体70
第一节 立法主体概述70
一、立法主体的概念70
二、立法主体的分类72
第二节 我国的立法主体75
一、确定我国立法主体范围的根据75
二、我国的立法主体75
三、关于司法解释79
第三节 立法机关80
一、立法机关概念和特征80
二、立法机关的分类81
三、议会的职权82
四、立法机关的结构和组成84
第七章 立法体制91
第一节 立法体制概述91
一、立法体制的概念91
二、立法体制与相关概念的比较93
第二节 立法体制的分类95
一、影响立法体制的因素95
二、现存立法体制的分类96
第三节 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99
一、新中国立体体制的发展过程99
二、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状况102
三、关于我国现行立法体制的思考105
第四节 授权立法107
一、授权立法的概念内涵107
二、我国的授权立法107
第五节 法的效力位阶和效力的裁决111
一、法的效力位阶111
二、法的效力的裁决112
第八章 立法程序114
第一节 立法程序概述114
一、立法程序的概念内涵114
二、现代立法程序的基本价值115
三、我国现行立法中关于立法程序的规范116
第二节 提出法律案117
一、提出法律案的定义117
二、法律案是否列入议程的规定118
三、法律案与一般立法建议的区别118
四、存在的个别问题119
第三节 审议法律案119
一、审议法律案的定义119
二、全国人大审议法律案的相关程序规定119
三、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案的相关程序规定120
四、关于审议法律案的内容122
五、存在的个别问题122
第四节 表决法律案123
一、表决法律案的定义123
二、表决法律案的方式123
三、表决法律案的结果124
第五节 公布法律124
一、公布法律的定义124
二、公布法律的时间和程序124
第六节 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程序125
一、制定行政法规程序125
二、制定规章的程序126
第七节 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程序128
一、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程序128
二、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程序130
第九章 中央立法131
第一节 中央立法概述131
一、中央立法释义131
二、中央立法的地位和作用133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134
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的含义和特征134
二、全国人大的立法权限135
第三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138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的含义和特征138
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限139
第四节 国务院立法141
一、国务院立法的含义和特征141
二、国务院的立法权限142
第五节 国务院部门立法144
一、国务院部门立法的含义和特征144
二、国务院部门立法的权限145
第十章 地方立法146
第一节 地方立法概述146
一、地方立法释义146
二、地方立法的地位和作用147
三、地方立法的原则148
第二节 一般地方立法149
一、一般地方立法的含义和特征149
二、一般地方立法权限150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153
一、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的含义和特征153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立法权限154
第四节 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立法156
一、经济特区立法156
二、特别行政区立法157
第十一章 立法主要环节160
第一节 立法预测160
一、立法预测的概念和特征160
二、立法预测的分类161
三、立法预测的基本原则162
四、立法预测的步骤163
第二节 立法规划163
一、立法规划的概念163
二、立法规划的分类164
三、制定立法规划的基本原则164
四、制定立法规划的程序166
五、制定立法规划的基本情况167
六、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的关系168
七、制定立法规划的意义169
第三节 立法决策169
一、立法决策的概念169
二、立法决策的主体170
三、立法决策的程序171
第十二章 立法协调172
第一节 立法协调概述172
一、立法协调的概念和分类172
二、立法协调的依据和重点173
三、立法协调的主体173
第二节 立法内部协调174
一、立法内部协调的概念174
二、立法内部协调的种类174
第三节 立法外部协调176
一、立法外部协调的概念176
二、立法外部协调的种类176
第四节 立法协调方法176
一、起草阶段的协调方法176
二、审议阶段的协调方法177
第十三章 法律的解释、修改与废止179
第一节 法律解释179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179
二、我国法定解释中的立法解释183
三、我国法定解释中的应用解释187
第二节 法律修改189
一、法律修改概述189
二、我国法律修改的主体191
三、我国法律修改的程序192
第三节 法律废止192
一、法律废止释义192
二、废止法律的方法193
第十四章 立法监督195
第一节 立法监督概述196
一、立法监督释义196
二、立法监督的意义197
三、立法监督的模式199
第二节 我国的立法监督体制201
一、我国立法监督的主体201
二、我国立法监督的对象203
三、我国立法监督的内容204
四、我国立法监督的方式205
第三节 违宪审查209
一、违宪审查的一般原理209
二、违宪审查的不同模式210
第十五章 立法与法律规范213
第一节 立法与法律体系、法律渊源213
一、立法与法律体系213
二、立法体系的协调215
第二节 立法与法律规范216
一、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216
二、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命令性法律规则217
第三节 立法与法律规则的分类219
一、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219
二、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禁止性规则220
三、绝对确定性规则和相对确定规则220
四、强行性规则和任意性规则221
五、确认性规则和构成性规则222
六、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223
第四节 立法中的专门化规则223
一、原则性规则224
二、定义性规则224
三、业务性规则225
四、冲突性规则225
第十六章 规范性文件226
第一节 规范性文件概述226
一、文件与规范性文件的关系226
二、规范性文件的概念、特征227
三、规范性文件制定与行政立法的关系231
第二节 规范性文件的名称233
一、文件名称的构成要素233
二、规范性文件名称的确定233
第三节 规范性文件的整体结构235
一、结构形式235
二、规范性文件的结构设置236
第四节 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要件237
一、规范性文件形式要件的含义、意义237
二、规范性文件形式要件的内容237
第十七章 立法语言241
第一节 立法语言的概述241
一、立法语言的概念241
二、立法语言的运用原则242
第二节 立法语言的规范243
一、专业术语244
二、句法模式245
三、修辞风格247
热门推荐
- 3710877.html
- 2992362.html
- 2746096.html
- 861656.html
- 9555.html
- 1458206.html
- 1966016.html
- 1989205.html
- 264261.html
- 7264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546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0087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5751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905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1692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17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91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6300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