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哲学东渐史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西方哲学东渐史 下
  • 黄见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5703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1519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851页
  • 主题词:哲学史-西方国家;哲学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哲学东渐史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章 西方哲学在中国大陆曲折中东渐(1949年至1976年)699

第一节 西方哲学在“一边倒”中起步东渐700

一、西方哲学东渐的新形势与新特点701

二、学习日丹诺夫批判西方哲学的讲话精神705

三、引进苏联学者的有关哲学论著711

四、输入其他国家学者的有关作品721

五、中国学者学习批判西方哲学的起步728

六、某些例外的情形735

第二节 西方哲学在“左”倾支配下曲折东渐745

一、政治上“左”倾抬头与西方哲学东渐的起落746

二、继续引进苏联有关西方哲学的作品758

三、西方哲学原著的译介771

四、论文中批判西方哲学的不同表现777

第三节 学者们曲折中的耕耘及其收获789

一、洪谦与《哲学史简编》790

二、葛力研究18世纪法国哲学的起步793

三、韦卓民为西方哲学东渐的多方面努力795

四、杨一之的译著与讲稿799

五、贺麟研究黑格尔哲学的新进展803

六、张世英及其《论黑格尔的〈逻辑学〉》806

七、姜丕之的黑格尔哲学研究811

第四节 社会动乱中西方哲学东渐的厄运815

一、又一次被人为地打断816

二、西方哲学被沦为“左”倾政治的婢女819

第五节 哲学研究中的政治化与对动乱的超越835

一、哲学研究政治化倾向的形成与发展836

二、哲学研究政治化的消极后果838

三、社会动乱中的超越840

第七章 西方哲学在中国台湾的艰苦东渐(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854

第一节 西方哲学在台湾传播的社会文化背景854

一、台湾地区的社会发展855

二、台湾地区的文化思潮857

三、光复前西方哲学在台湾的零星传播863

四、1949年以后西方哲学在台湾的传播是近代以来西方哲学东渐的继续868

第二节 古代希腊与中世纪哲学的引介871

一、陈康研究古代希腊哲学的进展872

二、曾仰如及其《柏拉图的哲学》875

三、罗光对士林哲学的虔诚传播878

四、邬昆如趣谈中世纪哲学的根本精神881

第三节 近代西方哲学的传播884

一、傅伟勋评说英国经验论探讨的基本问题884

二、钱志纯传播大陆理性派哲学的宗教使命感888

三、牟宗三的康德哲学研究及其著述892

四、劳思光对康德知识论要义的阐释897

五、黑格尔哲学传播中的政治化倾向903

六、唐君毅论黑格尔的精神哲学910

第四节 现代西方哲学的传播914

一、张君劢介绍现代西方哲学家的倾向915

二、谢幼伟对怀特海哲学的概述920

三、殷海光与逻辑实证论在台湾的传播923

四、陈鼓应还尼采哲学本来面目的努力932

五、吴康对柏格森生命哲学的解说936

六、存在主义哲学传播的热闹景象939

第五节 综合性研究与会通中西哲学成果950

一、洪耀勋供初学者入门的《西洋哲学史》951

二、傅伟勋的哲学史概念及其著作954

三、殷海光会通中西哲学自由主义导向的开拓957

四、方东美会通中西哲学的兼综导向965

五、唐君毅的三观九境学说及其对黑格尔哲学的吸纳973

第八章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西方哲学在中国大陆传播的繁荣与发展(1976年— )984

第一节 西方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东渐985

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985

二、重新确立工作重点与改革开放方针的提出988

三、西方哲学东渐在中国大陆再度繁荣990

第二节 古代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的深化996

一、《亚里士多德全集》与《柏拉图全集》问世998

二、博大精深的多卷本《希腊哲学史》1002

三、杨适的古希腊哲学探本之论1006

四、叶秀山对希腊哲学源流的挖掘1009

五、王太庆的柏拉图著作翻译与研究1012

六、范明生对柏拉图哲学的开拓性研究1017

七、汪子嵩研究亚里士多德哲学的基础性工作1021

第三节 西方中世纪哲学研究的全面起步1026

一、基督教史著作问世1028

二、车铭洲建构中世纪哲学体系1030

三、赵敦华阐明基督教哲学的特色1033

四、傅乐安对托马斯哲学的深入研究1036

五、王晓朝研究基督教的崭新视角1039

第四节 耕耘经验论与理性论的收获1043

一、陈修斋等的综合性研究1045

二、余丽嫦研究培根哲学的执著精神1048

三、邹化政钻研洛克著作的努力方向1051

四、傅有德阐释巴克莱哲学的理论境界1055

五、周晓亮研究休谟哲学的起点1056

六、洪汉鼎研究斯宾诺莎哲学的结晶1059

七、陈修斋研究莱布尼茨哲学的贡献1063

第五节 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重大进展1065

一、一代宗师贺麟的历史功绩1071

二、张世英研究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成就1075

三、杨祖陶推出的著作精品1079

四、李泽厚对康德批判哲学精神的阐发1084

五、梁志学对于费希特哲学东渐的推进1089

六、王树人的黑格尔思辨哲学新探1095

七、邓晓芒新论黑格尔辩证法1100

第六节 现代西方哲学东渐中的几个热点1104

一、拨乱反正中的传播热点1105

二、杜小真对萨特存在主义基本精神的理解1109

三、车文博等又评又论弗洛伊德主义1113

四、周国平对尼采哲学主题的解读1115

五、复杂的影响与热点的消退1119

第七节 现象学思潮研究的长足进步1121

一、现象学思潮东渐综述1122

二、倪梁康传播现象学思潮的推动作用1126

三、张祥龙研究现象学的努力方向1132

四、张庆熊的现象学与唯识论比较研究1135

五、熊伟与海德格尔哲学东渐1139

六、孙周兴的海德格尔著作翻译与阐释1144

七、靳希平的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1148

八、洪汉鼎的解释学著作的翻译和研究1152

九、张汝伦对解释学“原意”的阐发1157

第八节 分析哲学的研究与传播1162

一、洪谦对逻辑经验论的进一步研究及其贡献1164

二、江天骥论述科学哲学的特点1168

三、舒炜光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阐释1171

四、涂纪亮对语言哲学的开拓研究1175

五、王路走进分析哲学后的发现1179

六、江怡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执著研究1181

第九节 实用主义重评与美国哲学研究1184

一、刘放桐论重新评价实用主义1187

二、杨文极等从整体上重评实用主义1190

三、邹铁军重塑杜威哲学的真实形象1193

四、王守昌有重点地评述现代美国哲学1196

五、涂纪亮全景式地展示美国哲学的发展1199

六、王元明阐发实用主义的着眼点1202

七、陈亚军多层次地探讨实用主义哲学1205

第十节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大陆的传播1208

一、后现代主义传播的特点1208

二、论文中对待后现代主义的不同态度1213

三、王岳川为中国后学传播发挥的作用1221

四、冯俊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原创作品1228

五、陈嘉明研究现代性的着思点1231

一、多卷本《西方哲学史》隆重问世1237

第十一节 综合性研究与中西哲学会通成果1237

二、赵敦华《西方哲学通史》的追求1243

三、刘放桐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的广泛影响1248

四、汝信等主编的《评传》对西方哲学研究的作用1255

五、钱广华等研究本体论流变的意义1259

六、朱德生等对西方认识论史规律的探索1264

七、万俊人对现代西方伦理学史的系统阐述1267

八、张世英的中西哲学比较与会通研究1270

第九章 社会转型时期西方哲学在中国台湾传播的进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1279

第一节 社会全面转型与文化思潮的演进1279

一、从经济发展到社会全面转型1279

二、在逐步多元化趋势中社会文化思潮的发展1284

第二节 古代希腊哲学的继续引介1295

一、李震有简有繁地介绍希腊哲学史1296

二、吴康著作的学术价值1301

三、程石泉三论柏拉图1305

四、杨深坑专论柏拉图的美育思想1310

五、牟宗三评述“四因说”的思考1316

第三节 近代西方哲学的继续传播1319

一、蔡信安笔下的洛克与巴克莱哲学1321

二、李瑞泉对休谟哲学目标的理解1327

三、孙振青阐明笛卡儿理论观点的功夫1332

四、黄振华对康德哲学基本概念的剖析1336

五、李明辉的康德著作翻译与研究1341

六、台湾学者对康德伦理学说的传播1348

七、王克俭传播黑格尔哲学的政治化倾向1351

第四节 现代西方哲学引介与研究1355

一、沈清松的整体性研究成果1355

二、蔡美丽阐述胡塞尔现象学的思路1362

三、张灿辉论胡塞尔对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影响1367

四、陈俊辉引介克尔凯郭尔哲学的热情态度1373

五、项退结钻研海德格尔著作的功夫1376

六、赵雅博作品对萨特思想的认识1379

七、史文鸿对马尔库塞批判理论的阐释1382

八、洪镰德展示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1388

九、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论引发的争论1390

十、林正弘与分析哲学在台湾的传播1394

十一、何秀煌对分析哲学的具体分析1397

十二、刘福增等对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引介1401

十三、高宣扬等对罗素哲学的引介1403

十四、杨士毅等对怀特海哲学的引介1405

十五、罗青引介后现代主义的意义1407

十六、廖炳惠对后殖民理论的审视1411

第五节 西方哲学专题、中西哲学比较与会通研究1417

一、张振东探讨西方认识论史的得失1417

二、傅佩荣品味西方哲学对人类心灵的启迪1419

三、吴森提出的中西哲学比较方法1422

四、李震中西形上学比较研究1425

五、傅伟勋自由主义会通导向的展示1427

六、牟宗三融摄康德哲学建构道德理想主义1433

七、罗光的生命哲学是儒家思想与士林哲学的承合1439

八、海外学者会通之路探索1445

结束语: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1455

一、西方哲学东渐的历程回顾1455

二、西方哲学东渐与西方哲学的学术研究1464

三、西方哲学东渐与中国社会的发展1469

四、西方哲学东渐与中外文化交流时的文化心态1475

参考文献1483

后记151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