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兰州大学校史 上 1909-1976【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张克非主编 著
- 出版社: 兰州市:兰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103475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42MB
- 文件页数:508页
- 主题词:兰州大学-校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兰州大学校史 上 1909-197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兰州大学的前身——甘肃官立法政学堂在清末的建立(1909—1912)1
第一节 19世纪后期的甘肃社会与文化教育1
一、历史上甘肃的兴替1
二、19世纪后期甘肃的战乱与灾荒5
三、左宗棠督甘与传统教育的恢复6
第二节 清末新政与甘肃近代教育的起步7
一、新政对甘肃教育的影响8
二、甘肃教育的转型9
第三节 甘肃官立法政学堂的建立11
一、新政中的司法改革与甘肃法政学堂的设立11
二、甘肃法政学堂的教学14
三、辛亥革命时期的甘肃法政学堂15
第二章 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3—1928)18
第一节 蔡大愚与甘肃法政专门学校的创立及其初期的发展19
第二节 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发展22
一、法政专门学校的师资情况23
二、法政专门学校的教学与管理30
三、法政专门学校的办学经费39
第三节 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与甘肃地方社会44
一、法政专门学校师生与甘肃护法运动44
二、法政专门学校学生参与的爱国运动46
第三章 兰州中山大学和甘肃学院(1928—1945)49
第一节 20—40年代的甘肃社会49
一、20年代后期的甘肃政局与天灾人祸49
二、30年代前期的甘肃53
三、抗战时期的甘肃55
第二节 兰州中山大学的建立与演变55
一、兰州中山大学的建立55
二、相继更名为甘肃大学、甘肃学院57
三、邓春膏与兰州中山大学、甘肃大学的历任校长58
四、兰州中山大学、甘肃大学的管理机构59
第三节 兰州中山大学、甘肃大学的教学及学生活动60
一、专业设置60
二、教师状况61
三、学生状况65
四、学校出版的刊物67
五、学校师生的爱国活动69
六、该时期学校面临的主要困难与经费问题69
第四节 艰难困苦中前行的甘肃学院74
一、甘肃学院从省立到国立的转变及其院长、行政机构74
二、学院的专业设置79
三、学院的附设机构87
第五节 甘肃学院的教师与学生90
一、甘肃学院教师数量、学历和职称变化90
二、甘肃学院的办学经费和教师的待遇95
三、生源变化与毕业生的工作去向102
四、学生的管理与训育105
五、奖学金、战区学生贷金和津贴108
第六节 甘肃学院师生的抗日爱国活动及社会服务111
一、甘肃学院师生的抗日爱国活动111
二、甘肃学院师生的社会服务工作116
第四章 国立兰州大学的设立与发展(1946—1949)119
第一节 国立兰州大学的筹建120
一、国民政府建立兰州大学的起因和意义120
二、辛树帜校长及其建校过程中的努力和贡献121
第二节 国立兰州大学的院系设置及师资力量125
一、兰州大学的院系设置125
二、兰州大学的教师阵容及著名学者131
三、学校教职员工数量的增长139
第三节 招生规模的扩大与学生的管理140
一、招生规模的扩大140
二、学校生源的变化145
三、学生训育制度及管理147
第四节 办学条件的改善与争取经费、补贴的努力149
一、图书与实验仪器的购置149
二、兰大校舍的改扩建152
三、学校争取经费和教职员生活补贴的努力157
第五节 兰州大学的学生活动及中共组织在学校的影响158
一、兰大学生活动的兴起158
二、学校中共组织的建立及对学生运动的领导160
三、兰大学生的“反饥饿”斗争及几次学潮161
四、抵制西迁,迎接兰州解放165
第五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兰州大学(1949—1952)167
第一节 接管工作和兰州大学校务委员会的成立167
一、兰州大学的接管工作167
二、兰州大学校务委员会的成立与校政改革171
第二节 全校师生的政治学习与思想改造173
一、组织各种政治学习173
二、响应抗美援朝运动175
三、参加土地改革运动176
四、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178
五、批判电影《武训传》184
第三节 建立新型的教育教学制度185
一、确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185
二、学习全国和西北区第一次高等教育会议精神186
三、稳定原有师资队伍,引进与培养师资186
四、建立教研组188
五、实行统一招生189
六、动员学生参军参干193
七、开展科普与业余教育193
八、培养中学师资194
第四节 建立中共兰大支部和各种社团组织194
一、建立中共兰州大学支部195
二、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组织195
三、建立学校教育工会和学生会197
第五节 兰州大学各院系的变化197
第六章 学习苏联时期的兰州大学(1953—1956)199
第一节 院系调整与医学院独立建校199
第二节 兰州大学迁往盘旋路新址203
第三节 直属综合性大学地位的确立204
一、学习全国综合性大学会议精神204
二、中央高等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地位的确立206
三、有关领导来校视察206
第四节 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准备207
一、组织教职员学习俄语207
二、重视对学生学习的组织与领导207
三、开展课堂教学检查208
第五节 学习苏联经验的教学改革209
一、专业教育209
二、教材213
三、教学方法214
四、教学组织219
第六节 科学研究的开展与校刊、学报的创刊221
一、科学研究的开展222
二、学术交流227
三、兰大刊物的创办与科研管理机构228
第七节 研究生培养与留学工作230
一、研究生培养230
二、留学苏联231
第八节 学习《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与“向科学进军”231
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报告的学习贯彻232
二、“向科学进军”234
第九节 师资队伍建设235
一、开始有计划地培养和提高师资235
二、引进一批学术带头人和新生力量237
第十节 体育、卫生与少数民族教育238
一、体育教育239
二医疗保健242
三、少数民族教育243
第十一节 教学设备与教学规模的变化245
一、兰州大学图书馆的发展245
二、教学设备的更新248
三、1957年上半年兰州大学办学规模250
第七章 “教育大革命”时期的兰州大学(1957—1960)252
第一节 整风反右运动253
一、整风与“鸣放”253
二、反右斗争及其严重扩大化256
三、整改260
四、专题辩论261
五、整改高潮263
六、“双反”运动266
第二节 “教育大革命”268
一、加强党的领导269
二、勤工俭学和生产运动271
三、大办工厂、大炼钢铁和兴无灭资、拔“白旗”运动272
四、教学改革运动276
五、招生工作改革286
六、“教育大革命”的教训288
第三节 江隆基任兰大校长与提高教学质量工作289
一、江隆基来兰州大学290
二、修订教学计划与提高教学质量292
三、提高教学质量及其成效295
第四节 江隆基抵制“左”倾错误干扰的努力305
一、整风补课305
二、反右倾鼓干劲运动306
三、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运动307
四、“三反”运动309
第五节 科学研究与学术交流312
一、科学研究的大跃进312
二、学术交流316
第六节 中共兰大党委成立与群团工作317
一、中共兰州大学第一次代表大会与学校党委的成立317
二、党委制的健全和发展321
三、学校党内监察机构的设立及监察工作的开展322
四、团代会及团委、学生会工作323
第七节 民兵工作、工农教育324
一、民兵工作324
二、业余教育与工农教育325
第八节 成为全国重点大学和领导体制、专业设置的变化325
一、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325
二、学校领导体制的变化与兰州大学校务委员会成立327
三、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328
四、办学规模330
第八章 贯彻八字方针时期的兰州大学(1961—1965)333
第一节 学习和贯彻“高教六十条”334
一、学习“高教六十条”334
二、兰州大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336
三、兰州大学贯彻“高教六十条”的实施细则347
第二节 1961年学校工作的初步调整350
一、院系调整:恢复兰大文科350
二、经济调整:采取务实措施,度过困难时期352
三、教学调整354
四、知识分子政策调整355
五、活跃学术气氛,召开科学讨论会357
六、制定学校贯彻《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的规划358
第三节 1962年的进一步调整364
一、加强基础课教学366
二、1961—1962学年的科研成就370
三、调整和落实知识分子政策373
四、“反错误斗争”与反不良倾向运动375
第四节 1963年的后续调整及转向376
一、1963年的主要工作377
二、科学研究工作378
三、研究生工作381
四、“五反”运动382
第五节 1964年的教育革命383
一、上半年的主要工作383
二、下半年的主要工作384
三、制定《兰州大学师资培养提高十年规划(草案)》387
四、深入开展“五好”与“四好”活动390
五、在教师中开展学习毛泽东教育思想和教学调查研究工作392
六、教育改革393
七、学习和贯彻理工科教学工作会议精神396
第六节 1965年继续推进教育革命,试行半工半读397
一、1965年的主要工作397
二、通过教学检查方式推进教学改革399
三、组织师生参加农村“四清”运动401
四、试行半工半读制度401
五、贯彻毛泽东“七三指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402
六、传达与贯彻直属高等学校政治工作会议精神403
七、建立全校性的政治工作机构404
八、1965—1966学年初的兰州大学405
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兰州大学(1966—1976)411
第一节 省委工作团进驻学校,江校长被迫害致死412
一、校党委的“五点意见”412
二、省委工作组进驻413
三、“六七”事件414
四、70天校园恐怖416
第二节 从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到造反夺权422
一、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展览422
二、江隆基问题调查422
三、造反夺权423
第三节 革委会、工军宣队与党委会的成立424
一、“倒旗大联合”与兰大革委会成立424
二、工军宣队领导下的学校“文革”运动425
三、兰州大学第四次党代会与第四届党委427
四、批极“左”与反“回潮”428
第四节 “文革”中的“教育革命”429
一、取消规章制度,批判所谓的“17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429
二、调整和改造专业设置430
三、招收工农兵学生432
四、建立一支“三结合”的教师队伍434
五、建立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三结合”的新体制436
第五节 兰大师生在“文革”中的抗争438
附录 1909—1976年学校大事记442
热门推荐
- 1402981.html
- 3546134.html
- 2062784.html
- 515919.html
- 495273.html
- 978455.html
- 1137905.html
- 389710.html
- 1199871.html
- 5766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92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985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40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17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169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709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168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1231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34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36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