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贪污贿赂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孟庆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 ISBN:7802170257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670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97页
- 主题词:贪污-刑事犯罪-研究-中国;贿赂-刑事犯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贪污贿赂罪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贪污罪 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1
目录1
二、贪污罪的侵犯客体及其对象问题3
(一)贪污罪的侵犯客体问题3
(二)贪污罪的侵犯客体客体诸观点评析3
(三)贪污罪的犯罪对象问题6
三、贪污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12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的认定问题13
(二)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方式认定问题17
(一)村民小组长能否成为贪污罪的主体问题28
四、贪污罪的主体构成要件问题28
(二)律师能否构成贪污罪的主体问题29
五、贪污罪的主观构成要件问题32
(一)贪污罪的直接故意形式问题32
(二)间接故意能否构成贪污罪问题34
(三)过失能否构成贪污罪问题36
(四)贪污罪的目的要件问题37
六、贪污罪的数额认定问题41
(一)有价证券数额的认定问题41
(二)物品价格不一时数额的认定问题42
(三)贪污粮食的数额认定问题42
(四)贪污公款所生利息应否计入贪污数额问题43
(五)贪污股份制企业的财产数额计算方式问题44
(六)贪污承包企业财产的数额计算问题48
(七)贪污犯罪数额起刑点的认定问题50
七、贪污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问题53
(一)贪污罪的既遂未遂形态认定标准诸观点53
(二)贪污罪既遂未遂形态的认定标准诸观点评析55
八、贪污共犯中主从犯的认定问题57
(一)贪污共犯中主从犯认定的诸观点57
(二)辩证看待贪污共犯的主从犯立法特别规定58
(三)贪污共犯特别规定的利弊得失63
(一)贪污罪的量刑情节适用问题65
九、贪污罪的量刑情节及其刑种的适用问题65
(二)贪污罪刑种的具体适用问题71
十、前引案例的评析74
第二章 挪用公款罪 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79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79
二、挪用公款罪的侵犯客体问题79
(一)挪用公款罪的侵犯客体表述诸观点79
(二)挪用公款罪的侵犯客体表述诸观点评析81
三、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公款”是否包括公物问题88
(一)挪用公款罪的对象“公款”是否包括公物的基本观点88
(二)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公款”不应当包括公物的理由92
四、国库券能否作为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对象问题93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涵义的理解问题96
五、挪用公款罪中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的适用问题96
(二)“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挪用公款罪、贪污罪与受贿罪中的涵义是否相同97
(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否应为挪用公款罪必要条件问题99
六、“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要件的适用问题101
(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否应为挪用公款罪的要件问题101
(二)“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否包括单位问题102
(三)挪用公款给“名为集体,实为个体”的企业使用是否属于“归个人使用”问题105
七、“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要件的适用问题107
(一)“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范围问题107
(二)“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的基本类型问题108
(一)挪用公款用于私营企业的注册验资证明是否属于“营利活动”问题110
八、“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要件的适用问题110
(二)挪用公款归还债款是否属于“营利活动”问题111
九、挪用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要件的适用问题112
(一)“超过三个月未还”是构成挪用公款罪的时间要件112
(二)“超过三个月未还”时间要件的涵义问题113
十、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构成问题115
(一)受委托经营、管理国有资产的人员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问题115
(二)国有企业的承包人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问题118
(三)在国有占股份单位工作的人员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问题121
(四)村委会成员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的主体问题122
(五)执行上级指示办理挪用公款手续的人员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124
(六)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外方人员能否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问题126
(一)挪用公款罪中的“谋取个人利益”应当属于主观要件128
十一、“谋取个人利益”是否属于挪用公款罪的主观要件问题128
(二)应当删除挪用公款罪的“谋取个人利益”要件129
十二、挪用公款罪的数额标准问题131
(一)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标准问题132
(二)“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是否应有数额标准问题133
(三)“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的数额标准问题135
十三、多次挪用公款用于同种用途与不同种用途的数额计算问题137
(一)多次挪用公款用于同种用途的数额计算问题137
(二)多次挪用公款用于不同种用途的数额计算问题139
(三)采用“金额累计说”计算方式的理由144
十四、以后次归还前次挪用公款的数额计算问题145
(一)以后次挪用公款归还前次挪用公款的司法解释问题146
(二)以后次挪用公款归还前次挪用公款的数额计算问题148
(三)以后次挪用公款归还前次挪用公款的特殊数额计算问题152
十五、“挪而未用”案件的犯罪停止形态问题157
(一)“挪而未用”案件的犯罪停止形态诸观点157
(二)“挪而未用”案件应定为挪用公款罪既遂形态的理由158
十六、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人员共同挪用公款的定性问题162
(一)利用其中一人职务便利而共同挪用公款的处理方式问题162
(二)行为人各自利用职务便利而共同挪用公款的处理方式问题163
(三)“主犯决定说”是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人员共同挪用公款的定性原则166
十七、挪用公款罪的转化犯构成条件问题166
(一)“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转化犯问题167
(二)“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转化犯问题171
(一)单纯利用计算机挪用公款犯罪的定性问题174
十八、利用计算机挪用公款犯罪的定性问题174
(二)利用计算机挪用公款犯罪中触犯他罪的牵连犯问题175
(三)利用计算机挪用公款犯罪的牵连犯应否实行数罪并罚问题177
十九、挪用公款罪罪与罪的界定问题179
(一)挪用公款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定问题179
(二)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界定问题184
(三)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界定问题189
(四)挪用公款罪与滥用职权罪的界定问题193
(五)挪用公款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定问题198
二十、挪用公款罪的刑事责任问题202
(一)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问题202
(二)挪用公款罪的量刑情节问题206
(三)关于追缴挪用公款所生利息问题209
(四)挪用公款罪的缓刑适用问题211
二十一、前引案例的评析212
第三章 受贿罪 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213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213
二、受贿罪的侵犯客体及其对象问题215
(一)受贿罪的侵犯客体问题215
(二)受贿罪的犯罪对象问题220
三、受贿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225
(一)“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要件的适用问题225
(二)“索取他人财物”要件的适用问题229
(三)“斡旋受贿”要件的适用问题231
(四)收受回扣、手续费的适用问题239
(五)“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适用问题242
四、受贿罪的主体构成要件问题249
(一)佛教协会工作人员与乡镇卫生院院长能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问题249
(二)党务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问题250
(三)村委会成员与村党支部书记能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问题253
(四)足球裁判能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问题257
(五)律师能否成为受贿罪的主体问题263
(六)普通医生能否成为受贿罪的主体问题271
(七)记者能否成为受贿罪的主体问题276
(八)离、退休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成为受贿罪的主体问题278
(九)人大代表能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问题282
(十)“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的主体问题285
五、受贿罪的主观构成要件问题288
(一)事后受贿是否存在故意问题288
(二)间接故意能否构成受贿罪问题290
(三)被动受贿是否存在间接故意问题292
(四)“转化型受贿”应否属于间接故意犯罪问题293
(五)受贿罪的过失罪过形式问题294
六、受贿罪的数额标准及其数额计算问题296
(一)受贿罪数额“不满5000元”的涵义问题296
(二)受贿罪的数额标准应确定为多少问题297
(三)受贿罪的数额标准是否应与贪污罪等同问题299
(四)受贿财物系伪劣产品的数额计算问题301
(五)股票受贿案件的数额计算问题304
七、受贿罪的既遂与未遂形态认定问题309
(一)受贿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形态问题309
(二)受贿罪既遂与未遂形态的认定标准问题310
(三)“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否影响受贿罪既遂成立问题314
八、受贿罪的共同犯罪问题316
(一)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的共犯问题316
(二)国家工作人员与公司、企业人员共同受贿犯罪的定性原则问题321
(三)国家工作人员与其亲属共同受贿犯罪的认定问题326
(四)受贿罪共同犯罪的处罚问题332
九、受贿罪的牵连犯如何处罚问题337
(一)受贿罪牵连犯是否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两种观点337
(二)受贿罪牵连犯应当实行数罪并罚的理由341
十、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界定问题346
(一)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相同之处346
(二)受贿罪与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的不同之处347
十一、受贿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定问题349
(一)挪用公款罪与受贿罪的区别问题349
(二)受贿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定问题352
(三)受贿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罪数形态问题353
十二、受贿罪的刑事责任问题356
(一)受贿罪的“积极退赃”情节的适用问题356
(二)受贿罪的自首适用问题359
(三)受贿罪的缓刑适用问题363
(四)受贿罪的死缓适用问题367
十三、前引案例的评析369
第四章 单位受贿罪 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371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371
二、单位受贿罪的侵犯客体问题372
(一)单位受贿罪侵犯客体表述诸观点372
(二)单位受贿罪侵犯客体表述诸观点评析373
三、单位受贿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374
(一)单位必须实施了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或回扣、手续费的行为374
(二)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必须达到“情节严重”376
四、单位分支机构能否成为单位受贿罪的主体问题377
(一)单位分支机构能否成为单位受贿罪主体的两种观点377
(二)单位分支机构不宜成为单位受贿罪主体的理由378
五、医疗机构收受回扣是否构成单位受贿罪问题379
六、单位主体与自然人主体共同受贿犯罪的认定问题381
(一)单位主体与自然人主体能否构成共同受贿犯罪问题382
(二)单位主体与自然人主体构成共同受贿犯罪的定性问题384
七、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界定问题387
(一)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客体不同387
(二)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客观要件不同388
(三)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主体不同389
(四)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主观要件不同389
(五)单位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不同390
八、单位受贿罪的罚金刑适用问题390
九、前引案例的评析392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395
第五章 行贿罪 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395
(一)行贿罪的侵犯客体表述诸观点396
(二)行贿罪的侵犯客体诸观点评析396
二、行贿罪的侵犯客体问题396
三、行贿罪中“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的适用问题397
(一)“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的立法演变397
(二)“不正当利益”的涵义问题398
(三)“谋取不正当利益”是行贿罪的主观要件还是客观要件问题401
(四)“谋取不正当利益”是否应为行贿罪的必要条件问题403
(一)行贿罪立案标准的具体规定内容406
(二)行贿罪与受贿罪的立案标准是否相同问题406
四、行贿罪的立案标准问题406
(三)行贿“多次”能否作为行贿罪定罪情节问题408
五、行贿罪与受贿罪的对合关系问题410
(一)行贿罪与受贿罪是否具有对合关系的两种观点410
(二)行贿罪与受贿罪应当具有对合关系的理由413
六、行贿罪的牵连犯如何处罚问题414
七、“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规定的适用问题416
(一)“被追诉前”的时间范围界定问题416
(二)“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是自首还是立功问题417
八、行贿罪的量刑情节及其处罚问题420
(一)行贿罪的量刑情节问题420
(二)行贿罪的处罚轻重问题421
(三)行贿罪能否分地区量刑问题423
九、前引案例的评析424
第六章 对单位行贿罪 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426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426
二、对单位行贿罪的侵犯客体及对象问题428
(一)对单位行贿罪的侵犯客体问题表述诸观点428
(二)对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问题430
三、对单位行贿罪是否属于行为犯问题431
四、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外国的单位能否成为对单位行贿罪的主体问题433
五、对单位行贿罪中“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否为必备要件问题434
六、对单位行贿罪罪与非罪的界定问题435
七、前引案例的评析436
(二)对单位行贿罪与单位行贿罪的界定问题437
(一)对单位行贿罪与行贿罪的界定问题437
第七章 介绍贿赂罪 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439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439
二、介绍贿赂罪是受贿罪与行贿罪之间的中介犯罪440
三、介绍贿赂罪的“情节严重”适用问题442
四、介绍贿赂罪的成立是否应以受贿罪与行贿罪为前提问题444
(一)介绍贿赂罪是否应以受贿罪与行贿罪成立为前提的两种观点444
(二)介绍贿赂罪是否应以受贿罪与行贿罪成立为前提的两种观点446
五、介绍贿赂罪与受贿、行贿两罪是否存在共犯关系问题448
(一)介绍贿赂罪与受贿、行贿两罪是否存在共犯关系的两种观点448
(二)介绍贿赂不应当作为受贿罪和行贿罪共犯的理由451
(一)介绍贿赂罪与受贿罪、行贿罪共犯相区别的基本观点454
六、介绍贿赂罪与受贿罪、行贿罪共犯的区别问题454
(二)介绍贿赂罪与受贿罪、行贿罪共犯的区别应采用犯罪构成标准区别说456
(三)介绍贿赂罪与受贿罪共犯相区别的案例评析457
七、介绍贿赂罪并入受贿罪、行贿罪共犯的立法构想458
(一)保留与废除介绍贿赂罪的两种立法完善观点458
(二)介绍贿赂罪并入受贿罪、行贿罪共犯的立法构想459
八、前引案例的评析461
第八章 单位行贿罪 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463
一、据以研究的案例463
二、单位行贿罪的侵犯客体及其对象问题464
(一)单位行贿罪的侵犯客体问题464
(二)单位行贿罪的犯罪对象问题465
三、单位行贿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467
四、单位行贿罪的主体构成要件问题469
(一)单位行贿罪的主体“单位”与单位受贿罪的主体“单位”是否等同问题469
(二)单位内部机构能否成为单位行贿罪的主体问题470
(三)私有公司、企业能否成为单位行贿罪的主体问题472
(四)个人合伙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能否构成单位行贿罪的主体问题475
五、单位行贿罪的主观构成要件问题477
六、单位行贿罪的共同犯罪问题479
(一)单位行贿罪的共同犯罪构成特点479
(二)单位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之间能否构成共同行贿犯罪问题480
(三)单位与自然人共同行贿犯罪的定性问题481
(四)单位行贿罪的刑事责任问题482
(一)单位行贿罪与对单位行贿罪的界定问题483
七、单位行贿罪罪与罪的界定问题483
(二)单位行贿犯罪与共同行贿犯罪的界定问题484
八、单位行贿罪与对公司、企业人员行贿罪的罪刑是否衔接问题485
九、前引案例的评析488
第九章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一、据以研究的案例490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侵犯客体及其犯罪对象问题491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侵犯客体问题491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对象问题496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502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诸观点502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诸观点评析504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客观构成要件的复合行为特征508
(四)不作为行为方式的特定义务来源认定问题510
四、单位能否成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体问题512
五、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主观构成要件问题514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观构成要件诸观点514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观构成要件诸观点评析515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主观方面的双重故意特征517
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停止形态问题519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犯罪停止形态诸观点及其评析519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犯罪停止形态特点522
七、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共同犯罪问题523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能否存在共同犯罪的诸观点及其评析523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共同犯罪成立的根据526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分担问题531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否存在自首的两种观点533
八、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自首问题533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能够存在自首的理由534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首的两种表现情形535
(四)在纪检、监察机关调查期间“主动交代犯罪事实”能否认定为自首问题538
九、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证明责任问题540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应有谁承担证明责任的诸观点540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应由司法机关承担证明责任542
十、定罪后查明巨额财产来源的处理问题547
(一)关于定罪后查明巨额财产来源的两种处理方式547
(二)辩证解决定罪后查明巨额财产来源的处理问题550
(一)关于“责令说明”的有权机关的观点556
十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责令说明”的有权机关问题556
(二)关于“责令说明”的有权机关的范围557
十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司法认定问题561
(一)关于是否继承遗产、接受遗赠或馈赠的认定问题561
(二)关于巨额财产是否来源于借贷关系或保管关系的认定问题563
(三)关于被告人供述巨额财产来源于贪污贿赂等其他犯罪所得的认定犯罪所得的认定问题565
(四)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家庭成员的不合法收入及其责任的认定问题566
(五)如何处理不能认定是否“说明”的案件问题568
十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法定刑问题569
(一)应当提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法定刑的基本观点569
(二)不宜提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法定刑的基本理由571
十四、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追诉时效及其溯及力问题575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否具有追诉时效问题576
(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追诉时效的起算标准问题579
(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溯及力问题584
十五、前引案例的评析587
第十章 隐瞒境外存款罪 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一、据以研究的案例589
二、刑法第395条第2款规定的罪名称谓问题590
三、隐瞒境外存款罪的侵犯客体及犯罪对象问题591
(一)隐瞒境外存款罪的侵犯客体问题591
(二)隐瞒境外存款罪的犯罪对象问题595
四、隐瞒境外存款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597
(一)违反国家有关申报境外存款的规定597
(二)对境外存款“隐瞒不报”599
(三)“数额较大”600
五、隐瞒境外存款罪的主体构成要件问题601
六、隐瞒境外存款罪的主观构成要件问题603
七、隐瞒境外存款罪的罪数形态问题604
(一)隐瞒境外存款罪与贪污罪或受贿罪的罪数形态问题604
(二)隐瞒境外存款罪与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罪数形态问题605
八、隐瞒境外存款罪与逃汇罪的界定问题605
九、隐瞒境外存款罪的“情节较轻”的适用问题607
十、前引案例的评析608
第十一章 私分国有资产罪 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一、据以研究的案例611
二、刑法第396条第1款规定的罪名称谓问题612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侵犯客体诸观点613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侵犯客体问题613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侵犯客体诸观点评析614
四、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认定问题615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国有资产”是否等同于“国有财产”问题615
(二)被国有单位管理、使用的私人财产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问题616
(三)国有单位的违法收入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问题618
(四)行政事业单位的创收收益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问题619
(五)混合性资产能否成为能否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对象问题621
五、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623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中“违反国家规定”的认定问题623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中“以单位名义”的认定问题624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中“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认定问题625
(四)私分国有资产罪中“数额较大”的认定问题627
六、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构成要件问题629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构成诸观点及其评析629
(二)单位特殊主体是否属于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问题632
(三)特殊法人主体是否属于私分国有资产罪主体问题634
(四)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应为自然人的特殊主体636
七、单位私分“小金库”的行为是否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问题637
八、单位发奖金、福利能否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问题640
九、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界定问题641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客体不同641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客观要件不同642
(四)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主观方面不同643
(三)私分国有资产罪与贪污罪的犯罪主体不同643
十、前引案例的评析644
第十二章 私分罚没财物罪 重点疑点难点问题判解研究一、据以研究的案例648
二、刑法第396条第2款规定的罪名称谓问题649
三、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侵犯客体及犯罪对象问题652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侵犯客体问题652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犯罪对象问题655
四、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客观构成要件问题656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客观构成要件上的两要素656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的客观构成要件认定问题659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主体构成要件诸观点及其评析660
五、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体构成要件问题660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体应为自然人主体661
六、私分罚没财物罪的主观构成要件问题661
七、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罪数形态问题663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罪数形态问题663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与贪污罪的罪数形态问题664
八、私分罚没财物罪的立案标准问题664
九、私分罚没财物罪罪与罪的界定问题666
(一)私分罚没财物罪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界定问题666
(二)私分罚没财物罪与贪污罪的界定问题666
(三)私分罚没财物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定问题667
十、前引案例的评析667
后记669
热门推荐
- 926277.html
- 2816095.html
- 3202530.html
- 2390148.html
- 2683500.html
- 3888099.html
- 2638015.html
- 1020420.html
- 2040700.html
- 25153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573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8627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511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12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843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905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261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0890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5522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6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