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府法制案例分析【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府法制案例分析
  • 姜明安,张恋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32262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170MB
  • 文件页数:489页
  • 主题词:行政执法-案例-分析-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府法制案例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通往法治之路(引言)1

第一编 综合3

第一章 宪法3

第一节 导论3

案例1 中国宪法监督制度3

案例2 中国宪法的司法适用问题7

案例3 平等保护原则10

第二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10

案例4 公民权利的司法最终救济原则12

案例5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中的选民被选举权的保障14

案例6 直接选举中的诸法律问题(之一)18

案例7 直接选举中的诸法律问题(之二)20

案例8 直接选举中的诸法律问题(之三)22

案例9 刑事罪犯的参政权保障23

案例10 流动人口的选民资格问题25

案例11 “二次选举”与选民、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权利保障(之一)28

案例12 “二次选举”与选民、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权利保障(之二)29

案例13 代表的构成与选举的合法性30

案例14 非常状态下公民人身自由的保障问题31

案例15 公民通信自由保障与行政法规等的立法权限问题35

案例16 国家权力与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之一)36

案例17 国家权力与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之二)38

案例18 公民的罢工权问题(之一)41

案例19 公民的罢工权问题(之二)42

案例20 公民受教育权保障(之一)45

案例21 公民受教育权保障(之二)45

案例22 公民受教育权保障(之三)46

案例23 死刑犯夫妻的生育权48

案例24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违法行为的处理(之一)51

案例25 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违法行为的处理(之二)51

案例26 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罢免权的行使(之一)53

案例27 村民对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罢免权的行使(之二)53

案例28 村民自治组织对村民权利侵犯的救济(之一)55

案例29 村民自治组织对村民权利侵犯的救济(之二)55

案例30 村民自治组织在国家法律执行中的功能问题57

案例31 村民自治范围内的村民个体权利救济问题59

案例33 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与党委的关系(之二)63

案例32 政府组成人员的任免与党委的关系(之一)63

第三节 国家权力63

案例34 基层政权行政机关负责人直接选举的问题(之一)64

案例35 基层政权行政机关负责人直接选举的问题(之二)64

案例36 基层政权行政机关负责人直接选举的问题(之三)65

第二章 行政刑法(行政职务犯罪)69

案例1 刑讯逼供罪——杜培武被刑讯逼供案69

案例2 河北霸州派出所民警殴打盘问对象致死案72

案例3 陈希同贪污、玩忽职守案76

案例4 陈晓受贿案86

案例5 成克杰受贿案94

案例6 李平贪污、挪用公款案108

案例7 马向东受贿、贪污、挪用公款、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案115

案例8 安徽阜阳劣质奶粉案120

案例9 贾安庆受贿滥用职权案(西安彩票案部分案情)124

案例10 赵绍光见危不救案130

第三章 国家赔偿法136

第一节 行政赔偿概述136

案例1 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违法原则136

案例2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137

案例3 行政机关对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应当给予行政赔偿139

第二节 行政赔偿范围139

案例4 行政机关对非法拘禁所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行政赔偿140

案例5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违法使用警械造成相对人伤害或者死亡,属于行政赔偿的范围141

案例6 殴打等暴力致人伤亡的行为属于行政赔偿的范围142

案例7 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造成的损害,属于行政赔偿的范围143

案例8 违法对财产采取行政强制措施造成的损失,属于行政赔偿的范围144

案例9 违法征收财物、摊派费用等行为造成的损失,属于行政赔偿的范围145

案例10 公务员的个人行为造成的损失,不属于行政赔偿的范围146

案例11 行政相对人因自己行为造成的损失,不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148

案例12 行政机关其他违法行为对相对人造成了财产损害属于行政赔偿的范围149

第三节 行政赔偿请求人150

案例13 受害人死亡的,其继承人和其他有抚养关系的亲属有权提起行政赔偿请求150

案例14 法人被终止的,赔偿请求权人为承受其权利义务者152

第四节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153

案例15 共同致害的,赔偿义务机关为共同行使职权的机关153

案例16 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情况下赔偿义务机关的确定154

案例17 联合工作机构侵害相对人权益时的赔偿义务机关155

案例18 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行为造成损害由委托的行政机关来赔偿156

案例19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所造成的损失,该被授权的组织是赔偿义务机关157

案例21 行政复议机关复议后由谁来履行行政赔偿义务159

案例20 派出机构侵害公民权益由派出该机构的机关承担赔偿159

第五节 行政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161

案例22 行政机关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赔偿161

案例23 如何确定和计算死亡损害赔偿金162

案例24 对公民财产权损害进行赔偿的标准163

案例25 行政机关对间接损失不予赔偿164

案例26 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造成行政相对人的精神损害不予赔偿165

第六节 行政赔偿的程序167

案例27 当事人能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167

案例28 行政赔偿请求人可以以口头形式提出行政赔偿请求168

第七节 行政追偿169

案例29 国家在承担了赔偿责任后可以向违法或者有重大过失的公务员追偿169

第四章 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处置法172

第一节 突发事件及紧急状态的几个理论问题172

案例1 危机、突发事件以及紧急状态172

案例2 如何界定突发事件和紧急状态174

案例3 紧急状态的特征和构成175

案例4 紧急状态的决定和宣布177

案例5 应急主体——临危受命的防“非典”指挥部178

案例6 我国突发事件及紧急状态立法现状179

第二节 突发事件及紧急状态处置的统一立法179

案例7 突发事件及紧急状态统一立法181

第三节 突发事件处置中及紧急状态下的政府应急权183

案例8 倾斜中的平衡——行政紧急权和公民紧急失权183

案例9 以紧急的名义:“非典”期间政府行为的合法性评估185

第四节 突发事件处置中及紧急状态下的公民紧急失权186

案例10 突发事件处置中及紧急状态下公民的义务186

第五节 具体行政应急措施分析188

案例11 紧急立法措施——非常时期的非常之法188

案例12 行政指导——从“防非典小册子”谈起190

案例13 无所不在的“隔离”191

案例14 强制隔离背后的行政强制权193

案例15 给我一个说法:紧急状态下的行政征用194

案例16 紧急征用后的补偿问题196

第六节 政府的行政救助和行政奖励197

案例17 无辜者的救治费用该谁承担197

案例18 该不该给医护人员的孩子降低高考录取分数线199

第七节 信息公开与公民知情权200

案例19 “非典”期间的信息发布情况200

案例20 地区封锁背后的管制性应急措施202

第八节 突发事件处置中及紧急状态下的中央地方关系202

案例21 中央地方之间的财权和事权分配203

案例22 财政减免的后遗症205

第九节 突发事件处置中及紧急状态下公务员的行政责任与政治责任206

案例23 官员问责制的出现206

第二编 一般行政法211

第一章 行政法学211

第一节 行政与行政权211

案例1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和国家辅助原则211

案例2 国务院发布的政策性文件的法律效力213

第二节 行政法的基本概念213

案例3 行政解释及其在行政法律渊源中的地位215

第三节 行政法律关系217

案例4 民事法律关系与行政法律关系的区别217

第四节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19

案例5 比例原则219

案例6 信赖保护原则222

案例7 正当法律程序原则223

案例8 行政应急性原则226

案例9 税务稽查机构的行政主体资格问题228

第五节 行政主体228

案例10 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区别230

案例11 商业银行的行政处罚权的来源232

案例12 职务行为与个人行为的判断233

第六节 行政行为235

案例13 行政行为与民事行为的区分235

案例14 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属于行政行为236

案例15 不履行法定职责行为违法238

案例16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分240

案例17 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的区分242

案例18 行政行为不得超越职权244

第七节 违法行政与行政责任246

案例19 违法拆迁行为应承担行政责任246

案例20 市场充斥劣质奶粉,行政机关难辞其咎248

案例21 火灾后的问责249

案例22 地方政府缺乏危机意识致重大事故应负责251

第八节 行政公产252

案例23 公产的认定及其致害后的责任承担252

第九节 行政强制253

案例24 越权行政导致扣押措施违法253

案例25 行政强制措施程序应合法255

案例1 事业单位可以成为行政主体257

第二章 行政组织法257

案例2 企业不享有行政管理职权258

案例3 每个行政主体都有自己的行政权限260

案例4 派出机构取得法律授权后具有行政主体地位262

案例5 行政委托应依法进行263

案例6 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也是其行政职责264

案例7 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赔偿后,可以对违法或有重大过失的公务员行使追偿的权利265

第三章 行政立法267

案例1 一般的市政府没有行政立法权267

案例2 行政立法应当遵循相应的程序268

案例3 公开发布是行政立法行为有效成立的要件之一269

案例4 行政立法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270

案例5 行政立法应当遵循法律保留原则273

案例6 地方政府规章不得违反行政法规的规定274

第四章 行政许可法277

案例1 乐清人力三轮车案浅析277

案例2 设定行政许可应有界限280

案例3 许可要便民,集中实施许可势在必行282

案例4 行政机关办理行政许可的审查义务283

案例5 行政许可的听证程序284

案例6 律师事务所从事商标代理服务应先行登记285

案例7 行政许可法对销售指定教材的限制287

案例8 非依法行政许可不得收取费用288

案例9 “深夜施工”的许可289

案例10 以程序制约权力291

案例11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后法律服务所及工作者的命运292

第五章 行政合同294

案例1 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的优益权294

案例2 特许经营行政合同295

案例3 土地使用权出让行政合同296

案例4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案298

案例5 行政机关对行政合同的履行299

案例6 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301

案例7 政府采购合同的救济途径302

第六章 行政程序法304

案例1 正当程序原则的适用304

案例2 价格管制的听证305

案例3 政府定价的行政程序306

案例4 听取相对人的陈述与申辩308

案例5 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309

案例6 行政程序中的回避311

案例7 行政强制措施的程序312

案例8 行政检查的程序313

第七章 行政处罚法315

案例1 责令停产停业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315

案例2 行政罚款以及没收非法所得属于行政处罚措施316

案例3 劳动教养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317

案例4 责令具结悔过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318

案例5 责令写出检查、通报有关单位属于行政处罚措施320

案例6 省政府颁布的规章与地方性法规不一致的,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321

案例7 省人大通过的地方性法规与法律不一致的,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322

案例8 市政府发布的规范性文件不能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323

案例9 相对人按照新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从事了一定的行为,行政机关不能仍按原来的规定对相对人加以处罚324

案例10 行政处罚的合法要件325

案例11 行政处罚的执法主体须合法326

案例12 行政处罚的依据须合法327

案例13 行政处罚的执行须遵循合法程序328

案例14 无执行权的行政机关的申请执行330

案例15 行政处罚决定不因复议、诉讼而停止执行331

案例1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333

第八章 行政复议法333

案例2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关系334

案例3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具体行政行为336

案例4 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抽象行政行为337

案例5 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排除规定338

案例6 行政复议的当事人340

案例7 行政复议案件的管辖341

案例8 受理行政复议案件需要考虑的因素343

案例9 法定复议前置案件中当事人权益的保护344

案例10 被申请人的举证责任346

案例11 行政复议决定的形式347

案例12 行政复议的期限349

第九章 行政诉讼法351

第一节 行政诉讼概述351

案例1 行政诉讼的审查对象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351

案例2 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区别352

案例3 行政诉讼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还是合理性354

案例4 法院能否直接判决变更行政机关行政处罚之外的其他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理决定356

第二节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358

案例5 对行政处罚不服,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58

案例6 对行政强制措施不服,当事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59

案例7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60

案例8 对行政许可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62

案例9 对乡人民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64

案例10 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发给抚恤金的行为,相对人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65

案例11 对区人民政府摊派费用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66

案例12 对行政裁决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68

案例13 不服政府颁发房屋所有权证,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70

案例14 对以刑事侦查为名干预经济的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71

案例15 对学校责令退学注销学籍的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73

案例16 对国家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74

案例17 对行政机关的通报行为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76

案例18 涉及到具体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会议纪要》,具有可诉性378

案例19 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80

案例20 对消防局火灾事故责任重新认定决定不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382

第三节 行政诉讼管辖384

案例21 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应由中级法院管辖384

案例22 海关行政诉讼案件,应由中级法院管辖385

案例23 铁路法院不能管辖行政案件386

案例24 对国务院部门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应当由中级法院管辖387

案例25 县级以上政府作出的行政行为的行政案件,应当由中级法院管辖389

案例26 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案件,应由中级法院管辖390

案例27 对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和复议机关所在地的法院都有权管辖391

案例28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案件,由被告所在地或者是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393

案例29 法院的审判受到干扰时,可以通过管辖权移转方式解决394

案例30 被告有权提出管辖权395

第四节 行政诉讼参加人396

案例31 原告资格的一般规定——如何理解“法律上的利害关系”396

案例32 原告资格的特殊规定398

案例33 原告资格的转移399

案例34 被告资格的一般规定400

案例35 经过复议的行政案件如何确定被告402

案例36 行政机构作为被告403

案例37 必要共同诉讼中的当事人405

案例38 普通共同诉讼中的当事人406

案例39 行政诉讼的第三人资格407

案例40 第三人在诉讼中的地位408

第五节 行政诉讼的证据410

案例41 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410

案例42 原告的举证责任411

案例43 在诉讼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413

案例44 行政诉讼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日内,提供据以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全部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414

案例45 现场笔录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证据415

案例46 经法庭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416

案例47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有权调取证据417

案例48 证据必须符合一定的形式419

案例49 行政诉讼中,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其在行政程序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者证据的,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在第一审程序中补充相应的证据421

案例50 原告或者第三人有证据或者有正当理由表明被告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鉴定结论可能有错误,在举证期限内书面申请重新鉴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准许422

案例51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当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进行审查423

第六节 行政诉讼的程序424

案例52 行政诉讼的起诉条件424

案例53 法律、法规之明确规定是行政复议作为行政诉讼前置程序的条件426

案例54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428

案例55 原告变更行政诉讼请求理由正当应予准许430

案例56 原告撤诉的条件431

案例57 行政诉讼中被诉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有例外433

案例58 当事人不到庭,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434

案例59 二审期间上诉人可以撤回上诉申请436

案例60 相对人撤回复议申请,在法定期间内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受理437

案例61 行政诉讼中的再审制度438

案例62 被告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原告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440

案例63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应“参照规章”441

第七节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441

案例64 部门规章与地方性法规规定的处罚幅度不一致时法律的适用443

案例65 下位法与上位法抵触时人民法院的适用原则444

案例66 地方政府规章和部门规章之间发生冲突时法院的适用原则446

第八节 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和决定448

案例67 维持判决与撤销判决的适用448

案例68 驳回诉讼请求的判决449

案例69 确认判决的适用451

案例70 撤销判决的适用452

案例71 变更判决453

案例72 履行判决的适用455

案例73 行政赔偿的判决形式456

案例74 驳回起诉裁定457

案例75 驳回起诉的裁定459

案例76 发回重审的裁定460

第九节 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462

案例77 行政裁决的救济途径462

案例78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之适用463

第十节 涉外行政诉讼465

案例79 我国涉外行政诉讼应适用中国法律465

后记4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