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检察委员会委员常用工作手册【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手册》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 ISBN:978751020192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913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937页
- 主题词:法律-汇编-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检察委员会委员常用工作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类编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12月4日)3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1986年12月2日)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2001年6月30日)19
刑事实体法编27
法律、立法解释及立法意见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2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1999年12月25日)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二)(2001年8月31日)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2001年12月29日)7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四)(2002年12月28日)7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五)(2005年2月28日)7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2006年6月29日)78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2009年2月28日)8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6月28日)8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2006年10月31日)88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2007年12月29日)9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1998年12月29日)9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2000年4月29日)99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三百四十二条、第四百一十条的解释(2001年8月31日)100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10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第一款的解释(2002年4月28日)10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2002年8月29日)10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章读职罪主体适103用问题的解释(2002年12月28日)10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2004年12月29日)10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规定的解释(2005年12月29日)104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文物的规定适用于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古人类化石的解释(2005年12月29日)104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2002年7月24日)105
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106
总则106
刑法的效力1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不再核准类推案件的通知(1997年9月22日)1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力规定若干问题的解释(1997年9月25日)10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工作中具体适用修订刑法第十二条若干问题的通知(1997年10月6日)10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第十二条几个问题的解释(1998年1月13日)10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跨越修订刑法施行日期的继续犯罪、连续犯罪以及其他同种数罪应如何具体适用刑法问题的批复(1998年12月2日)10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的时间效力的批复(2000年6月29日)11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2001年12月16日)110
犯罪1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1999年6月25日)1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否区分主犯、从犯问题的批复(2000年9月30日)11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涉嫌犯罪单位被撤销注销吊销营业执照或者宣告破产的应如何进行追诉问题的批复(2002年7月9日)11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复函(2002年8月9日)11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有关问题的答复(2003年4月18日)113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外国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在我国领域内犯罪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3年10月15日)113
刑罚及其运用1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1997年10月29日)11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故意伤害、盗窃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能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998年1月13日)1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4月17日)1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怀孕妇女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审判时是否可以适用死刑问题的批复(1998年8月7日)118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对数罪并罚决定执行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能否适用缓刑问题的复函(1998年9月17日)1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文书中刑期起止日期如何表述问题的批复(2000年2月29日)1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财产刑若干问题的规定(2000年12月13日)11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撤销缓刑时罪犯在宣告缓刑前羁押的时间能否折抵刑期问题的批复(2002年4月10日)120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如何理解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有关问题的答复(2003年8月27日)12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被告人对行为性质的辩解是否影响自首成立问题的批复(2004年3月26日)12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节若干问题的意见(2009年3月12日)12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犯新罪应如何处理的批复(2009年5月25日)(124)其他规定1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农村合作基金会从业人员犯罪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2000年5月8日)124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在农村合作基金会兼职从事管理工作如何认定身份问题的答复(2000年6月29日)12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佛教协会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或者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主体问题的答复(2003年1月13日)125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从事公务但尚未依照规定程序获取该单位职务的人员是否适用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问题的答复(2004年1月3日)12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有公司、企业人员的解释(2005年8月1日)126
分则127
综合12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1997年12月11日)12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2002年3月15日)13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二)(2003年8月15日)14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三)(2007年10月25日)14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四)(2009年9月28日)14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1998年4月21日)14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年9月16日)14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2001年4月18日)159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补充规定》的通知(2008年3月5日)16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2008年6月25日)170
公安部办公厅关于若干经济犯罪案件如何统计涉案总价值、挽回经济损失数额的批复(2008年11月5日)189
危害国家安全罪19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1月17日)190
危害公共安全罪19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将公务用枪用作借债质押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1998年11月3日)19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15日)19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采用破坏性手段盗窃正在使用的油田输油管道中油品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2002年4月10日)19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储存毒鼠强等禁用剧毒化学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9月4日)19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5月14日)19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12月30日)19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1月15日)19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2月28日)19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8月15日)20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11月16日)202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20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8月28日)205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保险诈骗未遂能否按犯罪处理问题的答复(1998年11月27日)2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12月17日)2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倒卖车票刑事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1999年9月6日)(20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5月12日)20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6月19日)21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9月8日)2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9月26日)213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擅自销售进料加工保税货物的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解释(2000年10月16日)2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变造、倒卖变造邮票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00年12月5日)2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2001年1月21日)21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4月9日)2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2001年4月10日)22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有关鉴定问题的通知(2001年5月21日)22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非法经营国际或港澳台地区电信业务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2002年1月8日)22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如何适用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第(四)项规定(2002年1月8日)228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对“隐匿、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主体范围”问题的答复意见(2002年1月14日)22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海关总署关于办理走私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2年7月8日)22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使用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使用的药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8月16日)23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经营食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于问题的解释(2002年9月4日)23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9月17日)238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法律适用问题的答复(2002年9月23日)239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非法经营行为界定有关问题的复函(2002年10月25日)23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11月5日)24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1998年4月18日以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处理的答复(2003年3月21日)24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非法制作、出售、使用IC电话卡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3年4月2日)24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办理非法经营国际电信业务犯罪案件联席会议纪要》的通知(2003年4月22日)24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印发《关于办理假冒伪劣烟草制品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座谈会纪要》的通知(2003年12月23日)244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税务机关工作人员通过企业以“高开低征”的方法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4年3月17日)24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12月8日)24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股份有限公司中的国有公司、企业人员的解释(2005年8月1日)25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著作权刑事案件中涉及录音录像制品有关问题的批复(2005年10月13日)25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年12月26日)25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走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年251
11月14日)25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7年4月5日)25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自动柜员机(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2008年4月18日)25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公证员出具公证书有重大失实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2009年1月7日)25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5月13日)25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11月4日)25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12月3日)259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261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以出卖为目的的倒卖外国妇女的行为是否构成拐卖妇女罪的答复(1998年12月24日)26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拐卖妇女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2000年1月3日)26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强奸案件有关问题的解释(2000年2月16日)262
公安部关于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适用法律和政策有关问题的意见(2000年3月17日)26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为索取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拘禁他人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解释(2000年7月13日)26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在绑架过程中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当场劫取被害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1年11月8日)26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为人不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问题的批复(2003年1月17日)268
侵犯财产罪26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3月10日)26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1998年3月26日)27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1998年5月8日)27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铁路运输过程中盗窃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1999年2月4日)27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村民小组组长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1999年6月25日)、27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挪用国有资金行为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2000年2月16日)27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敲诈勒索罪数额认定标准问题的规定(2000年5月12日)27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理解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的“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问题的批复(2000年7月20日)27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尚未注册成立公司资金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2000年10月9日)27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22日)27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国有资本控股、参股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非法占有本公司财物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2001年5月23日)27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2001年5月23日)27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7月16日)27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单位有关人员组织实施盗窃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2002年8月9日)28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5年6月8日)28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5月9日)284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8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4月17日)286
公安部关于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立案标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2000年3月31日)28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全国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的通知(2000年4月4日)29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事业编制人员依法执行行政执法职务是否可对侵害人以妨害公务罪论处的批复(2000年4月24日)29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标准有关问题的解释(2000年6月6日)(29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22日)29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27日)29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2月5日)30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构成嫖宿幼女罪主观上是否需要具备明知要件的解释(2001年6月4日)30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伪造贩卖伪造的高等院校学历学位证明刑事案件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01年7月3日)30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组织、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1月30日)304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氯胺酮能否认定为毒品问题的答复(2002年6月28日)305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盗窃骨灰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答复(2002年9月18日)305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买卖尚未加盖印章的空白《边境证》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2年9月25日)306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安定注射液是否属于刑法第三百五十五条规定的精神药品问题的答复(2002年10月24日)306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2年10月24日)30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5月29日)307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伪造、变造、买卖政府设立的临时性机构的公文、证件、印章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3年6月3日)30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2004年3月26日)309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担任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收受贿赂、挪用本单位资金等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4年3月30日)30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4年9月3日)31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赌博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年5月11日)3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5年12月26日)31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年7月21日)31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严肃查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法院执行犯罪行为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8月30日)31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办理毒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7年12月18日)3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8年4月29日)31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采供血液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8年9月22日)31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制毒物品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9年6月23日)321
危害国防利益罪3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2年4月10日)3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危害军事通信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7年6月26日)324
贪污贿赂罪32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国库券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1997年10月13日)3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4月19日)32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1999年3月4日)32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行为的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2000年3月14日)32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贪污、职务侵占案件如何认定共同犯罪几个问题的解释(2000年6月30日)32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离退休后收受财物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2000年7月13日)32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行贿罪立案标准的规定(2000年12月22日)3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2001年10月17日)33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佛教协会工作人员能否构成受贿罪或者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主体问题的答复(2003年1月13日)33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失业保险基金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2003年1月28日)33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集体性质的乡镇卫生院院长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3年4月2日)33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挪用公款犯罪如何计算追诉期限问题的批复(2003年9月22日)333
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003年11月13日)33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受贿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7年7月8日)338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2008年11月20日)340
读职罪341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的读职侵权重特大案件标准(试行)(2001年7月20日)34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读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2006年7月26日)348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关于中国证监会主体认定的请示》的答复函(2000年4月30日)36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镇财政所所长是否适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批复(2000年5月4日)36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未被公安机关正式录用的人员狱医能否构成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主体问题的批复(2000年9月19日)36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合同制民警能否成为玩忽职守罪主体问题的批复(2000年10月9日)36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属工人编制的乡(镇)工商所所长能否依照刑法第397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问题的批复(2000年10月31日)36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工人等非监管机关在编监管人员私放在押人员行为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2日)36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企业事业单位的公安机构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其工作人员能否构成读职侵权犯罪主体问题的批复(2002年4月29日)363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对海事局工作人员如何使用法律问题的答复(2003年1月13日)363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非司法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构成徇私枉法罪共犯问题的答复(2003年4月16日)36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林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之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批复(2007年5月16日)364
刑事诉讼法编367
法律367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1996年3月17日)367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2005年2月28日)387
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389
综合38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1998年1月19日)38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9月2日)39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海关总署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办理走私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干问题的通知(1998年12月3日)429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1999年1月18日)43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修改《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四百零五条和第四百零七条的通知(1999年9月21日)473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2004年7月5日)47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监督员监督“五种情形”的实施规则(试行)(2005年12月27日)47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2006年12月28日)480
管辖48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范围的规定(1998年5月11日)48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重新明确监所检察部门办案范围的通知(1998年6月12日)48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调整服刑人员刑事申诉案件管辖的通知(2003年4月11日)48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海上发生的违法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9月17日)487
回避48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2000年1月31日)48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时间效力问题的通知(2000年6月15日)49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关于审判人员严格执行回避制度的若干规定》第四条有关问题的答复(2000年6月20日)491
检察人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2000年7月7日)491
辩护与代理49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死刑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是否应为其指定辩护人问题的批复(1997年11月12日)49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死刑上诉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是否应为其指定辩护人问题的批复(1997年11月12日)494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第二审人民法院是否应当为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被告人指定辩护律师问题的答复(2003年9月23日)494
关于人民检察院保障律师在刑事诉讼中依法执业的规定(2004年2月10日)49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规定(2005年9月28日)497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关于充分保障律师依法履行辩护职责确保死刑案件办理质量的若干规定(2008年5月21日)499
证据^50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1999年9月10日)50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的法医能否根据省级人民政府指定医院作出的医学鉴定作出伤情程度结论问题的批复(1999年10月11日)50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骨龄鉴定”能否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证据使用的批复(2000年2月21日)50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严禁将刑讯逼供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作为定案依据的通知(2001年1月2日)502
强制措施50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毒品犯罪批捕起诉工作的通知(1997年6月10日)50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报请批准逮捕的案件可否侦查问题的批复(1998年5月12日)505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关于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关于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限的规定,坚决纠正超期羁押问题的通知(1998年10月19日)50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走私犯罪侦查机关提请批准逮捕和移送审查起诉拍的案件由分、州、市级人民检察院受理的通知(1999年2月3日)50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关于取保候审若干问题的规定(1999年8月4日)50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2000年8月28日)51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换押制度的通知(1999年10月27日)51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关于依法适用逮捕措施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2001年8月6日)51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羁押、监管刑事被告人工作的若干规定(2002年3月1日)518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关于对合同诈骗、侵犯知识产权等经济犯罪案件依法正确适用逮捕措施的通知(2002年5月22日)519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对同案犯罪嫌疑人在逃,对解除强制措施的在案犯罪嫌疑人如何适用《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有关问题的答复(2002年5月29日)52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切实纠防超期羁押的通知(2003年11月12日)52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防止和纠正超期羁押的若干规定(2003年11月24日)5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行十项制度切实防止产生新的超期羁押的通知(2003年12月1日)525
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由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逮捕的规定(试行)527
附带民事诉讼52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有关问题的批复(2000年12月1日)52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2000年12月13日)53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2002年7月15日)531
立案53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深人开展立案监督工作的通知(1998年3月9日)53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检察院发出《通知立案书》时应当将有关证明应该立案的材料移送公安机关”问题的批复(1998年5月12日)53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土资源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家林业局、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保密局关于在查办读职案件中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案件移送制度的意见(1999年12月30日)533
最高人民检察院、审计署关于建立案件移送和加强工作协作配合制度的通知(2000年3月23日)534
人民检察院办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2001年12月3日)53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实行“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工作首办责任制”的通知(2001年12月24日)53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的决定(2002年11月12日)(538)人民检察院控告、申诉首办责任制实施办法(试行)(2003年7月11日)542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立案、逮捕实行备案审查的规定(试行)(2005年11月10日)543
监察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行政机关与检察机关在重大责任事故调查处理中的联系和配合的暂行规定(2006年2月23日)544
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安部、监察部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2006年3月2日)54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改变定性后可否直接提起公诉问题的批复(2006年12月22日)548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2007年5月17日)548
人民检察院举报工作规定(2009年4月23日)551
侦查556
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1997年4月22日)556
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复核裁定管理办法(1998年5月5日)559
涉案物品价格鉴定分级管理实施办法(1998年5月5日)56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侦查工作内部制约机制的若干规定(1998年10月22日)563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关于在审查起诉部门全面推行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工作方案(2000年2月1日)565
人民检察院侦查协作的暂行规定(2000年10月12日)567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有关工作的通知(2005年9月21日)56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省级以下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侦查案件作撤销案件、不起诉决定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的规定(试行)(2005年9月29日)570
人民检察院扣押、冻结款物工作规定(2006年3月27日)571
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2006年11月30日)575
人民检察院鉴定规则(试行)(2006年11月30日)578
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2006年11月30日)580
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技术工作流程(试行)(2006年12月4日)583
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建设规范(试行)(2006年12月4日)585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查询、冻结、扣划证券和证券交易结算资金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年1月10日)589
国家发展改革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财政部关于扣押追缴没收及收缴财物价格鉴定管理的补充通知(2008年6月4日)591
提起公诉59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服刑罪犯暂予监外执行期间在异地又犯罪应由何地检察院受理审查起诉问题的批复(1998年11月26日)592
人民检察院起诉案件公开审查规则(试行)(2001年3月5日)59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意见(2006年12月28日)594
人民检察院办理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2007年6月19日)595
人民检察院办理不起诉案件质量标准(试行)(2007年6月19日)597
审判60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对已生效的中止诉讼的裁定能否提出抗诉的答复(1999年9月10日)60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原审被告人宣告无罪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由谁决定对原审被告人采取强制措施并通知其出庭等问题的复函(2001年1月2日)60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2001年3月2日)601
刑事抗诉案件出庭规则(试行)(2001年3月5日)605
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2001年9月30日)60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再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具体规定(试行)(2001年12月26日)614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刑罚已执行完毕,由于发现新的证据,又因同一事实被以新的罪名重新起诉的案件,应适用何种程序进行审理等问题的答复(2002年7月31日)61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2002年9月10日)61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2003年3月14日)620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2003年3月14日)621
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关于答复《关于检察机关抗诉的案件法院再审维持原判后又被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案件,检察机关是否应当派员出庭的请示》的函(2003年8月4日)622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关于刑事再审工作几个具体程序问题的意见(2003年月15日)62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案件终审判决和裁定何时发生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2004年7月26日)624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刑事案件庭审后定期宣判前出现新事实、新证据是否可以恢复法庭审理问题的答复(2005年12月26日)62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第二审判决改变第一审判决认定的罪名后能否加重附加刑的批复(2008年6月6日)625
死刑案件6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在执行死刑前发现重大情况需要改判的案件如何适用程序问题的批复(1999年2月8日)62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如何确定问题的批复(2002年11月5日)62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报送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改判死刑被告人在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应当执行死刑的复核案件的通知(2003年11月26日)62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报送复核被告人在死缓考验期内故意犯罪应当执行死刑案件时应当一并报送原审判处和核准被告人死缓案卷的通知(2004年6月15日)62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会谈纪要(2006年4月5日)627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2006年9月21日)62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有关问题的决定(2006年12月28日)63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2007年2月27日)63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办理死刑案件质量的意见(2007年3月9日)634
刑事申诉63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受理劳教人员申诉分工问题的通知(1993年5月13日)639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关于复查刑事申诉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1996年12月5日)640
人民检察院复查刑事申诉案件规定(1998年6月16日)64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涉枪、涉爆申诉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2003年1月15日)64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刑人员申诉办理工作的通知(2003年8月20日)64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服刑人员刑事申诉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2007年9月5日)647
执行648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如何适用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二条的批复(1998年11月16日)64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决定暂予监外执行有关问题的批复(1999年1月15日)64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加强看守所法律监督工作的通知(1999年11月22日)64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处理人民检察院提出的暂缓执行建议问题的批复(2000年7月10日)65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刑罚执行监督工作的通知(2001年1月20日)65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撤销缓刑时罪犯在宣告缓刑前羁押的时间能否折抵刑期问题的批复(2002年4月10日)653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检察机关与监狱、劳教所建立工作联系制度的通知(2002年4月16日)65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2003年7月10日)655
人民检察院监狱检察办法(2008年3月23日)657
人民检察院看守所检察办法(2008年3月23日)663
人民检察院劳教检察办法(2008年3月23日)669
人民检察院监外执行检察办法(2008年3月23日)67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停止执行死刑程序有关问题的规定(2008年12月15日)678
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加强和规范监外执行工作的意见(2009年6月25日)679
职务犯罪预防68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1999年1月29日)682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决定(2000年12月13日)685
未成年人犯罪程序68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01年4月4日)68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6年1月11日)692
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2007年1月9日)694
国家赔偿编703
法律、行政法规7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1994年5月12日)703
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1995年1月25日)707
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709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共同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1997年6月27日)709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赔偿工作规定(2000年12月28日)711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关于办理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共同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有关问题的答复(2001年2月1日)715
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申诉检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刑事赔偿案件办理力度的通知(2003年9月27日)716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赔偿义务机关确定问题的通知(2005年7月5日)717
关于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赔偿确认案件拟作不予确认决定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的规定(2005年11月9日)718
民事行政法律编721
法律72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7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7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07年10月28日)738
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76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1988年4月2日)76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2年7月14日)774
最高人民检察院办公厅关于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抗诉案件向同级人大常委会报告的通知》中若干问题的通知(1995年9月4日)79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不服铁路运输法院判决裁定的民事申诉案件管辖问题的批复(1995年11月8日)79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3月8日)796
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2001年9月30日)806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2001年12月21日)8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2002年7月24日)819
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厅关于答复《关于检察机关抗诉的案件法院再审维持原判后又被裁定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的案件,检察机关是否应当派员出庭的请示》的函(2003年8月4日)827
检察委员会工作规范编检察委员会工作规范831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2008年2月2日)831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改进和加强检察委员会工作的通知(1999年6月23日)833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案标准(试行)(1999年12月30日)835
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议事和工作规则(20的年8月11日)836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试行)(2009年9月3日)840
相关工作规范843
人民检察院错案责任追究条例(试行)(1998年6月26日)843
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具体实施办法(1999年1月4日)845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建立检察工作情况通报制度的通知(1999年4月6日)847
人民检察院监察工作条例(2000年5月25日)848
检察机关奖励暂行规定(2001年4月11日)854
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条例(试行)(2002年2月21日)857
检察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2002年7月19日)86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加强案件管理的规定》的通知(2003年6月5日)86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切实保障司法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紧急通知(2005年8月25日)86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诉工作强化法律监督的意见(2005年6月10日)868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工作规定(2006年5月10日)876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民检察院“检务公开”的意见(2006年6月26日)878
人民检察院信访工作规定(2007年3月26日)883
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2007年5月14日)888
关于加强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工作领导的意见(2007年8月14日)897
检察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条例(2007年9月26日)902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务督察工作暂行规定(2007年10月8日)905
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办法(2008年1月17日)907
人民检察院执法办案内部监督暂行规定(2008年3月3日)909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完善抗诉工作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规定(2009年7月7日)912
热门推荐
- 1859874.html
- 2205315.html
- 3130408.html
- 2666720.html
- 2059594.html
- 2218636.html
- 470303.html
- 520993.html
- 1045358.html
- 287687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849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471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6767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042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496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85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4893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0304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1143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4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