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风流人物 先行者的探索与追求【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数风流人物 先行者的探索与追求
  • 孟庆春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金城出版社
  • ISBN:978780251744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40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名人-生平事迹-中国-近代;名人-生平事迹-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风流人物 先行者的探索与追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传播先进思想3

第一章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3

1.封建社会的一名掘墓人3

2.率先擂起“新文化运动”的隆隆战鼓5

3.《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贡献突出9

4.实践了自己提出的“直接行动”和“牺牲精神”11

5.我“并没有声明不发起一个自己信仰的党啊”!14

6.认定只有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才能拯救中国16

7.“贫士无财有傲骨,愈穷傲骨愈突兀!”18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传播——李大钊26

1.“点种”的真正含义26

2.留学的一半时间在从事爱国运动28

3.“守常一入北大,比于临淮治军”29

4.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传播马克思主义31

5.指引一批青年“走到了马克思主义的路上”36

6.被捕后,对“共产学理及主义,均承认不讳”38

7.毛泽东说:“他是我真正的老师。”42

第三章 现代文学——鲁迅44

1.三味书屋学习,弃医从文44

2.他终于答应为《新青年》写文章了46

3.大学里的知名教授和读者仰慕的著名作家48

4.揭露、抨击与批判地继承50

5.要拿“诺贝尔赏金,还欠努力”52

6.“民族魂”的锦旗覆盖在他的遗体上54

7.鲁迅作品永远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珍贵瑰宝54

第二部分 创新教育模式59

第四章 教育革命——蔡元培59

1.他最佩服的人,是柏林大学创始人威廉·洪堡59

2.他想把北京大学办成一所真正的大学62

3.他认为大学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的学府64

4.革新后的北大,已成为孕育新思想的摇篮68

5.开始推行教授治校,鼓励学生组建社团70

6.从偏重文理到沟通文理,废科设系71

7.提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口号72

第五章 平民教育——晏阳初76

1.晏阳初常说:“三C”影响了我的一生76

2.为劳工代写书信引发识字教育78

3.河北定县平民教育的壮举79

4.扫盲经典“千字课”82

5.平教会的“四大教育”、“三大方式”85

6.对蒋介石先消灭中共、再建设农村的主张不以为然86

7.与爱因斯坦比肩的“全球现代最具革命性贡献的十大伟人”88

第三部分 特别军事斗争95

第六章 首入黄埔——张申府95

1.与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95

2.创党之事,“只有你与守常可以谈”97

3.张申府、刘清扬成为周恩来的入党介绍人98

4.让朱德获得了新的政治生命100

5.因缘际会,首入黄埔102

6.举贤能,推荐周恩来入黄埔105

7.投身于民主斗争洪流之中107

第七章 武装抗日——马占山113

1.弃农从军纯属意外113

2.在嫩江桥,打响了抗击日寇的第一枪116

3.“马占山”牌香烟,竟然一时畅销全国119

4.毛泽东说“红军与马将军已成为抗日同志”120

5.“劝告傅作义将军放下武器,接受和平”122

第八章 “域外死忠”——戴安澜126

1.为子女取名皆与抗日有关126

2.他撰写的《痛苦的回忆》成稿之背景127

3.“老戴,你发什么疯?这是委座的乘车。”129

4.要求部属要“忠、勇、勤、廉”130

5.孤师入缅,首战告捷132

6.艰难撤退,将军殒身缅北丛林中133

7.为戴安澜举行国葬,国共两党高度评价135

第九章 挺进东北——曾克林137

1.从雪山、草地走出来137

2.毛泽东说:“克林同志,打得好!”138

3.收复山海关,“为我军进驻东北打开了大门”141

4.沦陷14年的沈阳回到了人民的怀抱144

5.曾克林的情报,对延安可谓是“雪中送炭”147

6.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的一位“全能将军”149

第四部分 唤起工农运动155

第十章 农民运动——彭湃155

1.卓见:“中国的革命要依靠农民”155

2.四少爷烧毁田契,农民就跟着他走158

3.瞿秋白:“彭湃是中国农民运动第一个战士”161

4.为农民做实事,建苏维埃政权164

5.周恩来流泪下令:“一定要把叛徒白鑫干掉!”166

第十一章 工人运动——苏兆征168

1.领悟到十月革命胜利的真实意义168

2.热情支援孙中山等革命党人170

3.邓中夏说他是“击败帝国主义的猛将”172

4.人们都说:“他的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工人行动的指令。”174

5.发表辞职书,脱离国民党176

6.中共中央发出“沉痛悼念苏兆征逝世”的通告178

第五部分 建立国际交往185

第十二章 任职共产国际——张太雷185

1.入党介绍人可以算是李大钊185

2.天津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186

3.赴共产国际远东局书记任职187

4.出席共产国际“三大”191

5.担任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的助手和翻译193

6.参加列宁的葬礼195

7.出席中共八七会议197

8.在革命工作最需要他的时候,他走了!199

第六部分 经济体制改革205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顾准205

1.“出布告最多的局长”205

2.“感觉十分突然”的“去职”207

3.举国“计划”,独倡“市场”209

4.再度蒙难,再结研究硕果214

5.“两次戴帽”,妻离子散217

6.拆骨为烛,照亮人心220

第十四章 生产责任制——曾希圣222

1.毛泽东:“没有曾希圣,长征是很难想象的。”222

2.提出科学的治理淮河方略227

3.破天荒地推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231

4.曾希圣坚持认为“责任田”方向绝对没有错235

5.李先念:“曾希圣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先驱!”237

主要参考文献23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