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3阶段复习法应考指南【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3阶段复习法应考指南
  •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三阶段复习法应考指南》编委会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212879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059页
  • 文件大小:124MB
  • 文件页数:1082页
  • 主题词:建筑结构-工程师-资格考核-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3阶段复习法应考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阶段 考点串讲2

第一章 荷载(2天)2

第1天 荷载2

1.1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2

1.1.1 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2

1.1.2 工业建筑楼面活荷载4

1.1.3 等效均布活荷载5

1.1.4 屋面活荷载8

1.1.5 屋面积灰荷载9

1.1.6 施工和检修荷载及栏杆水平荷载11

1.1.7 动力系数11

1.2 吊车荷载12

1.2.1 吊车的工作制等级与工作级别的关系12

1.2.2 《规范》规定12

1.3 雪荷载14

1.4 荷载效应组合15

1.4.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15

1.4.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组合17

1.4.3 结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时的分项系数19

第2天 风荷载22

2.1 风荷载计算规定22

2.1.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22

2.1.2 基本风压ωo22

2.1.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23

2.1.4 风载体型系数μs23

2.1.5 顺风向振动、风振系数24

2.2 单层、多层和高层建筑的风荷载计算25

2.2.1 单层房屋的风荷载25

2.2.2 多层房屋的风荷载26

2.2.3 高层房屋的风荷载27

2.3 高层钢结构的风荷载计算28

2.4 高耸结构的风荷载计算28

2.5 特殊情况下的风荷载计算29

2.5.1 风荷载的群楼效应29

2.5.2 山区的风荷载30

2.5.3 沿海海面和海岛的风荷载30

2.6 围护结构的风荷载计算31

2.6.1 局部风载体型系数31

2.6.2 阵风系数31

第二章 地震作用(2天)34

第3天 抗震设计基本原则及地震作用概述34

3.1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34

3.1.1 抗震设防目标和二阶段设计方法34

3.1.2 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36

3.2 地震影响38

3.2.1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38

3.2.2 设计特征周期39

3.3 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40

3.4 地震作用概述41

3.4.1 地震作用计算的原则41

3.4.2 偶然偏心的影响42

3.4.3 最小地震剪力43

3.4.4 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45

第4天 地震作用计算及结构抗震验算51

4.1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51

4.1.1 抗震设计反应谱51

4.1.2 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计算公式55

4.1.3 底部剪力法58

4.1.4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70

4.2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77

4.2.1 高层结构和高耸结构的竖向地震作用77

4.2.2 大跨结构和长悬臂结构78

4.3 各类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79

4.3.1 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80

4.3.2 高耸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81

4.4 结构抗震验算83

4.4.1 多遇地震下结构承载力验算84

4.4.2 抗震变形验算86

第三章 混凝土结构(6天)92

第5天 受弯构件92

5.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假定与一般规定92

5.1.1 基本假定92

5.1.2 等效矩形应力图93

5.1.3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94

5.2 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95

5.3 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97

5.3.1 受压翼缘计算宽度97

5.3.2 T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平衡方程98

5.4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99

5.4.1 需验算受剪承载力的截面位置99

5.4.2 受弯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100

5.5 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弯承载力103

5.6 梁与板的构造要求103

第6天 受压构件110

6.1 轴心受压构件110

6.2 偏心受压构件113

6.2.1 几个与偏心距有关的概念113

6.2.2 偏心距放大系数η113

6.2.3 大偏心破坏与小偏心破坏114

6.2.4 矩形截面非对称配筋偏压构件的设计与复核115

6.2.5 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压构件的设计与复核116

6.2.6 偏心受压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118

第7天 受拉、受扭、冲切、局部受压127

7.1 受拉构件127

7.1.1 轴心受拉构件127

7.1.2 偏心受拉构件127

7.2 受扭构件129

7.2.1 素混凝土构件的开裂扭矩与抗扭承载力129

7.2.2 受扭纵筋和受扭箍筋的配筋强度比129

7.2.3 同时受剪、扭作用的构件130

7.2.4 同时受弯、剪、扭作用的构件131

7.3 受冲切构件134

7.3.1 不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时板的受冲切承载力134

7.3.2 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时板的受冲切承载力135

7.4 局部受压137

第8天 梁内的附加钢筋、墙、叠合式受弯构件144

8.1 梁内的附加钢筋144

8.1.1 受集中荷载作用时的附加钢筋144

8.1.2 梁内折角处的附加钢筋145

8.2 墙147

8.3 叠合式受弯构件150

第9天 深受弯构件、牛腿预埋件及吊环159

9.1 深受弯构件159

9.2 牛腿166

9.3 预埋件与吊环169

第10天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174

10.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174

10.1.1 裂缝宽度验算174

10.1.2 挠度验算175

10.2 预应力混凝土计算中的重要概念177

10.2.1 有效预应力177

10.2.2 “换算截面”与“净截面”177

10.2.3 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178

10.2.4 预应力钢筋及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Npo、Np178

10.2.5 预应力钢筋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应力钢筋应力σpo179

10.3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计算179

10.3.1 使用阶段的计算179

10.3.2 施工阶段的验算180

第四章 钢结构(5天)187

第11天 设计基本规定187

11.1 材料强度设计值选用(掌握)188

11.1.1 钢材强度设计值188

11.1.2 焊缝强度设计值189

11.1.3 螺栓强度设计值190

11.2 钢结构荷载与荷载效应计算(熟悉)192

11.2.1 关于轻钢屋面活荷载的规定192

11.2.2 吊车荷载193

11.2.3 各种分项系数198

11.2.4 二阶弹性分析198

11.3 设计原则(掌握)202

11.3.1 极限状态设计方法202

11.3.2 荷载效应组合的选用202

11.3.3 结构或构件变形验算203

第12天 钢梁设计208

12.1 受弯构件强度计算208

12.1.1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γx、γy208

12.1.2 抗弯强度计算公式210

12.1.3 抗剪强度计算公式210

12.1.4 局部抗压强度210

12.1.5 折算应力验算211

12.2 钢梁的整体稳定计算211

12.2.1 不需要计算梁整体稳定性的情况211

12.2.2 钢梁整体稳定计算公式212

12.2.3 梁的整体稳定性系数ψb的计算212

12.3 梁的局部稳定(不考虑屈曲后强度)216

12.3.1 腹板局部稳定216

12.3.2 翼缘局部稳定(主要控制受压翼缘)222

12.3.3 梁支承加劲肋的计算222

第13天 钢柱的设计228

13.1 构件的计算长度228

13.1.1 桁架的弦杆和腹杆的计算长度228

13.1.2 单层和多层等截面框架柱计算长度230

13.1.3 单层厂房框架下端固定的阶形柱计算长度(了解)234

13.1.4 框架柱计算长度需要调整的情况(掌握)234

13.2 构件的长细比计算234

13.2.1 实腹构件长细比计算234

13.2.2 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长细比计算237

13.3 轴心受力构件计算241

13.3.1 轴心受拉构件计算241

13.3.2 轴心受压构件244

13.4 拉弯和压弯构件计算(熟悉)252

13.4.1 拉弯和压弯构件强度计算252

13.4.2 压弯构件整体稳定性计算252

13.4.3 压弯构件局部稳定性257

第14天 钢结构连接计算260

14.1 钢结构的连接260

14.1.1 焊接连接260

14.1.2 螺栓连接267

14.2 组合工字梁翼缘连接计算271

第15天 特殊计算273

15.1 塑性设计273

15.1.1 塑性设计一般规定273

15.1.2 塑性设计构件计算274

15.1.3 塑性设计构件容许长细比和构造要求(整体稳定要求)274

15.2 疲劳设计(脆性破坏)275

15.2.1 疲劳计算的一般规定275

15.2.2 疲劳计算275

15.3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276

第五章 砌体结构(4天)284

第16天 砌体材料强度及房屋静力计算基本规定284

16.1 《砌体规范》的适用范围284

16.2 砌体强度的确定和调整284

16.3 房屋静力计算的基本规定286

16.3.1 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确定286

16.3.2 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288

16.3.3 刚弹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288

16.3.4 刚性方案房屋的静力计算289

16.3.5 带壁柱墙的计算截面翼缘宽度bf的确定291

第17天 无筋砌体构件的承载力计算293

17.1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293

17.1.1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293

17.1.2 构件高厚比β的确定(用于计算影响系数ψ或查ψ表)293

17.1.3 受压构件计算高度Ho的确定294

17.1.4 轴向力偏心距e的确定295

17.2 局部受压承裁力计算297

17.2.1 砌体截面局部均匀受压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297

17.2.2 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γ的确定298

17.2.3 影响砌体局部抗压强度的计算面积Ao的确定299

17.2.4 梁端支承处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299

17.2.5 梁端设有刚性垫块时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301

17.2.6 梁下设有垫梁时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302

17.3 轴心受拉、受弯、受剪承载力计算303

第18天 高厚比验算及过梁、墙梁、挑梁计算306

18.1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306

18.1.1 墙、柱高厚比验算的基本公式306

18.1.2 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μ1的确定307

18.1.3 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μ2的确定307

18.1.4 带壁柱墙和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规定308

18.1.5 壁柱间墙或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规定308

18.2 过梁的计算312

18.2.1 过梁上荷载的计算312

18.2.2 过梁的承载力计算313

18.3 墙梁的计算314

18.3.1 墙梁设计的基本规定315

18.3.2 墙梁的计算简图315

18.3.3 墙梁的计算荷载316

18.3.4 墙梁的承载力计算316

18.4 挑梁的计算319

18.4.1 砌体墙中钢筋混凝土挑梁的抗倾覆验算319

18.4.2 雨篷的抗倾覆验算321

18.4.3 挑梁下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321

18.4.4 挑梁的承载力计算322

第19天 配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及砌体结构抗震设计324

19.1 配筋砖砌体构件的计算324

19.1.1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324

19.1.2 组合砖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326

19.2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的计算330

19.2.1 计算基本规定330

19.2.2 轴心受压承载力计算330

19.2.3 偏心受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331

19.2.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331

19.2.5 配筋率要求331

19.2.6 配筋砌块砌体构件的高厚比要求331

19.3 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331

19.3.1 一般规定332

19.3.2 计算要点332

19.3.3 构件截面抗震承载力计算335

19.3.4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计算337

第六章 地基与基础(6天)341

第20天 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和土中应力计算341

20.1 土的基本概念342

20.1.1 土粒密度342

20.1.2 土的含水性343

20.1.3 土的孔隙性343

20.1.4 基本物理性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344

20.2 黏性土的状态346

20.3 土中应力计算348

20.3.1 自重应力计算348

20.3.2 附加压力计算350

第21天 地基承载力与地基沉降计算353

21.1 地基基础设计基本规定353

21.2 地基承载力356

21.2.1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56

21.2.2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357

21.2.3 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59

21.2.4 地基承载力计算360

21.3 土的压缩性和沉降计算365

21.3.1 土的压缩性365

21.3.2 单一压缩土层的沉降计算367

21.3.3 地基变形计算的规范方法368

21.3.4 建筑物变形允许值371

21.3.5 回弹变形量计算373

第22天 浅基础设计375

22.1 无筋扩展基础(刚性基础)375

22.2 扩展基础(柔性基础)378

22.2.1 柱下独立基础378

22.2.2 墙下条形基础385

22.2.3 柱下条形基础386

22.3 高层建筑筏形基础387

22.3.1 梁板式筏基387

22.3.2 平板式筏基390

第23天 桩基础398

23.1 综述398

23.2 桩内力计算399

23.3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404

23.3.1 原位测试法404

23.3.2 经验参数法407

23.3.3 钢管桩410

23.3.4 混凝土空心桩410

23.3.5 嵌岩桩411

23.3.6 后注浆灌注桩412

23.3.7 液化效应413

23.3.8 受压桩桩身计算413

23.4 桩基沉降计算414

23.5 特殊条件下桩基竖向承载力验算419

23.6 承台计算420

23.6.1 承台弯矩计算421

23.6.2 承台冲切计算422

23.6.3 承台抗剪计算424

23.6.4 箱形、筏形承台基桩冲切计算428

23.7 抗拔桩计算429

23.8 桩基水平承载力计算430

第24天 软弱地基处理436

24.1 综述438

24.2 换填垫层法439

24.3 振冲法442

24.4 砂石桩法443

24.5 水泥土粉煤灰碎石桩法445

24.6 水泥土搅拌法448

24.7 高压喷射注浆法450

24.8 石灰桩法452

24.9 灰土挤密桩法452

第25天 挡土墙与稳定性验算场地、液化土和地基基础的抗震验算454

25.1 土压力454

25.1.1 朗肯、库仑土压力理论454

25.1.2 规范公式458

25.2 重力式挡墙459

25.3 场地461

25.4 天然地基和桩基础抗震验算464

25.4.1 天然地基464

25.4.2 桩基础465

25.5 液化土和软土地基467

第七章 木结构(2天)471

第26天 结构构件计算471

26.1 木材的强度与调整471

26.1.1 材料的强度设计值471

26.1.2 设计指标调整471

26.2 轴心受拉构件472

26.3 轴心受压构件473

26.3.1 强度473

26.3.2 稳定性473

26.4 受弯构件474

26.4.1 抗弯承载力474

26.4.2 抗剪承载力474

26.4.3 挠度475

26.5 拉弯构件475

26.6 压弯构件475

26.6.1 强度475

26.6.2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476

26.6.3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476

第27天 连接计算478

27.1 齿连接478

27.1.1 单齿连接478

27.1.2 双齿连接479

27.1.3 保险螺栓的计算480

27.2 螺栓连接和钉连接480

第八章 风荷载和高层建筑、高耸结构(7天)485

第28天 风荷载485

28.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公式485

28.2 基本风压ωo486

28.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487

28.4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和局部风压体型系数μsl487

28.5 风振系数βz和阵风系数βgz488

28.6 横风向风振489

第29天 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494

29.1 最大适用高度494

29.2 高宽比限值495

29.3 结构体系的规则性496

29.3.1 关于结构体系规则性的一般规定496

29.3.2 结构平面布置的规则性497

29.3.3 结构竖向布置的规则性497

29.4 变形缝498

29.5 水平位移和舒适度要求498

29.5.1 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变形验算498

29.5.2 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498

29.5.3 舒适度要求499

29.6 抗震等级501

29.7 构件承载力设计表达式504

第30天 结构计算分析507

30.1 一般规定507

30.2 构件刚度和内力的调整508

30.2.1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508

30.2.2 楼面梁刚度增大系数508

30.2.3 框架梁弯矩的调幅508

30.2.4 楼面梁扭矩折减系数508

30.3 结构整体稳定和抗倾覆509

30.3.1 结构整体稳定509

30.3.2 抗倾覆问题510

30.4 荷载效应和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511

第31天 框架结构515

31.1 框架梁515

31.1.1 截面尺寸515

31.1.2 框架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516

31.1.3 框架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517

31.2 框架柱519

31.2.1 截面尺寸519

31.2.2 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20

31.2.3 框架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524

31.3 节点核心区528

第32天 剪力墙结构531

32.1 剪力墙墙肢532

32.1.1 一般规定532

32.1.2 内力设计值533

32.1.3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34

32.1.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534

32.1.5 施工缝的抗滑移验算534

32.1.6 墙肢构造要求535

32.1.7 关于短肢剪力墙的设计要求540

32.2 连梁542

32.2.1 连梁内力设计值542

32.2.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43

32.2.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543

32.2.4 构造要求543

第33天 框架-剪力墙结构、简体结构和混合结构545

33.1 框架-剪力墙结构545

33.2 筒体结构550

33.3 混合结构553

第34天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555

34.1 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555

34.2 其他复杂高层建筑结构561

第九章 桥梁结构(4天)563

第35天 公路桥涵的作用、桥梁横向分布系数563

35.1 作用与作用组合563

35.1.1 作用563

35.1.2 作用组合564

35.2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570

35.2.1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概念570

35.2.2 荷载横向分布的计算方法571

35.2.3 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沿桥跨的变化574

第36天 桥梁内力计算578

36.1 行车道板的计算578

36.2 简支梁桥内力计算585

36.2.1 主梁内力计算585

36.2.2 横隔梁内力计算586

第37天 梁式桥的支座 桥梁墩台593

37.1 梁式桥的支座593

37.1.1 支座及其分类593

37.1.2 板式橡胶支座的计算594

37.2 桥梁墩台598

37.2.1 桥墩与桥台简介598

37.2.2 重力式桥墩的计算600

37.2.3 柔性墩计算601

37.2.4 盖梁计算603

第38天 基本构件计算609

38.1 钢筋混凝土构件609

38.1.1 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609

38.1.2 变形(挠度)验算610

38.1.3 最大裂缝宽度验算610

38.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备知识613

38.2.1 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613

38.2.2 张拉控制应力与预应力损失613

38.3 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计算614

38.3.1 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614

38.3.2 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615

38.3.3 持久状况和短暂状况的应力验算619

第十章 静力计算(4天)628

第39天 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计算628

39.1 结构刚度628

39.2 弯矩分配法628

39.2.1 计算步骤(两端为固端情况时)628

39.2.2 弯矩调幅629

39.3 分层法630

39.3.1 适用范围630

39.3.2 基本假定631

39.3.3 计算简图631

39.3.4 计算方法631

第40天 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计算635

40.1 反弯点法和D值法635

40.1.1 反弯点法635

40.1.2 修正反弯点法-D值法637

40.2 剪力分配法638

40.2.1 计算单元638

40.2.2 等高排架的计算——剪力分配法639

第41天 单层厂房及砌体结构内力计算643

41.1 吊车荷载作用下考虑厂房整体空间作用的排架内力计算643

41.1.1 单层厂房整体空间作用的概念643

41.1.2 考虑空间作用的排架内力计算643

41.2 砌体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644

41.2.1 静力计算方案644

41.2.2 刚性方案单层房屋承重纵墙的静力计算645

41.2.3 刚性方案多层房屋承重纵墙的静力计算645

第42天 高层结构内力计算650

42.1 剪力墙的分类和受力特点650

42.2 各类剪力墙内力与位移计算要点651

42.2.1 整体剪力墙651

42.2.2 小开口整体墙652

42.2.3 双肢剪力墙652

42.2.4 多肢剪力墙653

42.3 框架剪力墙结构计算方法简介653

42.4 筒体结构简化分析方法655

42.4.1 水平荷载在框架(框筒)和实腹(墙)简体之间的分配655

42.4.2 估算框筒梁柱截面的槽形截面法656

第二阶段 习题解析658

第十一章 荷载习题解析(1天)658

第43天658

第十二章 地震作用习题解析(1天)668

第44天668

第十三章 混凝土结构习题解析(7天)676

第45天676

第46天685

第47天693

第48天703

第49天710

第50天720

第51天729

第十四章 钢结构习题解析(7天)740

第52天740

第53天748

第54天755

第55天763

第56天769

第57天778

第58天785

第十五章 砌体结构习题解析(5天)790

第59天790

第60天800

第61天811

第62天820

第63天827

第十六章 地基与基础习题解析(6天)834

第64天834

第65天844

第66天856

第67天868

第68天874

第69天887

第十七章 木结构习题解析(2天)900

第70天900

第71天906

第十八章 风荷载和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习题解析(6天)911

第72天911

第73天918

第74天925

第75天932

第76天938

第77天944

第十九章 桥梁结构习题解析(4天)950

第78天950

第79天957

第80天962

第81天968

第二十章 静力计算习题解析(1天)974

第82天974

第三阶段 模拟冲刺988

第二十一章 模拟试题(一)及答案解析(4天)988

第83~84天 模拟试题(一)988

第85~86天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与解析1004

第二十二章 模拟试题(二)及答案解析(4天)1022

第87~88天 模拟试题(二)1022

第89~90天 模拟试题(二)参考答案与解析10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