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史继忠,侯绍庄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51511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5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导 言1
一、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与不平衡性1
二、多民族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结构9
三、 “土流并治”是中国封建政治的一大特征15
上编 内地汉族地区地主封建制社会25
第一章汉族地主封建制概说25
第一节地主封建制的形成26
第二节地主制的主要特征34
第三节地主制的演变44
第二章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互为消长52
第一节自然经济处于优势53
第二节商品经济几度盛衰62
第三节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74
第四节城市与乡村相互对立83
第三章封建土地私有制和国有制并存89
第一节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90
第二节 自耕农个体所有制长期存在98
第三节封建土地国有制时有盛衰105
第四节国有土地与私有土地的关系121
第四章地租与赋税并行不悖127
第一节以实物为主的地租形态128
第二节 以田赋力役为主的国家赋税134
第三节赋役制度的演变141
第五章不断变动的阶级结构147
第一节地主阶级的本质及其演变148
第二节农民阶级的构成及其发展156
第三节农民起义的性质及其作用164
第六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73
第一节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174
第二节中央集权与封建割据的矛盾185
第三节封建官僚制度的充实发展195
第四节封建国家调节社会矛盾的功能及其措施203
第三节盟旗制度的形成205
第七章维护大一统的封建思想文化210
第一节儒家学说是中国封建思想文化的核心211
第十一章以宗法制为特征的哈萨克封建领主社会219
第一节游牧经济与游牧部落222
渗透222
第二节儒家学说的不断演变和儒释道三家的彼此222
第三节中国封建文化的特点223
第八章中国地主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247
第一节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危机248
第二节封建国家对工商业的控制压抑254
第三节统治者对科技和进步思想文化的压抑摧残258
第四节战争的影响262
下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封建271
领主制社会及其他社会形态271
第九章以八旗制为特征的满州封建领主社会271
第一节城郭土著射猎之国273
第二节八旗制度的形成277
第三节旗地与庄田283
第四节满蒙汉贵族与正身旗人和旗下家人290
第十章以盟旗制为特征的蒙古封建领主社会295
第一节游牧行国295
第二节蒙古族的封建化与“兀鲁思”组织299
第四节蒌缩的封建领主制310
第五节游牧范围的缩小与农业发展316
第二节游牧宗法封建制325
第十二章以伯克制为特征的维吾尔封建领主社会332
第一节绿洲与城邦332
第二节伯克制的形成演变337
第三节伊斯兰教对维吾尔社会的影响342
第四节封建采邑和瓦哈甫土地与维吾尔社会348
第十三章以政教合一为特征的西藏封建领主社会355
第一节似牧非牧似农非农的经济356
第二节喇嘛教与政教合一359
第三节三大领主及其统治下的三个等级366
第四节领主式的庄园372
第五节领主统治下的游牧部落377
第十四章以村社制为特征的西双版纳傣族封建领主社382
会382
第一节田园居国与农村公社383
第二节矗立在村社之上的封建政权388
第三节大土地所有制下的“公田”与“私田”392
第四节多阶梯的等级制度398
第五节与封建领主制相适应的小乘佛教402
第十五章以亭目制为特征的壮族布依族封建领主社407
会407
第一节西南的“溪峒”407
第二节 由峒官到亭目的演变410
第三节亭目制的特征414
第四节亭目制与西双版纳封建制比较423
会428
第十六章以母权制为特征的永宁纳西族封建领主社428
第一节永宁纳西族社会的性质429
第二节 由部落直接蜕变的封建领主制433
第三节阿注婚姻和母系双系家庭437
第十七章以则溪制为特征的水西彝族封建领主社会443
第一节水西的则溪制度444
第二节官庄地和门户地448
第三节 以“人租” “畜租”为标记的地租形态452
第四节多民族多层次的等级制度455
会460
第十八章处在封建社会包围中的凉山彝族奴隶制社460
第一节等级制度与人身依附461
第二节呷西和阿加两种奴隶并存464
第三节 曲诺占有很大比重467
第四节诺合家支统治凉山470
第五节奴隶制和封建制剥削交织472
第十九章 由原始社会向封建主社会过渡的几种形式476
第一节黎族的合亩制477
第二节景颇族的山官制482
第三节佤族的部落制487
第四节 瑶族的石牌制491
第五节高山族的番社制495
第六节僳僳族的共耕制499
第二十章包夹在封建社会中的原始社会残余503
第一节拉祜族的“底页”504
第二节独龙族的“其拉”508
第三节苦聪人的“卡”513
第四节鄂温克族的“乌力楞”518
第五节布朗族的“戛?”522
第六节基诺族的“卓米”528
热门推荐
- 3450162.html
- 2261247.html
- 2796600.html
- 3161753.html
- 349349.html
- 464032.html
- 740379.html
- 2682479.html
- 711786.html
- 67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123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899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572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44310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398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29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2929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8773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1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8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