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史 1958-2008年【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史 1958-2008年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史》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5920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57页
  • 文件大小:75MB
  • 文件页数:712页
  • 主题词:林业-科学研究组织机构-历史-中国-1958~2008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史 1958-2008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发展历程篇3

第一章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前身(1912~1958年)3

第一节 林艺试验场西山造林苗圃的沿革与发展(1912~1946年)3

第二节 中央林业实验所的沿革与发展(1941~1949年)4

第三节 中央工业试验所木材试验室的沿革与发展(1939~1950年)7

第四节 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简称中林所)的沿革与发展(1951~1956年)8

第五节 中林所分为林研所和森工所时期的沿革与发展(1956~1958年)17

第二章 创建与发展阶段(1958~1966年)26

第一节 中国林科院成立的背景与过程26

第二节 科研工作31

第三节 人才队伍建设44

第四节 各类规章制度46

第五节 政治运动48

第三章 挫折与停滞阶段(1966~1978年)50

第一节 机构变迁50

第二节 科研工作51

第四章 改革与创新阶段(1978 ~2008年)54

第一节 综述54

第二节 中国林科院恢复过程及机构变迁63

第三节 科研工作72

第四节 科技成果推广97

第五节 科技产业104

第六节 科学实验基地112

第七节 国际合作与交流118

第八节 人才队伍建设127

第九节 研究生教育136

第十节 科研条件149

第十一节 院地合作162

第十二节 科技体制改革167

第十三节 规章制度建设177

第十四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181

第十五节 积极支持中国林学会的工作191

第五章 未来发展192

第一节 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与目标192

第二节 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193

第三节 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194

第二篇 学科发展篇199

第六章 森林培育学199

第一节 第一阶段的育林研究200

第二节 第二阶段的育林研究204

第三节 学术建树与展望220

第七章 森林生态学222

第一节 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监测和评估224

第二节 森林生物多样性保育和自然保护区224

第三节 全球变化与森林的相互影响、森林碳平衡与碳减排225

第四节 森林与水文相互关系226

第五节 国家重大工程的生态问题226

第六节 湿地、鸟类与野生动植物研究227

第七节 森林与环境228

第八章 林木遗传育种230

第一节 发展进程230

第二节 发展成就232

第三节 发展展望242

第九章 森林经理学245

第一节 发展历程245

第二节 发展成就246

第三节 发展展望252

第十章 森林保护学254

第一节 奠基时期(1953~1978年)254

第二节 平稳发展时期(1978~1998年)256

第三节 加速发展时期(1998年至今)261

第四节 发展展望263

第十一章 森林植物学266

第一节 发展历程266

第二节 发展成就267

第三节 发展展望271

第十二章 森林土壤学272

第一节 概述272

第二节 发展成就272

第三节 发展展望283

第十三章 园林植物及观赏园艺285

第一节 发展历程285

第二节 发展成就286

第三节 发展展望289

第十四章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290

第一节 发展历程290

第二节 承担的项目与成果290

第三节 发展展望293

第十五章 林业资源昆虫294

第一节 概况294

第二节 发展成就294

第三节 发展展望298

第十六章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300

第一节 发展历程300

第二节 发展成就302

第三节 发展展望306

第十七章 防护林研究307

第一节 发展进程307

第二节 发展成就310

第三节 发展展望311

第十八章 木材科学与技术313

第一节 发展进程313

第二节 发展成就315

第三节 发展展望328

第十九章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330

第一节 萜类及松脂应用化学330

第二节 制浆造纸及环境保护333

第三节 植物资源提取物化学与利用334

第四节 生物质/高分子复合新材料336

第五节 活性炭制备及应用338

第六节 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利用339

第七节 生物质化学工程与设备341

第二十章 林业机械343

第一节 发展历程343

第二节 发展成就349

第三节 发展展望350

第二十一章 林业经济与管理352

第一节 发展历程352

第二节 研究成就353

第三节 发展展望358

第三篇 研究机构篇361

第二十二章 林业研究所361

第一节 发展历程361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363

第三节 成果推广366

第四节 产业建设366

第五节 人才队伍建设367

第六节 条件建设368

第七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370

第二十三章 亚热带林业研究所371

第一节 发展历程371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373

第三节 成果推广与产业建设375

第四节 人才队伍建设376

第五节 行业服务376

第六节 国际合作与交流377

第七节 条件建设377

第八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377

第二十四章 热带林业研究所378

第一节 发展历程378

第二节 科技体制改革379

第三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380

第四节 成果推广与产业建设382

第五节 人才队伍建设382

第六节 科技支撑与行业服务383

第七节 国际合作与交流383

第八节 科研基地和基础条件建设384

第九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385

第二十五章 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386

第一节 发展历程386

第二节 科研任务和学科发展方向386

第三节 主要科研项目387

第四节 主要科研成果387

第五节 科技成果推广与产业开发389

第六节 国际合作与交流390

第七节 人才队伍建设390

第八节 研究生培养391

第九节 条件建设391

第十节 科技体制改革392

第十一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393

第二十六章 资源信息研究所394

第一节 发展历程394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395

第三节 成果推广397

第四节 产业建设398

第五节 人才队伍建设398

第六节 国际合作与交流398

第七节 条件建设399

第八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399

第二十七章 资源昆虫研究所401

第一节 发展历程401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404

第三节 成果推广406

第四节 人才队伍建设406

第五节 条件建设407

第六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408

第二十八章 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409

第一节 发展历程409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410

第三节 国际合作与交流413

第四节 人才队伍建设414

第五节 条件建设415

第六节 党建与院所文化415

第二十九章 木材工业研究所417

第一节 发展历程417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419

第三节 成果推广与产业建设420

第四节 人才队伍建设420

第五节 行业服务421

第六节 国际合作与交流422

第七节 条件建设422

第八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423

第三十章 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424

第一节 发展历程424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425

第三节 产业建设426

第四节 人才队伍建设427

第五节 条件建设428

第六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428

第三十一章 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429

第一节 发展历程429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431

第三节 成果推广431

第四节 产业建设432

第五节 人才队伍建设432

第六节 行业服务432

第七节 国际合作与交流433

第八节 条件建设434

第九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434

第三十二章 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435

第一节 发展历程435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436

第三节 人才队伍建设437

第四节 行业服务437

第五节 国际合作与交流438

第六节 条件建设438

第七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438

第三十三章 林业新技术研究所439

第一节 发展历程439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439

第三节 人才队伍建设440

第三十四章 热带林业实验中心441

第一节 发展历程441

第二节 科研工作441

第三节 森林培育443

第四节 科技开发与产业建设444

第五节 森林资源管护445

第六节 科技体制改革445

第七节 人才队伍建设446

第八节 条件建设447

第九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448

第三十五章 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449

第一节 发展历程449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449

第三节 成果推广452

第四节 产业建设453

第五节 人才队伍建设453

第六节 条件建设454

第七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455

第三十六章 沙漠林业实验中心456

第一节 沙漠林业实验中心成立背景456

第二节 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现状457

第三节 改革与发展458

第三十七章 华北林业实验中心464

第一节 发展历程464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464

第三节 成果推广466

第四节 产业建设466

第五节 人才队伍建设467

第六节 条件建设467

第七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468

第三十八章 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469

第一节 发展历程469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470

第三节 人才队伍建设471

第四节 条件建设471

第五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472

第三十九章 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473

第一节 发展历程473

第二节 科研方向、任务与成果473

第三节 科技体制改革474

第四节 科技产业474

第五节 人才队伍建设475

第六节 行业服务475

第七节 国际合作与交流476

第八节 基础条件建设477

第九节 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477

第四十章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478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人才培养478

第二节 竹业科学研究工作478

第三节 国际合作与技术培训479

第四节 成果推广及技术服务480

第五节 期刊信息与学术交流481

第六节 条件建设481

第四十一章 联合共建单位简介483

第四篇 人物与成果篇489

第四十二章 人物489

第一节 建院前林业研究所、森工研究所主要负责人简介489

第二节 中国林科院历届院长、中共中国林科院历届分党组(党委)书记简介490

第三节 中国林科院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493

第四十三章 科技成果496

第一节 主要获奖成果简介496

第二节 中国林科院主要获奖科技成果一览表(1978 ~2008年)530

附件547

附件1中国林科院历届院长、副院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一览表547

附件2中共中国林科院历届分党组(党委)成员一览表549

附件3中国林科院历届学术委员会成员一览表551

附件4中国林科院历届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一览表552

附件5中国林科院担任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国务院参事人员一览表553

附件6中国林科院获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555

附件7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名单555

附件8中国林科院获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名单555

附件9中国林科院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名单556

附件10中国林科院获全国劳动模范、省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名单557

附件11中国林科院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省部级人选557

附件12中国林科院获省、部(局)以上荣誉称号先进集体、个人名单558

附件13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及相当职称人员名单566

附件14中国林科院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人员名单569

附件15 中国林科院获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一览表569

附件16中国林科院在国际组织任职成员一览表570

附件17中国林科院在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任职成员一览表571

附件18中国林科院院部机关机构主要负责人一览表(1979 ~2008年)572

附件19中国林科院各所中心主要负责人一览表575

附件20中国林科院承担主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一览表582

附件21中国林科院产业开发项目一览表615

附件22中国林科院国际合作项目一览表(1996 ~2008年)616

附件23中国林科院经济实体一览表619

附件24中国林科院组织机构一览表(1988 ~2008年)621

附件25挂靠在中国林科院的国家级非常设机构一览表624

附件26中国林科院1978~2008年职工情况一览表625

大事记62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史》编写联络组成员表655

编后记6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