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试用教科书 化工过程及设备 下【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高等学校试用教科书 化工过程及设备 下
  • 华东化工学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708页
  • 文件大小:36MB
  • 文件页数:33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学校试用教科书 化工过程及设备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下册385

第三篇 传质(扩散)过程385

第九章 传质过程导论385

第一节 基本概念385

9-1均相物系分离方法的分类385

9-2均相物系分离方法的选择386

第二节 扩散原理387

9-3流体中的分子扩散387

9-4气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388

9-5液相中的稳定分子扩散389

9-6扩散系数390

9-7对流扩散393

9-8扩散相似395

第三节 相际物质传递396

9-9相组成的表示方法396

9-10相际平衡397

9-11传质方程式399

第十章 气体的吸收402

第一节 基本概念402

10-1气体吸收的基本概念402

第二节 气体在液体中的平衡溶解度402

10-2气体在液体中的平衡溶解度402

第三节 吸收过程的机理403

10-3吸收过程的机理403

第四节 吸收速率方程式405

10-4吸收速率方程式405

第五节 填料吸收塔的计算411

10-5填料411

10-6物料衡算413

10-7吸收剂的单位耗用量414

10-8填料塔的直径415

10-9填料层的高度417

10-10填料塔的流体阻力426

第六节 传质理论的进展428

10-11双膜理论的局限性428

10-12溶质渗透理论430

10-13表面更新理论430

10-14滞流边界层理论431

10-15界面动力状态理论431

第七节 吸收系数的数据433

10-16吸收系数的数据433

第八节 吸收剂蒸气压的影响435

10-17吸收剂蒸气压的影响435

第九节 不等温吸收435

10-18不等温吸收435

第十节 有化学反应的吸收435

10-19有化学反应的吸收435

第十一节 泡罩塔塔板数的确定436

10-20泡罩吸收塔塔板数的确定436

第十二节 脱吸(提馏)437

10-21脱吸(提馏)过程437

第十三节 吸收设备的分类与构造438

10-22吸收设备的分类438

10-23具有固定相界面的吸收设备439

10-24在气液两相流动过程中形成相界面的吸收设备441

10-25具有外部能量引入的吸收设备451

10-26各式吸收设备的比较453

第十四节 吸收设备流程455

10-27吸收设备流程455

第十一章 液体的蒸馏459

第一节 基本概念459

11-1组分完全互溶液体混合物的相平衡459

11-2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464

第二节 精馏465

11-3精馏原理465

11-4间歇精馏与连续精馏流程467

第三节 双组分混合液精馏塔操作的分析468

11-5基本假设468

11-6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式469

11-7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470

11-8进料情况对操作线的影响470

11-9操作线的作法与应用471

第四节 分离双组分混合液的连续精馏塔的计算473

11-10理论塔板数、塔板效率及实际塔板数473

11-11回流比、塔板数与加热蒸汽消耗量之间的关系477

11-12连续精馏塔的热量衡算479

11-13用热图计算精馏塔481

第五节 间歇蒸馏483

11-14简单蒸馏的原理及其计算483

11-15间歇精馏的计算485

第六节 特殊方法蒸馏487

11-16蒸汽蒸馏488

11-17萃取蒸馏与恒沸蒸馏490

11-18分子蒸馏491

第七节 多组分混合液的精馏492

11-19多组份混合液的精馏的基本概念492

11-20多组份系统精馏的计算493

第八节 蒸馏与精馏设备及其计算497

11-21蒸馏釜498

11-22泡罩塔498

第十二章 溶剂萃取507

12-1概述507

甲 液-液萃取507

第一节 液-液萃取操作的基本原理507

12-2相平衡508

12-3萃取过程在三元相图上的表达510

12-4萃取剂的选择511

12-5萃取操作流程简述512

第二节 液-液萃取设备及其计算514

12-6基本概念514

12-7设备的分类514

12-8液-液萃取设备简介517

12-9萃取设备的计算520

12-10塔式萃取设备的计算525

乙 固-液萃取528

第三节 固-液萃取设备及其计算528

12-11固-液萃取设备与操作528

12-12固-液萃取设备的计算531

12-13固-液萃取的三元相图计算法535

第十三章 吸附及离子交换539

甲 吸附539

第一节 吸附的基本概念539

13-1总说539

第二节 吸附理论540

13-2两相间的平衡关系540

13-3吸附速率542

13-4吸附剂的脱吸543

第三节 吸附设备及流程543

13-5接触式吸附器543

13-6固定填充床吸附器544

13-7流动填充床吸附器(超吸附)546

乙 离子交换547

第四节 离子交换的基本概念547

13-8总说547

13-9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548

第五节 离子交换理论549

13-10离子交换的平衡关系549

13-11离子交换速率551

第十四章 固体的干燥(附气体的增湿与减湿)553

第一节 概论553

14-1去湿方法和干燥方式553

14-2干燥过程的静力学和动力学553

第二节 水蒸汽-空气混合物的性质及I—x图554

14-3水蒸汽-空气混合物的性质554

14-4空气湿含量或湿度的测定557

14-5湿空气的I—x图557

14-6I—x图的用法561

第三节 干燥静力学562

14-7空气干燥器的操作原理562

14-8空气干燥器的物料衡算562

14-9空气干燥器的热量衡算563

14-10干燥过程的分析566

14-11理论干燥过程与实际干燥过程的图解法567

14-12空气干燥器的其他操作方式569

第四节 干燥动力学571

14-13物料中所含水份的性质571

14-14结合水份与非结合水份572

14-15固体物料干燥的机理572

14-16干燥速度573

14-17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574

14-18干燥曲线和干燥速度曲线575

14-19干燥速度曲线的分析576

14-20干燥介质湿含量不变时干燥速度的计算580

第五节 干燥设备584

14-21干燥器的分类584

14-22厢式干燥器586

14-23间歇式减压干燥器586

14-24洞道式干燥器588

14-25多带式干燥器589

14-26回转式干燥器591

14-27常压滚筒式干燥器593

14-28圆筒式干燥器595

14-29气流式干燥器595

14-30喷雾式干燥器596

14-31干燥器的比较与选择597

14-32某些新的干燥方法598

第六节 干燥器的计算601

14-33干燥器的计算的一般方法601

14-34以传质系数进行计算601

14-35以传热系数进行计算605

14-36以传递单元数及传递单元高度进行计算607

14-37以干燥强度进行计算608

附:气体的增湿与减湿610

第七节 增湿与减湿理论610

14-38增湿与减湿过程中的物质传递610

14-39增湿和减湿过程的机理610

第八节 增湿器与减湿器612

14-40增湿器612

14-41减湿器613

14-42凉水塔613

第十五章 固体流态化技术616

第一节 流态化过程的基本概念616

15-1流体速度变化时床层的三个阶段616

15-2狭义流态化与广义流态化619

第二节 流化床的流体力学619

15-3流体阻力619

15-4流体的临界速度620

15-5床层的空隙度与速度的关系621

15-6流体的最大速度622

15-7流化床的均匀性622

15-8床内固体颗粒及流体的运动623

第三节 流化床中的传热624

15-9流化床中的传热624

15-10流化床与器壁之间的热交换625

15-11流体与流态化固体粒子之间的热交换625

第四节 流化床中的传质626

15-12流化床中的传质626

第五节 流化床的结构627

15-13流化床壳体627

15-14床内的分布板628

15-15加料器与卸料器628

15-16多层流化床628

第六节 固体流态化技术的优缺点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630

15-17固体流态化技术的优缺点630

15-18固体流态化技术在工业上的应用630

第四篇 冷冻过程633

第十六章 冷冻633

第一节 基本概念633

16-1冷冻操作的物理基础633

16-2冷冻系数634

第二节 冷冻机与冷冻剂635

16-3冷冻机的分类635

16-4冷冻能力638

16-5冷冻剂639

16-6载冷体640

第三节 压缩蒸气冷冻机640

16-7理想压缩蒸气冷冻机640

16-8实际压缩蒸气冷冻机640

16-9温熵图(T—S图)和压焓图(P—I图)643

16-10冷冻操作所需功率644

16-11双级或多级压缩冷冻机646

16-12压缩冷冻机的组成部分647

第四节 利用冷冻方法的气体液化及其他649

16-13气体的液化649

16-14用冷冻机加热649

第十七章 深度冷冻651

第一节 深度冷冻的物理基础651

17-1获得深度冷冻的方法651

17-2节流膨胀653

17-3转化温度656

17-4积分节流效应657

17-5作外功的绝热膨胀657

17-6热力学图表658

17-7循环的冷冻能力659

17-8气体液化的最小功和实际功661

第二节 深度冷冻循环662

17-9简单林德循环662

17-10中压林德循环665

17-11氨预冷的林德循环667

17-12克劳德循环670

17-13海兰德循环672

17-14卡皮查循环673

17-15各种深度冷冻循环的比较673

第三节 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674

17-16部分冷凝674

17-17精馏675

第四节 深度冷冻装置的组成部分676

17-18压缩机和膨胀机676

17-19热交换器和蓄热器677

第五篇 机械操作679

第十八章 固体的粉碎、筛析与加料法679

第一节 粉碎的原理与方法679

18-1基本概念679

18-2粉碎的方法680

18-3动能消耗量680

18-4粉碎规程683

第二节 粉碎设备684

18-5粉碎机的分类684

18-6颚式压碎机684

18-7锥形轧碎机686

18-8滚碎机(滚筒轧碎机)687

18-9离心锤击式粉碎机690

18-10盘磨690

18-11球磨与棒磨691

18-12环滚研磨机694

18-13胶体磨695

18-14粉碎流程695

第三节 筛析697

18-15筛与筛析697

18-16筛析后平均颗粒大小的计算699

18-17筛的构造700

第四节 固体的加料法702

18-18加料器702

附录706

1.某些二元物系在p=1[绝对大气压]时的气—液平衡组成706

2.弦栅填料的特性(木质板条)706

3.冷冻剂的物理性质707

4.冷冻盐水氯化钙和氯化钠的物理性质708

5.范德华方程式中常数a和b之值7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