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法物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民法物权
  • 郑玉波著 著
  • 出版社: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453989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39MB
  • 文件页数:5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法物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物权法之意义1

第一、实质上之意义1

第二、形式上之意义1

第二章 物权法之性质5

第一、物权法为私法5

第二、物权法为财产法5

第三、物权法为强行法7

第三章 我国物权法之特色9

第一、符合最新法律思潮9

第二、尊重固有民族习惯9

第四章 我国物权法之修正11

本论19

第一章 物权总论19

第一节 物权之概念19

第一、物权之社会作用19

第二、物权之本质22

第二节 物权之种类26

第一、物权法定主义26

第二、物权之分类30

第三节 物权之效力34

第一、物权之优先效力36

第二、物上请求权38

第四节 物权之变动40

第一项 总说40

第一、物权变动之意义40

第二、物权变动之原则41

第三、物权变动之原因47

第二项 物权行为49

第一、物权行为之立法主义49

第二、物权行为之独立性与无因性50

第三项 物权变动之征象52

第一、不动产物权变动之征象53

第二、动产物权变动之征象57

第四项 混同62

第五项 抛弃65

第二章 所有权67

第一节 总说67

第一、所有权之社会作用67

第二、所有权之根据70

第三、所有权之意义72

第四、所有权之权能75

第五、所有权之保护80

第六、所有权之时效85

第七、所有权之分类98

第二节 不动产所有权99

第一项 不动产所有权之范围99

第一、土地所有权之范围99

第二、建筑物所有权之范围100

第二项 相邻关系102

第一、营建施设关系105

第二、排水用水关系109

第三、通行侵入关系114

第四、枝根果实关系119

第五、越界建筑关系120

第六、区分所有关系125

第三节 动产所有权131

第一项 动产所有权之范围131

第二项 动产所有权之取得132

第一、善意受让133

第二、无主物之先占136

第三、遗失物之拾得138

第四、埋藏物之发见144

第五、添附146

第四节 共有156

第一项 总说156

第一、共有之意义及形态156

第二、我民法上之共有160

第二项 分别共有161

第一、分别共有及其应有部分之意义161

第二、分别共有之内部关系163

第三、分别共有之外部关系166

第四、分别共有物之分割167

第五、共有物管理、分割等之约定、决定等之效力181

第三项 公同共有183

第一、公同共有之意义183

第二、公同共有之内部外部关系183

第三、公同共有之消灭185

第四项 准共有186

第三章 典权187

第一节 用益物权概述187

第一、用益物权之意义187

第二、用益物权之社会作用188

第三、用益物权之种类189

第二节 典权总说190

第一、典权之沿革190

第二、典权之社会作用193

第三、典权之性质193

第四、典权之意义197

第三节 典权之发生199

第四节 典权之期限200

第五节 典权之效力202

第一项 典权对于典权人之效力202

第一、典权人之权利202

第二、典权人之义务208

第二项 典权对于出典人之效力211

第一、出典人之权利211

第二、出典人之义务212

第六节 典权之消灭213

第一、回赎213

第二、找贴218

第四章 地上权221

第一节 总说221

第一、地上权之沿革221

第二、地上权之社会作用221

第二节 普通地上权223

第一项 普通地上权之意义223

第二项 地上权之发生225

第三项 地上权之存续226

第四项 地上权之效力229

第一、地上权人之权利229

第二、地上权人之义务231

第五项 地上权之消灭235

第一、存续期间之届满235

第二、地上权之抛弃237

第三、地上权之终止239

第四、约定消灭事由之发生241

第五、第三人取得时效241

第六、土地征收242

第三节 区分地上权242

第一、区分地上权之意义242

第二、区分地上权之客体243

第三、区分地上权之垂直的相邻关系243

第四、区分地上权与既存用益权人之关系244

第五、区分地上权与后设定其他用益物权之关系244

第六、准用关于普通地上权之规定245

第五章 农育权247

第一节 总说247

第一、农育权之新设及其社会作用247

第二、农育权之意义248

第三、农育权与农业用地租赁之区别249

第二节 农育权之发生249

第三节 农育权之期限250

第四节 农育权之效力252

第一、农育权人之权利252

第二、农育权人之义务254

第五节 农育权之消灭256

第一、存续期限之届满256

第二、农育权之终止(256)第三、农育权之抛弃258

第六章 不动产役权259

第一节 总说259

第一、地役权之沿革259

第二、地役权之社会作用261

第三、不动产役权之意义262

第四、不动产役权之特性266

第五、不动产役权之分类268

第二节 不动产役权之发生269

第三节 不动产役权之效力272

第一项 不动产役权及于不动产役权人之效力272

第一、不动产役权人之权利272

第二、不动产役权人之义务273

第二项 不动产役权及于供役不动产所有人之效力275

第一、供役不动产所有人之权利275

第二、供役不动产所有人之义务275

第四节 不动产役权之消灭276

第一、不动产灭失276

第二、法院宣告276

第三、关系消灭277

第四、抛弃277

第五、终止277

第六、约定消灭事由之发生278

第五节 利用权人不动产役权及自己不动产役权之准用279

第七章 抵押权281

第一节 担保物权概述281

第一、担保物权之意义281

第二、担保物权之社会作用282

第三、担保物权之分类284

第二节 抵押权总说289

第一、抵押权之沿革289

第二、抵押权之社会作用297

第三、抵押权之分类300

第三节 普通抵押权301

第一项 普通抵押权之意义301

第二项 抵押权之特性303

第三项 抵押权之发生307

第四项 抵押权之效力311

第一款 抵押权效力之范围311

第一、抵押权所担保债权之范围311

第二、抵押权标的物之范围313

第二款 抵押权对于抵押人之效力321

第三款 抵押权对于抵押权人之效力325

第一目 抵押权之保全325

第二目 抵押权之处分328

第一、抵押权之处分328

第二、抵押权次序之处分329

第三目 抵押权之实行333

第一、拍卖338

第二、拍卖以外之方法349

第五项 抵押权之消灭352

第四节 最高限额抵押权354

第一、最高限额抵押权法之成立354

第二、最高限额抵押权之意义355

第三、最高限额抵押制度之机能356

第四、最高限额抵押权法之特色356

第五、最高限额抵押权之设定358

第六、最高限额抵押权之内容359

第七、最高限额抵押权之变更363

第八、最高限额抵押权之处分365

第九、最高限额抵押关系之承继366

第十、最高限额抵押权之共有367

第十一、最高限额抵押权所担保原债权之确定368

第十二、最高限额抵押权与消灭时效371

第十三、最高限额抵押权准用普通抵押权之规定372

第五节 其他抵押权374

第一项 法定抵押374

第二项 权利抵押377

第三项 动产抵押380

第四项 财团抵押387

第五项 共同抵押389

第六项 所有人抵押395

第七项 证券抵押400

第八章 质权403

第一节 总说403

第一、质权之沿革403

第二、质权之社会作用406

第三、质权之分类407

第二节 动产质权409

第一项 动产质权之意义409

第二项 动产质权之发生412

第三项 动产质权之效力416

第一款 动产质权效力之范围416

第一、动产质权所担保债权之范围416

第二、动产质权标的物之范围418

第二款 动产质权对于出质人之效力419

第三款 动产质权对于质权人之效力420

第一、质权人之权利420

第二、质权人之义务428

第四项 动产质权之消灭429

第五项 最高限额质权430

第六项 营业质431

第三节 权利质权434

第一项 权利质权之意义434

第二项 权利质权之发生436

第三项 权利质权之效力444

第一款 权利质权效力之范围444

第一、权利质权所担保债权之范围444

第二、权利质权标的物之范围444

第二款 权利质权对于出质人之效力446

第三款 权利质权对于质权人之效力446

第一、质权人之权利446

第二、质权人之义务452

第四款 权利质权对于第三债务人之效力453

第四项 权利质权之消灭454

第九章 留置权457

第一节 总说457

第一、留置权之沿革457

第二、留置权之社会作用459

第三、留置权之意义459

第四、留置权与其类似权利之区别461

第二节 留置权之发生463

第一、留置权成立之积极要件463

第二、留置权成立之消极要件467

第三节 留置权之效力469

第一项 留置权效力之范围469

第一、留置权所担保债权之范围469

第二、留置权标的物之范围469

第二项 留置权及于留置物所有人之效力470

第三项 留置权及于留置权人之效力471

第一、留置权人之权利471

第二、留置权人之义务475

第四节 留置权之消灭475

第五节 特殊留置权478

第十章 占有485

第一节 总说485

第一、占有之社会作用485

第二、占有之意义489

第三、占有之分类492

第四、占有之转变496

第二节 占有之发生498

第一项 直接占有之取得498

第一款 直接占有之原始取得498

第二款 直接占有之继受取得499

第一、继受取得之原因499

第二、继受取得之效力501

第二项 间接占有之取得502

第一款 间接占有之创设取得502

第二款 间接占有之继受取得503

第三节 占有之效力504

第一项 权利之推定504

第二项 权利之取得(善意受让)506

第一、总说506

第二、善意受让之要件507

第三、善意受让之效力512

第四、善意受让之例外514

第五、善意受让例外之例外517

第三项 占有人与回复请求人之关系520

第一、总说520

第二、善意占有人与回复请求人之关系522

第三、恶意占有人与回复请求人之关系525

第四项 占有之保护529

第一、占有人之自力救济权529

第二、占有人之物上请求权531

第四节 占有之消灭535

第五节 准占有536

第一、准占有之意义536

第二、准占有之效力537

附录一:从法律观点看货币的所有权538

附录二:本书参考书目54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