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助听器信号处理关键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数字助听器信号处理关键技术
  • 邹采荣,梁瑞宇,王青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87018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177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189页
  • 主题词:助听器-信号处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字助听器信号处理关键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数字助听器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

1.2 数字助听器算法概述2

1.2.1 多通道响度补偿算法2

1.2.2 自适应降噪算法3

1.2.3 回波抑制算法3

1.2.4 降频算法3

1.2.5 助听器方向性技术3

1.2.6 其他算法4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4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5

1.5 本章小结6

参考文献6

第2章 数字助听器研究基础9

2.1 听力损失疾病及其治疗方法9

2.1.1 听力损失疾病9

2.1.2 听力损失与语言理解障碍10

2.1.3 听力损失治疗方法14

2.2 听力检测15

2.2.1 测听基础15

2.2.2 纯音听阈测试16

2.3 言语测听18

2.3.1 言语测听的设备与场地19

2.3.2 言语信号的校准20

2.3.3 言语识别阈测听21

2.3.4 言语识别率测听22

2.4 数字助听器硬件结构23

2.5 产品级全数字助听器24

2.6 汉语助听器语言策略26

2.6.1 汉语与英语的语言差异对比26

2.6.2 助听器汉语助听策略及方法28

2.7 本章小结29

参考文献29

第3章 数字助听器响度补偿原理与算法31

3.1 引言31

3.2 助听器压缩原理与方法31

3.2.1 助听器压缩背景与意义31

3.2.2 助听器压缩基本原理32

3.2.3 数字助听器压缩方法43

3.2.4 助听器处方公式47

3.3 响度补偿原理51

3.3.1 增益传递函数51

3.3.2 响度补偿基本方法52

3.3.3 声压级计算54

3.3.4 多通道响度补偿算法55

3.4 符合人耳听觉特性的滤波器组设计59

3.4.1 人耳听觉特性59

3.4.2 数字助听器八通道响度补偿模型60

3.4.3 完美重构分析与综合滤波器组实现61

3.5 实验与仿真62

3.5.1 八通道子带滤波器分析与综合测试62

3.5.2 多通道响度补偿实验65

3.6 本章小结72

参考文献73

第4章 助听器降噪算法76

4.1 引言76

4.2 助听器降噪算法概述77

4.2.1 多通道自适应降噪算法78

4.2.2 同步检测降噪算法81

4.2.3 两种降噪算法的联合使用82

4.2.4 存在的问题82

4.3 改进的多通道降噪算法83

4.3.1 多通道滤波器分解83

4.3.2 谱减法原理84

4.3.3 维纳滤波算法原理85

4.3.4 改进的降噪算法86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87

4.4.1 实验设置87

4.4.2 算法降噪性能比较87

4.4.3 算法实时性分析90

4.5 本章小结90

参考文献91

第5章 助听器回波抑制算法94

5.1 引言94

5.2 助听器回波抑制算法概述95

5.2.1 自适应增益衰减法96

5.2.2 陷波滤波器法97

5.2.3 自适应滤波器法97

5.2.4 联合算法98

5.2.5 挑战和局限99

5.3 回波抵消算法及其改进100

5.3.1 助听器回波抵消系统基本模型100

5.3.2 自适应NLMS算法102

5.3.3 自适应RLS算法103

5.3.4 自适应次梯度投影算法103

5.3.5 加权次梯度投影算法106

5.4 实验与仿真108

5.4.1 预滤波单元A(z)对回声估计性能的影响110

5.4.2 白噪声输入情况下三种算法的失调误差比较111

5.4.3 语音信号输入时三种算法的失调误差比较113

5.4.4 白噪声和语音信号输入时的均方误差比较114

5.4.5 白噪声和语音信号输入时的回声返回损耗增益值115

5.4.6 次梯度投影算法中参数ρ取值对收敛性能的影响117

5.4.7 算法复杂性分析119

5.5 本章小结120

参考文献120

第6章 助听器降频算法124

6.1 引言124

6.2 降频助听技术概述125

6.2.1 多通道声码器126

6.2.2 慢速播放126

6.2.3 频率转移127

6.2.4 频率压缩128

6.2.5 目前存在的问题128

6.3 自适应慢放移频算法129

6.3.1 慢放因子的评估129

6.3.2 噪声下的算法改进131

6.3.3 算法实现原理133

6.4 算法性能评估134

6.4.1 实验设置134

6.4.2 测试量表的信效度分析136

6.4.3 汉语识别性能分析136

6.4.4 含噪声音的识别性能比较137

6.5 本章小结139

参考文献139

第7章 助听器方向性技术142

7.1 引言142

7.2 定向麦克风技术143

7.2.1 一阶定向麦克风144

7.2.2 自适应定向麦克风146

7.2.3 二阶定向麦克风149

7.2.4 麦克风阵列150

7.3 人耳听觉定位策略及线索151

7.3.1 人耳听觉定位原理及方法151

7.3.2 人耳声源定位线索153

7.4 人耳听觉定位模型154

7.4.1 听觉外周模型154

7.4.2 定位特征的计算与选择155

7.4.3 声源估计方法156

7.5 实验与仿真158

7.5.1 实验设置158

7.5.2 理想情况下的声源方位估计160

7.5.3 含干扰源情况下的声源方位估计160

7.5.4 场景实验统计分析166

7.5.5 语音理解度实验168

7.6 本章小结169

参考文献169

第8章 展望174

参考文献1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