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学基础考试参考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 ISBN:730402310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学基础考试参考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2
一、生态学的定义2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2
三、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4
第二节 生态学的发展简史6
一、生态学的萌芽时期6
二、生态学的建立时期7
三、生态学的巩固和发展时期8
四、现代生态学时期9
五、我国生态学的研究与发展11
第三节 生态学的基本视角和研究方法12
一、生态学的基本视角12
二、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5
第二章 生物与环境19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19
一、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19
二、生态因子的概念与分类21
三、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21
第二节 生物与光因子25
一、光照强度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26
二、光质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33
三、日照长度的生态作用与光周期现象36
第三节 生物与温度因子40
一、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40
二、节律性变温的生态作用48
三、极端温度的生态作用52
第四节 生物与水因子56
一、水的生态作用56
二、生物对水因子的适应58
第五节 生物与土壤因子61
一、土壤的组成及其生态意义61
二、土壤的物理性质对生物的影响64
三、土壤的化学性质对生物的影响66
四、土壤生物对土壤的影响68
第六节 生物与大气因子70
一、空气主要组成成分对生物的影响70
二、风的生态作用72
三、植被的防风作用80
第七节 生物与地形因子81
一、地形的概念及基本类型82
二、地形要素的生态作用82
三、以地形为主导的特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85
第三章 种群生态90
第一节 种群的概念和基本特征90
一、种群的概念90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91
第二节 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95
一、环境容量95
二、内禀增长率96
三、种群增长型96
四、种群数量的变动趋势99
五、种群调节104
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106
一、种内关系107
二、种间关系111
第四节 种群的进化与适应119
一、选择与进化119
二、物种的形成与消亡121
三、生态对策124
四、协同进化126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130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130
一、生物群落的概念130
二、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131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与数量特征132
一、种类组成132
二、生物群落组成的数量特征134
三、种的多样性135
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138
一、水平结构138
二、垂直结构139
三、年龄结构142
四、群落的外貌142
五、生态位146
第四节 生物群落的发生与演替150
一、生物群落的发生与发育150
二、生物群落的演替153
三、演替顶极学说156
四、演替实例159
第五节 生物群落的分类163
一、中国植物群落分类体系163
二、英美与法瑞学派群落分类体系165
三、生物地理群落学的分类体系167
四、生物群落的分布168
第五章 生态系统179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概念179
一、系统的概念179
二、生态系统的定义及由来184
三、生态系统的一般模式186
四、生态系统的组成188
五、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90
六、生态系统的特征和主要类型193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10
一、能流的概念210
二、热力学定律和耗散结构理论213
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16
四、能源与人类社会225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229
一、生产力的概念229
二、生物量233
三、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因素234
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39
一、物质循环的基本特点239
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概念241
三、主要元素的生物地化循环244
四、物质循环的定量研究257
五、物质循环的调节259
第五节 生态系统的发展与稳定261
一、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261
二、生态系统的发展策略263
三、生态系统的稳态机制与反馈控制264
四、生态系统的控制论特点265
五、生态系统稳定的条件266
六、关于生态系统“稳态台阶”的概念267
第六节 生态平衡与生态失调267
一、生态平衡268
二、生态失调270
第六章 全球生态问题与可持续发展275
第一节 全球生态问题275
一、气候异常与温室效应276
二、资源问题279
三、环境污染285
四、人口问题288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农业292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292
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93
三、可持续农业295
第三节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工程297
一、生态农业297
二、农业生态工程301
热门推荐
- 493075.html
- 2110543.html
- 2538337.html
- 3887391.html
- 1937137.html
- 1516596.html
- 1540288.html
- 1111112.html
- 2749509.html
- 4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306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807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36366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529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4446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013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936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346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459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16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