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城市形态的整合【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捷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89462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241页
- 主题词:城市规划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城市形态的整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 导论1
1.1 问题的提出1
1.1.1 整合概念的提出1
1.1.2 整合作为研究对象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4
1.3 研究范围及方法5
1.3.1 研究范围5
1.3.2 研究方法6
1.4 重要概念的界定7
1.4.1 城市形态7
1.4.2 整合8
1.5 基本框架和内容10
1.4.3 整合与城市设计的关系10
2 城市形态整合理论的提出13
2.1 现实的需要13
2.1.1 当前中国城市形态发展的主要问题13
2.1.2 整合的必要性26
2.2 城市形态整合理论的提出26
2.2.1 从新城市主义的思想看整合26
2.2.2 当代城市的动态和多元特征28
2.2.3 探索具有自律性的城市设计理论29
2.2.4 整合——走向新的秩序31
3 城市形态整合的价值取向35
3.1 建立多元秩序35
3.1.1 当代城市的多样性35
3.1.2 当代城市的开放性39
3.1.3 拼贴与共生41
3.2.1 合理配置各种资源44
3.2 促进经济发展44
3.2.2 提高城市运转效率46
3.2.3 探索新的城市结构48
3.3 张扬人文精神51
3.3.1 重建城市形态的人文性51
3.3.2 增强城市形态的公共性58
3.4 维护城市生态62
3.4.1 城市生态与多元性62
3.4.2 城市生态与动态性63
3.4.3 面向生态的城市设计63
4.1 作为建立中介的整合70
4.1.1 凝聚与连接70
4 城市形态整合的方法70
4.1.2 从个体到综合体74
4.1.3 连续与缝合75
4.1.4 中间领域76
4.2 作为催化机制的整合78
4.2.1 形态与过程78
4.2.2 协同与建序80
4.2.3 催化作用81
4.3 作为场所转换的整合85
4.3.1 历史基因的继承和变异85
4.3.2 场所与“陌生化”86
4.3.3 功能的转换87
4.3.4 类似性城市89
5 城市形态整合的范畴93
5.1 城市空间与建筑的整合93
5.1.1 功能组织整合97
5.1.2 城市与建筑的一体化99
5.1.3 大尺度建筑与城市空间的整合101
5.1.4 地下地上城市空间的整合103
5.2 城市空间与交通的整合104
5.2.1 不同机动交通方式的整合107
5.2.2 步行与机动交通系统的整合108
5.2.3 城市空间与交通的整合109
5.3 新与旧的整合111
5.3.1 城市形态的历时性112
5.3.2 新旧整合的两种情况113
5.4 人工与自然的整合116
5.4.1 强化自然环境特征的整合117
5.4.2 联系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整合119
6.1.1 作为城市形态整合结果的立体化124
6 整合作用下城市形态发展趋势124
6.1 城市形态的立体化124
6.1.2 城市形态立体化的概念125
6.1.3 城市立体化形态的表现126
6.1.4 立体化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136
6.1.5 未来的发展137
6.2 城市空间的相互渗透138
6.2.1 作为城市形态整合结果的相互渗透138
6.2.2 城市空间的相互渗透的概念138
6.2.3 城市空间相互渗透的形态表现140
6.2.4 相互渗透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152
6.2.5 未来的发展155
6.3.2 城市形态绿色化的概念156
6.3.1 作为城市形态整合结果的绿色化156
6.3 城市形态的绿色化156
6.3.3 城市形态绿色化的主要表现157
6.3.4 绿色化对于城市形态的影响164
6.3.5 未来的发展167
7 走向新的秩序169
7.1 城市形态整合模式的探讨169
7.1.1 城市正在形成一种网络组团式的结构169
7.1.2 多个组团体现着城市整体形态的多样性171
7.1.3 组团内部着重于人性化的需求172
7.1.4 组团内的某些节点和机动交通高度结合173
7.1.5 城市景观、郊区景观和自然景观相混合175
7.2 上海城市形态整合的思考176
7.2.1 上海城市形态整合背景分析176
7.2.2 上海城市形态整合思考177
7.2.3 上海城市形态发展趋势实证的分析研究189
7.2.4 小结195
8 附录一 国内外城市设计中的整合201
8.1 国外城市设计中的整合分析201
8.1.1 美国费城市场东街城市设计——城市空间与交通的整合201
8.1.2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地区设计——新与旧的整合203
8.1.3 美国波士顿市滨水区扇形码头开发——人工与自然的整合204
8.2 同济大学城市设计研究室实践中的整合分析205
8.2.1 浙江临海市崇和门广场城市设计——新城区与旧城区整合205
8.2.2 上海静安寺地区城市设计——地下与地上整合、园林与建筑整合207
8.2.3 南京市鼓楼广场地区城市设计——多种交通整合、自然生态体系整合、历史古迹体系整合209
8.2.4 深圳市地铁天虹站地区城市设计——地下与地面公共空间整合211
9 附录二 主要参考文献213
10 附录三 图片目录222
热门推荐
- 3635981.html
- 1212741.html
- 936100.html
- 2253995.html
- 225287.html
- 539880.html
- 884744.html
- 1839774.html
- 163041.html
- 72052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503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53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093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9824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568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6667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882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946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2937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9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