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家成长制度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企业家成长制度论
  • 丁栋虹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94228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81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9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家成长制度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企业家研究的时代要求(自序)1

第一章 导言1

第一节 课题的意义1

一、理论意义3

二、实践意义7

第二节 研究内容9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9

二、研究的主要问题12

第三节 研究方法14

第二章 资产重组17

第一节 经济主体错位17

一、正视经济主体错位的现实17

二、寻求主体互动的改革模式26

三、深化国企改革必须进行三个构造29

第二节 存量资产社会化32

一、职工股份化的历史选择32

二、国有企业的前景再造41

三、中小企业的职工股份化48

第三节 增量资产个人化57

一、面向未来,重建合约57

二、企业家持股的实践运作62

三、通过企业家持大股改造国有企业70

第四节 财产权不可侵犯73

一、资产收入增加,社会进步的标志73

二、要注意观察财产的实际用途74

三、给中国的有产者“国民待遇”76

第一节 身份制度85

一、使企业家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85

第三章 企业家制度85

二、改革官本位,构建企业家职业本位机制90

三、取消对农民企业家的身份限制93

四、建立企业家成长的阶梯机制95

五、建设企业家更替机制105

第二节 创业制度110

一、创业高于就业110

二、建立全社会成员创业的激励机制111

三、科学家为何被逐出企业119

第三节 选聘制度123

一、国外企业家选拔的一般机理123

二、建设我国国营企业家选聘机制133

三、优化企业家选聘的管理工作141

第四节 分层制度145

一、企业家内部分层的理论思路146

二、企业家内部分层的实践思路150

三、优化企业组织,发挥合力效果155

第五节 决策制度158

一、建立决策支持系统159

二、杜邦决策体制的演变164

三、国有企业的决策管理167

第六节 考绩制度167

一、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意义168

二、业绩评价的国外借鉴170

三、经营业绩评价系统的技术设计177

四、规范竞争上岗企业家的考绩机制189

第七节 报酬制度194

一、企业家报酬的理论基础194

二、建立企业家报酬激励体系201

三、大力推行企业家期权制度211

四、坚决落实企业家年薪制233

五、实现激励与约束的主体统一247

第八节 督导制度250

一、企业家督导机制的模式分析251

二、分散股权,优化企业家的内部监督261

三、强化国有企业企业家的外部监督265

第九节 组织制度275

一、企业家组织化的合理性276

二、日本企业家的组织化281

三、我国企业家组织化的政策推进283

四、我国企业家组织化的实践推进288

第四章 市场机制292

第一节 测评机制292

一、人才测评的基本方法294

二、企业家测评的市场机制297

三、企业家评价的中介机构299

第二节 竞争机制300

一、允许农村企业家进城300

二、允许企业家跨区流动301

三、欢迎国外企业家入场303

四、建立人才聚集与辐射机制304

五、解决企业家错位305

第三节 信用机制307

一、企业家信用的本质307

二、企业家信用扩张310

三、建立企业家征信制度311

第一节 自然人企业313

一、私营企业313

第五章 企业模式313

二、家族企业318

三、发展自然人企业324

第二节 中小企业329

一、中小企业是企业家的重要舞台329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现实障碍分析330

三、企改新潮流:大变小331

四、中小企业促进政策框架思考333

第三节 企业并购336

一、按国企功能进行国企改革336

二、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企“三改”337

三、通过企业转制,优化企业组合338

第四节 金融支持340

一、金融中介支持系统与人力资本股份化341

二、强化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机构建设342

三、优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346

第六章 管理改革352

第一节 保护制度352

一、企业家稀缺是我国企业成长的重要约束352

二、企业家要学会自我发展与自我保护357

第二节 行为制度358

一、积极不干预经济主体本身359

二、积极干预经济主体相互关系362

三、倡导经济自由367

第三节 培训制度370

一、建立企业家培训机制370

二、建立企业家人才的“蓄水池”373

三、培育企业家精神374

参考文献377

后记3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