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改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企业改制
  • 周振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21139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改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0导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任重而道远1

0.1 中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特殊的制度创新2

0.2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各利益主体间的博弈过程 4

0.3 现代企业制度:一个刚开始的话题 6

1企业制度改革历程及其进一步改革的背景分析8

1.1 传统体制下的企业特征 9

1.1-1 基本特征 9

1.1-2 政府预算控制和权利约束 10

1.2 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 12

1.2-1 1978年—1982年:对企业的“扩权让利”12

1.2-2 1983年—1986年:“利改税”14

1.2-3 1987年—1991年: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16

1.2-4 1992年—1993年:大规模推行股份制20

1.3 1994年:改革大进程中的企业制度改革24

1.3-1 整体配套改革方案25

1.3-2 企业制度改革滞后已成为金融体制与投资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28

1.4 进一步推动企业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分析30

1.4-1 非国有企业运行的示范作用31

1.4-2 要素市场的逐步形成与规范32

1.4-3 所有者意识的觉醒34

1.4-4 社会保障与保险制度的建立35

2产权革命:国有企业改革的新探索37

2.1-2 产权革命与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架构40

2.1-3 产权革命的意义42

2.1-4 产权革命面临的困难及挑战43

2.2 产权界定与明晰化44

2.2-1 产权界定:来自各方面的共同要求44

2.2-2 产权界定中的难点47

2.3-1 产权流动与重组:意义重申48

2.3 产权流动与重组的市场化48

2.3-2 现阶段产权流动的主要形式50

2.3-3 推动国有产权流动的主要途径53

2.3-4 沪粤产权流动典型特征比较54

2.3-5 产权流动与重组中的难点及其对策56

2.4 产权交易市场:一个新兴的市场58

2.4-1 产权交易市场的兴起58

2.4-2 产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0

3改制中企业组织分化与整合:动力、结构与规模63

3.1-1 单链式与多链式组织演进模型64

3.1 简化的分析模型64

3.1-2 分析模型的前提条件及意义67

3.2 企业集团化整合:企业组织分化的结局68

3.2-1改制中的企业组织分化68

3.2-2 企业组织分化效应:社会成本向国有企业集中分布70

3.2-3 集团化整合:企业组织分化之后的理性选择72

3.3 集团化整合的相关性原则与规模边界74

3.3-1 相关性原则在实践中的制度意义75

3.3-2 企业集团的结构有效性:规模边界确定77

4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安排与企业改革80

4.1 中国国有资产管理的特殊性:历史回顾及分析81

4.1-1 传统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特征81

4.1-2 原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弊端83

4.1-3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进展85

4.1-4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难点与约束87

4.2 现有国有资产管理各种思路的评价与选择89

4.2-1 产权结构与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目标的争论89

4.2-2 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方式改革的比较91

4.2-3 国有资产宏观管理框架构想的选择92

4.3-1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方向的趋同96

4.3 国有资产管理运作机制设想96

4.3-2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原则97

4.3-3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框架构想要点99

4.3-4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100

4.4 国有资产管理的国际比较103

4.4-1国有资产的作用与分布103

4.4-2 国有资产组织形式104

4.4-3 国有资产管理机构105

4.4-4 国有资产管理方式106

4.4-5 国有资产管理规则107

4.4-6 国有资产管理权能108

4.4-7 西方国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110

5面临重组选择的国有企业债务112

5.1 中央计划体制下企业财务的平衡113

5.1-1 企业资金的供给113

5.1-2 企业盈利的吸纳114

5.1-3 企业财务的平衡115

5.2 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企业债务的累积116

5.2-1 资金供给方面的变化116

5.2-2 盈利吸纳方面的变化118

5.2-4 惊人的债务累积119

5.2-3 财务平衡主体的内部化119

5.2-5 企业债务累积的一般机制120

5.3 企业转制中的债务处置124

5.3-1 企业债务的悬置、逃避和废止124

5.3-2 企业破产:体制背景和经济背景的转变125

5.3-3 国有企业债务危机的经济影响128

5.4 债务重组:可供选择的方案128

5.4-1 配套的改革和方案的多元性128

5.4-2 财政注资,还是银行持股?129

5.4-3 相关的体制和政策考虑131

6现代企业制度与劳动力市场135

6.1 就业压力与企业冗员136

6.1-1 社会就业的蓄水池和冗员聚集136

6.1-2 负面效应和巨大的阻碍138

6.1-3 冗员过多的形成原因与机制141

6.1-4 解决冗员问题刻不容缓142

6.2 劳动力市场化流动144

6.2-1国有企业劳动力难以流动:一种制度特征144

6.2-2 劳动力低流动性的复杂影响146

6.2-3 劳动力流动受阻的障碍分析148

6.3-1目前劳动力市场发育状况150

6.3 培育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流动的有效途径150

6.3-2 促进劳动力流动的对策思路153

7企业制度创新的配套工程:社会保障体制改革155

7.1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实证分析156

7.1-1 现收现付的养老制度:面临的问题156

7.1-2 医疗保险制度:面临严重的挑战158

7.1-3 失业保险制度:亟待扩展160

7.2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剖析161

7.2-1 现行保障制度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制约162

7.2-2 现行社会保障体制的弊端163

7.2-3 管理体制的根源164

7.3 建立适应企业制度创新的社会保障体制166

7.3-1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原则166

7.3-2 重建社会保障体制的思路167

7.3-3 构建新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操作模式168

7.3-4 急需解决的若干问题171

8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性试验:股份制经济173

8.1 我国股份制发展的历史回顾174

8.1-1 孕育准备阶段(1979年—1984年)174

8.1-2 试点阶段(1984年—1986年)175

8.1-3 发展阶段(1987年—1988年)176

8.1-4曲折阶段(1989年—1990年)179

8.1-5 再发展阶段(1990年底—1994年)179

8.2 我国现阶段股份制运行机制的特征182

8.2-1以“公”为主体的联合的经济组织形式182

8.2-2 股份制企业面向市场“转制”183

8.2-3 在宏观调控和管理中有序发展185

8.3 当前股份制运作中的若干问题分析189

8.3-1法人股流通问题189

8.3-2 股票市场:投机与投资197

8.3-3 股份公司的规范化建设199

8.4 我国股份经济发展趋势及展望203

8.4-1 通过资本市场重组国有企业205

8.4-2 中国股市发展趋向:走向国际化209

9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创新:运作机制选择213

9.1 企业制度创新机制:利益调整中的博弈214

9.1-1 现代企业制度创新中的利益关系调整214

9.1-2 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内容、方式及条件217

9.2 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218

9.2-1当前企业制度创新的运作状态219

9.2-2 企业制度创新微观动力不足的原因220

9.2-3 政府与企业各自的误区221

9.2-4 企业与政府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224

9.3 完善企业制度创新的运作机制225

9.3-1 形成企业制度创新的多元主体226

9.3-2 充分发挥制度“企业家”的作用227

9.3-3 政府的作为:提供企业制度创新的活动空间229

9.3-4 发挥企业经营者在制度创新中的特殊作用232

9.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前景展望233

10附录:国外国有企业制度及其演变的比较研究236

10.1-1国有企业的定义237

10.1国外国有企业的一般分析237

10.1-2 国有企业的类型238

10.1-3 国有企业存在的意义239

10.2 国外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和国资管理类型241

10.3 对国外国有企业产权重组情况的考察244

10.3-1 新加坡的扶植——发展——民营化模式245

10.3-2 法国国有企业产权关系的演变246

10.4 对东欧国家私有化过程的比较研究249

作者简介253

上海中青年经济工作者研究中心简介256

后记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