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程 基础考试 供配电、发输变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程 基础考试 供配电、发输变电
  •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培训教程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5804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28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641页
  • 主题词:电气工程-工程师-资格考试-自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电气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程 基础考试 供配电、发输变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数 学1

1.1 空间解析几何1

1.1.1 向量的概念1

1.1.2 向量的线性运算1

1.1.3 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2

1.1.4 平面2

1.1.5 直线3

1.1.6 柱面、锥面、曲面、旋转曲面、二次曲面4

1.1.7 空间曲线6

1.2 微分学6

1.2.1 函数的几种特性6

1.2.2 极限7

1.2.3 函数的连续性9

1.2.4 导数10

1.2.5 微分12

1.2.6 微分中值定理12

1.2.7 导数的应用13

1.2.8 偏导数及全微分14

1.3 积分学16

1.3.1 不定积分的概念16

1.3.2 定积分18

1.3.3 广义积分20

1.3.4 定积分的应用20

1.3.5 重积分21

1.3.6 重积分的计算22

1.3.7 重积分的应用24

1.3.8 曲线积分25

1.4 无穷级数26

1.4.1 常数项级数26

1.4.2 正项级数敛散性判别法28

1.4.3 任意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29

1.4.4 幂级数30

1.4.5 泰勒级数31

1.4.6 傅里叶级数32

1.5 常微分方程32

1.5.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32

1.5.2 可分离变量的微分方程33

1.5.3 齐次方程33

1.5.4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33

1.5.5 全微分方程34

1.5.6 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34

1.5.7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34

1.5.8 二阶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35

1.6 线性代数35

1.6.1 行列式35

1.6.2 矩阵37

1.6.3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41

1.6.4 线性方程组的解42

1.6.5 方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44

1.6.6 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45

1.6.7 矩阵的相似对角化45

1.6.8 二次型及其标准型46

1.7 概率与数理统计48

1.7.1 随机事件48

1.7.2 概率49

1.7.3 古典型概率51

1.7.4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51

1.7.5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和常见概率分布52

1.7.6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54

1.7.7 点估计55

1.7.8 区间估计57

1.7.9 假设检验59

2 物理学61

2.1 热学61

2.1.1 气体状态参量61

2.1.2 平衡态61

2.1.3 热力学过程61

2.1.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62

2.1.5 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统计解释62

2.1.6 能量按自由度均分的原理63

2.1.7 理想气体内能64

2.1.8 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65

2.1.9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66

2.1.10 功、热量、内能67

2.1.1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和绝热过程的应用68

2.1.12 循环过程、随机效率、卡诺循环71

2.1.13 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73

2.1.14 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74

2.2 波动学76

2.2.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76

2.2.2 平面简谐波77

2.2.3 描述波的物理量77

2.2.4 波的能量、能量密度、能流、能流密度78

2.2.5 波的衍射80

2.2.6 波的干涉80

2.2.7 驻波81

2.2.8 声波与声强级83

2.2.9 多普勒效应83

2.3 光学84

2.3.1 相干光84

2.3.2 光程与光程差85

2.3.3 杨氏双缝干涉85

2.3.4 薄膜干涉86

2.3.5 迈克尔逊干涉仪89

2.3.6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89

2.3.7 单缝衍射90

2.3.8 光学仪器分辨本领91

2.3.9 衍射光栅与光谱分析92

2.3.10 X射线94

2.3.11 自然光和偏振光94

2.3.12 布儒斯特定律95

2.3.13 马吕斯定律96

2.3.14 双折射现象96

3 化学98

3.1 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98

3.1.1 原子结构98

3.1.2 核外电子的分布101

3.1.3 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101

3.1.4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价层电子排布式102

3.1.5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02

3.1.6 化学键与杂化轨道106

3.1.7 分子间力与氢键108

3.1.8 晶体的类型与物质性质109

3.2 溶液110

3.2.1 溶液的浓度及计算110

3.2.2 稀溶液的通性111

3.2.3 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112

3.2.4 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114

3.2.5 多相离子平衡115

3.3 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117

3.3.1 化学热力学简介117

3.3.2 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122

3.3.3 化学反应速率123

3.3.4 活化能与催化剂124

3.3.5 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125

3.3.6 化学平衡及其特征126

3.3.7 化学平衡的移动128

3.4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29

3.4.1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129

3.4.2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129

3.4.3 氧化剂和还原剂130

3.4.4 原电池130

3.4.5 电极电势131

3.4.6 浓度对电极电位的影响131

3.4.7 电极电势的应用132

3.4.8 电解133

3.4.9 金属腐蚀与防护134

3.5 有机化学135

3.5.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135

3.5.2 有机物的分类136

3.5.3 有机物的命名137

3.5.4 有机物的重要反应138

3.5.5 典型有机物的分子式、性质和用途144

3.5.6 几种重要的高分子合成材料147

4 理论力学151

4.1 静力学151

4.1.1 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151

4.1.2 约束与约束力152

4.1.3 受力分析与受力图155

4.1.4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力的解析表示式、力对点之矩与力对轴之矩155

4.1.5 力偶157

4.1.6 力的平移定理158

4.1.7 平面力系的简化与平衡158

4.1.8 物体系统160

4.1.9 平面静定桁架161

4.1.10 平面图形的形心确定163

4.1.11 滑动摩擦时的平衡问题163

4.2 运动学165

4.2.1 描述点运动的基本方法与运动方程165

4.2.2 刚体的基本运动166

4.2.3 点的合成运动168

4.2.4 刚体的平面运动170

4.3 动力学172

4.3.1 动力学基本定律和质点运动微分方程172

4.3.2 与质量分布有关的物理量174

4.3.3 动力学的普遍定理176

4.3.4 动静法181

4.3.5 质点的直线振动182

5 材料力学187

5.1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187

5.1.1 材料力学的基本思路187

5.1.2 杆的四种基本变形188

5.1.3 材料的力学性质189

5.2 拉伸和压缩191

5.2.1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191

5.2.2 轴向拉伸(压缩)杆横截面上的内力191

5.2.3 轴向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192

5.2.4 轴向拉压杆斜截面上的应力192

5.2.5 强度条件193

5.2.6 轴向拉压杆的变形——虎克定律193

5.3 剪切和挤压194

5.3.1 剪切的实用计算194

5.3.2 挤压的实用计算194

5.3.3 切应力互等定理及剪切胡克定律195

5.4 扭转195

5.4.1 扭转的概念195

5.4.2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扭矩196

5.4.3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强度条件196

5.4.4 圆轴扭转时,扭转角的计算及刚度条件197

5.5 截面几何性质198

5.5.1 静矩198

5.5.2 形心198

5.5.3 惯性矩198

5.5.4 惯性半径199

5.5.5 极惯性矩199

5.5.6 惯性积199

5.5.7 平行移轴公式199

5.5.8 形心主轴和形心主惯矩199

5.6 弯曲200

5.6.1 平面弯曲200

5.6.2 剪力与弯矩201

5.6.3 荷载集度与剪力、弯矩间的微分关系及应用201

5.6.4 弯曲中心的概念202

5.6.5 弯曲应力203

5.6.6 弯曲变形205

5.6.7 积分法计算梁的变形205

5.6.8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206

5.7 应力状态206

5.7.1 应力状态的概念206

5.7.2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方法207

5.7.3 广义胡克定律208

5.7.4 强度理论209

5.8 组合变形210

5.8.1 杆件在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210

5.8.2 斜弯曲210

5.8.3 拉(压)弯组合变形211

5.8.4 弯扭组合变形213

5.8.5 拉伸(压缩)、扭转和弯曲的组合214

5.9 压杆稳定214

5.9.1 压杆稳定性的概念214

5.9.2 细长压杆的临界力214

5.9.3 临界应力、系统、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215

5.9.4 临界应力总图215

5.9.5 压杆和稳定校核216

5.9.6 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216

6 流体力学217

6.1 流体的主要物性与流体静力学217

6.1.1 易流动性217

6.1.2 流体的密度217

6.1.3 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217

6.1.4 流体的黏性与牛顿内摩擦定律218

6.1.5 作用在流体上的力219

6.1.6 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219

6.1.7 重力作用下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220

6.1.8 作用在平面上的液体总压力222

6.2 流体动力学基础223

6.2.1 流体运动的基本概念223

6.2.2 恒定总流的连续性方程224

6.2.3 欧拉运动微分方程225

6.2.4 恒定总流的能量方程225

6.2.5 恒定总流的动量方程227

6.3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228

6.3.1 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228

6.3.2 均匀流基本方程228

6.3.3 圆管中的层流运动229

6.3.4 圆管中的紊流运动231

6.3.5 局部水头损失233

6.3.6 减小阻力的措施233

6.4 孔口、管嘴管道流动234

6.4.1 孔口出流234

6.4.2 管嘴出流236

6.4.3 有压管道恒定流237

6.5 明渠恒定流239

6.5.1 概述239

6.5.2 明渠均匀流的形成条件和水力特征239

6.5.3 明渠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及断面水力要素239

6.5.4 水力最优断面241

6.5.5 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的几类问题241

6.5.6 圆形断面无压排水管水力计算242

6.5.7 明渠非均匀流基本概念243

6.6 渗流、井和集水廊道246

6.6.1 渗流的概念246

6.6.2 水在土中的几种状态246

6.6.3 渗流基本定律246

6.6.4 集水廊道248

6.6.5 潜水井248

6.6.6 自流井249

6.6.7 大口井249

6.7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250

6.7.1 流动相似的基本概念250

6.7.2 相似原理251

6.7.3 相似准则252

6.7.4 量纲分析254

6.7.5 π定理255

7 电气与信息257

7.1 电磁学概念257

7.1.1 电荷与电场257

7.1.2 库仑定律与电场强度257

7.1.3 高斯定律258

7.1.4 电流与磁场258

7.1.5 安培环路定律259

7.1.6 电磁感应定律259

7.1.7 洛仑兹力260

7.2 电路知识261

7.2.1 电路的组成261

7.2.2 电路的基本物理过程262

7.2.3 理想电路元件及约束关系262

7.2.4 电路模型264

7.2.5 欧姆定律265

7.2.6 基尔霍夫定律266

7.2.7 支路电流法266

7.2.8 电压源与电流源模型的等效互换268

7.2.9 戴维南定理269

7.2.10 叠加定理269

7.2.11 正弦交流电的时间函数描述270

7.2.12 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271

7.2.13 复阻抗及阻抗272

7.2.14 交流电路功率及功率因数273

7.2.15 交流电路稳态分析的相量法275

7.2.16 三相电路及用电安全276

7.2.17 电路暂态及一阶电路暂态分析280

7.2.18 电路频率特性281

7.3 电动机与变压器284

7.3.1 理想变压器284

7.3.2 变压器286

7.3.3 三相异步电动机286

7.3.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291

7.3.5 简单继电—接触控制电路292

7.4 信号与信息295

7.4.1 信号与信息295

7.4.2 信号的分类296

7.4.3 模拟信号的描述与处理297

7.4.4 模拟信号的处理301

7.4.5 数字信号与信息302

7.4.6 数字信号的逻辑编码与逻辑运算304

7.4.7 数字信号的数值编码与数值运算307

7.5 模拟电子技术310

7.5.1 晶体二极管310

7.5.2 二极管单相整流电路311

7.5.3 晶体三极管312

7.5.4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313

7.5.5 射极跟随器的阻抗变换317

7.5.6 运算放大器318

7.6 数字电子技术321

7.6.1 逻辑门及逻辑功能321

7.6.2 逻辑代数运算法则322

7.6.3 简单组合逻辑电路322

7.6.4 触发器323

7.6.5 数字寄存器325

7.6.6 脉冲计数器325

7.7 计算机系统326

7.7.1 计算机的发展326

7.7.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326

7.7.3 计算机硬件系统327

7.7.4 计算机软件系统328

7.7.5 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329

7.7.6 计算机操作系统329

7.7.7 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330

7.8 信息表示331

7.8.1 计算机中的数制331

7.8.2 数据存储单位331

7.8.3 计算机中数值数据的表示332

7.8.4 计算机内非数值数据的表示332

7.8.5 信息及其主要特征333

7.9 常用操作系统333

7.9.1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333

7.9.2 进程和处理器管理333

7.9.3 存储器管理功能334

7.9.4 设备管理功能334

7.9.5 文件管理功能334

7.10 计算机网络334

7.10.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334

7.10.2 网络管理335

7.10.3 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335

7.10.4 Windows 中的网络应用336

8 法律法规337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337

8.1.1 总则337

8.1.2 建筑许可337

8.1.3 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337

8.1.4 建筑工程监理338

8.1.5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338

8.1.6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338

8.1.7 法律责任338

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39

8.2.1 总则339

8.2.2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339

8.2.3 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339

8.2.4 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339

8.2.5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339

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340

8.3.1 总则340

8.3.2 招标340

8.3.3 投标340

8.3.4 开标、评标和中标340

8.3.5 法律责任341

8.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41

8.4.1 一般规定341

8.4.2 合同的订立341

8.4.3 合同的效力342

8.4.4 合同的履行342

8.4.5 合同的变更和转让342

8.4.6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342

8.4.7 违约责任343

8.4.8 其他规定343

8.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343

8.5.1 总则343

8.5.2 行政许可的设定343

8.5.3 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344

8.5.4 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344

8.5.5 行政许可的费用345

8.6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345

8.6.1 总则345

8.6.2 节约管理345

8.6.3 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345

8.6.4 节能技术进步346

8.6.5 激励措施346

8.6.6 法律责任346

8.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46

8.7.1 总则346

8.7.2 环境监督管理346

8.7.3 保护和改善环境347

8.7.4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347

8.7.5 法律责任347

8.8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348

8.8.1 总则348

8.8.2 资质资格管理348

8.8.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348

8.8.4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348

8.8.5 监督管理349

8.9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349

8.9.1 总则349

8.9.2 建设单位质量责任和义务349

8.9.3 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349

8.9.4 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349

8.9.5 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349

8.9.6 建设工程质量保修350

8.1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50

8.10.1 总则350

8.10.2 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350

8.10.3 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350

8.10.4 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350

8.10.5 监督管理350

8.10.6 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351

9 工程经济352

9.1 资金的时间价值352

9.1.1 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352

9.1.2 利息及计算352

9.1.3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353

9.1.4 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表与现金流量图353

9.1.5 资金等值计算的常用公式及应用354

9.1.6 复利系数表的使用356

9.2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357

9.2.1 项目的分类357

9.2.2 项目的计算期357

9.2.3 财务效益与费用358

9.2.4 营业收入358

9.2.5 补贴收入358

9.2.6 建设投资358

9.2.7 建设期利息359

9.2.8 流动资金360

9.2.9 总成本费用360

9.2.10 经营成本360

9.2.11 项目评价涉及的税费360

9.2.12 总投资形成的资产361

9.3 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362

9.3.1 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362

9.3.2 资金成本363

9.3.3 债务偿还的主要方式364

9.4 财务分析365

9.4.1 财务评价的内容365

9.4.2 盈利能力分析365

9.4.3 偿债能力分析368

9.4.4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369

9.4.5 财务分析报表369

9.4.6 基准收益率369

9.5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370

9.5.1 经济费用和效益370

9.5.2 社会折现率370

9.5.3 影子价格371

9.5.4 影子汇率371

9.5.5 影子工资372

9.5.6 经济净现值372

9.5.7 经济内部收益率372

9.5.8 经济效益费用比372

9.6 不确定性分析373

9.6.1 盈亏平衡分析373

9.6.2 敏感性分析374

9.7 方案经济比选376

9.7.1 方案比选的类型376

9.7.2 方案经济比选的方法376

9.7.3 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377

9.8 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378

9.8.1 改扩建项目特点378

9.8.2 改扩建项目的经济评价使用的五种数据378

9.8.3 改扩建项目财务分析的层次379

9.9 价值工程379

9.9.1 价值工程原理379

9.9.2 价值工程的实施步骤379

9.9.3 提高价值工程的基本途径380

9.9.4 价值工程对象选择的方法380

9.9.5 功能分析382

9.9.6 功能评价382

9.9.7 价值评价382

9.9.8 改进方案创新、实施和评价382

10 电路与电磁场383

10.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383

10.1.1 电路的概念383

10.1.2 电阻元件383

10.1.3 独立电压源384

10.1.4 独立电流源384

10.1.5 受控电压源384

10.1.6 受控电流源385

10.1.7 电容元件385

10.1.8 电感元件386

10.1.9 耦合电感386

10.1.10 理想变压器387

10.1.11 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387

10.1.12 基尔霍夫定律388

10.2 电路的分析方法389

10.2.1 电路的等效变换方法389

10.2.2 节点电压法392

10.2.3 回路电流法393

10.2.4 叠加定理394

10.2.5 戴维南定理394

10.2.6 诺顿定理395

10.3 正弦电流电路395

10.3.1 正弦量395

10.3.2 正弦量的相位关系396

10.3.3 正弦量的有效值396

10.3.4 正弦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396

10.3.5 电感元件电流电压关系的相量形式397

10.3.6 电容元件电流、电压关系的相量形式397

10.3.7 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398

10.3.8 复阻抗398

10.3.9 复导纳399

10.3.10 正弦稳态电路400

10.3.11 正弦电流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400

10.3.12 频率特性401

10.3.13 三相电源和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402

10.3.14 对称三相电路及特点402

10.3.15 三相功率403

10.3.16 对称三相电路分析的相量方法404

10.3.17 不对称三相电路405

10.4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405

10.4.1 傅里叶级数分解405

10.4.2 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的定义406

10.4.3 非正弦周期电路的分析方法407

10.5 简单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408

10.5.1 换路定则408

10.5.2 动态电路的初始条件408

10.5.3 一阶电路的概述409

10.5.4 一阶电路的全响应409

10.5.5 二阶电路及其方程410

10.5.6 二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形式411

10.6 静电场412

10.6.1 常用术语412

10.6.2 电场强度413

10.6.3 电位415

10.6.4 电力线416

10.6.5 电通量416

10.6.6 高斯定理417

10.6.7 镜像法418

10.6.8 电轴法420

10.6.9 电场力及其计算421

10.6.10 电容和部分电容422

10.7 恒定电场423

10.7.1 恒定电流、恒定电场和电流密度423

10.7.2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424

10.7.3 焦耳定律的微分形式424

10.7.4 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及计算424

10.7.5 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425

10.7.6 电导425

10.7.7 接地电阻426

10.8 恒定磁场426

10.8.1 磁感应强度426

10.8.2 磁化强度427

10.8.3 磁场强度428

10.8.4 恒定磁场中的基本方程428

10.8.5 分界面上的衔接条件428

10.8.6 安培环路定律的应用429

10.8.7 自感与互感429

10.8.8 磁场能量430

10.8.9 磁场力430

10.8.10 法拉第的观点431

10.9 均匀传输线431

10.9.1 均匀传输线的基本方程431

10.9.2 正弦稳态分析方法432

10.9.3 均匀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和阻抗匹配433

11 模拟电子技术434

11.1 半导体及二极管434

11.1.1 PN结的形成及单向导电性434

11.1.2 半导体二级管434

11.1.3 稳压管435

11.2 放大电路基础435

11.2.1 基本放大电路435

11.2.2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436

11.2.3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437

11.2.4 反馈的概念和判断方法438

11.2.5 关于反馈的其他知识439

11.2.6 自激产生的原因、条件及消除自激的方法439

11.3 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和运算电路439

11.3.1 差动放大电路439

11.3.2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特点和组成440

11.3.3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441

11.3.4 复合管的组成原则、电流放大系数及复合管共射放大电路441

11.3.5 恒流源作有源负载和偏置电路442

11.3.6 理想运算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442

11.3.7 模拟乘法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445

11.4 信号处理电路445

11.4.1 滤波器的概念及种类445

11.4.2 低通有源滤波电路446

11.4.3 高通与低通滤波电路的对偶关系447

11.4.4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448

11.4.5 迟滞比较器449

11.4.6 检波器工作原理449

11.4.7 采样保持电路的工作原理449

11.5 信号发生电路450

11.5.1 正弦波电路振荡的条件450

11.5.2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450

11.5.3 RC正弦波振荡电路450

11.5.4 LC正弦波振荡电路451

11.5.5 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发生器454

11.6 功率放大电路456

11.6.1 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456

11.6.2 OCL甲乙类互补对称的功率放大电路457

11.7 直流稳压电源459

11.7.1 全波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459

11.7.2 电容滤波电路459

11.7.3 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461

11.7.4 硅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中限流电阻的选择462

11.7.5 三端集成稳压器463

12 数字电子技术464

12.1 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464

12.1.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464

12.1.2 数制464

12.1.3 码制465

12.1.4 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466

12.1.5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及表达方式467

12.2 集成逻辑门电路468

12.2.1 TTL 门电路(与非门)468

12.2.2 集电极开路门电路(OC门)469

12.2.3 三态门电路(TSL 门)470

12.2.4 NMOS反相器470

12.2.5 CMOS反相器470

12.2.6 CMOS传输门471

12.3 数字基础及逻辑函数化简472

12.3.1 逻辑代数的基本运算关系472

12.3.2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和基本定理472

12.3.3 逻辑函数的建立、表达方法及相互转换473

12.3.4 逻辑函数的最小项和最大项474

12.3.5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474

12.3.6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画法、填写方法及化简方法474

12.4 集成组合逻辑电路475

12.4.1 组合逻辑电路的概述475

12.4.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476

12.4.3 编码器476

12.4.4 组合逻辑电路的概述476

12.4.5 数字显示译码器478

12.4.6 多路选择器及多路分配器479

12.4.7 加法器480

12.4.8 数码比较器482

12.4.9 存储器482

12.4.10 可编程逻辑阵列483

12.5 触发器484

12.5.1 RS触发器484

12.5.2 同步D触发器487

12.5.3 主从JK触发器488

12.5.4 T触发器489

12.5.5 触发器功能的转换490

12.6 时序逻辑电路491

12.6.1 时序逻辑电路的特点及组成491

12.6.2 时序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491

12.6.3 计数器491

12.6.4 数码寄存器494

12.6.5 移位寄存型序列信号发生器和计数型序列信号发生器496

12.7 脉冲波形的产生497

12.7.1 多谐振荡器497

12.7.2 单稳态触发器498

12.7.3 施密特触发器499

12.7.4 555定时器500

12.7.5 555定时器应用电路501

12.8 数模和模数转换503

12.8.1 数模(D/A)转换器503

12.8.2 模数(A/D)转换器505

12.8.3 典型的集成数模和模数转换器508

12.8.4 取样—保持电路509

13 电气工程基础510

13.1 电力系统的基础知识510

13.1.1 电力系统运行的特点和基本要求510

13.1.2 电能质量的各项指标510

13.1.3 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接线方式及特点511

13.1.4 我国规定的网络额定电压与发电机、变压器等元件的额定电压512

13.1.5 电力网络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及对应的电压等级513

13.2 电力线路、变压器的参数与等值电路514

13.2.1 电阻514

13.2.2 电抗514

13.2.3 输电线路的电导515

13.2.4 电纳515

13.2.5 输电线路的等值电路516

13.2.6 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及参数计算516

13.2.7 电网等值电路中有名值和标幺值参数的简单计算518

13.3 简单电网的潮流计算520

13.3.1 电压降落520

13.3.2 电压损耗和电压偏移521

13.3.3 功率损耗521

13.3.4 开式网络的潮流计算521

13.3.5 简单闭式网络的潮流计算522

13.3.6 输电线路中功率的流向与电压相角和幅值的关系523

13.3.7 输电线路的空载与负载运行特性524

13.4 无功功率平衡和电压调整525

13.4.1 无功功率平衡的概念和基本要求525

13.4.2 电力系统中各类无功电源的调节特性525

13.4.3 利用电容器进行补偿调压的原理与方法527

13.5 短路电流计算531

13.5.1 实用短路电流计算的近似条件531

13.5.2 恒定电势源电路的三相短路分析533

13.5.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的原理和方法533

13.5.4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实用计算536

13.5.5 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步骤537

13.5.6 短路容量的概念537

13.5.7 短路冲击电流538

13.5.8 最大有效值电流539

13.5.9 同步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的正、负、零序等值电路539

13.5.10 简单电网的正、负、零序网络的确定方法545

13.5.11 不对称短路的故障边界条件和相应的复合序网546

13.5.12 故障时各序网中各序电流和电压的计算551

13.5.13 电流、电压对称分量经过ㄚ/△—11变压器后的相位变换552

13.6 变压器553

13.6.1 三相组式变压器及三相芯式变压器结构特点553

13.6.2 变压器额定值的含义及作用554

13.6.3 变压器变比和参数的测定方法554

13.6.4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558

13.6.5 变压器的电势平衡方程式及各量含义558

13.6.6 变压器的电压调整率560

13.6.7 变压器的空载合闸电流561

13.6.8 变压器的效率562

13.6.9 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和铁芯结构对谐波电流、谐波磁通的影响563

13.6.10 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的判断方法564

13.6.11 变压器的绝缘系统、冷却方式及允许温升566

13.7 感应电动机567

13.7.1 感应电动机的种类567

13.7.2 感应电动机的主要结构567

13.7.3 感应电动机的额定值569

13.7.4 感应电动机的转差率569

13.7.5 感应电动机的基本方程式、等值电路、功率和电磁转矩570

13.7.6 感应电动机的三种运行状态及判断方法573

13.7.7 感应电动机的工作特性573

13.7.8 感应电动机的启动特性574

13.7.9 感应电动机常用的启动方法575

13.7.10 感应电动机常用的调速方法576

13.7.11 转子电阻对感应电动机转动性能的影响577

13.7.12 电机的发热过程、绝缘系统、允许温升及其确定和冷却方式579

13.7.13 感应电动机的拖动形式及各自的特点581

13.7.14 感应电动机运行及维护工作的要点582

13.8 同步电机584

13.8.1 同步电机的额定值584

13.8.2 同步电机电枢反应584

13.8.3 反应电抗、漏电抗与同步电抗586

13.8.4 同步发电机并入电网的条件和方法587

13.8.5 同步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方法588

13.8.6 同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589

13.8.7 同步发电机的绝缘系统、温升要求和冷却方式591

13.8.8 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系统592

13.8.9 同步发电机运行和维护工作的要点594

13.9 过电压及绝缘配合595

13.9.1 电力系统过电压的种类595

13.9.2 雷电过电压的特性595

13.9.3 接地和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基本概念596

13.9.4 氧化锌避雷器的基本特性597

13.9.5 避雷针、避雷线保护范围的确定598

13.10 断路器600

13.10.1 断路器的作用、功能、分类600

13.10.2 断路器主要性能与参数的含义603

13.10.3 断路器常用的熄弧方法604

13.10.4 断路器运行和维护工作的要点606

13.11 互感器609

13.11.1 电流、电压互感器的工作原理、接线形式及负载要求609

13.11.2 电流、电压互感器在电网中的配置原则与接线形式612

13.11.3 各种形式互感器的构造及性能特点614

13.12 电气主接线616

13.12.1 电气主接线的主要形式及对电气主接线的基本要求616

13.12.2 各种主接线中主要电气设备的作用和配置原则623

13.12.3 各电压等级电气主接线限制短路电流的方法623

13.13 电气设备选择624

13.13.1 电气设备选择和校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624

13.13.2 硬母线的选择和校验6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