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王书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156944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506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522页
- 主题词:药用植物-栽培-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论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的特点1
一、药用植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1
二、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的特点1
第二节 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和现状3
一、药用植物栽培的历史概况3
二、药用植物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6
第三节 中药材GAP产生的背景、内容与特点7
一、中药材GAP产生的背景8
二、中药材GAP的基本内容9
三、中药材GAP的特点9
第四节 药用植物栽培种类的区域分布10
第二章 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13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3
一、药用植物的生长周期13
二、药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14
三、药用植物生长的相关性15
第二节 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生态因子的关系17
一、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温度17
二、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光照19
三、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水分21
四、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营养22
五、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空气24
第三节 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土壤的关系24
一、土壤的形成25
二、土壤剖面结构25
三、土壤质地27
四、土壤养分28
五、土壤水分30
六、土壤酸碱性33
七、土壤合理利用与改良33
第四节 药用植物生长发育与肥料的关系35
一、肥料的种类和性质35
二、肥料的合理施用原则38
三、肥料的施肥方法40
四、肥料的无害化处理41
第五节 药用植物产量与品质的形成42
一、药用植物产量42
二、药材的品质45
第三章 药用植物的种质资源与良种培育48
第一节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特性和鉴定48
一、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特点48
二、药用植物种质资源鉴定的意义50
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方法51
第二节 药用植物引种驯化54
一、引种驯化的原理55
二、引种驯化的原则55
三、引种驯化的方法56
四、药用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57
第三节 药用植物的良种培育57
一、育种的理论基础和原始材料58
二、药用植物的育种方法60
三、药用植物良种的繁育与复壮63
第四章 药用植物的繁殖方法68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种子繁殖68
一、种子的采收68
二、种子的储藏68
三、种子的寿命69
四、种子的休眠70
五、种子的萌发71
六、种子的质量检验72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营养繁殖74
一、分离繁殖74
二、扦插繁殖75
三、压条繁殖77
四、嫁接繁殖78
第三节 药用植物的试管育苗82
一、试管育苗的原理82
二、试管育苗的基本设施85
三、试管育苗的方法86
第四节 药用植物的无土栽培89
一、无土栽培的类型89
二、无土栽培的技术要点91
第五章 药用植物的种植技术94
第一节 栽培制度94
一、栽培植物布局的内容与原则94
二、复种95
三、间作、混作、套作与立体种植97
四、轮作与连作99
第二节 土壤耕作101
一、土壤耕翻101
二、表土耕作102
三、免耕少耕法104
第三节 播种、育苗与移栽104
一、播种104
二、育苗108
三、移栽110
第四节 田间管理111
一、间苗、定苗与补苗111
二、中耕、培土与除草111
三、追肥112
四、灌溉与排水112
五、打顶与摘蕾113
六、整枝修剪113
七、覆盖、遮荫和支架116
第五节 植物化控技术在药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117
一、植物激素与生长调节剂117
二、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应注意的问题120
第六节 药用真菌的人工栽培121
一、药用真菌的生态特性121
二、药用真菌人工栽培的基本设备123
三、培养基的配方和制备123
四、药用真菌人工栽培的一般方法125
五、菌种的保藏与复壮126
第六章 药用植物病虫害及其防治128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病害128
一、生理性病害128
二、侵染性病害129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虫害131
一、植物昆虫的生物学特性131
二、药用植物重要的害虫及其危害133
第三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发生特点和防治原则135
一、药用植物病害的发生特点135
二、药用植物虫害的发生特点136
三、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原则137
第四节 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137
一、植物检疫137
二、农业防治138
三、生物防治139
四、物理防治141
五、化学防治141
第五节 中药材GAP对农药使用的要求141
一、农药使用的一般原则141
二、允许使用的农药种类142
三、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144
第七章 药用植物采收加工与质量检测146
第一节 药用植物的采收146
一、采收时间的确定146
二、采收的一般原则和方法147
第二节 药用植物的初加工148
一、产地加工的目的与任务149
二、产地加工的设备与场所149
三、产地加工的方法150
四、产地加工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因素153
五、药材的包装与贮藏154
第三节 中药材的质量检测155
一、中药材的基原鉴定155
二、外观要求和杂质含量156
三、活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156
四、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卫生指标156
第八章 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57
第一节 保护野生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目的与意义157
一、我国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状况157
二、保护野生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目的意义158
第二节 野生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与抚育159
一、野生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措施159
二、野生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抚育方法161
第三节 野生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163
一、野生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则163
二、野生珍稀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164
第九章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材生产中的应用165
第一节 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和特点165
一、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165
二、现代生物技术的特点167
第二节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材生产中的应用167
一、转基因工程167
二、组织培养168
三、细胞培养168
第三节 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材生产中的作用169
一、药用植物种苗的脱毒与快速繁殖169
二、药用植物良种的培育170
三、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鉴定172
第十章 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基地(中药材GAP基地)的建设173
第一节 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意义和原则173
一、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目的意义173
二、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74
第二节 中药材GAP基地生态环境质量要求与监测175
一、中药材GAP基地生态环境质量要求175
二、中药材GAP基地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体系178
第三节 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制定184
一、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制定的原则184
二、中药材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的基本内容184
第三节 中药材GAP基地的文件管理185
各论187
第十一章 全草类药材的栽培187
第一节 薄荷187
第二节 广藿香194
第三节 石斛200
第十二章 根和根茎类药材的栽培208
第一节 人参208
第二节 三七217
第三节 黄连228
第四节 当归239
第五节 泽泻253
第六节 川芎262
第七节 附子(川乌)269
第八节 丹参276
第九节 白术283
第十节 甘草290
第十一节 地黄296
第十二节 巴戟天305
第十三节 麦冬313
第十四节 党参320
第十五节 黄芪327
第十六节 板蓝根(大青叶)333
第十七节 浙贝母337
第十八节 北沙参345
第十九节 玉竹351
第二十节 天麻357
第十三章 花类药材的栽培371
第一节 金银花371
第二节 红花379
第三节 菊花386
第十四章 果实和种子类药材的栽培394
第一节 山茱萸394
第二节 佛手402
第三节 枸杞410
第四节 瓜蒌419
第五节 砂仁428
第六节 薏苡仁436
第十五章 皮类药材的栽培443
第一节 杜仲443
第二节 黄柏450
第十六章 菌类药材的栽培456
第一节 茯苓456
第二节 灵芝462
实训指导469
实训一 种子品质检验及普通发芽实验469
实训二 种子活力的快速测定471
实训三 药用植物的授粉技术473
实训四 药用植物的扦插繁殖技术474
实训五 药用植物的嫁接繁殖技术476
实训六 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的配制和使用478
实训七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479
实训八 土壤自然含水量的测定481
实训九 土壤pH值的测定483
实训十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法)484
实训十一 土壤铵态氮、硝态氮的测定486
实训十二 土壤速效钾的测定(1mol/L中性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489
实训十三 土壤有效磷的测定(0.5mol/L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490
实训十四 MS培养基的制作492
实训十五 百合鳞茎的组织培养495
实训十六 药用植物病原真菌和线虫的形态观察497
附录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499
主要参考文献505
热门推荐
- 1685134.html
- 3704873.html
- 62945.html
- 510232.html
- 1019059.html
- 300771.html
- 2737358.html
- 3241733.html
- 3532015.html
- 24356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263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829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734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3564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1694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593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035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22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68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39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