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非再生资源开发中价值补偿的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非再生资源开发中价值补偿的研究
  • 张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780234031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39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资源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非再生资源开发中价值补偿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非再生资源价值补偿的内涵1

1.2 非再生资源价值补偿模式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4

1.2.1 使用者成本(所有权价值)补偿5

1.2.2 矿业权价值补偿5

1.2.3 外部环境成本补偿6

1.3 本研究的现实背景与意义7

1.3.1 非再生资源价值补偿模式的研究是对经济学基本理论的重要应用8

1.3.2 价值补偿模式的研究是我国非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政策设计的有益参考8

1.3.3 对能源富集区价值补偿模式的研究是重塑我国东西部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10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全书结构11

1.4.1 研究思路11

1.4.2 研究方法11

1.4.3 全书结构12

1.5 本研究创新之处14

第2章 非再生资源开发中价值补偿的研究综述15

2.1 对非再生资源价值构成的研究15

2.2 对非再生资源开发中使用者成本补偿的研究17

2.2.1 霍特林法则:使用者成本补偿的理论渊源17

2.2.2 使用者成本补偿对代际公平的意义19

2.2.3 使用者成本的补偿渠道21

2.2.4 使用者成本的补偿对象23

2.3 对非再生资源开发中矿业权价值补偿的研究25

2.4 对非再生资源开发中外部环境成本补偿的研究26

2.4.1 庇古税及绿色税制改革26

2.4.2 谈判型补偿交易27

2.4.3 居民环境权的法律保障28

2.4.4 对“污染者付费”原则的探讨与质疑30

2.5 对陕北地区非再生资源开发中价值补偿的专题研究32

2.6 小结34

第3章 非再生资源价值补偿的理论基础35

3.1 非再生资源的价值构成与产权权益35

3.1.1 非再生资源的所有权价值36

3.1.2 非再生资源的矿业权价值37

3.1.3 非再生资源开发中居民环境权的价值40

3.2 非再生资源开发中价值损失的制度根源及改进43

3.2.1 市场失灵导致价值损失44

3.2.2 政府失灵导致价值损失45

3.2.3 价值补偿的制度设计46

3.3 非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补偿的理论分析47

3.3.1 非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使用者成本补偿47

3.3.2 使用者成本补偿的关键变量49

3.3.3 使用者成本的补偿渠道51

3.3.4 使用者成本的补偿对象: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矿区居民的利益分配55

3.4 非再生资源勘探开采成本补偿的理论模式59

3.4.1 矿业权交易市场59

3.4.2 矿产品市场59

3.5 非再生资源开发中外部环境成本的补偿60

3.5.1 采矿企业对环境成本的事后补偿方式60

3.5.2 事前的损害补偿方式——庇古税69

3.5.3 社会补偿:超越“污染者付费”原则69

3.5.4 各级政府对环境成本的补偿73

3.6 小结75

第4章 非再生资源价值补偿的国际经验77

4.1 国外非再生资源的产权安排77

4.1.1 国外非再生资源所有权安排77

4.1.2 国外矿业权设置及其补偿体系79

4.2 矿租的征收方式及分配83

4.2.1 以规范的矿租形式实现使用者成本补偿83

4.2.2 能源富集区政府与居民对矿业租金的分享88

4.3 矿业权价值补偿的国际经验92

4.4 对资源型产品的市场化定价96

4.5 国外非再生资源开发中环境成本的补偿98

4.5.1 通过综合环境管理措施,督促矿山企业履行环境治理义务98

4.5.2 事后的损害赔偿制度103

4.5.3 社会补偿的各种形式105

4.5小结110

第5章 陕北地区非再生资源开发现状及价值损失111

5.1 陕北地区非再生资源开发现状111

5.1.1 石油112

5.1.2 天然气113

5.1.3 煤炭114

5.2 陕北地区煤、油、气资源开发中的使用者成本损失116

5.2.1 采收率低,“采富弃贫”现象严重116

5.2.2 资源耗竭速度过快118

5.2.3 陕北地区非再生资源开发中的使用者成本测算119

5.3 陕北地区非再生资源开发中的环境成本评估122

5.3.1 水资源的占用与污染123

5.3.2 大气污染126

5.3.3 土地被占用和破坏的成本127

5.3.4 地质灾害、荒漠化、污染事故130

5.3.5 用条件估值法估算外部环境成本133

5.4 小结135

第6章 陕北地区非再生资源产权界定与价值补偿137

6.1 陕北地区非再生资源产权制度的历史沿革137

6.1.1 中央企业垄断开发的传统制度137

6.1.2 多元化开采主体的形成138

6.1.3 资源开采主体的上收趋势与产权纷争140

6.2 不同类型开采企业的经济效率与生态补偿绩效比较142

6.2.1 不同类型企业生产效率的比较142

6.2.2 不同类型企业制度效率的比较145

6.2.3 不同类型企业环境破坏及补偿的比较147

6.3 非再生资源产权制度的效率与公平评判148

6.3.1 产权界定有待清晰149

6.3.2 中央企业垄断矿业权,可执行性差151

6.3.3 产权的不安全、不稳定155

6.4 非再生资源的产权安排——模式选择156

6.4.1 非再生资源产权安排与所有权价值补偿的理想模式158

6.4.2 非再生资源产权安排与所有权价值补偿的现实模式159

6.5 小结163

第7章 陕北非再生资源价值损失的制度根源:管理体制及政策因素165

7.1 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使用者成本补偿不足165

7.1.1 矿业权价款的收取与使用有待规范166

7.1.2 现行资源税的设计缺陷167

7.1.3 现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设计缺陷170

7.2 现行矿业权价值补偿模式的缺陷172

7.2.1 税制与成本核算的缺陷172

7.2.2 矿业权合法交易的萎缩与非法交易的并存174

7.2.3 资源价格管制178

7.3 现行环境成本补偿模式及其缺陷181

7.3.1 谈判型补偿交易效果不佳181

7.3.2 环境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不完善182

7.3.3 环境税、复垦保证金等未能充分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185

7.3.4 禁制原则的执行率低188

7.3.5 社会补偿缺位189

7.3.6 国家补偿缺位189

7.4 资源价值补偿的外部监管体制不完善192

7.4.1 行政管理体制有待协调192

7.4.2 环境执法不力193

7.5小结196

第8章 我国非再生资源价值补偿的模式构建197

8.1 非再生资源使用者成本补偿的模式构建197

8.1.1 矿业权的有偿取得197

8.1.2 进一步完善资源税税制200

8.1.3 资源补偿费改革201

8.1.4 石油特别收益金的征收202

8.1.5 矿区居民对矿业租金的分享机制203

8.2 非再生资源勘探开采成本的补偿模式205

8.2.1 对勘查投入的经济激励政策205

8.2.2 发展完善矿业权交易207

8.2.3 矿产品价格的市场化208

8.2.4 资源的就地转化210

8.3 非再生资源开发中环境成本的补偿模式构建211

8.3.1 贯彻“污染者付费”原则,落实企业的出资义务和赔偿责任211

8.3.2 探索社会化的损害补偿模式214

8.3.3 以政府为主体的环境成本补偿217

8.4 非再生资源价值补偿的总体模式与实施220

8.5 营造资源价值补偿的良好外部环境224

8.5.1 完善法制,统一规划225

8.5.2 强化行政监管226

8.6 小结228

后记229

参考文献23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