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建设规范汇编 6 工业附属设施设计规范【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工程建设规范汇编 6 工业附属设施设计规范
  • 本社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04764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工程建设规范汇编 6 工业附属设施设计规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GBJ41-79)1

第一章 总则4

第二章 锅炉及燃烧设施5

第一节 一般规定5

第二节 燃烧煤的设施6

第三节 燃烧重油的设施7

第四节 燃烧天然气的设施9

第三章 热水锅炉及附属设施10

第四章 锅炉房的布置14

第五章 锅炉通风和烟气放16

第一节 锅炉通风16

第二节 烟气排放17

第六章 锅炉给水设备和水处理18

第一节 锅炉给水设备18

第二节 水处理20

第七章 燃料和灰渣的贮运23

第一节 煤和灰渣的贮运23

第二节 油的贮存25

第一节 热工监测26

第八章 热工监测和控制26

第二节 热工控制28

第九章 化验和检修设施29

第十章 汽水管道29

第十一章 土建、电气、采暖通风和给水排水30

第一节 土建30

第二节 电气31

第三节 采暖通风33

第四节 给水排水34

第一节 供热系统35

第十二章 厂区热力管道35

第二节 管道的布置和敷设37

第三节 管道热补偿和管道支架41

第四节 管道材料和保温42

附录一 厂区架空热力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线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净距43

附录二 埋地热力管道和热力管沟外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净距44

附录三 埋地热力管道和热力管沟外壁与其它各种地下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45

附录四 本规范用词说明46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TJ29—78)47

第一章 总则50

第二章 压缩空气站的布置50

第三章 工艺系统51

第四章 压缩空气站的组成和设备布置53

第五章 建筑55

第六章 电气、热工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56

第七章 给水和排水58

第八章 采暖和通风59

第九章 压缩空气管道59

附录 本规范用词说明64

氧气站设计规范(TJ30—78)65

第一章 总则68

第二章 氧气站的布置68

第三章 工艺设备的选择70

第四章 工艺布置71

第五章 建筑和结构75

第六章 电气和热工测量仪表76

第七章 给水和排水77

第八章 采暖和通风77

第九章 管道78

附录一 厂区、氧气站及车间架空氧气管道与其它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83

附录二 厂区架空氧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84

附录三 厂区架空氧气管道与铁路、道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交叉净距84

附录四 厂区埋地氧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等的最小水平净距85

附录五 厂区埋地氧气管道与其它埋地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86

附录六 名词解释87

附录七 规范用词说明88

乙炔站设计规范(TJ31-78)91

第一章 总则94

第二章 乙炔站的布置94

第三章 工艺设备的选择96

第四章 工艺布置98

第五章 建筑和结构101

第六章 电气和热工测量仪表102

第七章 给水和排水103

第八章 采暖和通风104

第九章 乙炔管道105

附录一 厂区、乙炔站及车间架空乙炔管道与其它架空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110

附录二 厂区架空乙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111

附录三 厂区架空乙炔管道与铁路、道路和架空导线之间的最小交叉净距111

附录四 厂区埋地乙炔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的最小水平净距112

附录五 厂区埋地乙炔管道与其它埋地管线之间的最小净距112

附录六 名词解释113

附录七 本规范用词说明114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115

第一章 总则118

第一节 一般规定119

Ⅰ 电话站规划119

第二章 厂(矿)区电话119

第二节 站址选择121

第三节 传输设计122

第四节 中继方式及号码制度125

Ⅱ 音频线路网127

第五节 线路网的构成127

第六节 线路敷设129

(Ⅰ)一般规定129

(Ⅲ)隧道电缆线路131

(Ⅳ)直埋电缆线路131

(Ⅱ)管道电缆线路131

(Ⅴ)架空线路134

(Ⅵ)墙壁电缆线路137

(Ⅶ)建筑物内暗配线和明管配线139

(Ⅷ)矿井电缆线路141

第七节 电缆进线室及电缆地槽142

第八节 电缆管道143

第九节 加感线路147

第十节 负阻抗增音机线路148

第十一节 电缆充气149

第十二节 电缆防蚀151

第十三节 配线设备及用户话机装置155

第十四节 机键计算及设备配置157

(Ⅰ)话务量的调查和确定157

Ⅲ厂(矿)区电话站157

(Ⅱ)步进制电话交换机机键计算158

(Ⅲ)纵横制用户电话交换机设备的选择159

(Ⅳ)人工电话交换机设备数量的确定159

(Ⅴ)其它设备数量的确定160

第十五节 机房和设备布置160

Ⅰ 明线载波线路161

第一节 路由选择161

第三章 长途通信161

第二节 明线传输162

第三节 杆面交叉164

第四节 线路建筑164

第五节 引入设备169

Ⅱ明线载波通信174

第六节 通路组织174

第七节 外线引入系统174

第八节 音频系统175

第九节 馈电方式178

第十节 设备配置178

第十一节 机房和设备布置179

第十二节 室内布线180

Ⅲ长途电话交换180

第十三节 通信系统和接续方式180

第十四节 长途交换设备的中继方式181

第十五节 设备配置183

第十六节 机房和设备布置186

第四章 调度电话和会议电话187

第一节 调度电话187

第二节 会议电话189

第一节 有线广播网191

第五章 有线广播191

第二节 有线广播站193

第三节 用户装置194

第六章 生产扩音195

第一节 适用范围195

第二节 设备选用原则195

第三节 传输线路196

第四节 机房和设备布置197

第五节 电源198

第七章 直流子母钟198

第二节 直流供电方式及脉动电压200

第一节 交流供电方式200

第八章 电源200

第三节 蓄电池数量及容量的计算201

第四节 电源设备的选用203

第五节 机房和设备布置204

第六节 直流馈电线电压降分配205

第九章 建筑206

第一节 耐火等级与防震等级206

第二节 总平面设计和平面布置206

第三节 各类生产房间的建筑与结构设计要求207

第四节 采暖、通风、消防208

第五节 电气照明209

附录一 音频线路网线路衰减的最佳分配设计规定211

附录二 架空电缆或明线线路与其它建筑物等之间的最小净距223

附录三 各种人(手)孔的内部尺寸225

附录四 中继线话务量负荷表227

附录五 每一个增音段上回路间的串音衰减标准233

附录六 明线载波线路的基本杆面型武235

附录七 线载波线路标准八线担、标准四线担及弯脚杆面的交叉指数表236

附录八 电信站及广播站各生产房间的建筑要求253

附录九 名词解释259

附录十 规范用词说明2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