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战国变法运动【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黄中业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105696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5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战国变法运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战国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1
一 酝酿着变法风雨的春秋末世1
1 奴隶制的危机1
2 生产力发展的新突破2
3 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6
4 阶级关系上的显著变动8
5 奴隶制的上层建筑依然存在9
6 新兴地主阶级武装夺取国家政权说质疑10
二 从富国强兵到变法革新13
1 七雄并立政治局面的形成和存在13
2 从富国强兵到变法革新15
第二章 战国变法运动的初见成效19
— 魏文侯改革19
1 三家分晋后的魏国19
2 魏文侯改革的主要内容20
3 改革在地方上的实施27
4 魏文侯的礼贤下士及其用人之道34
5 改革的领导集团及其主要成员41
6 改革的成功及魏国变法的命名50
7 魏文侯改革开创了战国变法运动52
二 赵烈侯、公仲连的改革55
1 改革前的赵国形势55
2 赵烈侯、公仲连的改革55
三 楚悼王、吴起变法58
1 战国初年的楚国58
2 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59
3 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60
4 变法中新旧两种势力的激烈斗争66
5 吴起变法的成效、意义、失败原因及其影响66
第三章 秦、韩两国社会改革的高潮迭起69
一 秦献公的改革69
1 战国初年的秦国69
2 秦献公改革的主要内容70
3 秦献公改革的成效及其意义72
二 秦孝公、商鞅变法73
1 秦孝公发布求贤令与起用商鞅73
2 变法前夕的一场辩论与新法的公布75
3 秦孝公、商鞅第一次变法的主要内容77
4 秦孝公、商鞅第二次变法的主要内容84
5 秦孝公、商鞅变法的其他几项重要措施89
6 秦孝公、商鞅变法的显著成效92
三 韩昭侯、申不害的改革95
1 韩国的形势与韩昭侯用申不害为相95
2 “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原则在韩国的实行97
3 申不害的君主用术理论98
4 韩昭侯的“用术”实践101
5 君主用术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项重大措施104
6 韩昭侯、申不害改革的成效105
第四章 齐、魏、楚社会改革的风风雨雨106
一 齐威王、邹忌的社会改革106
1 战国前期的开国形势106
2 齐威王用邹忌为相及改革方针的确定107
3 齐威王、邹忌改革的主要内容110
4 齐威王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用人之道116
5 齐威王改革的领导集团及其主要成员117
6 齐威王、邹忌改革的成功121
二 齐宣王的法治与稷下学宫的兴盛122
1 齐宣王的重用贤能之士122
2 齐宣王时期齐国的强盛123
3 稷下学宫及其历史作用124
三 魏惠王的改革130
1 魏惠王即位时的魏国形势130
2 魏惠王改革的主要内容131
3 魏惠王改革的功过得失134
四 屈原《宪令》和他的法治思想135
1 楚怀王命屈原制作《宪令》135
2 屈原的法治思想137
3 屈原的悲剧138
第五章 赵、燕两国社会改革的文治武功140
—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140
1 赵武灵王即位后的赵国形势140
2 颁发《胡服令》的前前后后142
3 攻灭中山国与诈称使者入秦150
4 使周祒胡服傅王子何152
5 中年传位少于与沙丘宫之变154
6 胡服骑射是一场社会革命157
7 胡服骑射的成功及其对后世的影响160
二 燕王哙的改革与“让国”悲剧162
1 战国初期的燕国162
2 燕王哙的改革162
3 子之篡权与燕王哙“让国”的悲剧163
三 燕昭王、乐毅的改革165
1 燕昭王的礼贤下士165
2 燕昭王重用乐毅在燕回励治图强167
3 燕昭王、乐毅改革的文治武功169
第六章 宗室贵族的专权与六国的衰亡176
一 楚国的宗室贵族专权及其衰亡176
1 昭奚恤的专权176
2 春申君黄歇的专权177
3 楚国的衰亡及其教训178
二 韩国的宗室贵族专权及其衰亡180
1 韩宣惠王时期的国势日衰180
2 公仲、公叔的专权181
3 韩国的衰亡及其教训182
三 齐开国的宗室贵族专权及其衰亡183
1 靖郭君田婴的专权183
2 孟尝君田文的专权185
3 齐国的衰亡及其教训187
四 赵国的宗室贵族专权及其衰亡189
1 公子成、李兑的专权189
2 平原君赵胜的专权190
3 赵国的衰亡及其教训190
五 魏国的宗室贵族专权及其衰亡191
1 信陵君无忌的专权191
2 魏国的衰亡192
六 燕国的衰亡192
第七章 布衣将相格局在泰国的确立194
一 秦惠王的重用贤才194
二 魏冉的专权及其被黜196
三 秦昭王时期布衣将相格局的初步确立199
四 秦王羸政时期布衣将相格局的确立201
第八章 战国变法运动的最终胜利207
一 商鞅变法是一场彻底的社会革命207
二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法治建设211
1 奖励耕织等发展生产政策的进一步实施211
2 按军功授爵原则在秦国的推行214
3 郡县制度的建立217
4 法律制度的建设217
5 军事制度的改革219
6 布衣将相格局的确立222
三 秦兼并六国的战争222
四 秦王朝的建立与战国变法在全中国的最后胜利224
1 中央集权制国家政体的完善和确立224
2 颁布保护土地私有的法令227
3 焚书坑儒的实质及其后果227
4 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几项重要措施230
5 战国变法运动的最终胜利234
第九章 战国变法完成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飞跃235
一 “食有劳而禄有功”在政治上使地主上升为统治阶级235
1 “食有劳而禄有功”原则在各国的实行235
2 旧奴隶主贵族政治特权的丧失237
3 新兴地主在政治上上升为统治阶级238
二 “因能而授官”从组织上使地主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240
1 “因能而授官”原则及其在各国的实行240
2 “因能而授官”从组织上使国家政权成为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243
三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与中央集权制国家政体的建立245
1 食邑制度的建立245
2 禄粟制度的盛行246
3 国君“用术”247
4 县的始设247
5 “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原则与中央集权国家政体的建立248
6 中央集权制国家官僚机构的建立250
四 “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等改变官场和社会风气的措施是推行改革的必要条件252
五 “燔诗书而明法令”、“焚书坑儒”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预期目的254
第十章 战国变法运动的几个问题257
一 耕战是实现富国强兵的首要政策257
二 赏罚是推行社会改革的有力手段258
三 制定成文法律在于保护变法成果260
四 战国时期经济制度上的重大变革270
五 战国时期军事制度上的重大变革272
六 战国变法运动的历史经验及其教训273
1 社会陷入绝境与战国变法的发生273
2 富国强兵的自觉意图与变法革新的客观后果274
3 内忧外患与多难兴邦274
4 取信于民与以法为教275
5 切中要害的变法原则和措施使改革势如破竹276
6 打击权贵与扫除推行新法的主要障碍276
7 变法之后的法治建设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277
8 法家理论是战国变法的指导思想277
9 变法中的新旧之争与改革的曲折反复278
10 战国变法运动的历史教训279
七 “智能之士”在战国变法中的关键作用280
1 “智术之士”辅政与倡导革新和制定新律281
2 “能法之士”入官行法改变了国家政权的性质283
3 布衣将相格局的确立是变法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285
第十一章 战国法治理论举要288
一 战国时期的法家及其著作288
1 战国时期的法家288
2 战国法家的著作289
二 战国法制理论的若干名词概念290
1 宪290
2 宪令291
3 法令292
4 法律293
5 法度293
6 法禁294
三 法制295
四 宪法296
五 变法297
六 常法300
七 法治301
八 法·术·势304
1 法304
2 术306
3 势308
九 厚赏重罚310
十 刑称其罪312
十— 以法为数313
十二 以吏为师315
附:319
1 七国变法年表319
2 六国宗室贵族专权年表320
3 战国变法大事简表321
热门推荐
- 612655.html
- 1621686.html
- 33554.html
- 3030783.html
- 1534730.html
- 3583745.html
- 1162261.html
- 901962.html
- 2421449.html
- 38335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9748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64972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630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5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310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4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8783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259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60779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1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