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
  • 颜鹏飞,丁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6324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5页
  • 文件大小:114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中国经济-社会主义经济-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两次历史性结合1

二 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6

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是历史合力的产物12

四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形态的新表述1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第一次结合22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1921—1949年)22

一 新民主主义基本经济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1921—1937年)23

二 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理论与新政策(1937—1945年)24

三 解放战争耐期的经济理论与政策(1945—1949年)25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经济思想(1949—1956年)27

一 三大社会主义改造28

二 对社会主义改造和过渡道路的探索和争论29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第二次结合(上)36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 (1956—1978年)36

一 党的八大前后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与经济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阶段(1956—1958年)37

二 “大跃进”运动中的严重失误阶段(1958—1960年)38

三 1960年冬天以后的五年经济调整阶段(1961—1965年)38

四 “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和两年恢复整顿阶段(1966—1978年)39

第二节 毛泽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和贡献40

一 《论十大关系》中的经济思想40

二 《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中的经济思想43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具体实践的第二次结合(下)48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和实践(1978—2008年)48

一 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1979—1984年)48

二 经济发展与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阶段(1985—1992年)49

三 经济发展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1993—2002年)50

四 经济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2003—2008年)52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特征55

一 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历程55

二 中国经济学体系的结构56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的起点56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主导理论58

一 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58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61

三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理论63

四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理论72

五 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74

第四章 张闻天的经济思想84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贡献84

一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辨84

二 “生产关系二重性”理论86

三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87

四 社会主义经济范畴与价值规律88

五 有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体系89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及市场经济思想91

一 如何向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91

二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结构及经济建设方针92

三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经济政策93

第三节 对“左”倾经济思想的反思和批判94

一 东北时期对“左”倾思想的纠正94

二 “庐山发言”及与“左”倾急躁冒进思想的冲突95

三 关于政治与经济、物质利益等问题的辩证思考96

第四节 经济思想评价98

一 极具学理性和实践性的经济理论98

二 与中国经济实践密切结合并为后者所验证的经济理论99

三 具有承前启后的特殊历史地位100

第五章 陈云的经济思想102

第一节 农业发展理论102

一 农业基础地位理论102

二 农业生产经营理论103

三 农业改革理论104

第二节 工业化理论106

一 坚持工业化的社会主义方向106

二 工业化必须保持适宜的规模和速度108

三 重视工商企业的经济绩效11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112

一 陈云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思想112

二 陈云的改革开放思想116

第四节 经济思想评价119

一 主要特点119

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121

三 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独特贡献124

第六章 邓小平的经济思想126

第一节 邓小平经济思想体系框架126

一 应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经济研究的出发点127

二 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角度高度阐明改革开放基本国策128

三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实现形式130

四 围绕“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3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两大突破134

一 对唯物史观有重大突破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思想134

二 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的重大突破137

第七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中的经济思想148

第一节 概述148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48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51

三 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经济思想153

四 国有企业改革155

五 发展战略经济思想156

第二节 经济思想评价159

一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理论的创新159

二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的创新161

三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创新162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体系中的经济思想165

第一节 概述165

一 经济思想的基石165

二 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思想167

三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思想172

第二节 经济思想评价179

一 从总体上把握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179

二 以发展为主题引领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180

三关于“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180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上)183

第一节 薛暮桥的经济思想183

一 主要经济思想183

二 经济思想评价193

第二节 许涤新的经济思想194

一 主要经济思想194

二 经济思想评价206

第十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中)209

第一节 顾准的经济思想209

一 顾准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初步探索209

二 顾准对“娜拉出走后”的追问215

第二节 卓炯的经济思想218

一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18

二 计划商品经济必须遵循价值规律221

三 对改革道路的探索222

第三节 孙冶方的经济思想225

一 以价值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225

二 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及设想230

三 经济思想评价233

第十一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经济思想(下)238

第一节 刘国光的经济思想238

一 从“坚持市场改革方向”到“重视国家宏观计划调控”238

二 从“效率优先”到“更加重视社会公平”240

三 从“双重模式转换”到“两个根本性的转变”242

四 经济思想评价245

第二节 吴敬琏的经济思想245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整体协调的改革主张245

二 探索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共谋发展的道路250

三 倡导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252

四 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理论254

五 经济思想评价255

参考文献258

后记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