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大百年实录 中央大学史料选 上【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南大百年实录 中央大学史料选 上
  • 《南大百年实录》编辑组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730503907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95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南大百年实录 中央大学史料选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3

第一篇 1902~1914年从三江师范学堂到两江师范学堂3

一、三江师范学堂3

1.学堂的筹备及创办3

刘坤一等筹办高等师范学堂致张之洞函(节录)3

刘坤一奏陈筹办学堂情形折(节录)3

张之洞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节录)5

魏光焘奏筹建江南三江师范学堂经费折(节录)6

署督端午帅通饬三江学务处札文7

三江师范添设师范传习所8

三江师范设附属小学8

杨廷栋《调查三江师范学堂条议》8

2.学堂教学情况11

三江师范学堂拟聘日本教习约章11

三江师范学堂监督详明分派提调职守公文13

署江督刘创建三江师范学堂延致教员示文14

端方奏请选派学生分赴东西洋留学折(节录)15

三江师范学堂总办撤调16

三江师范苏属学生上端午帅禀16

三江师范学堂总办易委17

二、两江师范学堂18

1.学堂的筹备及创办18

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两江师范学堂18

周馥奏陈两江师范学堂情形折(节录)18

两江师范添设图画手工科19

端方奏陈两江师范学堂经费筹措情形折(节录)20

端方奏请宁省学务经费拟动库款作正开销折(节录)21

学部咨江督札宁学两江师范准予立案文22

2.学堂教学情况22

两江师范学堂续聘东教习22

端方奏陈选派学生胡敦复等赴美留学情形折(节录)23

两江师范学堂各科学生数24

两江师范学堂第二次招考师范生照会各省府厅州县文25

两江师范学堂第二次招考师范生录取名额25

纪两江师范学堂考试事26

两江师范学堂课程27

两江师范教职员履历表及日教员履历表27

本署司详复奉饬核议两江师范学堂教授管理办事出力人员照章分别请奖及删减各员文33

本署司详复奉饬核议两江师范学堂日本教员请奏奖文34

3.学堂停办情形35

江苏省行政公署关于查封学堂的指令35

李承颐接管两江师范学堂情形的呈报36

李承颐呈报兵劫学堂文37

江苏省行政公署饬驻军迁出学堂的训令38

江苏民政长韩国钧关于封锁学校的训令38

1.学校的筹备与开办状况41

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江谦为校长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41

一、南京高等师范学校41

第二篇 1914~1927年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到东南大学41

江谦关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筹备成立情形的报告42

江苏巡按使齐耀林饬江谦筹备开学文43

江苏巡按使齐耀林饬驻军迁出学校文44

胡昌涛关于接收两江师范学堂的报告44

江谦关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办状况报告书45

南高师开校时对各学生临时布告47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调查表49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组织系统表52

代理校长郭秉文关于本校概况报告书52

省署训令郭秉文充任校长65

校长郭秉文聘任陶知行为教务主任公函65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各委员会名单66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各委员会通则67

关于校内试行简章呈教育部文68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内部组织试行简章69

教育部关于校内试行简章的批复71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章程71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务会议细则72

测候所拨归本校办理之情形74

中央观象台准将江宁一所拨归本校文74

2.教学概况75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章75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招考简章78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招考学生简章79

致学生自治委员会委员通知改推刘伯明为主任、罗世真为副主任函81

聘请美国人祁屋克为体育主任合同82

本校派员卢颂恩赴美学体育约书83

教育部关于本校体育试验的批复83

全体教务会提议:改良课程案84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暨南学校合立附小简约85

陶知行提议规定女子旁听办法案85

关于杜威来校讲学校办致中小学部函86

南高师第十次校务委员会讨论招收女生案86

杨杏佛辞商科主任致郭秉文函88

郭秉文挽留杨杏佛主任函88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招收特别生办法89

请杨杏佛主持工科实习89

致各机关邀观棉作展览会函89

3.经费情况90

本校历届预算临时费及实领数目单90

呈省公署补领七年度不足经费文90

江苏省财政厅关于本校经费的复函91

校长郭秉文关于本校经费呈请教育总长文91

金陵大学、高等师范学生带头罢课声援北京学生的斗争93

4.师生员工的革命活动93

金陵大学、高等师范学生动员商人罢市94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职员杨贤江参加“少年中国学会”活动情况94

南京高等师范附中学生宣传鼓动工人罢工95

东南大学学生参加反帝爱国游行并散发传单97

二、东南大学99

1.东南大学筹备的经过99

国立东南大学缘起99

郭秉文致为筹议请改南高为东南大学委员会(附名单)函101

黄炎培、郭秉文关于改正东南大学计划书致教育部函102

改订南京建立国立大学计划书致教育部文102

南京建设国立大学计划103

改南高为东南大学计划及预算书104

教育部委派郭秉文为东南大学筹备员令106

筹备东南大学之经过107

东南大学筹备处简章110

国立东南大学筹备处成立110

国立东南大学筹备处职员名单111

教育科分科筹备员名单113

2.东南大学概况114

本校沿革114

国立东南大学组织系统表及说明115

东南大学设立董事会115

东南大学校董由部聘定116

国立东南大学校董会简章116

国立东南大学第一次校董名单117

东南大学校产与设备118

东南大学组织大纲之议定120

东南大学组织大纲124

国立东南大学大纲127

东南大学各科主任名单131

东南大学、南高师概况一览表132

呈教育部报合设上海商科大学鉴核备案文133

教育部为合设上海商科大学会请核批文134

呈教育部变更合设上海商科大学成案文135

南京高等师范归并东南大学办法135

南高校长郭秉文呈教育部请收本校并入东南大学文136

南高农科各系已经接洽之教员及其履历136

国立东南大学教授会议事细则137

国立东南大学一览138

修正国立东南大学组织大纲164

东南大学与南高师消息等报导(共13篇)168

校董会关于工科之决议案176

关于东大工科与河海工校合并韩国钧致郭秉文函177

关于东大工科与河海工程学校合并齐燮元致省长函178

东南大学与全国水利局工科大学合作办法178

东大教授外交后援会为“五卅”惨案邀请专家演讲题目179

东大教授外交后援会敦请专家为“五卅”惨案演讲启179

东大全体教职员声讨英日帝国主义惨杀国人致函上海各报馆文180

东大学生自治总会执行部议决请学校实行军事教育180

教育部解除郭秉文校长职务的训令181

东南大学全体学生宣言181

教育部关于东大成立评议会的训令182

教育部关于东大校董会停止行使职权的训令182

东大校董会决定由陈逸凡代行校长权183

江苏省长公署请蒋竹庄代理校长致东大函183

关于火灾及募捐等事的报告183

东南大学体育馆设备及附设游泳池募捐启185

东南大学图书馆计划书186

东南大学图书馆募捐启187

东南大学图书馆募捐简章188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蒋介石给东大保管校产委员卢锡荣委令189

东大教授会函请蒋介石撤出驻兵189

国民革命军江右军总指挥部政治部给东南大学总务主任卢锡荣的训令189

东南大学近况190

东南大学保管委员卢锡荣关于停止支款的呈文190

3.教学与研究190

文理科概况190

教育科概况192

农科概况193

工科概况195

商科概况195

学制讨论委员会报告196

东南大学南高师出版书报一览197

呈教育部请派陈鹤琴赴美研究儿童心理文200

竺可桢建议派遣地学学生留学事202

刘伯明请郭秉文校长接洽国文教员王国维202

郭秉文致沈信卿请介绍王国维为词曲诗赋教授函202

东南大学农科民国12年度执行改良苏省农业计划经过情形报告203

工科教授致校长请聘工科主任函205

工科全体学生致校长请茅以升早日就职函205

茅以升等提议添设土木工程及电机工程案206

竺可桢函蒋竹庄请重视地学系207

文理实行分科208

创办大学研究院案208

大学研究院组织210

研究院简章211

各学院教授名单212

大学部毕业生一览213

4.东大经济之窘况216

徐广德审查国立东南大学帐目报告书216

东大及南高师历年经常费支出分类表219

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历年经常费支出分类表220

南京东南大学附属小学历年经常费支出分类表221

南京东南大学附属农场历年经常费支出分类表222

东大及南高师历年临时费支出分类表223

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学及小学历年临时费支出分类表224

东大欠款项下户名及欠数225

教育部关于东大10年度经费的训令227

郭秉文致皖浙赣三省督军省长厅长公函228

郭秉文给国务院外交财政教育部请将德法两国退还庚子赔款作东大经费的呈文228

浙江督军省长关于经费致东大校长函229

江西财政厅关于经费致东大函230

安徽省长关于东大经费致东大函230

关于东大经费四省协款浃洽机关主要人员名单231

郭秉文致陶知行请洽商本校经费函231

陶知行关于经费问题致郭秉文函232

陶知行访罗钧任后致郭秉文函232

教育部关于东大11年度经费的训令234

东大复省署请拨发欠薪文234

东南大学学生会反对减少教育经费致各报馆函235

东南大学学生反对军阀卢永祥在校驻兵235

江苏省公署关于经费致东大函235

5.师生员工的革命活动235

东大师生哀悼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236

东南大学师生全力援助“五卅”罢工斗争237

东南大学教授会外交后援会对上海惨案的宣言238

东大声援“五卅”罢工斗争238

国立东南大学教授会声援“五卅”罢工斗争240

东大教授会议支持“五卅”运动的决议致有关机关函241

东大学生会致电《申报》馆揭露军阀捕杀学生的罪行242

第三篇 1927~1949年从第四中山大学到中央大学245

一、第四中山大学245

1.第四中山大学的组建245

教育行政委员会对东南大学接收委员胡刚复等报告的批复245

南京特别市教育局反对将宁沪两特别市教育划归第四中山大学管理书246

第四中山大学本部组织大纲草案248

张乃燕为军队强占工学院房屋函248

第四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当然委员名单251

第四中山大学本部校务会议章程252

秘书处关于创办日刊函254

国民政府令 准第四中山大学减免学费254

国民政府指令 张乃燕申请辞职未允255

2.教学概况255

校本部关于招收及安插被裁并各校学生通告255

校本部关于东南大学旧生入学资格审查方法函256

校本部关于补行特别转学入学试验通告257

校本部关于补行开学典礼布告257

蔡元培致张乃燕函258

第五次校务会议记录258

第三次临时校务会议记录260

校本部关于审查学生成绩办法函262

第四中山大学普通体育暂行规程263

第四中山大学优待外国学生入学暂行条例263

发起第四中山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会的旨趣264

校本部关于军事教育布告265

3.改称江苏大学266

校本部奉令更改校名的通知266

江苏大学学校概况表267

预算简表268

二、抗战前的中央大学269

1.中央大学的建立269

国民政府批准江苏大学改为国立中央大学269

校本部奉令更改校名的通知269

张乃燕为修改大学本部各学院名称呈文270

大学院指令第590号(抄件)271

张乃燕为国立中央大学第一届毕业生纪念册所作的序言271

张乃燕为孟芳图书馆已改名函272

中央大学图书委员会简章272

中央大学本部组织大纲273

国民政府指令 商定中大经费拨付办法276

胡焕庸等关于地理门应独立成系建议书276

张乃燕为制定大学规程呈稿277

中央大学组织规程278

中央大学一年来工作报告282

张乃燕关于不设副校长的呈文287

张乃燕为学校经费无着致吴稚晖函288

教育部调朱家骅为中央大学校长之训令289

朱家骅履历290

教育部关于朱家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的训令290

中大通告 致各学院函291

朱家骅请教育部派员监誓291

中大致江苏银行函291

朱家骅关于增选校务会议教授代表函292

教授会议主席团要求增选校务会议教授代表函292

国民政府令 准朱家骅辞职,任命桂崇基为校长292

国民政府令 准桂崇基辞职,任命任鸿隽为中大校长293

国民政府令 任鸿隽到职前,刘光华代理中大校长293

国民政府令 准任鸿隽、刘光华辞中大校长、代校长职,任命段锡朋为中大校长293

国民政府令 准段锡朋辞职294

国民政府令 任命罗家伦为中大校长294

中央大学校舍平面图说明书294

教育部训令 中大呈变通整理院系原案296

中央大学之使命296

国立中央大学布告 试验规则301

国立中央大学布告 宿舍暂行规则302

本校图书统计303

注册组通告 补考规则及手续304

中央大学女生普通体育规程305

本校图书馆新屋落成306

校务会议议决组织校景委员会306

应作未雨绸缪:校务会议郑重讨论本校经费307

卫生教育科通告 教育学院卫生教育科健康室办事细则及咨询办法307

国立中央大学布告校景委员会章程309

国立中央大学校景委员会章程309

国立中央大学布 告招生委员会章程309

国立中央大学教员人数统计表310

国立中央大学各院系科目数统计表312

国立中央大学历年学生人数统计表314

两年来之中央大学314

教育部关于牙科学校由中央大学主办训令320

教育部关于牙科学校经费独立预算和决算训令321

中央大学概况321

2.教学与研究339

张乃燕致国民党南京市第八区党部函339

张乃燕聘请大学丛书委员会委员函340

张乃燕聘徐悲鸿为半月刊编辑委员函341

秘书处关于各学院分设图书室呈文341

沈绶龄等要求援旧例选修学分函341

教务处复沈绶龄函343

秘书处关于学生选修学分补救办法函343

丁鉴民等要求振兴学校体育事业函344

朱家骅关于聘请教员原则函345

朱家骅关于校务会议拟定各种试验规则函346

国立中央大学布告 本校毕业生继续在校肄业暂行办法346

本校入学注册选课规则347

国立中央大学布告 招生委员会章程350

本校22年度招生简章351

罗家伦聘陈剑修为教务长354

本校教授徐悲鸿先生在柏林画展盛况354

出席远东代表本校三同学获选356

国立中央大学毕业试验规则356

教育学院成立教育实验所356

竺可桢请国立中央大学设立气象系357

函聘孙光远先生为本校研究所筹备员358

国立中央大学研究所农艺部招生简章358

国立中央大学研究所招生简章359

3.学生的抗日爱国运动361

中央大学学生抗议日军制造济南惨案361

中大教职员开会讨论应付日本暴行办法361

大学院关于禁止学生罢课游行的通告362

中大师生为抗日救国游行宣传362

中大学生请愿质问外交问题七项363

国民党中央训练部查禁学生会函363

教育部关于禁止集会结社的训令364

1928年到1931年中大党组织的地下斗争365

国民党南京特别市执委会要求防止学生运动函365

关于“九·一八”南京学生运动的回忆368

中大学生抗日示威游行377

南京市学生抗日示威大游行377

中大学生冲击卫戍司令部并游行示威378

中大学生质问政府三点378

中大教授正告国民党领袖379

中大学生后援队赴沪支援十九路军抗战379

为东北义勇军募捐启事379

中大学生发起爱国运动380

中大学生会发表抗日严重宣言380

本校学生自治会发起筹募抗日捐381

校长室关于禁止学生组织会社的布告381

中央、金陵两大学学生通电讨殷逆381

中大学生救国会驳斥国民党对学生的诬蔑382

中大学生停课宣传爱国运动382

中大女同学创办民众夜校383

罗家伦劝阻学生游行383

4.迁校四川384

罗家伦力陈迁校之必要384

罗家伦商请协助解决房地函386

校本部关于迁校事项的通知386

校本部为商借重庆大学地皮致刘湘公函387

刘湘复中央大学函388

罗家伦致教育部函388

刘湘致教育部电报389

关于成立中央大学重庆办事处公函390

中央大学关于即日动工建筑临时校舍公函390

罗家伦关于医学院暂假华西大学开学致刘湘函390

罗家伦致华西大学函391

高显鉴致中央大学函391

地质系关于迁校财产损失情况的报告392

牙科学生要求转学致罗家伦函393

1.迁川后的概况393

三、迁川后的中央大学393

罗家伦处理牙科罢课学生的布告395

学生呈请设立研究院395

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396

研究生简章397

教育部训令关于中大系科(院)设置调整办法398

中大各学院分院共同必修科目表399

中大关于遵示拟定牙修年限三年 另添牙专,修限六年呈教育部文405

教育部关于中大牙专修业年限改为三年 中大医学院添设牙科指令405

教育部指令同意中大增设法科研究所、政治经济学部406

设置文科研究所理由书406

各科研究所主任名单406

校长办公室关于在磐溪建立分校的通知407

中央大学分校章程408

中央大学组织大纲409

国立中央大学要览411

中央大学教职员学生概况简表418

罗家伦关于医学院二学生被炸死致教育部呈430

罗家伦关于学校被炸致教育部呈430

中大周刊关于顾(孟余)莅校接事等报导431

校长办公室复关于恢复日刊的通知431

30年度第一学期国立中央大学研究所概况简表432

中央大学出版部组织大纲433

教务会议决议案433

中大易长之反应435

报告436

校长办公室关于改组出版部函436

关于编印文史哲季刊等致重庆市政府公函437

校长办公室关于出版半月刊的通知437

国立中央大学概况438

教育部指令 准增设中国文学法律教育三研究学部440

顾毓琇致教育部函441

教育部指令 任顾毓琇为中大校长441

顾校长发表教育方针442

半月刊编辑名单444

褒扬中大马冼繁教授444

中央大学34年度内部预算分配草案445

国民政府令 准顾毓琇辞职449

中大学生代表关于本部学生考风(作弊)致师长信:要求整顿考风449

国立中央大学历年职员人数统计表450

2.军训和训导制的推行455

中央大学军事管理规程455

中央大学军事管理补充办法463

中大军训概述(节录)463

中央大学导师制试行办法464

中央大学训导委员会组织规则465

中央大学训导委员会规程466

中央大学训导委员会训导工作方案467

中央大学训导处训导实施办法468

罗家伦聘徐悲鸿为训导委员会委员及训育委员会名单468

3.学生的革命活动和国民党的压制470

教育部转发撤销徐谦、陶知行、陈友仁通缉令470

校长室关于目前任何组织着即停止进行的布告470

教育部要求中大密查进步学生陈穆等活动的训令471

教育部密令中大严防进步学生赴陕北入学471

教育部电告中大严防学生开游行大会472

教育部要求中大防止进步学生革命活动的训令472

俞济时关于中大学生革命活动给蒋介石的报告473

教育部训令 中大严防学生反内战罢课473

教育部要求中大严防左倾团体蔓延函473

教育部关于改组中大学生自治会的密令475

促进政治协商会议成功游行宣言475

为屏山机场、百尔丁事件抗议英法告全国同胞书477

第95次行政会议记录(节录)479

4.复员回宁479

校长办公室关于调整教学计划的通知480

复员计划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480

校长办公室关于考试时间的通知482

加强复员工作方案482

四、复员后的中央大学484

1.教学与行政484

国立中央大学概况484

总务处报告事项496

复员委员会工程组报告事项500

复员以来之训导工作501

吴校长训词节录503

一年级暨先修班一年来概况505

中大新闻 吴有训中央大学32周年校庆献辞507

聘请高济宇等先生为本校总务委员会委员507

关于设立总务委员会决议及修正简则508

中央大学教员新聘及升等资格审查办法509

校长室关于行政会议议决提高学术水平五项办法函510

会计室关于生活补助费结余本校不能自行动用函511

校长室关于行政会议议决教授会四项建议函512

中央大学37年度招考新生简章513

中大校刊关于国立中央大学学则等报导517

中央大学、农林部中央畜牧实验所合办中华门外石子岗森林畜牧实验场办法大纲520

国立中央大学协助疏散教职员眷属临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521

2.应变委员会之建立及活动522

胡焕庸为在厦门大学寻得校舍函522

周鸿经要求教育部协助寻觅新校址呈523

应变委员会委员名单523

国立中央大学校务会议37年度第一次会议记录524

校长室召开应变委员会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函526

中央大学应变委员会组织简则526

校长室关于校务会议议决应变办法三项函527

应变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528

3.校务维持委员会之建立及活动532

教授会关于成立校务维持委员会的通知532

郑集等关于成立校务临时维持委员会致李宗仁等的呈文532

国立中央大学临时校务维持委员会会议记录533

职员会拥护校务维持委员会函535

校务维持委员会关于处理内外签核手续的通知536

校务维持委员会要求释放朱成学等四人致李宗仁的呈文536

校务维持委员会为所有被非法逮捕、传讯、开除之学生一律取消处分布告537

职员会要求追回迁校经费函537

校务维持委员会为已去电催追迁校经费函538

周鸿经致蔡卓夫等函538

罗清生致教授会函539

教授会要求校务维持委员会继续维持函539

中大人报关于系科代表决议“反对教育部派员出长中大,校务由校维会主持”、“教授治校”等报导539

各院助教会等给教授会的信541

请维护中央大学蚕桑系关于扩充以应社会需要由542

职员会致校维会函543

校务维持委员会总辞职书543

校务维持委员会为改选结果致李宗仁等的呈文544

国立中央大学第二届校务维护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544

函为本校校务维持委员会业经改选并改推常务委员敬希查照由545

校务维持委员会与各行政单位主管人联席会议第八次会议记录547

4.师生员工的革命活动548

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抗议美军暴行大游行548

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五校反内战宣言551

京沪苏杭区十六专科以上学校学生挽救教育危机联合大游行宣言552

京沪苏浙各大专学校反饥饿反内战大游行口号553

“五·二○”血案纪实554

教授会第五次全体大会558

中大教授张西曼在南京大中学校纪念“五四”运动2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559

南京市大中学生纪念“五四”29周年大会日志561

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校学生纪念“五·二○”周年活动纪实563

37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三次教授大会会议记录568

南京“四一”血案纪实570

为反对部派校长及要求立即释放朱成学等三同学敬告社会人士书572

中央大学新民主主义青年社简史574

五、沦陷区的南京中央大学(1940~1945年)590

1.概况590

校史590

2.本校各学院四年来之经过590

文学院590

法商学院591

教育学院592

理工学院593

农学院594

医学院5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