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唐诗歌的美学意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唐诗歌的美学意涵
  • 庄蕙绮著 著
  • 出版社: 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789571720463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4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唐诗歌的美学意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研究宗旨1

第二节 研究范围8

一、研究范围8

(一)中唐时期的界定8

(二)诗歌艺术中的雅与俗10

(三)取材范围14

二、相关研究现况检讨15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各章要旨18

一、研究方法18

二、各章要旨20

第二章 中唐文人之阶层变动及其生命意涵23

第一节 士庶文化的转型与意义24

一、科举制度的繁盛与进士科的发达24

二、士庶混一的文化型态28

三、审美主体自我意识的增强31

第二节 生命性格的形塑35

一、志在兼济的人生取向35

二、独善己身的自我调适39

三、珍惜现世的时空意识42

第三节 社会地位的定格46

一、强烈的从政意图46

二、文学流派的形成50

三、政治群体的角力抗衡54

第四节 历史文化的追寻58

一、天人关系的省思58

二、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61

三、重建中国主体文化的使命感66

小结71

第三章 新乐府运动的革新意义与通俗化倾向75

第一节 新乐府运动的形成与意义76

一、张王乐府为先声76

二、创作新乐府的原因82

三、新乐府运动的形成87

四、与古文运动的关系94

第二节 诗歌观点中强烈的改革意图99

一、采诗匡君的创作宗旨99

二、以情为根的诗歌本质105

三、感事覈实的作品内涵111

四、著重诗歌的讽刺作用118

第三节 诗作?厉猛进的批判精神124

一、规讽君王修身勤政124

二、抨击权豪、批判苛政132

三、谴责战争、讥刺边将142

四、批评世风、抵制胡俗147

第四节 通俗化的诗歌美学表现154

一、语言浅显、句式多变154

二、叙事详尽、闻之即懂162

三、诗体的散文化与议论化169

四、以普遍人性为基本诉求176

小结179

第四章 元白诗派的通俗诗风与生活化文化取向附:刘禹锡与柳宗元诗中「尚俗」特色之考察183

第一节 元白通俗诗风的形成186

一、生命历程的困挫造成文人心理的变化186

二、频繁的交游唱和与诗笺投寄194

三、「元和体」的界定200

第二节 风情宛然的艳情诗207

一、「新艳小律」的短篇杂诗207

二、「次韵相酬」等长篇新词212

三、细腻的感官描述219

第三节 闲适诗与感伤诗226

一、追求自由适意的闲适诗226

二、沈浸伤悼悲怀的感伤诗233

三、感伤诗的典范与「长庆体」之名义238

第四节 诗歌生活化的文化取向245

一、抒写生活琐事与心情意绪245

二、突出诗歌释恨佐欢的审美功能251

三、贴近市井的传播方式256

小结261

附:刘禹锡与柳宗元诗中「尚俗」特色之考察263

一、刘禹锡和柳宗元的人生经历263

二、刘禹锡诗歌中「尚俗」的一面267

三、柳宗元诗歌中平易自然与生活化的一面272

第五章 韩孟诗派独特的抒情模式与由雅入俗的表现279

第一节 韩孟诗派的形成281

一、个性狷介、仕途困顿而产生的精神共鸣281

二、推崇孟郊创新独特的诗风284

三、以韩愈为核心的文人聚合287

第二节 韩孟诗派的主要诗风292

一、雄浑与奇险的风格292

二、苦吟及吟苦的诗境300

三、以丑为美的审美观307

第三节 韩孟诗派由雅入俗的表现311

一、抒写日常生活的题材311

二、以文为诗的句法与章法317

三、平易自然的语言特色323

小结329

第六章 中唐诗歌的美学特色333

第一节 突显诗人主体性的高扬335

一、元白诗派335

二、韩孟诗派340

第二节 对于民间文学的广阔吸纳347

一、词体创作347

二、传奇小说355

第三节 由雅入俗的诗歌特色与文人的文化心理362

一、诗歌通俗化的审美特徵362

二、善于自我调解的文人典型366

小结370

第七章 结论373

一、文人结构的转变,让审美主体产生质的变化374

二、新乐府运动在世俗化审美思潮的鲜明表现375

三、元白诗派的诗作,为当代生活化与通俗化诗风的代表376

四、韩孟诗派与刘柳诗歌,透显出文人体尝世俗情态的一面377

五、诗人个人意识的增强,带来文学上由雅入俗的契机379

六、中唐诗歌开启宋诗由雅入俗的崭新风貌380

附录中唐诗歌美学范式之演变385

一、中唐诗歌世俗化的范式革命387

二、中唐诗歌范式的生成与衰变390

三、中唐诗歌文艺范式的具体展现392

参考书目3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