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管员必备宝典 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管理【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网管员必备宝典 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管理
  • 王文寿,王珂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144710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581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597页
  • 主题词: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 Server 2003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管员必备宝典 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Windows Server 2003的新功能与新特性  1

1.1 Windows Server 2003主要功能改进2

1.1.1 服务器可靠性方面的改进2

1.1.2 服务器可用性方面的改进5

1.1.3 服务器可伸缩性方面的改进8

1.1.4 服务器可管理性方面的改进9

1.1.5 性能和调节功能方面的改进13

1.1.6 服务器安全性方面的改进15

1.1.7 服务器远程管理方面的改进20

1.1.8 辅助功能方面的改进22

1.1.9 Active Directory功能方面的改进23

1.1.10 用于协作功能方面的改进27

1.1.11 磁盘和文件管理功能方面的改进28

1.1.12 打印机和协议支持方面的改进31

1.1.13 Internet应用功能方面的改进32

1.1.14 应用程序和开发支持方面的改进34

1.1.15 管理和部署方面的改进38

1.1.16 终端服务器功能方面的改进40

1.1.17 网络协议和技术方面的改进41

1.2 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的新特性43

1.2.1 活动目录的新特性43

1.2.2 应用服务的新特性47

1.2.3 文件和打印服务的新特性51

1.2.4 ⅡS 6.0的新特性54

1.2.5 管理服务的新特性58

1.2.6 在网络及通信方面的新特性62

1.2.7 安全方面的新特性65

1.2.8 存储管理的新特性69

1.2.9 终端服务器的新特性71

1.2.10 Windows Media Services新特性73

1.2.11 企业级UDDI服务新增功能特性75

1.2.12 集群技术的新特性78

第2章 用户、计算机和组管理83

2.1.1 用户、计算机和组帐户概述84

2.1 用户、计算机和组帐户84

2.1.2 对象名称85

2.1.3 用户帐户87

2.1.4 计算机帐户91

2.1.5 组帐户92

2.2 用户、计算机和组帐户的创建100

2.3 用户、计算机和组帐户属性配置和基本管理105

2.3.1 用户帐户属性配置105

2.3.2 计算机帐户属性配置109

2.3.3 组帐户属性配置110

2.3.4 帐户的基本管理111

2.4 用户、计算机和组帐户权限配置115

2.4.1 权限概述115

2.4.2 权限的类型116

2.4.3 帐户NTFS访问权限配置123

2.4.4 共享权限的配置129

2.5.1 用户权利概述130

2.5 用户权利130

2.5.2 特权131

2.5.3 登录权利136

2.6 用户配置文件138

26.1 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用户配置文件新功能138

2.6.2 用户配置文件类型和使用用户配置文件的优点139

2.6.3 执行常见用户配置文件任务的新方法140

2.6.4 用户配置文件的内容141

2.6.5 用户配置文件最佳操作144

2.7 用户配置文件的使用与管理145

2.7.1 漫游用户配置文件的创建145

2.7.2 创建强制用户配置文件147

2.7.3 复制用户配置文件148

2.7.4 删除用户配置文件149

2.7.5 在配置文件中添加主文件夹151

2.8 授权管理器157

2.8.1 委派管理157

2.8.2 授权管理器和基于角色的管理概述158

2.8.3 角色、任务和操作159

2.8.4 授权规则160

2.8.5 授权管理器中的组161

2.8.6 授权存储和应用程序162

2.8.7 授权管理器中的作用域163

2.9 使用授权管理器166

2.9.1 在授权存储内创建组,并编辑组属性166

2.9.2 使用应用程序169

2.9.3 使用作用域173

2.9.4 授权管理器委派174

2.9.5 委派控制177

第3章 文件和磁盘管理181

3.1 文件服务器的配置182

3.1.1 文件服务器配置之前的准备182

3.1.2 配置文件服务器183

3.2 利用文件服务器管理共享资源192

3.2.1 文件服务器结构192

3.2.2 共享资源查看、配置步骤196

3.2.3 中断会话和文件打开连接198

3.2.4 向客户端发送消息199

3.3 基本磁盘管理201

3.3.1 基本磁盘操作202

3.3.2 磁盘文件格式转化204

3.4 用户磁盘配额205

3.4.1 磁盘配额基础206

3.4.2 新建磁盘配额208

3.4.3 磁盘配额管理210

3.5 分布式文件系统(DFS)214

3.5.1 分布式文件系统概述214

3.5.2 分布式文件系统(DFS)的最佳操作217

3.5.3 创建DFS根目录218

3.5.4 添加DFS根目标223

3.5.5 添加DFS链接225

3.5.6 添加目标226

3.6.1 配置复制拓扑结构228

3.6 使用文件复制服务228

3.6.2 修改复制拓扑229

3.6.3 配置复制计划231

3.6.4 从复制中排除文件和文件夹233

3.6.5 设置入站连接的初始同步优先权234

第4章 活动目录管理237

4.1 Active Directory基础238

4.1.1 Active Directory目录数据存储238

4.1.2 Active Directory的内容240

4.1.3 Active Directory安全性240

4.1.4 Active Directory中的访问控制243

4.1.5 Active Directory客户端245

4.2 有关Active Directory的最佳操作247

4.2.1 “Active Directory用户和计算机”的最佳操作247

4.2.2 指派Active Directory对象权限的最佳操作250

4.3.1 用来管理Active Directory的命令行工具252

4.3.2 Active Directory支持工具252

4.3 从命令行管理Active Directory252

4.4 利用Active Directory发布资源253

4.4.1 查找目录信息254

4.4.2 发布用户和计算机257

4.4.3 发布共享打印机257

4.4.4 发布共享文件夹260

4.4.5 发布服务260

4.5.1 提升域功能级别262

4.5 利用Active Directory管理域262

4.5.2 管理组织单位267

4.5.3 使用不同域控制器管理域270

4.5.4 管理不同域270

4.5.5 添加用户主体名称后缀271

4.6 利用Active Directory管理域控制器273

4.6.1 Active Directory服务器角色273

4.6.2 域控制器的基本管理274

4.6.3 重命名域控制器277

4.6.4 从Windows NT 4.0升级278

4.6.5 从Windows 2000域升级281

4.7 Active Directory复制管理283

4.7.1 Active Directory目录复制基本思路283

4.7.2 站点概述286

4.7.3 目录复制原理287

4.7.4 站点内的复制288

4.7.5 站点间的复制289

4.7.6 站点建立的适当考虑290

4.8.1 创建站点291

4.8 配置目录复制291

4.8.2 创建站点链接292

4.8.3 创建子网并将其与站点关联293

4.9 管理复制294

4.9.1 配置站点链接295

4.9.2 配置站点链接桥296

4.9.3 配置首选桥头服务器297

4.10.1 如何监视复制299

4.10 复制疑难解答299

4.10.2 故障排除300

第5章 组策略的应用与管理303

5.1 组策略基础304

5.1.1 组策略概述304

5.1.2 组策略对象及其存储305

5.1.3 组策略的基本组成307

5.1.4 组策略的打开方式311

5.1.5 组策略对象的最佳操作315

5.2 组策略优先级318

5.2.1 组策略优先级概述318

5.2.2 启动和登录时的组策略事件顺序319

5.2.3 处理设置的顺序320

5.2.4 组策略优先级中应用程序的角色322

5.3 域组策略的基本配置323

5.3.1 密码策略配置324

5.3.2 帐户锁定策略配置327

5.3.3 “本地策略”中的“审核策略”配置329

5.3.4 “本地策略”中的“安全选项”配置342

5.3.5 “受限制的组”策略配置359

5.4 “文件夹重定向”策略及配置361

5.4.1 “文件夹重定向”概述362

5.4.2 “文件夹重定向”权限364

5.4.3 “文件夹重定向”配置365

第6章 利用控制台进行计算机管理373

6.1.1 打开MMC374

6.1 MMC概述374

6.1.2 使用MMC的方法375

6.1.3 设置MMC中的组策略377

6.1.4 runas命令的使用方法379

6.2 了解MMC381

6.2.1 MMC窗口381

6.2.2 作者模式的MMC382

6.3.1 使用现有的MMC文件384

6.3 使用MMC384

6.3.2 创作MMC控制台387

6.4 使用MMC管理计算机394

6.4.1 管理本地服务器395

6.4.2 管理远程计算机396

6.4.3 利用MMC远程管理域控制器上的Active Directory398

6.4.4 利用MMC远程管理用户机的“组策略编辑器”402

6.4.5 利用MMC远程管理用户机的“计算机管理”405

6.4.6 方便控制台407

6.4.7 在Windows XP系统中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帮助408

第7章 远程管理工具的使用 415

7.1 远程管理概述416

7.1.1 Windows Server 2003中新增的远程管理工具416

7.1.2 常用的远程工具使用417

7.1.3 远程桌面连接418

7.1.4 管理远程桌面419

7.1.5 远程桌面Web连接419

7.1.6 远程桌面连接的最佳操作420

7.2 使用“远程桌面连接”管理远程计算机422

7.2.1 远程桌面连接服务器端的配置423

7.2.2 远程桌面连接客户端的配置426

7.2.3 远程桌面连接的建立430

7.3 远程桌面Web连接434

7.3.1 服务器端“远程桌面Web连接”组件的安装435

7.3.2 “远程桌面Web连接”服务器端的配置436

7.3.3 “远程桌面Web连接”示例网页439

7.3.4 “远程桌面Web连接”的网络连接建立441

7.3.5 “远程桌面Web连接”的建立446

7.4 管理远程桌面449

7.4.1 “管理远程桌面”概述449

7.4.2 配置管理远程桌面452

7.5 服务器或终端服务器的远程管理461

7.5.1 无终端服务器情况下的远程管理462

7.5.3 终端服务器的安装465

7.5.2 终端服务器概述465

7.6 远程管理(HTML)468

第8章 服务器性能的优化与管理473

8.1 性能监视474

8.1.1 系统监视器概述474

8.1.2 性能日志和警报概述476

8.2 了解【性能】控制台478

8.2.1 性能对象和计数器478

8.1.3 任务管理器概述478

8.2.2 性能工具架构480

8.3 使用【性能】控制台480

8.3.1 设置监视配置480

8.3.2 系统监视器设置的快速参考485

8.3.3 系统监视器的功能对应的按钮和键盘快捷方式参考487

8.3.4 系统监视器界面488

8.3.5 性能日志和警报界面489

8.3.6 日志文件格式的快速参考491

8.3.7 分析性能数据491

8.3.8 解决性能问题493

8.3.9 从命令行监视性能496

8.4 服务器基本性能监视器503

8.4.1 监视控制台的创建504

8.4.2 性能监视视图配置510

8.5 创建性能日志和警报515

8.5.1 监视DNS服务器的性能515

8.5.2 监视DHCP服务器性能521

8.5.3 创建DNS和DHCP服务器计数器日志523

8.5.4 创建系统进程、线程、TCP/IP网络连接跟踪日志529

8.5.5 创建内存使用警报531

第9章 数据备份与恢复535

9.1 “备份”工具概述536

9.1.1 “备份”工具的主要作用536

9.1.2 “备份”工具所支持的备份类型537

9.1.3 卷影副本概述538

9.1.4 数据备份与恢复所需用户权限和权利538

9.2 利用“备份”工具进行数据备份541

9.1.5 备份的最佳操作541

9.2.1 备份前的设置542

9.2.2 向导式备份数据546

9.2.3 手动备份数据557

9.2.4 备份系统状态数据560

9.2.5 使用备份创建自动系统故障恢复集562

9.3 数据还原564

9.3.1 授权还原、原始还原和普通还原565

9.3.2 向导还原方式567

9.3.3 手动还原方式571

9.4 系统修复与恢复573

9.4.1 使用自动系统故障恢复恢复系统故障573

9.4.2 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恢复系统574

9.4.3 删除故障恢复控制台576

9.5 备份的命令管理方式578

9.5.1 从命令行管理备份578

9.5.2 使用批处理文件备份数据5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