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明清汉语外来词史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明清汉语外来词史研究
  • 赵明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58751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611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633页
  • 主题词:外来语-汉语史-研究-明清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明清汉语外来词史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0.1 研究缘起1

0.2 研究对象2

0.2.1 外来词2

0.2.2 明清汉语外来词6

0.2.3 外来词史6

0.3 语料7

0.4 研究方法10

0.4.1 描写与分析相结合10

0.4.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11

0.4.3 共时与历时相结合11

0.4.4 语言与文化相结合11

0.5 研究目标12

0.6 研究意义12

第一章 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回顾14

1.1 粗线条标准14

1.1.1 “二分论”14

1.1.2 “三分论”15

1.2 细线条标准17

1.2.1 “四分论”17

1.2.2 “五分论”17

1.2.3 “六分论”18

1.3 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新课题的提出18

1.4 本研究中外来词的界定标准20

1.4.1 关于意译词是否属于外来词20

1.4.2 关于借形词是否属于外来词21

1.4.3 小结23

第二章 明代汉语外来词及其发展25

2.1 明初至明中叶时期的汉语外来词25

2.1.1 明初至明中叶汉语外来词传入的基本途径25

2.1.2 明初至明中叶汉语外来词的语源26

2.1.3 明初至明中叶汉语外来词的吸收方式38

2.1.4 明初至明中叶汉语外来词的语义类40

2.1.5 小结56

2.2 明中叶至明末时期的汉语外来词56

2.2.1 明中叶至明末汉语外来词传入的基本途径57

2.2.2 明中叶至明末汉语外来词的语源57

2.2.3 明中叶至明末汉语外来词的吸收方式58

2.2.4 明中叶至明末汉语外来词的语义类67

2.2.5 小结136

2.3 明代外来词的特点及规律136

2.3.1 传入途径特点137

2.3.2 语源特点137

2.3.3 吸收方式特点138

2.3.4 语义特点139

第三章 清代汉语外来词及其发展140

3.1 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的汉语外来词140

3.1.1 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汉语外来词引入的基本途径140

3.1.2 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汉语外来词的语源143

3.1.3 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汉语外来词的吸收方式151

3.1.4 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汉语外来词的语义类154

3.1.5 小结175

3.2 鸦片战争至清末时期的汉语外来词176

3.2.1 鸦片战争至清末汉语外来词传入的两个阶段176

3.2.2 鸦片战争至清末汉语外来词传入的基本途径180

3.2.3 鸦片战争至清末汉语外来词的语源182

3.2.4 鸦片战争至清末汉语外来词的吸收方式194

3.2.5 鸦片战争至清末汉语外来词的语义类204

3.3 清代外来词的特点及规律391

3.3.1 传入途径特点391

3.3.2 语源特点391

3.3.3 吸收方式特点392

3.3.4 语义特点393

第四章 明清汉语外来词发展演变分析395

4.1 语音发展演变395

4.2 词形发展演变403

4.2.1 词形长短调整403

4.2.2 音译用字选择404

4.2.3 意译用字选择419

4.2.4 小结426

4.3 词义发展演变426

4.3.1 词义扩大427

4.3.2 词义缩小429

4.3.3 词义转移430

4.4 小结431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对明清汉语外来词的选择433

5.1 明清汉语外来词词库设计说明433

5.1.1 明清汉语外来词词库总体建构模块433

5.1.2 明清汉语外来词词库的设计原则434

5.1.3 明清汉语外来词词库建库设计难点及处理434

5.2 现代汉语外来词与明清汉语外来词比对436

5.2.1 冗余外来词的消亡436

5.2.2 意译词与音译词之间的竞争437

5.2.3 意译词与意译词之间的竞争450

5.2.4 音译词与音译词之间的竞争462

5.2.5 音译词与音意兼译词之间的竞争470

5.3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对明清汉语外来词的选择特点471

5.3.1 语音选择特点471

5.3.2 词形选择特点492

5.3.3 词义选择特点505

5.4 小结519

第六章 明清汉语外来词对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522

6.1 对词量的影响522

6.2 对词长的影响523

6.3 对词义的影响524

6.3.1 填补汉语词义概念空缺524

6.3.2 在汉语中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同实异名词与同形词525

6.4 对构词法的影响528

6.4.1 使现代汉语出现大量外来语素参与构词528

6.4.2 促进了汉语类比构词法的发展549

6.5 对书写系统的影响551

6.5.1 使音译用字倾向选择能提示整词意义的汉字或转化为意译词552

6.5.2 使意译用字倾向借用古代汉语固有词形或自创新词554

6.5.3 使现代汉语出现了一批自造字557

6.5.4 使字母词开始进入现代汉语书写系统559

第七章 从明清汉语外来词演变看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内部机制561

7.1 汉语吸收外来词本质是词义概念化的过程561

7.2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内部机制563

7.2.1 语义机制563

7.2.2 缩略机制565

7.2.3 文化机制567

结语571

附录1本书的主要语料来源573

附录2明代汉语外来词词库576

附录3清代汉语外来词词库585

参考文献60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