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美学论稿【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教育美学论稿
  • 高文超,吴嬗婷著 著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出版社
  • ISBN:988977531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63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教育美学论稿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美学对教育的渗透3

第一节 教育美学的崛起3

一、教育美学思想的历史渊源3

二、教育审美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9

三、教育美学的建立13

第二节 教育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16

一、教育美学研究的对象16

二、教育美学研究的范围19

三、教育美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0

第三节 教育美学研究的任务和方法24

一、教育美学研究的任务24

二、教育美学研究的方法26

第二章 美学视野中的教育34

第一节 美与审美34

一、美与美感34

二、审美的客观标准与个性差异41

第二节 教育美是美的一种特殊形态44

一、教育美具有美的本质属性44

二、教育活动中的真、善、美47

第三章 教育美的整体效应51

第一节 家庭美育51

一、爱美是孩子的天性51

二、父母是孩子的常任美育教师52

三、家庭美育的基本内容53

四、家庭美育的基本原则57

第二节 学校美育59

一、学校美育的主导地位与作用59

二、学校美育的基本内容61

三、学校美育的基本原则64

第三节 社会美育68

一、社会美育是人生美育的大课堂68

二、社会美育的作用69

三、社会美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70

第四章 教育美的微观考察75

第一节 学科教育中的审美因素75

一、学科知识美75

二、学科教学美83

第二节 教学组织活动中的教学美90

一、课堂教学组织节奏美90

二、师生双边活动和谐美93

三、课堂教学方法艺术美94

第三节 教育美在教学过程中的落实97

一、寓美于教学任务的设计97

二、寓美于教学内容的安排103

第五章 学校审美环境的优化108

第一节 活动主体与审美教育108

一、学校领导与审美教育108

二、教师与审美教育110

三、学校其他工作人员与审美教育112

四、学生的审美素养及其形成过程113

第二节 生活环境与审美教育116

一、日常生活环境的审美教育意义116

二、日常生活环境的美化117

三、日程生活环境的审美教育功能122

第三节 课外活动与审美教育124

一、课外活动的审美教育意义124

二、课外活动的审美教育特点和对象127

三、课外活动的审美教育途径129

第六章 教育审美化的哲学思考135

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本质135

一、当前学术界对审美教育本质的认识135

二、审美教育的社会历史制约性140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结构142

一、审美教育过程及其组成要素142

二、审美教育系统的运行规律153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功能155

一、陶冶情感155

二、开发智力159

三、增进健美163

第七章 教育审美化的实施166

第一节 审美教育的任务166

一、培养对美的感受能力166

二、培养对美的鉴赏能力168

三、培养对美的创造能力169

第二节 审美教育的特点170

一、审美教育的形象性170

二、审美教育的情感性172

三、审美教育的自由性173

四、审美教育的深远性174

第三节 审美教育的原则175

一、可感性原则176

二、差异性原则177

三、创造性原则179

四、相互交流原则180

第八章 审美教育的内化与人的发展183

第一节 审美意识的含义和性质183

一、审美意识183

二、审美意识发生发展的机制184

三、审美意识的历史制约性186

第二节 审美意识的结构191

一、审美意识的心理结构191

二、审美意识的社会结构196

第三节 审美意识与教育美201

一、审美意识对教育美的制约202

二、教育美对审美个性的甄陶204

第九章 教育审美化的构建206

第一节 审美修养的实质与意义206

一、审美修养的概念206

二、审美修养的实质208

三、审美修养的意义211

第二节 实施审美教育对教育者审美修养的要求216

一、教育者的审美修养216

二、教育者提高审美修养的途径221

第三节 教育者审美境界的形成和特点229

一、审美境界的含义230

二、审美境界的形成标志231

三、审美境界的形成过程与特点234

第十章 教育的审美价值与观照239

第一节 教育美的欣赏与评价的概述239

一、教育美的欣赏与评价的涵义239

二、教育美的欣赏与评价的意义246

第二节 教育美的欣赏与评价的范围与原则249

一、不同空间领域教育美的欣赏250

二、实践过程中动态教育美的欣赏评价254

后记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