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普通测量学【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现代普通测量学
  • 王侬,过静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04701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58页
  • 主题词:测量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普通测量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测绘学与测量学1

1.1.1 测量学研究的范围和内容1

1.1.2 测量学的分科1

1.2 测绘学的发展2

1.2.1 测绘学发展简史2

1.2.2 现代测绘学的发展现状3

1.2.3 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5

1.2.4 地球空间信息学与现代测绘学的任务5

1.3 现代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6

1.3.1 现代测绘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6

1.3.2 现代测量学在土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6

1.4 学习测量学的目的和要求7

习题与思考题7

第2章 测量学的基础知识8

2.1 地球形状和大小8

2.2 地球椭球10

2.3 地面点位的确定11

2.4 测量常用坐标系统与坐标系间坐标转换12

2.4.1 天文坐标系12

2.4.2 大地坐标系12

2.4.3 空间直角坐标系13

2.4.4 我国目前常用坐标系13

2.4.5 坐标系的转换14

2.4.6 高斯投影和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15

2.4.7 平面独立坐标系18

2.5 地面点的高程18

2.6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19

2.6.1 对距离的影响19

2.6.2 对水平角的影响20

2.6.3 对高程的影响20

2.7 测量工作的基本概念21

2.7.1 测量工作的原则21

2.7.2 地形图测绘21

2.7.3 施工测量22

习题与思考题23

第3章 水准测量24

3.1 水准测量原理24

3.2 水准仪及其使用25

3.2.1 DS3微倾式水准仪及其使用25

3.2.2 精密水准仪及其使用29

3.3 自动安平水准仪31

3.4 数字水准仪33

3.4.1 数字水准仪的测量原理33

3.4.2 蔡司(天宝)数字水准仪的读数原理34

3.4.3 数字水准仪的特点35

3.5 水准测量方法36

3.5.1 水准测量的外业实施36

3.5.2 水准路线测量的成果检核38

3.5.3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40

3.6 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42

3.6.1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42

3.6.2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44

3.6.3 数字水准仪的检定46

3.7 水准测量误差的分析及注意事项48

3.7.1 水准管水准仪的误差48

3.7.2 自动安平水准仪和数字水准仪的误差50

习题与思考题50

第4章 角度测量53

4.1 角度测量原理53

4.1.1 水平角测量原理53

4.1.2 竖直角测量原理53

4.2 经纬仪及角度观测54

4.2.1 DJ6级光学经纬仪的构造54

4.2.2 经纬仪的安置56

4.2.3 水平角测量57

4.2.4 竖直角测量60

4.3 电子经纬仪63

4.3.1 概述63

4.3.2 电子经纬仪的测角原理64

4.4 经纬仪的检验与校正68

4.4.1 照准部水准管轴的检校68

4.4.2 十字丝竖丝的检校69

4.4.3 视准轴的检校69

4.4.4 横轴的检校70

4.4.5 竖盘指标差的检校71

4.4.6 电子经纬仪的检校71

4.5 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71

4.5.1 仪器误差72

4.5.2 观测误差73

4.5.3 外界条件的影响74

习题与思考题74

第5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77

5.1 钢尺量距77

5.1.1 量距工具77

5.1.2 直线定线78

5.1.3 量距方法78

5.1.4 钢尺量距的成果整理80

5.1.5 钢尺检定81

5.1.6 钢尺量距的误差分析81

5.2 视距测量83

5.2.1 视距测量概述83

5.2.2 视线水平时的视距公式83

5.2.3 视线倾斜时的视距公式84

5.2.4 视距常数测定85

5.3 红外测距仪85

5.3.1 测距仪的测距原理86

5.3.2 测距仪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89

5.3.3 边长改正90

5.4 全站仪及其使用91

5.4.1 全站仪的基本构造92

5.4.2 全站仪的构造特点92

5.4.3 全站仪的基本测量功能93

5.4.4 NTS-660全站仪94

5.5 直线定向97

5.5.1 直线定向的概念97

5.5.2 直线定向方法97

5.5.3 正、反坐标方位角及其推算98

习题与思考题100

第6章 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的基本知识102

6.1 概述102

6.1.1 测量与观测值102

6.1.2 观测与观测值的分类102

6.1.3 测量误差及其来源103

6.1.4 研究测量误差的指导原则103

6.2 测量误差的种类104

6.2.1 粗差104

6.2.2 系统误差104

6.2.3 偶然误差105

6.3 偶然误差的特性及其概率密度函数105

6.4 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指标107

6.4.1 精度指数107

6.4.2 中误差108

6.4.3 极限误差110

6.4.4 相对误差111

6.5 误差传播定律111

6.6 同精度直接观测平差114

6.6.1 求最或是值114

6.6.2 评定精度115

6.7 不同精度直接观测平差117

6.7.1 权的概念117

6.7.2 测量中常用的确权方法118

6.7.3 求不同精度观测值的最或是值——加权平均值119

6.7.4 不同精度观测的精度评定120

6.8 点位误差121

6.8.1 点位真误差122

6.8.2 点位方差与点位中误差122

6.9 最小二乘法原理及其应用124

6.9.1 最小二乘法原理125

6.9.2 最小二乘法原理的应用126

习题与思考题126

第7章 控制测量128

7.1 控制测量概述128

7.1.1 控制测量及其布设原则128

7.1.2 国家基本控制网129

7.1.3 城市控制网130

7.1.4 工程控制网132

7.1.5 图根控制网132

7.2 导线测量133

7.2.1 导线测量概述133

7.2.2 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134

7.2.3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135

7.3 控制点加密140

7.3.1 前方交会140

7.3.2 极坐标法142

7.3.3 后方交会142

7.4 三、四等水准测量143

7.5 三角高程测量146

7.5.1 三角高程测量原理146

7.5.2 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146

7.5.3 三角高程测量的观测和计算147

习题与思考题148

第8章 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位技术151

8.1 概述151

8.2 GNSS定位原理152

8.3 卫星定位系统的构成153

8.3.1 空间星座部分153

8.3.2 地面监控部分155

8.3.3 用户设备部分157

8.4 GNSS接收机构成及工作原理157

8.4.1 GNSS接收机构造和工作原理157

8.4.2 GNSS接收机分类159

8.5 卫星定位基本方法160

8.5.1 卫星定位方法概述160

8.5.2 伪距观测值及伪距单点定位160

8.5.3 载波相位观测值及观测方程161

8.5.4 载波相位测量相对定位162

8.5.5 GNSS实时差分定位163

8.5.6 网络RTK定位技术165

8.6 GNSS控制测量167

8.6.1 GNSS控制测量精度指标167

8.6.2 常规城市GNSS控制网建设168

习题与思考题173

第9章 基础地理信息采集及成图方法174

9.1 基础地理信息概述174

9.1.1 信息与地理信息174

9.1.2 地理空间数据与地图175

9.2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177

9.2.1 地形图的比例尺177

9.2.2 地物符号179

9.2.3 地貌符号——等高线181

9.2.4 地形图的分幅编号与图廓注记185

9.3 大比例尺地形图传统测绘方法190

9.3.1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190

9.3.2 碎部测量的方法191

9.3.3 地形图的拼接、整饰和检查193

9.4 数字测图方法194

9.4.1 概述194

9.4.2 野外数据采集的作业模式及碎部点位信息的采集196

9.4.3 数字地面模型的建立和等高线的绘制203

9.4.4 地形图的处理与输出205

9.5 普通地形图的数字化206

9.5.1 概述206

9.5.2 CASSCAN5.0扫描矢量化207

习题与思考题209

第10章 地理空间信息的应用211

10.1 概述211

10.2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212

10.2.1 在地形图上确定点位坐标212

10.2.2 在地形图上量算线段的长度213

10.2.3 在地形图上量算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213

10.2.4 求算地形图上某点的高程213

10.2.5 在地形图上量测曲线长度和折线长度214

10.2.6 在地形图上量算某直线的坡度214

10.3 面积量算215

10.3.1 直接法215

10.3.2 解析法215

10.3.3 图解法216

10.3.4 在数字地形图上计算地表面积217

10.4 在地形图上按一定方向绘制断面图219

10.5 地形图在平整场地中的应用220

10.5.1 在纸载地形图上平整场地220

10.5.2 在数字地形图上平整场地221

10.6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224

10.6.1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224

10.6.2 城市管线信息系统的应用227

习题与思考题228

第11章 土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测量229

11.1 施工测量概述229

11.1.1 施工测量的特点229

11.1.2 施工测量的原则229

11.2 测设的基本内容和方法230

11.2.1 已知水平距离的测设230

11.2.2 已知水平角的测设232

11.2.3 已知高程点的测设232

11.2.4 平面点位的测设233

11.3 建筑施工控制网235

11.3.1 测量坐标系与施工坐标系的转换236

11.3.2 矩形施工控制网236

11.3.3 工业厂房矩形控制网239

11.4 建筑施工测量240

11.4.1 一般民用建筑的施工测量240

11.4.2 工业厂房的施工测量241

11.4.3 高层建筑的轴线投测和高程传递243

11.5 桥梁工程测量245

11.5.1 桥梁施工控制网245

11.5.2 桥梁施工测量248

11.6 隧道工程测量251

11.6.1 隧道工程地面控制测量251

11.6.2 地上、地下联系测量概述252

11.6.3 几何定向253

11.6.4 陀螺经纬仪定向255

11.6.5 高程传递260

11.6.6 地下控制测量261

11.6.7 隧道施工测量263

11.6.8 隧道贯通测量267

11.7 竣工测量与竣工总图的编制267

11.7.1 概述267

11.7.2 竣工测量268

11.7.3 竣工总图的编绘269

习题与思考题269

第12章 线路测量271

12.1 概述271

12.2 定线测量271

12.2.1 穿线法272

12.2.2 拨角法273

12.3 中线测量273

12.4 圆曲线的测设274

12.4.1 圆曲线要素的计算与主点测设274

12.4.2 主点里程的计算274

12.4.3 用偏角法测设圆曲线275

12.4.4 用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276

12.4.5 用极坐标法测设圆曲线277

12.5 线路水准测量277

12.6 纵、横断面图的测绘278

12.6.1 纵断面图的测绘278

12.6.2 横断面图的测绘279

12.7 道路施工测量281

12.7.1 路基的测设281

12.7.2 竖曲线的测设282

12.8 管道工程测量284

12.8.1 中线测量284

12.8.2 管道纵横断面图测量284

12.8.3 管道施工测量285

12.8.4 管道竣工测量286

12.9 数字地形图在线路工程中的应用286

12.9.1 生成线路里程文件286

12.9.2 道路土方计算287

12.9.3 道路曲线设计290

习题与思考题292

第13章 建(构)筑物变形测量293

13.1 概述293

13.1.1 变形观测及其特点293

13.1.2 变形观测的基本方法294

13.1.3 变形观测系统295

13.2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295

13.2.1 沉降观测系统的布设296

13.2.2 沉降观测的实施296

13.2.3 沉降观测的成果整理和分析297

13.3 建筑物水平位移观测298

13.3.1 基准线法298

13.3.2 导线法300

13.3.3 前方交会法300

13.4 建筑物的倾斜观测与裂缝观测300

13.4.1 倾斜观测300

13.4.2 裂缝观测302

13.5 建(构)筑物动态变形监测302

13.5.1 动态变形监测的特点和一般要求302

13.5.2 利用GPS监测高大建筑物的动态位移303

13.6 现代测量技术及其在建(构)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305

13.6.1 测量机器人306

13.6.2 激光跟踪仪308

13.6.3 三维激光扫描仪312

习题与思考题317

第14章 摄影测量与遥感319

14.1 概述319

14.1.1 摄影测量技术319

14.1.2 遥感技术及其发展320

14.1.3 遥感数据采集方式和技术分类320

14.1.4 遥感技术的应用321

14.2 航空摄影测量322

14.2.1 航空摄影322

14.2.2 航空像片的几何特性323

14.2.3 航空像片的立体观察和立体量测原理325

14.3 航空摄影测量成图方法327

14.3.1 像片平面图和正射影像327

14.3.2 立体测图328

14.3.3 数字测图概述329

14.4 遥感影像的处理330

14.4.1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330

14.4.2 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和正射影像331

14.4.3 遥感影像分类331

14.4.4 影像分割332

14.5 遥感影像制图332

14.5.1 遥感影像的专题制图332

14.5.2 影像地图的制作333

14.5.3 遥感影像用于地图的修编333

习题与思考题334

参考文献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