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概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概论
  • 山东省高等学校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组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4099·537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3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1

导言1

二、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3

三、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联系上层建筑4

四、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方法5

五、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革命性和科学性7

六、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理论体系8

七、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地位和作用9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12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12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12

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产生的必然性13

三、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途径16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9

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涵义19

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20

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22

第三节 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形式23

一、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必然性23

二、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24

三、集体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25

四、劳动者个体经济的性质和作用27

五、经济联合体29

六、利用外资的经济形式30

第四节 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31

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31

二、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33

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条件34

第二章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经济效益3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及其实现手段37

一、社会主义生产目的37

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40

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地位和作用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45

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45

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实现46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效益48

一、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实质48

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49

三、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基本要求51

四、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55

第四节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57

一、物质利益关系的普遍性57

二、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性质58

四、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劳动者个人利益的地位和作用59

三、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形态59

五、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60

第一节 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61

一、商品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61

六、贯彻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与加强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关系62

第三章 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64

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65

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区别67

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68

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意义70

一、社会主义实行计划经济的必然性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71

二、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和商品性73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性74

四、建立统一性同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体制76

五、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79

六、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83

第三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86

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必要性86

二、利用价值规律同实行计划经济的一致性87

三、价值规律的作用88

四、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89

五、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竞争92

第四章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9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作用和流通形式96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96

二、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中的经济成分99

三、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形式10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中的供求关系和流通体制103

一、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中的供求关系103

二、制约供求关系的基本要素104

三、实现供求平衡的途径105

四、社会主义商品流通体制107

一、什么是第三产业109

第三节 发展第三产业109

二、第三产业的兴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10

三、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111

四、发展第三产业需要解决的思想认识问题113

第四节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115

一、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性质115

二、社会主义货币流通形式115

三、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渠道118

四、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119

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信贷和银行121

一、社会主义信贷的必要性121

二、社会主义银行信贷的基本原则123

三、社会主义银行的地位和作用124

四、社会主义金融体系127

第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12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性质和任务128

一、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性质128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基本任务131

三、社会主义经济管理的基本职能132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和增强企业活力133

一、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133

二、社会主义企业的地位134

三、增强企业活力的意义136

四、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138

五、增强企业活力的主要途径14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142

一、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的基本原则142

二、社会主义经济责任制的形式144

三、厂长(经理)负责制和民主管理145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147

一、政企职责分开的必要性147

二、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主要职能150

三、国家管理经济应当掌握的主要原则151

四、国家管理经济要重视宏观调节152

五、经济杠杆是宏观调节的主要手段153

六、国家管理经济应当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156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分配和消费1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财政159

一、社会主义分配的地位和作用159

二、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来源160

三、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63

四、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166

五、社会主义积累和消费的关系167

六、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作用171

第二节 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173

一、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173

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174

三、我国现阶段按劳分配的基本特征175

四、按劳分配的意义和重大作用176

五、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178

第三节 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首先致富和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180

一、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必须反对平均主义180

二、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是按劳分配的必然结果182

三、一部分人首先致富和全体劳动者共同富裕的关系183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消费185

一、社会主义消费的涵义185

二、社会主义消费的地位和作用185

三、社会主义消费关系的性质和运动规律186

五、社会主义消费结构及其发展趋势188

四、社会主义的消费方式188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再生产1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特征191

一、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191

二、社会主义产品再生产的特征191

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特征191

三、社会主义劳动力再生产的特征192

第二节 社会主义产品再生产的类型与扩大再生产的源泉195

一、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195

二、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196

一、社会总产品的实物构成和价值构成19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关系和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198

二、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99

三、生产资料生产的优先增长200

第四节 社会主义积累的规律和历史趋势203

一、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203

二、积累率203

三、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205

四、社会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206

第八章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208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208

一、发展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208

二、发展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211

一、发展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意义和作用21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213

二、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214

三、提高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竞争能力216

第三节 引进技术和利用外资218

一、引进先进技术的重要作用218

二、引进技术的基本原则219

一、经济特区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特殊222

第四节 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222

二、经济特区的社会性质和经济性质224

三、经济特区和开放地区的作用225

第九章 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227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227

一、无产阶级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227

三、利用外资229

三、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229

四、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异同点230

五、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条件231

第二节 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231

一、共产主义最终胜利的必然性231

二、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233

二、“共产主义”的含义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