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血液病实验诊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血液病实验诊断
  • 邓家栋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4212·146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519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5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血液病实验诊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血液病基本检查方法1

一、采血法1

二、抗凝剂2

三、血细胞计数盘简述3

四、20mm3血红蛋白吸管校正法4

五、血红蛋白测定5

六、红细胞计数17

七、白细胞计数20

八、血小板计数22

九、嗜酸粒细胞计数24

十、嗜硷粒细胞计数26

十一、网织红细胞计数27

十二、红细胞压积测定29

十三、红细胞直径的测量32

十四、几种红细胞平均值的计算34

十五、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34

十六、血片自动染色35

十七、自动充液、稀释的微量吸管37

十八、血细胞自动计数37

十九、白细胞自动分类43

第二章 血细胞形态之一45

一、瑞氏(WTight)染色法45

二、姬姆萨(Giemsa)染色法47

三、其它染色法47

四、血细胞形态49

五、骨髓及血片各种血细胞的正常值71

六、主要血液病的血细胞形态特点78

七、血细胞标本的保存与归档101

第三章 血细胞形态之二105

一、位相显微镜检查105

二、荧光显微镜检查107

三、电子显微镜检查111

第四章 血细胞形态之三(细胞化学)128

一、核酸和硫氢基染色法128

二、多糖类染色法132

三、脂类染色法137

四、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染色法140

五、脱氢酶染色法141

六、碱性磷酸酶染色法144

七、酸性磷酸酶染色法146

八、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法148

九、酯酶染色法150

十、5-核苷酸酶染色法162

十一、β-葡萄糖苷酸酶染色法163

十二、环腺苷3′-5′-磷酸二酯酶染色法164

十三、溶菌酶的细胞细菌学染色法165

十四、溶菌酶与髓性过氧化物酶双染色法167

十五、热盐水溶解试验168

十六、铁染色法168

十七、体外半固体培养集落地依红染色法170

十八、体外半固体培养红细胞集落染色法171

十九、体外半固体培养嗜酸粒细胞集落染色法172

二十、体外半固体培养嗜硷粒细胞集落染色法173

二十一、点彩红细胞计数174

二十二、红细胞碱粒凝集试验175

二十三、墨汁吞噬试验175

第五章 穿刺检查术178

一、骨髓穿刺检查178

二、骨髓油滴与骨髓小粒检查181

三、骨髓活检术182

四、脾脏穿刺检查183

五、淋巴结穿刺检查184

第六章 出血性疾病的检查方法186

一、正常止血过程及其原理186

二、出凝血试验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192

三、出血试验的器材及试剂193

四、自动血液凝固时间的测定196

五、实验方法198

(一)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法)198

(二)出血时间测定199

(三)阿斯匹林耐量试验200

(四)人体甲皱皮肤微循环的检查法200

(五)血小板第3因子(PF3)有效性测定(白陶土时间法)204

(六)血小板第3因子测定205

(七)血小板第4因子测定207

(八)β-血小板球蛋白测定(放射免疫分析法)210

(九)血小板粘附性的体外测定(玻球法)214

(十)血小板滞留性测定(玻珠柱法)215

(十一)血小板滞留性测定(改良Salzman法)216

(十二)血小板聚集试验217

(十三)自发性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率)测定225

(十四)血块回缩试验227

(十五)血液凝固时间228

(十六)再钙化时间229

(十七)凝血酶原时间229

(十八)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鉴别试验230

(十九)凝血酶原消耗试验(血清凝血酶原时间)231

(二十)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32

(二十一)纠正试验233

(二十二)凝血活酶生成试验233

(二十三)第Ⅴ因子测定235

(二十四)第Ⅶ因子测定236

(二十五)第Ⅶ因子活性测定(二期法)237

(二十六)第Ⅶ因子活性测定(一期法)240

(二十七)第Ⅶ因子瑞斯脱霉素试验241

(二十八)第Ⅶ因子相关抗原检查244

(二十九)第Ⅶ因子抑制物检查245

(三十)第Ⅸ因子测定(一期法)247

(三十一)第Ⅸ因子测定(二期法)248

(三十)第Ⅻ因子测定250

(三十三)第Ⅻ因子定性检查法250

(三十四)第Ⅻ因子定量测定251

(三十五)凝血酶时间(抗凝血酶时间)252

(三十六)游离肝素时间252

(三十七)抗凝物质鉴定试验253

(三十八)抗凝血酶Ⅲ测定253

(三十九)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258

(四十)纤维蛋白原定量和纤维蛋白溶解活性测定260

(四十一)简易纤维蛋白溶解活性试验262

(四十二)纤维蛋白溶酶原(血浆素原)测定263

(四十三)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测定265

(四十四)纤维蛋白板溶解试验266

(四十五)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P1asma protamine paracoagulationtest,简称3P试验)268

(四十六)连续稀释硫酸鱼精蛋白试验(Serial dilution protamine sulfatetest,简称SDPS试验)269

(四十七)乙醇凝胶试验270

(四十八)葡萄球菌聚集试验270

(四十九)免疫学方法测定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272

(五十)纤维蛋白肽A(FpA)的测定278

(五十一)血栓弹力计(Thrombelastography,简称TEG)279

第七章 溶血性疾病的检查方法282

一、概说282

二、溶血性疾病的一般检查方法284

三、红细胞形态的检查293

四、酸溶血试验(Hma试验)294

五、简易酸溶血试验295

六、酸溶血初筛试验296

七、热抵抗试验297

八、蔗糖溶血试验297

九、红细胞盐水渗透脆性检查298

十、自身溶血试验301

十一、红细胞滚动试验303

十二、酸化甘油溶解试验(AGLT)304

十三、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试验305

十四、高铁血红蛋白的定量测定311

十五、珠蛋白异常的检查方法312

十六、异常血红蛋白一级结构的分析方法347

十七、红细胞膜生化组分的测定364

十八、红细胞胆碱脂酶的测定(光电比色法)368

第八章 血液免疫学检查法370

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血清学检查370

二、抗人球蛋白(Coombs)试验371

三、冷凝集素试验376

四、单相溶血素的测定377

五、双相溶血素的测定(冷溶血素试验,当-蓝试验)378

六、红细胞膜结合抗体的洗脱法(Rubin法)379

七、白细胞凝集试验380

八、白细胞抗球蛋白消耗试验381

九、补体解导细胞毒试验384

十、血小板凝集试验386

十一、抗核抗体387

十二、凝溶蛋白检查法389

十三、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分离法390

十四、T及B淋巴细胞分离法392

十五、淋巴细胞绝对值直接计数法393

十六、活淋巴细胞计数法394

十七、E-玫瑰花结试验(全量法)395

十八、活性E-玫瑰花结试验396

十九、抗T间接膜荧光法396

二十、人体B淋巴细胞小鼠红细胞玫瑰花结试验400

二十一、B细胞膜免疫球蛋白(SmIg)直接荧光法401

二十二、ZC′3玫瑰花结试验404

二十三、淋巴细胞转化试验405

二十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查409

二十五、抗自身大肠杆菌抗体的测定412

二十六、单向环状免疫扩散法——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法414

二十七、对流免疫电泳417

第九章 放射性核素在临床血液学上的应用418

一、循环血量,红细胞及血浆容量的测定418

二、红细胞寿命的测定420

三、红细胞在肝脾内清除率的测定422

四、白细胞交换率的测定423

五、血小板寿命的测定424

六、血浆及红细胞铁更新和红细胞铁利用率的测定426

七、骨髓及外周血有核细胞定量的测定428

八、造血细胞体外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测定431

九、脾脏扫描432

十、淋巴系统扫描434

十一、骨髓扫描或γ闪烁照像436

第十章 血液生物化学检查440

一、异常血红素的检查440

二、尿液卟啉的检查441

三、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的测定443

四、粪卟啉检查445

五、血浆铁、总铁结合量的测定447

六、嗜异性凝集试验(Paul-Bunnell试验)450

七、血浆蛋白电泳452

八、血浆中叶酸的测定457

九、血浆中维生素B12的测定459

十、环核苷酸的测定460

十一、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的测定463

十二、血清溶菌酶活性测定465

第十一章 染色体检查468

一、概论468

二、常规染色体检查470

三、染色体显带技术471

四、姐妹染色单体互换技术478

第十二章 血型检查法484

一、ABO血型检查法484

二、Rh血型检查法485

三、配血试验487

四、血型不合致新生儿溶血病检查法490

五、HLA分型试验法492

第十三章 其它检查496

一、造血细胞体外琼脂培养496

二、造血细胞体内扩散盒培养501

三、白血病细胞的长期培养505

附录509

新旧医学名词对照509

玻璃器皿的消毒和清洁510

血液学常用重量及测量单位512

离心机相对离心力与转速的换算512

临床检验常用符号和缩写513

室温下常用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513

血液学检验正常值514

法定计量单位51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