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事证据法理念与实践【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肖建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750365838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民事诉讼-证据-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民事证据法理念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回归真实:民事诉讼法的真谛1
一、证据规则之偏颇与审判权缺位和失范1
第一编 民事证明责任分配3
第一章 民事证明责任概述3
一、证明责任的含义5
二、检讨证据法理念,反思与批判证据规则6
二、主张责任16
三、主张责任、举证责任与证明责任的关系18
第二章 合同诉讼证明责任分配24
一、合同权利义务争议的证明责任分配25
二、合同是否履行发生争议的证明责任分配33
三、代理权争议的证明责任分配34
四、关于合同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特别规范38
五、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条的评析39
第三章 侵权诉讼与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45
一、法律要件分类说在侵权案件证明责任分配中的作用46
二、侵权诉讼的证明责任分配50
三、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75
四、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的评析81
第四章 推定与证明责任分配86
一、推定的概念和分类86
二、推定对证明责任分配的影响100
三、我国法律确立的推定规则及其完善103
第五章 自认与证明责任分配110
一、当事人自认概述110
二、当事人自认的分类116
三、当事人自认的效力130
四、适用自认规则应当注意的问题135
第六章 免证事实与司法认知137
一、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免证事实137
二、司法认知(审判知悉)153
第七章 证明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166
一、证明责任分配应主要由制定法完成166
二、证明责任分配辅以司法裁量的重要性169
三、运用司法裁量分配证明责任应考虑的因素171
四、证明责任分配的司法裁量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177
第二编 审前准备阶段的证据问题185
第八章 起诉证据185
一、起诉证据的含义185
二、司法解释的僵硬规定和司法实践的弹性做法187
三、放弃起诉证据的要求与防止滥诉190
第九章 举证时限198
一、我国举证时限的含义199
二、我国举证时限制度提出的背景201
三、比较与评析:我国举证时限规则的问题与借鉴202
第十章 证据交换216
一、我国证据交换的含义217
二、我国确立证据交换制度的背景219
三、比较与评析:我国证据交换规则的问题与借鉴222
第十一章 当事人举证与法院调查证据233
一、以辩论主义为基础的当事人举证与法院调查证据234
二、当事人举证的对象与程序要求238
三、法院对当事人举证活动的阐明义务245
四、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证据248
五、人民法院依当事人申请调查证据254
第十二章 证据保全264
一、诉讼证据保全264
二、诉前证据保全273
三、证据保全的效力277
第十三章 鉴定278
一、鉴定概述279
二、鉴定机制的比较281
三、我国民事诉讼中的鉴定机制290
第十四章 证据能力与证据排除311
一、证据能力的含义311
二、非法证据312
三、调解或和解中的让步不构成自认,不具有自认的效力320
四、法定证据以外的证据形式能否作为证据采用321
五、证人资格325
第十五章 质证的基本问题331
第三编 法庭质证331
一、法庭质证的模式332
二、法庭质证的主体、内容和对象337
三、法庭质证的顺序和方法344
第十六章 对其他诉讼参与人等的质证353
一、对证人质证354
二、对鉴定人、勘验人等的质证364
三、专家辅助人协助当事人质证365
四、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367
五、法庭质证程序需要法官发挥作用369
第十七章 自由心证及其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运用377
第四编 证据的审查判断377
一、自由心证的含义378
二、自由心证制度产生的必然性:追求理性与抑制恣意381
三、自由心证的合理性387
四、自由心证的客观化制约390
五、我国关于自由心证的司法解释及其运用395
第十八章 证据证明力规则的运用与问题413
一、证据证明力的含义415
二、证据证明力与证明评价417
三、各类证据证明力的评价428
四、证据证明力的充足性445
五、证据证明力的冲突454
后记458
热门推荐
- 1846288.html
- 1994431.html
- 374726.html
- 3679737.html
- 3158510.html
- 3786196.html
- 2857438.html
- 3411403.html
- 2099050.html
- 298579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01237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0396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201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3261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8208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562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4494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8677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0364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94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