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四化”同步机理与实证研究【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胡再生主编;张峰,夏兴萍,徐振宇等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978753376378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67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建设-研究-安徽省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四化”同步机理与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四化”同步的机理与模式1
第一章 “四化”同步的机理分析2
第一节 “四化”的内涵与特征2
第二节 “四化”的内在联系6
第三节 “四化”同步是“四化”融合发展的高级阶段9
第四节 “四化”同步的基本条件14
第二章 发达国家“四化”同步的模式17
第一节 美国模式17
第二节 德国模式24
第三节 日本模式29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四化”发展的进程35
第一节 拉美国家35
第二节 印度41
第三节 非洲国家48
第四章 我国先进地区“四化”演进的过程54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54
第二节 珠三角地区60
第三节 京津冀地区66
第五章 “四化”同步的启示71
第一节 “四化”融合程度决定转型发展的水平与层次71
第二节 发达国家可持续发展仍离不开“四化”同步75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收入陷阱”源于“四化”失衡77
第四节 “四化”同步是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现实路径80
第二篇 安徽“四化”发展历程88
第一章 工业化进程89
第一节 安徽工业化发展阶段89
第二节 安徽工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94
第三节 安徽推进工业化的主要措施101
第四节 安徽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启示107
第二章 城镇化进程110
第一节 安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110
第二节 安徽城镇化发展的成就与问题118
第三节 安徽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措施124
第四节 安徽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启示128
第三章 农业现代化进程130
第一节 安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130
第二节 安徽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139
第三节 安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措施148
第四节 安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启示151
第四章 信息化进程155
第一节 安徽信息化的发展阶段155
第二节 安徽信息化发展的成就与问题158
第三节 安徽省推动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措施162
第四节 安徽推进信息化进程的启示167
第五章 安徽“四化”同步进程170
第一节 工业化起步阶段170
第二节 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阶段171
第三节 由“三化”协调向“四化”同步迈进的关键期173
第三篇 安徽“四化”同步的定量分析177
第一章 “四化”同步评价体系研究178
第一节 单一指标评价方法178
第二节 综合指标评价方法181
第三节 现有评价方法的比较190
第二章 “四化”同步评价指标体系设置192
第一节 基本原则192
第二节 评价标准193
第三节 指标设置195
第四节 评价方法197
第五节 数据来源201
第三章 “四化”同步发展评价结果分析210
第一节 安徽与全国和沿海发达省份“四化”同步情况比较210
第二节 安徽与中西部省份“四化”同步情况比较217
第三节 安徽省各市“四化”同步情况分析223
第四章 “四化”同步发展评价基本结论230
第一节 安徽已具备“四化”同步发展基础230
第二节 “四化”同步的内在条件有待改善232
第四篇 安徽“四化”同步的现实路径236
第一章 认清发展趋势,把握“四化”同步方向237
第一节 科技创新及信息技术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237
第二节 经济趋向服务化239
第三节 城镇化迈向转型升级的新阶段242
第四节 开放合作向纵深推进245
第五节 生态文明融入社会经济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247
第二章 深入推进自主创新,突出信息化引领作用250
第一节 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250
第二节 打造各类创新载体252
第三节 推进开放性创新合作253
第四节 强化创新要素支撑255
第五节 明晰以信息化为引领的创新重点257
第三章 做大做强安徽特色主导产业群,构建耦合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259
第一节 建设特色主导产业群260
第二节 推进企业竞合发展263
第三节 加快开发区产业整合提升266
第四节 丰富安徽制造文化内涵268
第五节 打造安徽制造业品牌269
第四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建成产城融合的现代城镇体系272
第一节 在发展理念上突出以人为本272
第二节 在空间布局上突出主体功能与产城融合274
第三节 在城镇结构上突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76
第四节 在发展重点上突出城市功能提升278
第五节 在发展方式上注重绿色集约280
第五章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促进物质、能量和信息畅通282
第一节 深入推进对外开放283
第二节 深化国内区域合作287
第三节 优化开放合作的软环境293
第四节 加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296
第六章 推动“三农”现代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298
第一节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298
第二节 建设生态宜居村庄303
第三节 提升农民生活水平305
第七章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308
第一节 发展绿色低碳的生态产业308
第二节 保护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311
第三节 强化可持续的资源支撑313
第四节 创建全民参与的生态文化316
第八章 着眼“四化”同步,推进皖江示范区转型升级318
第一节 大力推行创新型产业承接,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319
第二节 深度实施跨江开发,建设皖江产业城镇密集带321
第三节 强化信息化渗透,建设“两化”融合先行区323
第四节 打造皖江品牌,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326
第五篇 “四化”同步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328
第一章 尊重市场决定性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329
第一节 建设服务型政府329
第二节 推进四个“分开”332
第三节 深化行政审批改革334
第四节 创新行政管理方式336
第二章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推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与高效配置339
第一节 完善人力资源要素市场340
第二节 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342
第三节 健全科技要素市场343
第四节 培育土地要素市场345
第三章 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347
第一节 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347
第二节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349
第三节 大力发展跨行业中介组织352
第四章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四化”同步的动力354
第一节 加快建立公共财税制度354
第二节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356
第三节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357
第四节 健全“四化”同步推进机制362
热门推荐
- 1257370.html
- 1613921.html
- 3568947.html
- 369007.html
- 3558579.html
- 2983558.html
- 3617675.html
- 3100954.html
- 2928435.html
- 25414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78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68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68125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032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549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9678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2794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102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4906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44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