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经济史 1895-1927 中【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汪敬虞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0755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632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88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经济史 1895-1927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篇 中国传统封建经济主体地位的延续和推移上 农业中封建经济的基本维持和部分变化751
第五章 地权分配和租佃关系751
第一节 地权形态和地权分配751
一、官田旗地的民地化752
二、军阀地主的兴起与地权兼并760
三、地权分配的分散与集中770
(一)土地自由买卖的进一步发展771
(二)土地兼并和地权的集中趋势777
(三)地权分配鸟瞰798
第二节 租佃制度与地租剥削812
一、租佃制度及其演变812
(一)自耕农数量的消减与租佃范围的扩展813
(二)传统租佃形式和习惯的延续与变迁819
二、主佃关系与地租剥削833
(一)人身依附关系的进一步松弛及其不平衡发展833
(二)地租剥削的加重841
第六章 农产品商品化和商业性农业的发展879
第一节 经济作物的推广和粮食作物商品化程度的提高879
一、口岸、铁路及新式工业对农产品商品化的刺激879
二、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的推广883
三、粮食作物商品化程度的提高912
第二节 农产品商品量、商品率的提高与流通范围的扩大926
一、商业性农业区的形成和农产品商品量、商品率的提高926
二、农产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和市场结构的变化945
第三节 农产品商品化的性质955
第七章 雇佣劳动的状况及其发展变化971
第一节 换工劳动及其向雇佣劳动的演变971
一、直接换工劳动的广泛存在972
二、换工劳动向雇佣劳动的演变977
第二节 资本主义性农业雇佣劳动的发展981
一、雇佣劳动者人身自由度的提高982
二、雇工形式、雇佣期限和工资结构的变化985
三、局部性流动短工的增加和短工市场网的形成1002
第三节 封建性雇佣劳动不同程度的残留1016
一、奴隶性、封建性、强制性劳动的残存1017
二、人身依附关系的残余与部分家庭仆役性劳动1024
三、落后的工资形式和束缚于土地的人身1027
第四节 农业雇佣劳动的数量估计1036
一、雇工农户和农户的雇工数量1036
二、雇农数量及其在农户中的比重1043
三、雇佣劳动在农业劳动中的比重1050
第八章 资本主义性的农业经营1056
第一节 地主雇工经营和经营地主1056
一、地主雇工经营的滋长1057
二、经营地主的发展和分布状况1060
(一)经营地主的发展及其主要途径1061
(二)经营地主的地区分布1071
三、经营地主的经营状况与性质1083
(一)经营方式与规模1084
(二)资本构成与运营1094
(三)社会性质和历史地位1104
第二节 富农经济的发展1114
一、富农经济的滋长和发展概况1115
(一)农民富裕户与富农经营的滋长1115
(二)富农经济的发展状况1120
(三)富农经济与商业性农业发展程度的背离1128
二、富农经营的规模和性质1131
三、富农经济的特点和历史地位1142
第三节 农牧垦殖公司和资本主义中小农场1153
一、农牧垦殖公司的兴起1154
(一)苏北盐垦企业的发生发展1154
(二)其他地区垦殖公司的产生1159
二、中小型资本主义农场的出现1171
三、垦牧公司的土地经营与社会性质1182
第九章 农业生产、农业改革和农业的兴衰格局1196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基本状况1196
一、狭小的经营规模1197
二、落后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1203
三、以种植业为主的单一结构1221
四、低而不稳的农业收成和土地产量1229
第二节 转折时期的农业改革与振兴1247
一、发展近代农业的各种主张1248
二、土地开发的鼓励1264
三、农业技术的推广1279
第三节 农业的兴衰格局1291
一、东北、内蒙古地区农业的发展1291
二、内地农业的局部发展与整体停滞1304
下 国家传统经济政策的承袭和更张1325
第十章 财政税收与内国公债1325
第一节 甲午战前的清代财政1325
一、财政体制与财务管理1325
二、财政收入1330
三、经费支出1337
第二节 甲午战后的晚清财政1346
一、财政主权的旁落1346
(一)受制于帝国主义的税收1347
(二)沉重的债息负担1353
二、财政危机和捐税苛征1359
(一)支出的膨胀和收支状况1359
(二)捐税的苛征1372
三、清末的财政改革1385
(一)官办企业及其收入1386
(二)清末的财政改革1393
第三节 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1399
一、北洋政府时期财政的一般情况1400
(一)财政管理1400
(二)收支概况1403
(三)封建割据下的地方财政1422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税收1429
(一)关税和盐税1430
(二)田赋和货物税1439
(三)常关税、印花税、烟酒税1441
(四)契税、矿税、牙税1445
三、北洋政府时期的财政支出1447
(一)军事费1447
(二)政务费1449
第四节 晚清和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的内国公债1455
一、晚清的内债1455
(一)息借商款1456
(二)昭信股票1456
(三)爱国公债1457
二、北洋时期的内债1458
(一)公债和短期国库证券1458
(二)银行短期借款1470
第十一章 经济政策和措施1479
第一节 清末经济政策和措施1479
一、清政府转换经济政策的背景1479
(一)民间的不满和要求1480
(二)清政府的反省与对策1484
二、甲午战后经济政策的变化(1895—1900年)1492
(一)振兴工商的举措1493
(二)路矿要政的提出1501
(三)“变成法”的初步尝试1510
三、新政时期经济制度的兴革和经济政策的摇摆(1901—1911年)1516
(一)经济行政部门的设立1518
(二)经济法规的制定1522
(三)经济政策的摇摆和混乱1540
第二节 民初经济政策和措施1554
一、民初经济政策的特征与导向1554
(一)政策形成的背景与起步1554
(二)政策法规的制定1571
二、民初经济政策的动机与利益目的1594
(一)财政本位的政策出发点1594
(二)步履维艰的实业前途1597
三、民初经济政策的总评析1620
(一)政策法规的实行局限1620
(二)由经济到政治的二元性1626
(三)政策分析与评价1628
热门推荐
- 496434.html
- 942512.html
- 2914560.html
- 2303926.html
- 1945243.html
- 3729353.html
- 2464808.html
- 3023078.html
- 3056918.html
- 93070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0092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9261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8430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7290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5931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27616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94544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25924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1722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11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