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外建筑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中外建筑史
  • 赵海涛,陈华钢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84187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68页
  • 文件大小:229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国家行政机关-采购-廉政建设-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外建筑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建筑史3

第一篇 中国古代建筑史(公元前7000—1911年)3

第一章 中国建筑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状况3

第一节 原始社会时期(公元前7000—前2000年)3

第二节 奴隶社会时期(公元前2000—前476年)4

第三节 封建社会初期(公元前476—581年)7

第四节 封建社会中期(581—1271年)11

第五节 封建社会后期(1271—1911年)18

第二章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24

第一节 木构架体系24

第二节 院落式布局26

第三节 有规划的城市27

第四节 山水式园林27

第五节 构造、部件与装修27

第三章 中国古代经典建筑32

第一节 城市32

第二节 宫殿39

第三节 坛庙40

第四节 陵墓41

第五节 宗教建筑43

第六节 住宅与聚落48

第七节 园林59

第四章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63

第一节 建筑哲匠63

第二节 特有的建筑观63

第三节 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中国古建筑63

第二篇 中国近现当代建筑史(1911—2009年)64

第五章 中国近代建筑(1911—1949年)64

第一节 居住建筑64

第二节 公共建筑67

第六章 大陆现当代建筑(1949—2009年)74

第一节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的建筑(1949—1978年)74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期的作品与潮流(1978—1990年)79

第三节 当代建筑撷英(1990—2009年)90

第七章 台湾现当代建筑(1949—2009年)97

第八章 香港现当代建筑(1949—2009年)102

第九章 澳门现当代建筑(1949—2009年)107

第二部分 外国建筑史113

第三篇 外国古代建筑史(公元前4000—18世纪中叶)113

第十章 外国古代建筑113

第一节 古代埃及建筑(公元前3000—前30年)113

第二节 古代西亚建筑(公元前4000—前4世纪下半叶)115

第三节 古代爱琴海建筑(公元前3000—前12世纪)116

第四节 古代希腊建筑(公元前12世纪—前2世纪)118

第五节 古代罗马建筑(公元前5世纪—479年)122

第六节 拜占庭建筑(395—1453年)126

第七节 西欧中世纪建筑(479年—15世纪)128

第八节 中古伊斯兰建筑(7世纪中叶—16世纪初)132

第九节 文艺复兴建筑(15世纪—16世纪)与巴洛克建筑(17世纪—18世纪)134

第十节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17世纪)与洛可可风格(18世纪初—18世纪中叶)141

第四篇 外国近现当代建筑史(18世纪下半叶—20世纪末)143

第十一章 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美国的建筑143

第一节 工业革命对城市与建筑的影响143

第二节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中主义143

第三节 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146

第四节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的改建方案151

第十二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索156

第一节 新建筑探索的社会背景156

第二节 欧洲新建筑运动156

第三节 美国高层建筑的发展与芝加哥学派160

第四节 法国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164

第五节 德意志制造联盟165

第十三章 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与代表人物167

第一节 表现主义派、未来主义派、风格派与构成主义派167

第二节 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建筑派的诞生168

第三节 格罗皮厄斯与“包豪斯”学派169

第四节 勒·柯比西埃与机器美学174

第五节 密斯·范·德·罗与“少就是多”的密斯风格177

第六节 赖特与他的有机建筑179

第七节 人情化与地域性建筑的开拓者——阿尔托185

第十四章 二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189

第一节 概述189

第二节 战后的城市规划与实践202

第三节 战后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与建筑工业化227

第十五章 二战后40—60年代的建筑思潮——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253

第一节 进程中的反复与建筑既有物质需要又有情感需要观点的提出253

第二节 对理性主义进行充实与提高的倾向256

第三节 粗野主义倾向与勒·柯比西埃的广泛影响261

第四节 技术精美主义265

第五节 典雅主义268

第六节 注重高度工业技术的倾向271

第七节 讲究人情化与地域性的倾向277

第八节 第三世界国家地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探索280

第九节 讲究个性与象征的倾向287

第十六章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293

第一节 从现代到后现代293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299

第三节 新理性主义304

第四节 新地域主义309

第五节 解构主义316

第六节 新现代主义326

第七节 高技派的新发展333

第八节 简约主义337

附录A 中外建筑师简介344

附录B 外国建筑师名言354

附录C 建筑史试题357

参考文献3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