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思维方法论【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刘冠军,王维先编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25774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8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科学思维方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科学思维方法论概况1
一、方法2
二、科学与科学思维3
三、科学思维方法6
第二节 科学思维方法论的历史发展11
一、原始的思维方法12
二、古代的思维方法13
三、近代的科学思维方法14
四、现代的科学思维方法18
第三节 学习和研究科学思维方法论的意义21
本章小结22
第二章 科学问题思维方法26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问题26
一、科学问题的定义27
二、科学问题的特征28
三、科学问题的本质32
第二节 科学问题的结构体系及其建立的基本原则35
一、建立科学问题结构体系的基本原则35
二、科学问题的宏观结构体系38
三、科学问题的微观结构体系40
第三节 科学问题的辨析44
一、科学问题辨析的理论根据44
二、科学问题辨析的途径和方法46
三、科学问题辨析的意义和注意事项49
第四节 科学问题的演化方式51
一、科学问题演化的连锁式51
二、科学问题演化的辐射式53
三、科学问题演化的递进阶梯式54
四、科学问题演化的转向式55
五、科学问题演化的跃迁式57
本章小结58
第三章 课题选择思维方法60
第一节 什么是课题61
一、课题的定义61
二、课题的类型61
三、课题的来源63
第二节 课题的选择65
一、课题选择的意义66
二、课题选择的基本原则68
第三节 确定课题的程序75
一、选择研究方向76
二、调查研究、搜集并选择课题77
三、课题的论证与评估78
本章小结80
第四章 比较与分类思维方法83
第一节 比较法83
一、什么是比较83
二、比较的类型85
三、比较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88
四、运用比较法应注意的问题89
第二节 分类法92
一、什么是分类92
二、分类的类型93
三、分类方法的意义95
本章小结97
第一节 类比法99
一、什么是类比99
第五章 类比、转换与外推思维方法99
二、类比的类型101
三、类比的条件106
四、类比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和意义107
第二节 转换法110
一、转换法的定义和特点110
二、转换的模式112
三、转换法应用中的有效条件115
四、转换法在科学中的应用116
一、外推法的定义和特点119
第三节 外推法119
二、外推法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120
本章小结121
第六章 分析与综合思维方法123
第一节 分析方法123
一、分析方法的定义和特点123
二、分析的类型125
三、应用分析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27
一、综合方法的定义和特点129
第二节 综合方法129
二、综合的类型130
三、运用综合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33
第三节 分析——综合法134
一、分析与综合的辩证统一135
二、分析——综合法在科学中的应用136
本章小结140
一、归纳法的定义和特点141
第一节 归纳法141
第七章 归纳——演绎思维方法141
二、归纳法的类型143
三、概率统计方法155
第二节 演绎法157
一、演绎法的定义和特点157
二、演绎法的类型157
三、演绎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161
一、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162
第三节 归纳——演绎法162
二、归纳——演绎法的意义164
本章小结165
第八章 概括与猜想思维方法167
第一节 概括方法167
一、概括的定义和特点167
二、概括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170
第二节 猜想方法171
一、猜想的定义和特点172
二、猜想的类型174
三、猜想的评价和检验179
本章小结180
第九章 溯因与预见思维方法182
第一节 溯因:对已知事实解释的方法182
一、事实与科学事实182
二、解释的模式183
三、解释的特征186
四、溯因法的意义191
一、预见的模式192
第二节 预见:对未知事实的科学推测192
二、预见的类型194
三、预见的特点和意义198
本章小结200
第十章 模型化思维方法202
第一节 模型概述202
一、模型的定义和特点202
二、模型的分类203
一、模型化方法的定义和特点204
第二节 模型化方法204
二、模型化方法的类型207
三、建立模型应注意的问题215
第三节 模型化方法的功能和意义216
一、模型化方法的功能217
二、模型化方法的意义218
本章小结221
第十一章 抽象和具体思维方法223
第一节 抽象方法223
一、抽象方法的定义和特点223
二、抽象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226
第二节 具体方法228
一、具体方法的定义和特点228
二、具体的类型229
第三节 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231
一、从抽象到具体方法的内涵231
二、从抽象到具体方法的逻辑起点、中介和终点232
三、从抽象到具体方法的作用和意义235
本章小结237
第十二章 逻辑和历史思维方法239
第一节 逻辑方法239
一、逻辑方法的定义和特点239
二、逻辑方法的历史发展240
三、逻辑方法的作用242
第二节 历史方法244
一、历史方法的定义和特点244
二、历史方法的演变过程245
第三节 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247
一、逻辑与历史统一方法的内涵247
二、逻辑与历史统一方法的应用249
三、逻辑与历史统一方法的意义255
本章小结257
第十三章 创造性思维方法259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259
一、创造性思维方法的含义260
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特征261
三、创造性思维方法的作用263
第二节 创造性思维方法的类型266
一、联想与想像266
二、直觉与灵感270
三、逆向思维方法273
四、悖论思维方法278
一、目标282
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因素282
二、意志283
三、兴趣285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286
一、提高主体的素质287
二、丰富主体的知识和经验288
三、正确发挥创造能力的步骤和方法290
本章小结292
一、公理的含义和诠释293
第一节 公理化思维方法的含义和实质293
第十四章 公理化思维方法293
二、公理化方法的含义和诠释295
三、公理化方法的实质296
第二节 公理系统及其类型297
一、公理系统及其形成297
二、古典的、直观的公理系统298
三、实质的公理系统300
四、形式的公理系统303
一、建构现代公理系统的符号化方法307
第三节 现代公理系统的建构方法和要求307
二、建构现代公理系统的形式化方法309
三、建构现代公理系统的基本要求311
第四节 公理化方法的评述与展望314
本章小结316
第十五章 数学思维方法319
第一节 数学思维方法及其作用319
一、数学思维方法的定义和根据320
二、数学思维方法的特征321
三、数学思维方法的作用323
第二节 数学思维方法的应用327
一、数学思维方法的一般程序327
二、电子计算机与数学思维方法的应用333
三、数学思维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渗透与应用335
四、正确认识和应用数学思维方法338
本章小结341
一、古代的整体观344
第一节 系统论的形成344
第十六章 系统思维方法344
二、近代的机械观和活力论346
三、现代的系统观347
第二节 系统与系统思维方法348
一、系统349
二、系统思维方法的规定和程序352
第三节 系统思维方法的特点354
二、综合性355
一、整体性355
三、最优化356
第四节 系统思维方法的作用和意义358
一、系统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复杂事物的有效手段358
二、系统思维方法是实现科学管理的有效工具359
三、系统思维方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360
四、系统思维方法已经和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362
第五节 常用的几种系统思维方法363
一、系统分析法363
二、系统决策方法364
三、系统规划方法366
本章小结368
第十七章 信息思维方法371
第一节 信息论的形成和发展371
一、人类传递信息的历史371
二、信息论的创立375
三、信息论的发展377
一、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涵义379
第二节 信息的规定379
二、科学层面上的信息界定380
三、哲学层面上的信息规定381
四、信息的主要特征383
第三节 信息思维方法及其特点384
一、信息思维方法的内涵384
二、信息思维方法的特点385
第四节 信息思维方法的作用386
一、信息思维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387
二、信息思维方法在社会管理、决策方面的重要作用390
本章小结393
第十八章 控制论思维方法398
第一节 控制论的创立和发展398
一、控制论的思想先驱399
二、控制论的酝酿时期399
三、控制论的形成时期401
第二节 控制论思维方法的本质403
四、控制论的发展时期403
第三节 几种主要的控制论思维方法406
一、反馈方法406
二、功能模拟方法411
三、黑箱方法和系统辨识方法417
本章小结421
第一节 什么是假说425
一、假说的定义及特征425
第十九章 假说思维方法425
二、假说的来源428
三、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430
第二节 假说形成的程序与方法433
一、假说形成的一般程序433
二、假说建立的方法论原则436
三、假说提出的启发性原理438
第三节 假说检验的方法442
一、假说的逻辑分析442
二、假说的实践检验443
三、假说的证实、证伪与双重验证444
四、判决性实验447
本章小结449
第二十章 理论思维方法453
第一节 什么是科学理论453
一、科学理论的定义453
二、科学理论的特征及方法论意义454
三、科学理论的结构459
第二节 科学理论的评价462
一、理论评价中的经验论和整体论463
二、科学理论的评价标准465
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发展及其模式468
一、科学理论的发展468
二、理论限度与科学理论发展的两种基本模式469
三、西方科学哲学中的科学发展模式及其科学思维方法论的意义472
本章小结476
参考文献479
热门推荐
- 803321.html
- 3172541.html
- 3566455.html
- 2953677.html
- 1148346.html
- 901385.html
- 1311899.html
- 2903348.html
- 1047686.html
- 20896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8805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8737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460511.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0123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39298.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731844.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99153.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01646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8905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05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