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医学文献摘编 1983 第3卷 第2期【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 浙江医科大学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14048·4972
- 出版时间:1985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2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医学文献摘编 1983 第3卷 第2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基础医学1
第一章 解剖学1
30458 人体壁胸膜的血管及毛细血管1
30459 听小骨的动脉供应1
30460 脑干动脉的运用解剖学1
目录1
30461 大白鼠延髓网状结构的传入联系——HPR法研究2
30462 猫前庭外侧核向脊髓的投射——HRP法研究2
30463 大白鼠视区的胼胝神经元——HRP逆行法研究2
30464 肋间神经—脊髓移植的实验研究2
30465 猫腹腔神经节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后脊髓内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的节段分布2
30467 大鼠和人胎肝细胞超微结构的体视法计量4
30469 1,006例新生儿染色体核型分析4
30468 Anordrin对人体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影响4
30466 P物质在三叉神经脊束核的超微结构定位4
第二章 组织胚胎学和遗传学4
30470 200例小儿先天智力障碍细胞遗传学研究5
30471 正常妇女、孕妇和服复方炔雌醚妇女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的观察5
30472 化疗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染色体变化5
第三章 生理学7
30473 兔心肌局部缺血和缺氧时的电活动与超微结构的变化7
30474 在不同的交感中枢活动水平时刺激腓深神经对肾神经发放的影响7
30475 不同血压水平下刺激腓深神经对兔肾交感神经放电的影响7
30476 家兔脑室和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5-羟色胺降低动脉血压8
30477 吗啡和脑啡肽对离体豚鼠总胆管括约肌自动节律性运动的影响8
30478 猫下丘脑腹内侧核与旁中央中脑区神经联系的电生理学观察8
30479 尾核内注入GABA,Picrotoxin对家兔食物性运动条件反射的影响8
30480 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对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系统的兴奋机制及其在电针效应中的作用9
30484 血红蛋白G Taipei生化遗传学研究(附3个家系分析)10
30483 中国人异常血红蛋白的研究(一例Hb Russ的化学结构分析)10
30482 我国异常血红蛋白的研究(2例HbJ Bangkok及其一级结构分析)10
30481 蒙古族中发现2例Hb D Punjab10
第四章 生物化学10
30485 在中国发现的一个HbQ-Thailand(α274(EF3)Asp→His)家系的研究11
30486 克山病病区水粮饲养的大白鼠红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测定11
30487 血液化学成分与机体老化关系的初步研究11
30488 小鼠HepA肝癌染色质磷酸化非组蛋白的研究 Ⅰ.正常小鼠肝和HepA腹水肝癌染色质磷酸化非组蛋白的比较11
30489 小鼠HepA肝癌染色质磷酸化非组蛋白的研究 Ⅱ.染色质结合的蛋白激酶和核内磷蛋白磷酸酶的研究12
30490 重组质粒? pRBαI在探测人α-珠蛋白基因中的应用12
30491 小鼠HepA腹水型肝癌细胞癌转录活性的研究12
30492 从乙脑病毒感染的鼠脑纯化感染性核酸及其在无细胞体系转译的研究12
30493 棉酚对人精子乳酸脱氢酶-X的影响13
30494 棉酚对大鼠睾丸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影响的研究13
30498 应用ELISA检测Q热立克次体抗体的研究14
30497 应用葡萄球菌A蛋白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型肝炎的抗-LSP抗体14
30496 C1q结合实验法测定循环免疫复合物及其应用14
30495 Fc受体的分离14
第五章 微生物学14
30499 五种虫媒披膜病毒感染鼠脑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染色研究15
30500 检测ADCC活力的51Cr释放法的初步应用15
30501 分泌抗人IgG重链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15
30502 分泌脊髓灰质炎Ⅱ型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16
30503 流行性出血热单克隆抗体的研究16
30504 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超微结构的改变16
30505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磷壁酸抗体检测及其意义16
30506 抗菌素Y4132产生菌的鉴定17
30507 抗菌素引起腹泻与难辨梭状芽胞杆菌17
30508 气相色谱法快速拟诊厌氧菌感染17
30509 麻疹活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 Ⅳ.初免后9年的结果17
30510 自来水厂常规硫酸铝处理去除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效果18
30513 间酚嘧啶-噻嘧啶复合片驱治鞭虫、钩虫及蛔虫的疗效观察19
30512 脲酶结合物E LISA测定法在日本血吸虫病诊断中应用的初步报告19
第六章 寄生虫学19
30511 抗杜氏利什曼原虫杂交瘤单克隆抗体——针对中国株NO.3抗体的检定分析19
第七章 病理学20
30514 磁场对大白鼠小肠上皮细胞ATP酶活性的影响20
30515 卡介苗免疫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20
30516 4-氯苯氧乙酸对哺乳类细胞DNA的损伤作用20
30517 林县酸菜中分离物——Roussin红甲酯与二级胺反应生成致癌物的研究21
30518 鼻咽癌病人血清中VCA-IgA抗体水平与病理临床关系的分析21
30519 人体胃低分化粘液腺癌细胞系MGc80-3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21
30520 人体乳癌体外培养:乳癌细胞株BCaP-37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22
30521 人巨噬细胞对胃癌细胞株体外细胞毒作用的观察22
30522 胸腺肽对小鼠巨噬细胞抗瘤效应的影响22
30523 肿瘤杂交细胞抗癌免疫研究 Ⅱ.肿瘤杂交细胞和腹水型肝癌细胞对小白鼠白细胞移动抑制作用的比较23
30524 冰冻致死正常及肿瘤细胞的研究23
30525 吖啶橙激光光敏化对离体培养肝癌细胞系的生物学效应23
30529 鼻咽癌间质反应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24
30528 慢性气管炎的免疫病理——人呼吸道粘液抗原性的分析24
30526 体外人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24
30527 系统性红斑狼疮15例尸检材料临床病理研究24
30530 支气管冲洗液中IgA免疫酶标法测定及其在肺癌诊断中的初步应用25
30531 L615白血病的病理组织学及电镜观察25
30532 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壁免疫酶标观察25
30533 胃癌60例尸检材料分析25
30534 大肠型肠上皮化生在胃粘膜活检中检出的意义26
30535 免疫酶(直接法)染色对95例肝活检组织内HBsAg的初步研究26
30536 肝细胞异型增生26
30537 以γ-谷氨酰转肽酶为标记对实验性肝癌癌变过程的研究26
30538 血清A1-抗胰蛋白酶活性在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中的意义27
30539 肾血流动力、醛固酮等因素在晚期血吸虫病腹水形成中的作用27
30540 126例脑少枝胶质瘤的病理形态学观察28
30541 伴肢端肥大症的垂体腺瘤60例光镜和电镜检查28
30543 Anordrin对人体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影响29
30542 泌乳素瘤及其混合瘤14例的光镜与电镜观察29
第八章 药理学30
30544 中缝背核内微量注射红藻氨酸对电针、吗啡和应激镇痛的影响30
30545 菝葜皂甙元对人红细胞钠、钾泵的抑制作用30
30546 包公藤甲素的环核苷酸作用机制研究30
30547 常咯啉对犬心浦肯野纤维动作电位的影响30
30548 关附甲素的抗心律失常作用31
30549 粉防己碱对豚鼠心乳头肌动作电位和收缩力的影响31
30550 水杨酸双异丙胺降压作用的药理研究31
30551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研究苯妥英钠的临床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32
30552 蝙蝠葛碱对异丙肾上腺素和Ca#量-效反应及猫乳头肌电-机械活动的影响32
30553 广肌松神经肌肉传递阻滞作用的研究32
30554 DL-四氢巴马汀对大鼠单胺的排空作用32
30555 人参茎叶皂甙(SSLG)对实验性肝损伤的影响32
30558 小鼠造血干细胞和P388白血病干细胞对5种抗癌药的敏感性比较33
30557 阿克拉雷素B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在动物血中浓度的荧光分光光度测定33
30556 岗松挥发油对实验性肝损害的防治作用33
30559 氯地孕酮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34
30560 AT-1727对人体晚期癌肿Ⅱ期估价34
30561 国产辅酶Q10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34
30562 〔14C〕轮环藤碱二甲基碘化盐在大鼠体内的过程34
30563 棉酚对低钾饲养大鼠的抗生精作用35
30564 雌二醇衍生物:子宫增重雌活性和子宫胞质液受体亲和力的关系35
第二篇 临床医学36
第一章 内科36
第一节 传染病36
30565 5年来所见的成年人感染性休克——附151例分析36
30566 厌氧菌药敏试验和治疗选择36
30567 硝酸盐阴性杆菌感染——290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36
30571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特异性细胞膜脂蛋白抗体(抗-LSP)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37
30570 应用共转化技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37
30569 伤寒的免疫学检测及与临床关系37
30568 成人流行性腹泻病原的研究37
30572 固相免疫酶法测定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抗-LSP的研究38
30573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及其阻断方法的初步研究38
30574 小儿急性病毒性肝炎诊断分型的研究38
30575 病毒性肝炎合并内脏真菌感染——附15例临床分析39
30576 53例日本血吸虫病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理观察39
30577 麻疹活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 Ⅴ.国内外四株麻疹疫苗的初免持久性39
30578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Ⅰ型新毒种的研究 Ⅰ.中Ⅰ9株的选育39
30579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40
30580 登革热Ⅳ型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40
30581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理的研究40
30582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持续时间的调查40
30585 吡喹酮治疗中华分支睾吸虫病的效果评价41
30586 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吡喹酮血浓度测定及其临床应用41
30584 吡喹酮治疗中华分支睾吸虫病不同剂量疗程的比较41
30583 流行性出血热肾组织抗原实验和临床的初步研究41
30587 硝硫氰胺及硝硫苯酯治疗日本血吸虫病重感染者的临床观察42
30588 间日疟患者血清中IgG、IgM及IgE的定量测定42
30589 多房棘球蚴病(附8例报告)42
第二节 呼吸系统43
30590 1,450例香港同胞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43
30591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43
30592 用力呼气肺量图平均通过时间的测定方法和110例正常值的测定43
30593 卡介苗免疫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43
30594 抗粉尘螨特异性IgE和抗粉尘螨阻断抗体测定在过敏性哮喘治疗观察中的价值44
30595 嗜碱细胞组织胺释放试验在过敏性哮喘病因诊断中的应用44
30596 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44
30599 安徽省1980~1981年度慢性肺心病2,792例(2,856例次)临床资料分析45
30600 小细胞未分化型肺癌的综合治疗——273例分析45
30597 慢性高碳酸血症肾脏代偿范围的探讨45
30598 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的测定45
30601 早期原发性肺癌123例分析46
30602 癌胚抗原测定对胸水诊断的探讨46
30603 肺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测定的临床意义46
第三节 心血管系统47
30606 老年人心脏病200例临床分析47
30605 系统性红斑狼疮肺部病变(15例尸检临床病理分析)47
30604 血卟啉激光检查治疗肺癌的初步报告47
30607 急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监测——附21例分析48
30608 心阻抗图对酚妥拉明治疗重度心力衰竭的血液动力学监测48
30609 茶色素对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和人纤维蛋白原增多症的作用48
30610 前列腺素E1对清除冠心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48
30611 心脏作功与心绞痛发作间的关系49
30612 97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49
30613 高血压心脏舒张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观察49
30617 房室传导的间隙现象——电生理研究及7例报告50
30616 心脏电交替50
30614 白细胞钠离子转运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50
30615 氨酰心安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疗效观察50
30618 对不同方法测定左室收缩时间间期的评价51
30619 房室结双通道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51
30620 房室传导阻滞文氏现象规律的探讨51
30621 阿托品试验在房室传导阻滞定位诊断中的意义52
30622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锌、铜、镉、镁测定的临床意义52
30623 M型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塞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估价52
30624 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24例临床观察53
30625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原发性心脏骤停53
30626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预后的研究53
30627 青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和预后54
30628 急性心肌梗塞快速室性心律失常82例临床分析54
30629 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其血药浓度观察54
30632 异搏定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功能和运动耐量的影响55
30630 乙胺碘呋酮治疗心律失常341例临床观察55
30631 肥厚性心肌病左室功能的超声心动图研究55
30633 经CT确诊的脑栓塞心电图改变56
30634 心脏包虫病56
第四节 消化系统56
30635 十二指肠憩室——142例临床分析56
30636 哌吡氮平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双盲研究56
30637 慢性糜烂性胃炎191例分析57
30638 消化道平滑肌肿瘤——附215例分析57
30639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80例分析57
30640 淋巴间质型胃癌——附5例临床病理观察58
30641 胆囊收缩素在胆囊造影术中的应用58
30642 脂蛋白X定量测定对黄疸性疾病鉴别诊断的意义58
30643 慢性肝病糖代谢紊乱的研究58
30646 窥镜下胆管造口术7例报告59
30647 肝硬化患者口服葡萄糖胰岛素释放试验的变化59
30645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94例临床分析59
30644 慢性肝炎的肿瘤和肿瘤样增生合并症及其中医疗法59
30648 肝外胆管癌的超声图象诊断60
30649 肝硬化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态观察60
30650 PFD试验在诊断胰腺疾患中的意义60
30651 胰腺癌的CT表现61
30652 大肠癌免疫反应和预后关系的探讨61
30653 结肠双重造影对溃疡性结肠炎的X线诊断61
第五节 肾脏系统61
30654 125I-Clq结合试验检测血清免疫复合物对急性肾炎的诊断价值61
30655 10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和转归分析62
30656 慢性肾炎肾病型的免疫学变化与治疗关系探讨62
30657 肾小管性酸中毒46例临床分析62
30660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白细胞功能的探讨63
30659 巨幼细胞性贫血455例的临床分析63
第六节 血液系统63
30658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63
30661 心得安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初步报告64
30662 一叶萩碱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123例疗效分析64
30663 结合珠蛋白遗传性多态现象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Ⅱ.结合珠蛋白遗传性多态现象与白血病的关系64
30664 血管性假血友病的变异型38例分析64
30665 因子Ⅸ凝血活性一期法测定在血友病乙中的临床应用65
30666 脾切除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34例疗效观察65
30667 阿斯匹林和潘生丁对非洲猕猴血小板功能的影响65
30668 尿毒症患者凝血象改变和血栓弹力图的观察66
30669 骨髓造血及骨髓微环境结缔组织细胞的形态学研究——骨髓小粒的细胞学分析在各种血液病中的意义66
30670 白血病细胞的表面超微结构——50例扫描电镜观察66
30671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干细胞培养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观察66
30673 三尖杉酯碱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67
30674 非何杰金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的特点——附40例“急淋”对照研究67
30672 脑膜白血病的病理研究67
第七节 内分泌系统68
30675 中国毛人的遗传研究68
30676 人类催乳激素的正常与异常分泌68
30677 溴隐亭治疗泌乳素瘤和高泌乳素血症的疗效观察68
30678 垂体性巨人症31例的临床表现——与肢端肥大症比较68
30679 脑脊液生长激素水平对判断垂体生长激素腺瘤鞍上扩展的价值69
30680 正常老年男性血清睾酮和垂体间质细胞刺激素及卵泡刺激素的水平变化69
30681 高碘地区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因的调查研究69
30682 各种生理、病理状态下血清内甲状腺激素(γT3、T3、T4)含量的变化——1,140例测定结果分析70
30683 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浸润性突跟的诊治体会70
30684 脑发育不全与甲状腺功能关系的探讨70
30685 819例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探讨71
30686 中医辨证论治对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疗效及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71
30687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与糖尿病类型和并发病的关系71
30689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脑脊液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的变化72
30690 72例中风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变化初步分析72
30688 胰高糖素瘤2例报告及文献简述72
第八节 神经精神系统72
30691 腔隙样脑梗塞10例报告73
30692 自发脑电功率谱与噪声暴露、癫痫和脑震荡关系的研究73
30693 惊恐发作与二尖瓣脱垂73
30694 高压氧治疗急性脑缺氧91例报告73
30695 体外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铜含量的测定(肝豆状核变性研究的新途径)74
30696 胰源性低血糖所致精神神经障碍(附20例临床分析)74
30697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的检查在多发性硬化及其它神经系统疾患的临床意义74
第二章 外科75
第一节 麻醉75
30698 创伤病人的麻醉处理问题(1,583例经验总结)75
30699 硝酸甘油用于控制性低血压的观察与体会75
30700 心脏直视手术后早期拔除气管导管的探讨75
30703 烧伤厌氧菌感染的初步探索76
30704 烧伤晚期瘢痕挛缩畸形修复686例报告76
30701 体表合并重度呼吸道烧伤输液问题的探讨76
30702 国产结晶氨基酸在烧伤患者静脉营养中的应用76
第二节 普通外科76
30705 应激与营养对机体代谢的影响77
30706 正常国人的血浆氨基酸谱77
30707 创伤大鼠全肠道外营养——关于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省氮作用的研究77
30708 对尿肌酐、细胞免疫功能和血浆氨基酸诊断营养不良的评价77
30709 螺旋渐闭式血管夹用于颈动脉等手术78
30710 健康中国青年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的缺如:1,728位青年人的检查78
30711 经皮甲状腺造影术的诊断价值79
30712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的酶免疫测定及其对甲状腺癌的诊断意义79
30713 原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症的外科治疗79
30714 甲状腺素、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素创伤后反应的初步观察79
307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远期观察80
30716 自体大网膜游离移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80
30720 72例大型听神经瘤的诊断和治疗81
30719 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切除术81
30717 进展期乳癌内分泌治疗与激素受体——28例报告81
30718 横纹肌肉瘤113例报告81
第三节 神经外科81
30721 听神经瘤术后死亡70例分析82
30722 听神经瘤602例的临床分析82
30723 小脑脓肿42例报告82
30724 CO2激光气化脑瘤(Ⅱ.临床部分)82
30725 经股动脉插管行选择性脑血管造影的一些技术问题83
30726 带蒂颞肌和颞浅动脉—大脑皮层贴合与大脑中动脉分支松解复合术治疗脑血管病83
30727 特急性颅内血肿83
30728 颅底部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84
第四节 胸外科84
30729 支气管成形术17例临床体会84
30730 食管癌切除术附加与不附加幽门成形术的对比研究84
30731 1,187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手术经验84
30734 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状态下的肺癌切除手术85
30732 20例5岁以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经验85
30733 冷冻外科与厌氧性杆菌疫苗应用于播散性肺肿瘤(50例报告)85
第五节 腹部外科86
30735 经内窥镜氩激光合并CO2喷射治疗急性胃肠道出血86
30736 术后反流性胃炎病因的研究86
30737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穿孔86
30738 溃疡病1,557例的外科治疗体会86
30739 胃空肠吻合口溃疡87
30740 胃肠道类癌的处理——附25例临床分析87
30741 残胃癌87
30742 胆结石的快速计量定性88
30743 狗肝内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88
30744 胆总管囊肿发病因素的实验研究88
30745 感染性胆道大出血88
30749 胰岛素瘤和胰岛增生的再手术89
30748 胰岛素瘤全国调查资料89
30746 十二指肠血管压迫综合征15例报告89
30747 经肝门脾静脉置管术在诊治胰岛素瘤中的作用89
30750 兔肝冷或热缺血后的胆道损伤90
30751 肝硬变大鼠门腔分流附加门静脉动脉化实验研究90
30752 大网膜切除后能否再生的实验观察及其意义90
30753 两种胆道内引流术的疗效观察91
30754 50例胆囊动脉和肝外胆道的观察91
30755 自体静脉补片移植肝外胆管成形术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91
30756 十二指肠、小肠及结肠血管畸形92
30757 脾脏部分切除术的解剖学研究92
30758 纤维肉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14例临床病理分析92
30759 原发性肠系膜实体瘤——附61例分析92
30762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的理论探讨和方法改进93
30763 尿路结石伴上皮癌(附11例分析)93
第六节 泌尿外科93
30761 结直肠腺瘤病手术方法的改进93
30760 超声引导下针吸细胞学检查对腹部肿瘤的诊断93
30764 膀胱内非肿瘤性肿块94
30765 肾脏恶性肿瘤62例临床分析94
30766 腹膜外回肠膀胱术110例临床观察94
30767 带蒂大网膜扩大膀胱术治疗结核性挛缩膀胱(附4例报告)95
30768 原发性醛固酮症14例治疗小结95
第七节 矫形外科95
30769 手指内屈肌腱移植疗效观察95
30770 肘关节屈曲功能重建术(附20例报道)95
30771 移植三趾再造手96
30772 带血管蒂的前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5例报告96
30773 小儿断指再植96
30774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假体用于双杯型全髋置换96
30778 Ewing肉瘤的组化及电镜观察97
30777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骨肿瘤97
30776 弧形髓内针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部骨折97
30775 发育性颈椎椎管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关系97
第八节 器官移植98
30779 我国蒙古族HLA-A、B、C抗原分布的调查98
30780 沈阳地区朝鲜族人群中HLA抗原的分布98
30781 华北地区汉族人的白细胞抗原分布98
30782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HLA抗原分布的调查99
30783 少量多次输血与产生HLA抗体的关系99
30784 用胎儿脐血淋巴细胞筛选HLA抗体99
30785 胰管开放式狗胰腺节段移植99
第三章 儿科101
30786 新生儿先天性畸形发病因素的探讨101
30787 63例足月小样儿的体格生长和智能发育101
30788 新生儿窒息后综合征液体治疗探讨101
30791 缺铁的实验诊断和上海市239例小儿铁营养状况评定102
30790 小儿血播型结核所致血象异常(附121例报告)102
30789 小儿细菌性痢疾诊断的探讨——附268例患儿分析102
30792 缺铁性贫血小儿血小板单胺氧化酶和尿香草基杏仁酸的改变103
30793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细胞表面标记及其超微结构研究103
30794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免疫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103
30809 “美尔伊”避孕针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103
3079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免疫学标志动态观察及临床意义104
30796 组织细胞增生症X470例综合分析104
30797 C肽测定观察糖尿病患儿胰岛β细胞功能的初步研究104
30798 儿童隐睾与生殖激素关系的研究105
30799 植物神经性癫痫30例临床分析105
第四章 妇产科106
30800 中国妇女正常妊娠和产后血清HCG含量测定106
30801 哺乳期闭经妇女血清催乳素、促性腺激素及雌二醇含量的变化106
30802 催乳素的临床研究106
30806 胎儿窘迫作为剖腹产指征的分析107
30805 产前无刺激试验和联合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107
30803 高催乳素血症和溢乳、闭经关系的探讨107
30804 52例卵巢无性细胞瘤治疗的探讨107
30807 胎儿心率、胎儿头皮血联合监护对胎儿宫内窘迫诊断的价值108
30808 胎儿头皮血气分析对分娩期胎儿的监护108
30810 ONO-802阴道栓剂中止早孕108
30811 宫内节育器表面沉积物的分析109
30812 四种国产宫内节育器放置五年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109
第五章 放射学110
30813 胃双重造影中的胃底“钡池”110
30814 肋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X线诊断(附61例报告)110
30815 坏死性肉芽肿的肺部X线表现110
30816 原发性肺鳞状细胞癌的X线-病理对照研究110
30817 高海拔地区原发性充血型心肌病50例X线分析111
30818 儿童长骨干骺端几种良性纤维性病变111
30819 大骨节病区和非病区胎儿软骨X线病理学研究111
30823 PUVA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的免疫状态112
30822 银屑病患者Tr细胞检查及其意义的初步探讨112
第六章 皮肤科112
30821 银屑病患者自身抗体、循环免疫复合物和补体测定112
30820 银屑病患者的染色体112
30824 追访调查银屑病213例报告113
30825 135例皮肌炎的分析报告113
30826 抗双链DNA抗体、抗核抗体的消长同SLE临床表现的关系113
30827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分组及其演变(附84例临床分析)114
30828 SLE等168例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114
30829 Behcet综合征310例探讨114
第七章 眼科116
30830 眼眶肿瘤144例临床分析116
30831 双生子近视眼的研究116
30832 人眼前房角的胚胎发育116
30835 Ⅰ型单纯疱疹病毒灭活疫苗对疱疹性角膜炎的近期疗效117
30834 穿透角膜移植治疗深层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效果及机理探讨117
30833 正常眼和原发性青光眼昼夜眼压变化的研讨117
30836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性玻璃体出血118
30837 放射及冷冻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118
30838 虹膜激光凝固术后房水中前列腺素E1与蛋白量的动态观察118
30839 泪腺上皮肿瘤118
第八章 耳鼻喉科120
30840 正常成人的镫骨肌声反射潜伏期120
30841 我国人前庭功能冷热空气试验的正常数值120
30842 新生儿鼓膜及听小骨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观察120
30843 前庭小管外口解剖形态120
30844 耳硬化症镫骨组织病理学变化的研讨121
30845 声场测听法121
30846 鼻咽癌酯酶活性的组织化学观察121
30847 中山县鼻咽部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理组织学类型121
30849 鼻咽部血管纤维瘤100例122
30848 喉咽、颈段食管缺损游离空肠移植重建术122
第九章 口腔科123
30850 计算机自动绘图系统在X线头影测量分析的应用123
30851 略论牙周病的命名和分类问题123
30852 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全缺牙症的诊断及修复特点123
30853 蚕丝水解蛋白用于拔牙创口的初步报告123
30855 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274例分析124
30856 81例口腔颌面部甲状腺肿瘤及瘤样病变诊治体会124
30854 下颌阻生智齿周围组织解剖及其临床应用124
30857 血管造影在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临床应用(附70例临床研究)125
第十章 核医学与理疗126
30858 血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放射免疫测定及其初步临床应用126
30859 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象在移植肾监护中的初步应用126
30860 3H-DPH放射免疫测定人体液中低浓度苯妥英126
30361 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对正常人及冠心病人心功能的评价126
30865 短波及微波对机体加温效应的实验观察127
30864 血卟啉衍生物在恶性肿瘤中的临床应用127
30863 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左室功能测定的临床估价127
30862 左室射血分数本底校正方法的探讨127
30866 激光穴位照射治疗疼痛性疾病的临床观察128
第三篇 预防医学129
第一章 流行病学129
30867 从母体围产期感染乙肝病毒的新生儿HBsAg携带状态及某些免疫指标观察129
30868 e系统在HBsAg阳性各种肝病病人中的检出情况及其流行病学意义129
30869 河南省新野县流行性出血热疫区鼠肺抗原及病人血清学检查129
30870 天津市疾病监测点1980年居民病伤死亡调查分析130
30871 流行性腹泻的调查研究130
30872 天津市肺癌与吸烟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130
30873 流脑A群多糖菌苗效果观察131
30874 云南省勐仑地区恶性疟原虫对氯喹敏感性的调查131
30875 三带喙库蚊实验室种群的建立及若干生活史的研究131
30876 河北省有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131
30878 镉对金鱼、大型蚤及栅藻的毒性研究133
30879 六六六对稻田水生环境的影响133
第二章 环境卫生133
30877 水中环氧氯丙烷最高容许浓度的研究133
第三章 营养与食品卫生134
30880 上海地区50种常用食物锌、铜、铁含量的测定134
30881 上海和南京人发中钙和一些微量元素的初步研究134
30882 体重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其和冠心病危险性的联系134
30883 维生素E对低温暴露大鼠肝线粒体功能的影响135
30884 硝酸盐毒性的实验研究135
30885 亚利桑那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调查135
30886 从脱毛鸡检出空肠弯曲杆菌的报告136
30887 25起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136
30888 蛋白质补充品的研究 Ⅰ.马面鲀鱼蛋白粉的营养评价136
30889 蛋白质补充品的研究 Ⅱ.不同加热处理法制备的黄豆粉和花生蛋白粉的营养效用137
30891 7,449名中小学生中直立性调节障碍发病调查138
30890 不同生长发育水平青少年头发锌含量的比较研究138
第四章 儿童少年卫生138
第五章 劳动卫生与职业病139
30892 石英尘剂量与分散度的细胞毒性研究139
30893 离尘矿工与晚发性矽肺病人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初步分析139
30894 石棉矿精选车间家犬自然染尘的研究139
30895 汉防己甲素治疗矽肺效果的研究140
30896 脑电波指数分析在职业病防治应用中价值的探讨140
30897 铅作业普查化验指标对铅中毒的诊断价值140
30898 苯接触者淋巴细胞减少症的观察141
30899 苯和氯乙烯接触工人的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功酶变化141
30900 慢性苯中毒患者的染色体变化141
30901 有机氟化合物对骨骼系统的影响141
30902 辐射诱发染色体畸变分析方法的改良和探讨微核形成的可能机制142
30903 北京市环境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的测量142
30904 苯并(a)芘诱导不同细胞SCE的比较研究142
30907 二巯基敌枯双所致大鼠实质性甲状腺肿的形态发生143
30906 可可豆壳棕色素毒性试验及其安全评价143
第六章 毒理学143
30905 新农药二巯基敌枯双对大鼠甲状腺功能的损害143
第七章 卫生统计145
30908 同组中两个构成比的统计检验145
30909 确定医学正常值的混杂样本剖析法145
30910 主要死因对上海市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的影响145
附录Ⅰ.文献综述146
我国免疫学研究的现状146
胰岛移植研究进展146
中国畸胎学研究概况148
附录Ⅱ.1983年我国主要医学学术会议简介154
附录Ⅲ.全国医学杂志简介(Ⅲ)160
附录Ⅳ.1983年医药卫生出版新书目录(Ⅱ)(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年出版)173
索引197
热门推荐
- 2935000.html
- 3047832.html
- 2859585.html
- 3547414.html
- 3815183.html
- 2777054.html
- 376692.html
- 1421365.html
- 1655131.html
- 190553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96648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18965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41309.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70621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220152.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953516.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1584400.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25665.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3778507.html
- http://www.ickdjs.cc/book_816127.html